《九州志·將君》(1)
文-行煙煙
第一部
? ? ? ?元光五年十二月十七夜。
? ? ? ?裂時二刻。
? ? ? ?天穹黑如潑墨,菸河兩岸血光沖天。
? ? ? ?戰(zhàn)線跨河橫亙十余里,二軍廝殺之聲響震四野。
? ? ? ?水流湍悍,河上浮橋尸骸塞道,成百上千的均軍筏子自南岸渡河,將血色菸河壓出一片密密麻麻的黑影。隔著脈脈夜霧望不清其首尾,只聞其間馬嘶兵喝之聲混同河水激浪一齊疊涌而來,肆然震動著北岸的淳軍大營。
? ? ? ?最暗的夜,最冷的水。
? ? ?? 淳軍重過百斤的弩機沿岸一字排開,連番發(fā)射的碩重弩鏃向著對岸力圖渡河急攻的均軍鋪天蓋地地落下,一波波河浪急震怒涌,迎來的卻是均軍益發(fā)不計傷亡的如虎攻勢。
? ? ?? 戰(zhàn)局從第一只均軍鐵蹄踏上北岸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全面傾倒。
? ? ?? 淳國二面臨海,素以其水軍為傲,然而一旦失了河上防線,縱有千舟萬楫也難敵怒馬長槊的均軍步騎大軍。
? ? ?? 裂時六刻。
? ? ? ?隨海螺號破天一聲嗚嗚長鳴,正于菸河北岸力戰(zhàn)抗敵的淳軍兵馬急速集陣,紛紛沿河放排退走。均軍雖靠渡河強攻蹺勝一時,然其將兵多不諳水,待到返身上船、逆流而追已是煞費周折,又因忌憚淳軍水上防勢,耽慢之間已讓淳軍人馬順河退走大半。
? ? ?? 冬夜寒風(fēng)刺骨,卷著岸邊粗礪的沙粒呼嘯而過,將四周沉凝著的濃厚血腥味猛地剖散開來,如尖刀利刃一般割過北岸一名沿河策馬疾行的淳軍斥候身周。
? ? ? ?風(fēng)挾殺聲入耳,馬蹄落地,血漿迸濺。
? ? ? ?遠(yuǎn)處淳軍主帥的鑲金白底黑纛大旗早已歪倒在岸,被血水染得不辨字色。嘶喊聲中,最末一軍壓陣在后的淳兵人馬且戰(zhàn)且潰,黑壓如蟻一般朝岸邊聚排之處蜂擁而去,急亂之間自相踩踏,馬倒人翻,哭號慟地。
? ? ?? 他眼皮微微一跳,勒韁止馬,回首逆風(fēng)定睛去望,晃身卻見數(shù)名銀甲親兵浴血疾馳而來。為首一人來不及收韁便翻身滾馬而下,臉上不知是淚還是水,一大步上前攥住他的馬轡便急喝道——
? ? ? ?“可是馮將軍麾下的斥候?速去追稟馮將軍,三殿下身中流矢、已為梁隱部下生擒,眼下生死未卜!可著馮將軍速速分兵來援……”
? ? ? ?話音被一支嘯鳴而至的短鏃截斷,不過一瞬剎的工夫,人便在他面前倒了下去。
? ? ? ?旁邊幾名親兵尚未來得及反應(yīng),他卻已縱身躍下馬背,抽刀挎腰,棄馬朝與潰兵后撤相反的方向疾速跑去。
? ? ? ?“你瘋了!”一名親兵率先反應(yīng)過來,拍馬便去追他,卻被迎頭一陣箭雨逼得滾身落馬,踉蹌之間差點摔倒在地,但又被他轉(zhuǎn)身一把拉起。
? ? ? ?風(fēng)嘶箭嘯聲中他臉色平靜,松開手,重新握住腰間刀柄,開口道:“馮將軍已于河上令人鎖筏連船近百艘,待這一軍人馬放排退走,便沉鎖兩岸,斷河道以阻均軍進(jìn)擊之路?!彼A送#掷^續(xù)道:“莫說當(dāng)此節(jié)骨眼上馮將軍不可能分兵來援,縱是能來,待救得三殿下亦已遲了。河道既斷,如何能退避均軍追擊?”
? ? ?? “放你娘的狗屁!”親兵聞言大怒,揚鞭指著他的鼻子便欲大罵,然而話未出口,就見他已無聲轉(zhuǎn)身、正欲繼續(xù)往前方岸邊箭陣密集處沖去,不由飛快扯住他的胳膊,怒聲問道:“既如此,你又為何不要命地往回跑,莫不是想去送死!”
? ? ? ?他的聲音依舊平靜:“我本是奉馮將軍之令至陣后赍報以聞三殿下,殿下既是未死,那我自當(dāng)找到殿下,以成馮將軍之令。”說罷,他抽過胳膊,再也不看親兵一眼,自潰兵人馬間隙中橫穿疾奔而去。
? ? ???親兵怔了一怔,隨即低頭啐罵一聲,沖身后幾人做了個手勢,便跟在他的身后大步狂追上前,在他身旁喘喝道:“你若有法子能救三殿下,我便集未亡親兵百人隨你一道赴死!”
? ? ? ?疾進(jìn)間,他眼風(fēng)一掃親兵的臉,卻道:“我不是去救三殿下?!?/p>
? ?? ? 親兵乍然間又作怒,足下險些絆倒,未待發(fā)作又聽他低聲慢道:“我是去殺梁隱?!?/p>
? ? ? ?——果真是瘋子!
? ? ? ?“你……!”親兵口中吐出一字,生生咽下了在喉間滾過的后半句,腳下卻不由自主地隨他跑得更快。
? ? ? ?去河百丈間俱是尸骸,待避過三波箭雨,他已沖到了均軍集兵渡河最洶之處,身后漸次地跟上來越來越多受召而來的銀甲親兵。
? ? ? ?遠(yuǎn)天透出一點白,卻又轉(zhuǎn)瞬被烏沉沉的流云吞滅。
? ? ? ?他停下,喘了兩大口氣,然后重重地俯身臥進(jìn)岸邊沙草叢中。
? ? ?? 填時一刻。
? ? ?? 遠(yuǎn)處的戰(zhàn)聲小了許多,然而菸河南岸卻有層進(jìn)不窮的均軍人馬沿河而下,河浪被烏壓壓的一片船筏激得愈高愈猛,擊打河岸的聲音猶如驚天怒雷。
? ? ? ?十張木排,一百個人,無聲無息地伏在岸邊淺灘中,盡沐在混雜了硝煙血塵味的菸河水中。
? ? ???“方才未顧得上問,你叫什么?”緊隨他一路狂奔至此的親兵口中咬著干草莖,聲音含糊地沖他耳側(cè)道。
? ? ? ?他一動不動地盯著河對岸,眼底冷光淬黑,半晌不發(fā)一言。
? ? ???“我叫許閎?!庇H兵久等不耐,拿胳膊肘輕撞了下他的肩,又道:“倘是一會兒要并肩赴死,好歹留個姓名?!?/p>
? ? ?? 他這才回頭,默然片刻,方道:“若是要死,還留名作甚?倘能活著,再讓你知曉我的姓名?!?/p>
? ? ?
? ? ? ?河水拍打船舷的聲音勁健有力,浪波一層層翻滾上來,將整個船板打得濕透。
? ? ? ?左腿脛骨處傳來火燒火燎的痛,一次比一次更洶涌。
? ? ? ?孟守文閉了閉眼,咬牙發(fā)力,再一次試圖掙脫均軍用來將他捆附在舷邊的麻繩。
? ? ? ?卻又是再一次徒勞無功。
? ? ?? 左手五指間滿是自己粘稠的血液,膝上的箭傷與背后深淺不一的刀口無時無刻不在警刺他的神經(jīng),氣力雖因失血過多而綿軟,可越來越尖銳的疼痛卻令他變得愈發(fā)的清醒。
? ? ? ?遠(yuǎn)天隱約有曦光現(xiàn)出,船蕩了幾蕩,再望時,又回復(fù)了不見星點的墨黑。
? ? ?? 看天色,應(yīng)已過了填時。河上戰(zhàn)聲越來越小,想來馮徽早已攜兵馬沿河退走、沉船落鎖,只不知跟著自己的那數(shù)百名親兵是何著落。
? ?? ? 他側(cè)移了一下身子,想要看清船后均軍的動向,可一動便又拉扯到傷口,不由咬牙輕嘶一聲,慢慢地靠回船舷。
? ? ? ?耳邊傳來艙內(nèi)均軍將兵們?nèi)粲腥魺o的說笑聲,想來他們定是滿意于今夜的戰(zhàn)果——能夠生擒淳王第三子、淳軍河北行營大都統(tǒng)孟守文,便是縱放淳軍敗兵沿河退走而不追,對梁隱之部而言只怕亦是賞贈無數(shù)的一役。
? ? ?? 想著,他的嘴角不由扯開一點。事行至此,他竟還能如此自嘲,卻不想想今夜敗役一朝報抵畢止,國中那幫老臣們定又會如前次一般掀起一波力持議和稱臣的風(fēng)潮來。
? ? ? ?兩個月前自畢止掛帥南下的那一幕猶歷歷在目,父王那清矍的目光在此刻憶起是火一樣的燙,初抵河北大營前的觸目驚心令他無一夜得以安枕,便是心中曾存有的豪情在眼下也是顯得那般可笑。
? ? ? ?他閉上眼,微微攥住拳,心頭滾過一陣陣不甘。
? ? ? ?身為淳王三子,掛帥出征,未立一功卻為敵所擒,生死不論,這兵敗辱國四字便如骨刺,叫他怎能甘心!
? ? ? ?倘再給他一次機會,倘再叫他選擇一次,倘使今夜得以重演,他一定不會敗得如此難看——
? ? ? ?遠(yuǎn)處忽起一簇火色亮光,遽然將這血腥夜色橫撕開了一條裂口。
? ? ???火焰隨波涌動,隨風(fēng)疾行,不多時便膨燃如球,直沖船頭而來。
? ? ? ?夜空虛渺,整座船在這一瞬都變得寂靜無聲。
? ? ???時間似是凝止,流風(fēng)靜滯,就見那簇火球越燃越烈越行越快越來越近,火焰如同張揚舒展的巨翅一般在浪波上騰踔飛涌,眩目猙獰直撲而來,然后只聽轟然一聲巨響,船板瞬間震了兩震,立在船頭高高揚展的“梁”字帥旗已被火色吞噬,嘶啦啦地燃燒起來。
? ? ? ?船上的均軍將兵們這才陡然反應(yīng)過來——
? ? ?? “(CaO)!是淳軍伏兵!”
? ? ? ?有人率先怒罵一聲,船艙內(nèi)外的均兵們紛紛操起刀戈,邊罵邊向船頭跑聚,然而未待他們站穩(wěn)腳跟,整張船板又是重重一震,船尾亦遭火筏沖撞,料草屯積之處頓成一片火海,火勢沿風(fēng)急速蔓延,彈指之間便侵向船頭。
? ? ?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令船上的均兵們慌了陣腳,任誰都沒料到在淳兵已撤軍放排退走的情況下,竟會在此處遇著敵人的埋伏;而若非是經(jīng)精心籌謀,淳兵又怎會如此精準(zhǔn)地襲中均軍主帥梁隱的帥船。
? ? ? ?火煙迷蒙,河上四周的均軍筏子亦已看見了此處情景,皆紛紛馳近意欲增援,然而不遠(yuǎn)處又有一簇簇火光驟然亮起,數(shù)只燃燒的木筏橫沖直撞突闖而來,硬生生地隔斷了船筏之間的水道。
? ? ? ?船頭一群被火苗燎到的均兵們驚懼地高聲大喊,慌亂之中紛紛跳船入水以圖自救,另有從船尾張惶逃來的一批將兵,推搡之間不知又有多少落入船下,一時間整座船上哭號聲塞耳,血火之景猶如暗獄。
? ? ? ?一片大亂中,一個貌若將領(lǐng)的人站在當(dāng)中怒聲厲喝,試圖整肅軍紀(jì)、安穩(wěn)亂兵,然而挾風(fēng)而至的一枚冷箭卻端端正正地沒入了他的頸后。
? ? ? ?均兵們看著他倒下,瞠目靜默了半瞬,又嘩然躁亂起來,驚惶四竄,惟恐被在暗處的敵兵冷箭射中。
? ? ?? 孟守文一直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個在亂勢中自船尾濃煙中攀舷而上的年輕士兵。
? ? ? ?火煙之中,那人的身影半隱半顯,動作矯捷剛健,在船板上站穩(wěn)的下一瞬便反手開弓,儼如行云般流暢,肆浮的血腥味愈發(fā)襯出這一箭的沉靜冷厲。
? ? ? ?這一場變故同樣令孟守文感到訝異萬分。
? ?? ? 眼見梁隱帥船大潰,身上的傷痛仿佛已感覺不到,取而代之的是渾身血液沸騰燃燒的熱辣快感,人已興奮得仿佛就要窒息——
? ? ? ?這是淳軍的伏兵!
? ? ?? 淳軍竟有伏兵在此!
? ? ? ?那人抽刀快步走近左舷,翻掌砍斷了幾條舷木,又躍過一截倒下的燃木,正欲轉(zhuǎn)身往船頭去時,一偏頭卻看見了被捆附在船舷上的孟守文。
? ? ? ?他似乎愣了一下,然后走近,彎腰伸手,重重地將孟守文的衣甲領(lǐng)口扯開,隔著煙霧定睛看了一眼甲內(nèi)鑲刻的徽記,竟是遲疑地開了口:“三殿下?”
? ? ? ?黑灰血塵遮蔽了他的面容,縱是離得這么近,孟守文也看不清他的長相,只能隱約辨出他身上的那件皮甲是屬馮徽麾下的遠(yuǎn)探斥候軍所著,看品階當(dāng)是個校尉。
? ? ? ?孟守文素知馮徽所部的遠(yuǎn)探斥候軍乃是淳軍河北大營精銳中的精銳,能于此部被除校尉,必是兵勇非凡、肩扛軍功之人,此刻雖疑卻喜,便迎著他的目光點了點頭。
? ? ? ?可那人卻沒立時救他的意思,只緊聲又問:“三殿下可知梁隱此刻卻在船上何處?”
? ? ?? 孟守文一怔,隨即撇眼望向船頭一片亂兵之中,啞著嗓子開口道:“便是方才被你一箭射倒的那人?!?/p>
? ? ? ?那人挑眉,轉(zhuǎn)頭側(cè)耳細(xì)聽,待確認(rèn)那眾亂兵口中叫的果真是“將軍已亡”后,才松松一垂眼,蹲下來割孟守文身上的麻繩。
? ? ? ?孟守文打量著他,見他聽見梁隱已死卻仍是一臉平靜,不由大奇,問道:“你叫什么?”
? ? ?? “葉增。”他答得不含糊,下手飛快,幾下便將孟守文松了綁,又用手掌按了按孟守文的左腿脛骨,問:“殿下可還能站起來?”
? ? ?? 孟守文咬牙用力,半晌緊皺眉頭,搖了搖頭。
? ? ? ?此時整座船上火勢兇烈,均軍將兵們懼火不善水,既聞主帥梁隱已死,又聽船周有淳兵震天喊殺之聲,俱以為淳兵伏者甚眾,船上的士兵們紛紛跳船逃命,遠(yuǎn)處的均軍的筏子亦不敢再進(jìn),皆劃櫓調(diào)頭旋走。
? ? ? ?葉增抬頭望一眼戰(zhàn)勢,然后單膝貼地,飛快道:“冒犯了。”沉肩抵住孟守文的胸膛,一用力,便將他背著站了起來,“此船不可久留,屬下先帶殿下逃命。”
? ? ?? “逃命?”孟守文又一怔,扭頭看了看這火煙下的均軍潰態(tài),“難道不是馮徽分設(shè)伏兵在此?梁隱既死,我軍僥勝,為何卻要逃命?!”
? ? ?? 葉增利落地將麻繩繞過孟守文背后,反綁在自己身上,緊緊纏了兩圈,并不答話,只是翻過尾舷、急速攀爬而下,躍上水中浮著的一塊寬大木板,側(cè)伏在上一動不動,任其隨波順流而下。
? ? ? ?待到去船數(shù)十丈,他才緩緩開了口:“并非是馮將軍分設(shè)伏兵在此。攻船火筏不過十張,待到火滅煙散、均軍回過神來,到時想要再逃便已晚了。”
? ? ? ?孟守文皺眉,“你……馮徽共遣多少人回援?”
? ? ? ?葉增沉默片刻,方道:“馮將軍不知三殿下中矢被擒,因而未遣半人回援。屬下攜將軍手報至陣后尋殿下,恰遇殿下親兵所報,遂集退兵百人,行此一事?!?/p>
? ? ?? 不過百人而已……
? ? ? ?孟守文背后一陣發(fā)冷,回頭去看那座仍在熊熊燃燒著的梁隱帥船,低聲斥道:“膽子未免也太大了,是瘋了不成!”但見葉增靜默不語,才又微微嘆道:“馮徽著你來報何事?”
? ? ?? 葉增低頭,邊解麻繩邊道:“入夜后才探得的間報,道梁隱此番渡河急攻前,裴禎曾于軍前大下新令——倘使帥將戰(zhàn)死,則其所部之校兵皆需全部問斬——此令是為‘拔部斬’。馮將軍得報時已接殿下退兵之令,遂著屬下至陣后尋殿下,期以殿下壓陣之兵戮力急攻梁隱主船,倘使梁隱戰(zhàn)死,則不懼其兵不亂,我軍亦不需連夜放排退走,”他微微一頓,回眼望望孟守文,“卻不料殿下已為梁隱部下生擒。事出倉促,不及往報馮將軍,若有獲罪之處,還望殿下明察。”
? ? ? ?孟守文聽得心中大震,臉上卻聲色不動,只問他道:“馮徽魯莽之處且先不論,你不過聽一間報便敢如此行事,竟也不怕那是假的?”
? ? ? ?葉增眉頭輕輕一動,道:“此報乃是屬下與兩位袍澤一并渡河探回的,自然不會有假。”
? ? ? ?孟守文臉色亦變,默了片刻,才又問:“其余二人眼下何在?”
? ? ? ?葉增道:“一死一傷,傷者已歸馮將軍麾下,殿下若有不信之處,可自往而詢之?!?/p>
? ? ? ?麻繩一松,孟守文慢慢地仰倒在濕漉漉的木板上,許久才開口:“你多大了?”
? ?? ? “過年便是二十一?!比~增低聲答。
? ? ? ?孟守文斜眉,臉色有些不可置信,“幾歲入的行伍?”
? ? ? ?葉增將刀在靴底擦了擦,聲音依舊低低的:“十四?!?/p>
? ?? ? 孟守文盯了他半晌,目光隱約透出絲贊意:“如此年輕,竟能入得馮徽的遠(yuǎn)探斥候軍,將來必得拜將?!彼饌龋櫫税櫭?,“照此說來,你今夜之行,所圖并非救我,而是欲殺梁隱?”
? ? ? ?葉增收好刀,默不吭聲。有血水自額角緩緩流下,他抬手一擦,臉上終是露出些怠色。
? ?? ? 孟守文瞧著他的模樣,嘴角一動,謔笑道:“縱然果真不是為了救我,可也不該棄功名于不顧之地——便是騙我?guī)籽?,我又何嘗知曉?”
? ?? ? 漂行漸緩,遠(yuǎn)處火勢也漸漸小了,葉增打量著河上,不答卻道:“殿下親兵個個果勇,為救殿下悍不畏死,天亮之前應(yīng)能浮流而還?!?/p>
? ? ? ?孟守文嘴角笑意收起,心知他所言之意。淳軍主帥陣前受傷,親兵力戰(zhàn)卻不能保,這項罪名落在誰頭上都是個死罪;好在如今他得以生還,而梁隱竟死,這伏襲之功亦不當(dāng)屬一人所擁。
? ? ?? 他沉默了一陣兒,卻是轉(zhuǎn)言道:“須知今夜此行可謂赴死,你竟是不怕死?”
? ?? ? 葉增想了想,“只要是人,都怕死。”
? ?? ? 孟守文微微點頭,道:“那又為何在今夜如此拼命?”
? ? ? ?“因為……”葉增撩了把河水撲在臉上,任水沖去面龐上的臟塵血污,半晌才繼續(xù)道:“不想再敗?!?/p>
? ? ?? 自天仁十八年賁宣帝下詔、以帝位禪于時休王裴禎至今,已近五年。
? ? ? ?元光元年,裴禎受禪登基即位,繼而改天下之號曰均,都天啟;以妻弟黃華為休王,仍都八松;又詔封賁宣帝為懷啟王,徙于天啟城北幽之。
? ?? ? 元光二年,裴禎以懷啟王身死告白于天下,詔令東陸四州賁朝諸侯遣使入貢稱臣。瀾州晉、彭、休三國因懼其威,遂遣使朝貢、拜表稱臣于殿上,受封均朝王侯。中州淳國及宛州平、唐、楚三國則以裴禎位得不正,拒不出使納貢,仍以賁臣自居,謂裴氏為偽廷。
? ? ? ?元光五年二月,裴禎御駕親征,帥軍四萬北上伐淳;七月,淳國河南十三座重鎮(zhèn)接連失守,均軍先鋒使梁隱攻無不克,率師直趨菸河南岸;九月,淳軍河南行營大都統(tǒng)廖覺陣前戰(zhàn)死,淳軍大敗,退守河北;十月,梁隱陳師于菸河南岸,日夜伐木造筏,大有渡河直趨畢止之意。
? ? ? ?時淳王孟永光病篤,國中聞大軍屢敗、交戰(zhàn)時逾八月竟無一勝,老臣多有議降稱貢者;淳王未以為然,以三子孟守文為淳軍河北行營大都統(tǒng),令其掛帥南下,以王胄之身定軍心、鼓士氣,是以彰顯淳國必勝之決心。
? ? ? ?——不想再敗。
? ? ? ?孟守文耳中滾過這四字,喉頭不由發(fā)緊。
? ? ? ?當(dāng)日自己主動請纓,而父王力壓朝中議和之潮于不顧,允他掛帥南下,所為不過這四字!
? ? ? ?此刻聽見這話自葉增口中說出,心中不由不為之震動。
? ? ? ?而有如葉增這般想法的士兵,在淳軍河北大營中又豈是少數(shù)。
? ?? ? 多年來守戰(zhàn)這片河土,腳下踩的每一寸都是家國,每一場戰(zhàn)役中倒下的都是袍澤血肉,誰知一敗再敗,一退再退……倘能選擇,試問誰想再敗,誰又愿再退!
? ? ? ?縱是明知以身赴死,也——
? ? ?? 不想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