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朱建

朱建
史記,卷97,列傳37
注釋,多查詢自《漢語大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譯文,來自《二十四史全譯》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嘗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後復事黥布。布欲反時,問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聽而聽梁父侯,遂反。漢已誅布,聞平原君諫不與謀,得不誅。語在黥布語中。

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家於長安。行不茍合,義不取容。辟陽侯行不正,得幸呂太后。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見。及平原君母死,陸生素與平原君善,過之。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fā)喪,方假貸服具,陸生令平原君發(fā)喪。陸生往見辟陽侯,賀曰:“平原君母死?!北訇柡钤唬骸捌皆杆溃文速R我乎?”陸賈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義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稅凡五百金。

刻廉,嚴正清白。--漢語大詞典
茍合,①附和;迎合。②茍且聚合;任意結合;湊合。--漢語大詞典
取容,討好別人以求自己安身。--漢語大詞典
發(fā)喪,①人死公告于眾。②辦理喪事。--漢語大詞典
假貸,①亦作“假貣”。借貸。②寬宥。--漢語大詞典
服具,指辦喪事的用具。--漢語大詞典
辟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辟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辟陽侯急,因使人欲見平原君。平原君辭曰:“獄急,不敢見君?!蹦饲笠娦⒒菪页奸b籍孺,說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聞。今辟陽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讒,欲殺之。今日辟陽侯誅,旦日太后含怒,亦誅君。何不肉袒為辟陽侯言於帝?帝聽君出辟陽侯,太后大歡。兩主共幸君,君貴富益倍矣?!膘妒情b籍孺大恐,從其計,言帝,果出辟陽侯。辟陽侯之囚,欲見平原君,平原君不見辟陽侯,辟陽侯以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驚。

幸臣,①帝王寵幸嬖愛的臣子。--漢語大詞典
下吏,②交付司法官吏審訊。--漢語大詞典
道路,④路上的人。指眾人。--漢語大詞典
含怒,①心懷怒氣。②隱忍憤怒而不發(fā)作。--漢語大詞典
肉袒,①去衣露體。古代在祭祀或謝罪時表示恭敬和惶懼。②指裸露身體的一部或全部。--漢語大詞典
呂太后崩,大臣誅諸呂,辟陽侯於諸呂至深,而卒不誅。計畫所以全者,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時,淮南厲王殺辟陽侯,以諸呂故。文帝聞其客平原君為計策,使吏捕欲治。聞吏至門,平原君欲自殺。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殺為?”平原君曰:“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彼熳詣q。孝文帝聞而惜之,曰:“吾無意殺之。”乃召其子,拜為中大夫。使匈奴,單于無禮,乃罵單于,遂死匈奴中。

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曰:“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原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笔拐呷胪?,沛公方洗,問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對曰:“狀貌類大儒,衣儒衣,冠側注。”沛公曰:“為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笔拐叱鲋x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笔拐邞侄е],跪拾謁,還走,復入報曰:“客,天下壯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謁。曰‘走!復入言,而公高陽酒徒也’?!迸婀嵫┳阏让唬骸把涌腿耄 ?/span>

踵,①腳后跟。②⒈追逐,跟隨。⒉引申為沿襲,繼承?!锴x騷忽奔后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③到,走到。—王力古漢語字典
上謁,謂通名進見尊長。--漢語大詞典
暴露,①露在外面,無所遮蔽。②顯露;揭露。--漢語大詞典
口畫,口頭謀劃。--漢語大詞典
側注,①古冠名。②液體從側面下注。③在旁邊寫上注文。--漢語大詞典
案劍,以手撫劍。表示憤怒。--漢語大詞典
謁,③名帖,名片。--王力古漢語字典
雪足,①赤著的腳。②赤著腳。--漢語大詞典
延,①伸展,引長,繼續(xù)。②引進,接待。--王力古漢語字典
延,①伸長,延長。②蔓延,擴展。③⒈引進,迎接。⒉邀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酈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將兵助楚討不義,足不何不自喜也?臣原以事見,而曰‘吾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見,竊為足下失之?!迸婀x曰:“鄉(xiāng)者聞先生之容,今見先生之意矣?!蹦搜佣?,問所以取天下者。酈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陳留。陳留者,天下之據沖也,兵之會地也,積粟數千萬石,城守甚堅。臣素善其令,原為足下說之。不聽臣,臣請為足下殺之,而下陳留。足下將陳留之眾,據陳留之城,而食其積粟,招天下之從兵;從兵已成,足下橫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聞命矣?!?/span>

皮相,只從外表上看;不深入。--漢語大詞典
積粟,①指貯存起來的谷物。②謂貯存谷物。--漢語大詞典
於是酈生乃夜見陳留令,說之曰:“夫秦為無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與天下從則可以成大功。今獨為亡秦嬰城而堅守,臣竊為足下危之?!标惲袅钤唬骸扒胤ㄖ林匾玻豢梢酝?,妄言者無類,吾不可以應。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原勿復道?!贬B生留宿臥,夜半時斬陳留令首,逾城而下報沛公。沛公引兵攻城,縣令首於長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頭已斷矣!今後下者必先斬之!”於是陳留人見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陳留南城門上,因其庫兵,食積粟,留出入三月,從兵以萬數,遂入破秦。

嬰城,謂環(huán)城而守。--漢語大詞典
無類,③猶言無遺類,無幸存者。--漢語大詞典
縣,①⒈吊掛。②維系。③(明顯的)差距、距離。--王力古漢語字典
趣,①快步走,疾行。②趨向,朝某一方向奔去。⑤⒈通促,催促,督促。⒉又為促使,促成。⑥通促,急速,趕快。--王力古漢語字典
太史公曰:世之傳酈生書,多曰漢王已拔三秦,東擊項籍而引軍於鞏洛之間,酈生被儒衣往說漢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關,與項羽別而至高陽,得酈生兄弟。余讀陸生新語書十二篇,固當世之辯士。至平原君子與余善,是以得具論之。

拔,②選擢,提拔。③攻克。⑤超出。--王力古漢語字典
三秦,①秦亡以后,項羽三分關中,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后指今陜西一帶。--漢語大詞典
具論,詳細討論。--漢語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