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文人怎么看待水滸的?
群友吐槽,近期金圣嘆吹出沒,張口閉口還是那一套:金圣嘆抗清志士,金圣嘆沒有改水滸原著那些,甚至什么“古人都是討厭宋江的”、“喜歡宋江的人品有問題”這類的鬼話都出來了,那么那個少華山軍師背后的男(shui)人(yuan)出場了【霧】

時間就選和金圣嘆同時期的其他人,看看事實到底如今?
原貼鏈接:https://tieba.baidu.com/p/8462491712

實際上金圣嘆自己就是最好的打臉者,因為他說:
【然而從來人之讀《水滸》者,每每過許宋江忠義,如欲旦暮遇之。】
言外之意就是,在你們看到我亂改的水滸之前,竟然都夸宋江忠義!還想遇到宋江?哪怕是不看那些點評者,像是萬歷十六年的一本算命書《新刊漢諸葛武侯秘演禽書》里,就把宋江當成命格里人生坎坷,但是終究會成功的勵志典范了。金圣嘆早年就是跳大神出名的,估計這類算命書沒少看,看到宋江被夸他肯定好氣啊~——
《武侯秘演禽書》卷八《占貴賤論》有:【宋江,宋徽宗時人,后朝廷招順,征北有功,擒田虎,征方臘,征西征北。】
【金生(指金圣嘆)通于其術……請之則來,長篇大章,滔滔汩汩,縉紳先生及士人有道行者,無不惑于其說。】

先說說最討厭金圣嘆的一批人吧,比如驚隱詩社的歸莊,這位對金圣嘆的討厭可以說是刻骨銘心,甚至說出過金圣嘆全是魔道的評語(討厭金圣嘆到了否認他才華的地步),而歸莊的朋友就是著名的陳忱,《水滸后傳》的作者。陳忱自稱是古宋遺民,在國破家亡的時候他感慨萬千,寫了水滸后傳,希望綠林好漢可以幫忙輔佐設計,剛好與現(xiàn)實里的大順、大西余部聯(lián)明抗清對得上。李俊的海外建國更是被重點描寫,恰好同時期鄭成功去收復臺灣了。
而金圣嘆在同一時間因為聽到順治夸他,于是高興的痛哭流涕,還寫詩說自己超過了諸葛亮等人,現(xiàn)在神清氣爽,老驥伏櫪(你想干啥?。?。——
【順治庚子正月,邵子蘭雪從都門歸,口述皇上見某批才子書,諭詞臣?‘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等語,家兄長文具為某道。某感而泣下,因北向叩首敬賦】
【半夜虛傳見賈生,同時誰會見長卿。?臥龍只合躬耕死,老驥何由仰櫪鳴?歲晚鬢毛渾短盡,春朝志氣忽崢嶸。?何人窗下無佳作,幾個曾經(jīng)御筆評?】
陳忱后來和抗清失敗的歸莊等人都隱居去了,清廷曾多次邀請陳忱出來做官,陳忱都沒有接受,最后饑貧而死;而金圣嘆則夢想做官,可惜沒人要他,結(jié)果被卷入哭廟案砍了。
對了,陳忱他們還有個好朋友,是顧炎武。顧炎武對滿清也不喜歡,專門把自己的字改了,倒是他對水滸相關也比較喜歡,還專門去過梁山考察,結(jié)果因為古代的大野澤干涸,他看到的梁山已經(jīng)是很小的一個水泊了,不禁還懊惱說小說家騙我——
【予行山東巨野、壽張諸邑,古時潴水之地,無尺寸不耕,而忘其昔日之為川浸矣,近有一壽張令修志,乃云梁山濼僅可十里,其虛言八百里,乃小說之惑人耳。】——《日知錄》

再說一下另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陳洪綬(陳章侯),你可能對這名字不熟,《水滸葉子》的作者陳老蓮可能會更著名一點。他創(chuàng)作了四十幅梁山好漢的畫像,并且和龔開的三十六人贊一樣有贊詩,比如對宋江就是【刀筆小吏,爾乃好義】,對劉唐則是【民旨民膏,我取汝曹。泰山一擲等鴻毛】;對吳用是直接指出他的【曳石悲歌】,對朱武則是畫成了明明是擺陣,但是造型怎么看都像嗑藥的胖子(說好的沒人喜歡梁山呢)

陳洪綬對梁山十分喜歡,并且也肯定他們的忠義,這還被他的另一個朋友張岱所記錄【以英雄忠義之氣,郁郁芊芊,積于筆墨間也】;張岱本人也是水滸迷,自己還cos過梁山去參與求雨,結(jié)果被長輩罵說這是胡鬧:梁山和下雨有啥關系?張岱想了想說我這是及時雨……
當時弘光皇帝被抓后,張岱和陳洪綬被魯王朱以海邀請去抗清,張岱被方國安勒索(還有被其他人攻訐等因素),導致只好出走,而方國安則在明清之間反復,后面被新投降的鄭芝龍給揭發(fā),被滿清殺了。
張岱本人也想幫助朱以??骨澹踔猎隰敱O(jiān)國政權覆滅前夕還前去,希望做最后的努力。失敗后張岱的《石匱書》里也記載了不少抗清志士;而陳洪綬則是失敗后選擇隱居,但是對變節(jié)者十分痛恨,比如【唐羅隱詩稱錢镠為尚父,遐心詩云:余杭山水役精魂,末世才人眼界昏。憔悴感恩依尚父,可憐尚父事朱溫!】
后來面對活捉了弘光帝的叛徒田雄破口大罵【田雄坐,嘗使酒大罵】,可能是因為這次動怒讓年邁的陳洪綬落下病根,也可能是田雄的報復,陳洪綬很快逝世了。
對了,他們倆還有個好朋友叫祁彪佳,這位也是水滸迷,而且喜歡梁山,還吐槽過寶劍記里的林沖和小說不一樣【以林沖為諫諍,而后高俅設白虎堂之計,末方出俅子謀沖妻一段,殊覺多費周折】
祁彪佳后來面對杭州失陷、清軍招降的局面下選擇了自沉殉國,而金圣嘆則說大清讓人間重見太平,我好開心啊……——
【運會厄陽九,君遷國破碎。鼙鼓雜江濤,干戈遍海內(nèi)。我生何不辰,聘書乃迫至。委贄為人臣,之死誼無二。光復或有時,圖功審機勢。圖功為其難,殉節(jié)為其易。我為其易者,聊盡潔身志。難者留后賢,忠義應不異。余家世簪纓,臣節(jié)皆罔贅。幸不辱祖宗,豈為兒女計。含笑入九原,浩氣留天地】
【人間百憂畢,今日逢升平】
對了,陳洪綬不止一個水滸葉子,他還有《水滸圖卷》,但是已經(jīng)遺失了。記錄的人是寫了《桃花扇》的孔尚任,說起來這個圈子還是挺亂的:《桃花扇》的男主是侯方域,侯方域曾經(jīng)讓他爹侯恂殺一個人,那人叫許定國;許定國就是刺殺了高杰導致弘光朝北伐失敗的那個;高杰曾經(jīng)綠了李自成,還得罪了黃得功;黃得功手下里有倆人,一個叫馬得功,一個叫田雄,對就是上文里陳洪綬罵的那人……
注1:馬得功也參與抓弘光帝,后來打明鄭的時候被擊斃了
注2:金圣嘆被周亮工記錄了他冒充施耐庵造假,周亮工后來建議滿清殺鄭芝龍,還阻止過鄭成功北伐
注3:周亮工有個朋友,叫王望如,十分欣賞金圣嘆的思想,還支持黃文炳,結(jié)果遇到了類似的事,被滿清判了絞刑,不知道有沒有后悔==

可能會有人說,這都是亂世了,這些人是為了拉攏死流寇才不得不夸梁山的,放在太平時節(jié)肯定都是罵水滸批梁山的!那么我們就不防把時間往前調(diào)調(diào),看看稍微往前一點的情況。當然的確有如田汝成這樣的例子是看不上梁山的,但是他也不敢否認宋江忠義,只是強調(diào)梁山造反太厲害了,教壞不少人(左懋第:沒錯,禁了水滸傳大家都不造反了)……
還是拿祁彪佳為例子,從明代萬歷年就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寫夸贊梁山的作品了,比如祁彪佳比較欣賞的《義俠記》(武松殺嫂故事)。除此之外甚至水滸傳被人夸贊可以讓人更好的寫作,比如著名的袁宏道《聽朱生說水滸傳》就說【后來讀水滸,文字益奇變】
袁宏道的弟弟和一個人討論過水滸,那人叫董其昌(最早記錄金瓶梅的人)。董其昌還記下了一個人的墓志銘,那人叫許自昌,許自昌寫了《水滸記》(看看里面怎么夸梁山的吧);董其昌另一個好友是沈德符,沈德符寫了《萬歷野獲編》,里面提到連大明王爺都刻水滸傳;沈德符還夸過一個人,那人是湯顯祖(沒錯,牡丹亭作者),湯顯祖和王實甫、孔尚任、洪升并列為四大家,洪升還寫過《鬧高唐》來夸梁山;湯顯祖還有個好友,叫李贄,沒錯就是寫《忠義水滸傳序》的,把宋江和梁山往死里夸(而且經(jīng)常有人在我面前說什么:古人就沒夸過宋江忠義、水滸主旨沒人說過是忠義云云,搞半天這些人連李贄是誰都不知道)……還有袁宏道有個晚輩親戚,就是水滸圈的老熟人袁無涯,又是個夸梁山夸宋江的233333
注1:湯顯祖曾經(jīng)寫信說錢謙益很有才,算是提拔點撥了一下當時的小菜鳥;而幾十年后錢謙益成了文壇上的大佬后,有一個人也想出名,但是沒選擇用文章詩詞吸引他,而是跳大神,沒錯,這個人就是金圣嘆
注2:湯顯祖和董其昌還有一個朋友叫茅元儀(《武備志》作者),茅元儀有個小妾叫楊宛,相傳楊宛后來和一個女的被田宏遇搶走過,那個女的就是陳圓圓(可信度不高),而楊宛很有才華,被朱彝尊夸贊過,朱彝尊就是上文里記載了陳洪綬詩文的人
注3:楊宛在當時和其他兩位名妓并列,一個叫王修微,一個就是和錢謙益有關系的柳如是?【載虞山言天下風流佳麗,獨王修微、楊宛叔與君鼎足而三】【與鈿閣同時者,為王修微、楊宛叔、柳如是】
注4:錢謙益有個朋友,叫徐霞客,徐霞客的祖先徐經(jīng)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被科普爛了。而徐經(jīng)在明初的祖先叫做徐麒,傳說里他請了一個教書先生,賓主相處融洽,這個先生叫施耐庵。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