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X和5900X終于能【安靜】開PBO了
這是一篇隨筆,怕自己忘了給記點東西。
1,5800X很熱?是的。但造成這個結(jié)果的原因不是發(fā)熱高,不是功耗高,而是導熱跟不上。
原因:
CPU核心不在芯片中央,而是CPU DIE頂蓋的一個角落里。具體自己找CPU開蓋圖就知道了。一個TDP 144w的CPU,說句不好聽的,TDP設定比隔壁的11代自動解鎖功耗的I5低多了,后者能到200的,但是后者搭配好的散熱器,溫度就可以實打?qū)嵉慕迪聛?。?800X做不到。
你可以理解為,56X,58X,59X,因為這個神奇的設計+表面并不平整的工藝(沒錯,CPU DIE并不是絕對貼合頂蓋的,非常歪?。?,嚴重影響了CPU DIE向CPU頂蓋的傳熱效率。而且這個在銳龍5000系列上都有的。
而蘇媽的天才設計,把CPU die放到了整個芯片基板的角落!直接導致傳熱進一步受到影響。(你自己想想,把火放到鍋的一角和放到鍋的正底部,哪個熱得更快?)這影響的是CPU 頂蓋把熱量擴散到整個頂蓋的效率。
更煩人的地方在于,散熱器的設計一般都針對CPU在底座正中間設計的,這樣才能均勻的分攤并帶走熱量,但是銳龍5000系列就不這么搞,所以影響了散熱器從CPU頂蓋獲取熱量的效率
3個debuff,結(jié)果就是,這代U因為這個問題,只要發(fā)熱達到一定程度,那溫度就是下不來,憋在CPU里面出不來。

2,5800X很熱咋辦?
CPU風扇曲線調(diào)高,以80度為100%轉(zhuǎn)速。這樣不會吵到你
關(guān)閉主板的自動超頻,關(guān)閉PBO。
并且接受這貨溫度很高的事實(畢竟是熱量傳遞不出去,而不是散熱跟不上,不信你摸摸你散熱器的底座,CPU90度的時候,有些散熱器底座都是溫熱而已)
進階辦法:
開PBO。
????????
開PBO?那不是更熱了?是,但是PBO有更多調(diào)節(jié)選項,利用這些東西可以做到類似隔壁intel的一些限制,然后控制溫度。
3,為啥開了PBO之后開個機風扇都能起飛?溫度就那么高?
是的,PBO就這樣,檢測到很多核心沒啥用的時候,直接把用到的那幾個核心給超高電壓,然后盡可能的超頻。代價就是碰到導熱瓶頸,然后溫度起飛。
這解決了啥?
5800X積熱問題解決了么?
沒,這問題開蓋都沒解決。我調(diào)調(diào)設定咋可能解決嘛。
那為啥噪音小了,因為風扇轉(zhuǎn)速低了,以前是:
散熱:CPU你塔喵的不能高于80度,老子就是累死你也不能高于80度,風扇起飛!
現(xiàn)在是:
散熱:哦,我知道了,你天生就熱,80度沒問題,別高于83度就行了。(AMD給的標準是90,高于90不行,我結(jié)合實際噪音+我的風扇配置定了個83)反正你再熱我這邊也沒辦法幫忙啊。

那有啥進階辦法么?有,放棄一點跑分性能,所以如果你是跑分警察,請自己忍受噪音。我一個臭打游戲的,就算是頻率低了點,也能輕松165跑apex,不在乎這幾幀損失。
58X和59X用法一樣
開PBO,限制功耗+設定溫度墻,配合前面提到的風扇曲線。
結(jié)果呢?
5900X開PBO+保守設定,游戲4.9G,設定溫度墻之后,4.9G。
烤機單核4.95G,開個機都能風扇起飛。設定溫度墻之后,4.6G。
6核分別是4.7和4.3。
12核保守設定4.3,設定溫度墻之后4.3
全核,PBO+保守設定,4.1,設定溫度墻之后,4.1。(因為壓根沒沒撞墻)

說白了:
只調(diào)風扇轉(zhuǎn)速,有種自欺欺人的感覺,但實際情況就是,它就這么熱,你再怎么努力,還是這么熱。不是散熱壓不住。所以CPU熱點就熱點吧。風扇轉(zhuǎn)速低一點,噪音低一點。
開PBO利用溫度墻,功耗墻這兩個墻去限制CPU的單核以及多核,像以前筆記本的操作。
這樣單核不會睿頻太高導致觸發(fā)積熱,風扇起飛。避免了高噪音。游戲幀數(shù)我是真沒感覺出有啥明顯差別。而且只要設定的OK的話,游戲的時候只要不撞溫度墻,頻率還是可以非常高的。
多核的時候散熱也能壓得住了(我用的是EK120水冷,5900X定壓定頻的話,1.3V 4.3G,全核心拉滿210W,溫度93起步,壓不住的),畢竟5900X,如果是5800X的話我感覺沒必要功耗墻了,溫度墻設定好就行,因為那個U不像5900X那么神奇,59X有兩個CPU die所以全核心滿載的時候,溫度反而低。
在放棄不少的跑分性能,和極為輕微的日常游戲幀數(shù)(前提是我的顯卡不是瓶頸),換到的是更低的噪音,更低的發(fā)熱。

所以說為啥蘇媽不能把CPU die放到中間,不說方形正中心吧,最起碼放到X軸或者Y軸的中心吧?io die放到邊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