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3.24 對立面的轉化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24、對立面的轉化
? 指事物內(nèi)部矛盾著的兩個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地位的轉化。教員說:“事物內(nèi)部矛盾著的兩方面,因為一定的條件而各向著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轉化了去,向著它的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化了去?!庇终f:“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地位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guī)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來變化,事物的性質(zhì)也就隨著起變化?!?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1]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chǎn)階級由開始時起進步作用到后來轉化為起反動作用,以致最后被無產(chǎn)階級所推翻。無產(chǎn)階級由初期的附屬于資產(chǎn)階級的地位,逐步壯大起來,成為獨立的和在歷史上起主導作用的階級,最后奪取政權成為統(tǒng)治階級。由于矛盾雙方地位的轉化,社會的性質(zhì)就由舊的資本主義社會轉化成了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在這一轉化過程中,雖然存在著許多曲折和反復,然而這畢竟是一切國家必須要走的道路。
? 矛盾著的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任何矛盾雙方的轉化都必須通過斗爭來實現(xiàn)。沒有矛盾的斗爭性,就沒有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沒有矛盾的轉化。教員指出:“有條件的許多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結構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2]如果沒有無產(chǎn)階級所進行的階級斗爭,就不會有無產(chǎn)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之間的地位轉化,以及隨之而發(fā)生的由資本主義社會變?yōu)樯鐣髁x社會的社會性質(zhì)的轉化。同時,一切轉化又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的。教員說:“在這里,條件是重要的。沒有一定的條件,斗爭著的雙方都不會轉化?!?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3]例如,水害變水利,低產(chǎn)變高產(chǎn),廢物變珍寶,不治之癥變?yōu)榭芍沃Y,諸如此類的轉化,沒有一樣不是在具備一定的條件之后才實現(xiàn)的。再如,新事物與舊事物,戰(zhàn)爭與和平,生與死,得與失,禍與福,順利與困難,好事與壞事,盲目與自覺······等等,無不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革命者的任務就在于“促成事物的轉化,達到革命的目的”。[4]為此,必須不斷研究事物轉化的必要條件,在客觀情況許可的范圍內(nèi)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事物向著對革命有利的方向轉化。
? 一切反動階級都竭力反對革命的轉化論。蘇修的御用學者,頑固地否認資產(chǎn)階級與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爭與和平、生與死等矛盾可以互相轉化,惡毒地把革命轉化的理論污蔑為“孟什維克唯心論”;[-]惡毒攻擊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理論,胡說它是“馬赫主義的等同論”,把攻擊的矛頭指向教員關于物質(zhì)變精神、精神變物質(zhì)這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原理;叛徒[-]則鼓吹轉化是思想上的“一念之差”,以此來否定轉化的具體條件,從而達到取消革命轉化的反動目的。我們對資產(chǎn)階級、修正主義者反對革命轉化論的種種謬論,必須徹底批判。
注:
[1] 《矛盾論》。
[2] 《矛盾論》。
[3]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
[4] 《矛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