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論破/人物分析】INFJ狛枝凪斗,為理想的『希望』不擇手段的狂熱者
【注意:本篇全程劇透,未通關2代劇情的彈丸玩家請停止觀看】

親愛的觀眾讀者們,早上中午晚上好,我是超高校級的心理委員。
根據(jù)上一期文章《七海千秋人物分析》的投票結果,恭喜超高校級的幸運——狛枝凪斗以201票競選成功!斯巴拉西!

現(xiàn)在,是人物分析時間,卯足精神去迎接『超高校級的幸運』——狛枝凪斗的分析內(nèi)容吧~
記得我剛寫第一期江之島盾子文章的時候,就發(fā)起過投票,結果是霧切響子成功進入下一篇。當時許多狛廚就坐不住了:“第一居然不是教主?”表示自己高估了狛枝的人氣。
不過話說回來,我一開始發(fā)起第一次投票的時候,也曾以為狛枝就是投票最多的。當時我腦子里已經(jīng)想好怎么規(guī)劃教主篇的內(nèi)容了,結果半路殺出個霧切著實給我整懵了。后來我寫完霧切篇又整了一次投票,想著怎么也得輪到教主了吧?好嘛,七海千秋票數(shù)最高。
當然,沒有貶低角色的意思,只是事情總是出乎我的意料。不過當我為了寫好文章去好好琢磨霧切和七海這兩個人物的時候,我漸漸發(fā)覺,她們的人物塑造是完全配得上她們的人氣的。而且假設我們脫離上帝視角,把自己代入一代和二代的主角,你是希望有個為你著想的女生跟你同甘共苦呢?還是一個白毛瘋批到處給你搞事兒呢?肯定是前者嘛。這么一想,之前的投票結果結果非常地合理了。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講角色。
第一印象
因為經(jīng)常逛各種游戲社區(qū),所以有時候劇情類游戲會被劇透一臉。出于這個原因,早在開始玩“彈丸2”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知道“教主喜歡搞事情”這件事了。所以我一直想著,這個人肯定不是好人,肯定一開始就一肚子壞水。
結果開局我(主角)暈倒就是被狛枝給叫起來了,這個白毛小子,一看就是個人才,講話又好聽的,還給我做自我介紹,真是熱情呢。后來,狛枝帶著我跟大家見面,然后互相做自我介紹,我就覺著吧,這人感覺挺好的呀,怎么玩家都說他那么壞呢。

當兔兔美叫大家集合去沙灘游泳玩耍的時候,我(日向創(chuàng))完全接受無能:本來開開心心地上個全國頂級高中,結果剛進教室,就莫名其妙來到這個海島,內(nèi)心對眼下的事物很是排斥。然而,這個狛枝凪斗倒是樂在其中,一臉開心的樣兒,還說:“這種校外教學也不錯呀~”從此,我就感覺這家伙適應能力是真強。
不過鑒于大家都好像玩得挺開心,這里還看不出他的特點。而在后面的劇情里,不難看出來他一開始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挺隨和的,屬于是大家干啥自己就干啥,平日里也不發(fā)表什么意見。也許就是因為平日里的表現(xiàn),他還被小泉評價:“看起來就很像那種家庭主夫喔?!?/p>
所以那個時候,我把他歸為ENFP,(較大部分)隨和、喜歡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且無太明顯的主見。一代有個同類型人格的叫葉隱康比呂,江湖人稱摸魚老,是一代幸存者中的”小混子“。而狛枝給我的印象顯然比那個小混子要好,特別是在第一章學級裁判前的搜查環(huán)節(jié),狛枝凪斗帶著男主四處搜查,給我感覺他不僅比那個小混子聰明,而且還更有目標感,有在為集體做事。
然而,后面學級裁判的情節(jié)著實讓我打臉了,這人不僅策劃了殺人,還因為自己的幸運逃過一劫。最后的結果屬于是狛枝凪斗殺人未遂且被殺未遂,想殺自己的人誤殺了別人,自己想殺的人被別人誤殺了,一舉坑死兩個人,自己則逃過了被殺和殺人后被處刑的結果——高啊,實在是高。
不過說起幸運,比起一代同為『幸運』的主角苗木誠,二代的『幸運』狛枝凪斗則是將這種才能發(fā)揮到了極致。
奇妙的才能
作為一個到處挖角各地高才能學生來上學的頂流高中,為了研究運氣這種事物,校方每年會從所有普通初中畢業(yè)生中隨機抽取一個出來,并賦予其『超高校級的幸運』的稱號。所以,一代有個幸運叫苗木誠,二代有個幸運叫狛枝凪斗。
不過雖然都是幸運,但是這兩個人幸運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苗木誠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高中生,除了主角呆毛以外沒啥特點,看著就是個平平無奇的一米六食草男。而他的幸運屬性就像是一個隱藏的被動技能,大體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人運氣特別好:別人房間的廁所門都好好的,就他一個人門把手是壞的(這一特性正好讓他在學級裁判上脫離嫌疑)、黑幕想要不講理地去他房間殺他,結果女主正好看到把他給救了、黑幕不得以讓他被公投然后處刑,結果處刑失敗了,誒嘿,沒死——黑幕心態(tài)爆炸。

狛枝凪斗就不一樣了,一米八大高個兒,身材修長還頂著個白色爆炸頭,一看就很有特點,所以狛枝的幸運屬性大概率是沒有苗木誠的那么簡單的。狛枝凪斗的幸運有點像一個顯形的技能,雖然不能說是可以主導自己的運氣,但是他的幸運是非常明顯的,其觸發(fā)機制也是比較復雜的——狛枝的幸運是以不幸為代價的。
在攻略了狛枝凪斗后,我們可以知道一些狛枝以前的故事:小學的時候,狛枝凪斗與父母坐飛機遇到劫匪,很是倒霉。結果恰好有個隕石碎片從天而降,正好就砸死了那個劫匪,很是幸運。不過這個隕石導致飛機墜毀了,父母雙亡,很是倒霉。不過自己奇跡般的活了下來,還獲得了大量的遺產(chǎn)與自由,很是幸運。初中時居然被歹徒綁架,非常倒霉。但是在綁架犯的塑料袋里撿到了彩票,去兌獎直接中獎一千萬,非常幸運。后來,自己被確診患上“惡性淋巴瘤晚期”并伴“額顳葉癡呆并發(fā)癥”,時日無多,非常倒霉。但是自己隨后又被希望之峰學園錄取,非常幸運。

綜上所述,狛枝凪斗的人生就是一個反復橫跳的過山車,如果將幸運值量化,那狛枝凪斗其實是提前透支自己的幸運值來獲得好運,透支的幸運值又招致了后來的不幸。然而,這種對運氣的透支行為并不能受狛枝控制,因此,狛枝人生的每時每刻都存在極大的變數(shù)。
在這樣一種極端的情況下,狛枝凪斗將幸運視作“絕對化的力量”,堅信無論自己身處多么窘迫的現(xiàn)狀,都有充滿希望的未來。因此,即便狛枝被卷入了自相殘殺的游戲里,他也以一副優(yōu)哉游哉的姿態(tài)去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因為他知道,被卷入自相殘殺,這屬于不幸,所以很快,幸運就會到來——不幸越大,幸運越大。

除此之外,狛枝凪斗與苗木誠的一個很大的差異點,主要體現(xiàn)在狛枝會主動使用自己的幸運,去達成自己現(xiàn)實的目的。聽起來非常離譜,但是他對自己的運氣是完完全全地信任。第一起案件,狛枝堅信自己能夠抽到紅簽去打掃衛(wèi)生,以便在此期間布置作案現(xiàn)場,準備殺人;在賭命游戲中,只要玩一個一發(fā)子彈的俄羅斯轉盤游戲(1/6死亡概率)就能獲得獎勵,狛枝硬是要往手槍里面塞五個子彈(5/6死亡概率);在最后的狛枝案中,他設計出無法知道兇手的案件,并使用自己的幸運讓殺死自己的兇手成為七?!?/p>
總而言之,是個為了某種理念而不顧人命(包括自己的命),同時又擁有幸運這種究級力量,頭腦聰明又遇事冷靜的人。雖然他瘋是事實,但是他的瘋狂并不像是單純的精神病人一樣沒有邏輯(雖然他確實有病,字面意思)。與之相反,他的所有讓同班同學難以理解的行為,都可以通過他扭曲的理念去解釋。
扭曲的信念
在上述狛枝凪斗大起大落的人生下,狛枝凪斗知曉了自己的幸運,同時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知是不是受了太大的刺激,他整個人開始對『希望』這種抽象事物產(chǎn)生盲目崇拜。值得一提的是,彈丸中的一直提及的希望并不是單單指心理概念上的那種希望,而是類似一種能夠將人類社會不斷推向光明的力量。玩過彈丸的大概都有感觸,這里就不多講了。
狛枝對希望的崇拜,主要有“極端”和“純粹”兩大特點?!皹O端”主要體現(xiàn)在他腦洞奇大的希望理論,我這里用比較凝練的語言把它給概括出來:
1.希望戰(zhàn)勝絕望論:克服了絕望的希望會獲得成長,變得更加強大。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克服了絕望的希望更加閃耀”類似的意思。大概就是把希望和絕望的對峙看成是一種電子游戲,希望跨越了絕望,升級了,變得更厲害了,所以他會把一切絕望稱為是『希望的墊腳石』(說的就是盾子)。具體到現(xiàn)實生活中大概就是本來一個象征著希望的人才,承載的希望并不是很大,結果遇到了類似社會反動派的絕望分子,并克服了這一份絕望,自己承載的希望變得更大了。而這一份絕望給這個人帶來的痛苦和歷練,就是它作為墊腳石的意義。
出于這樣一個理論,狛枝凪斗會做出許多幫助反派的事情。
例如,二代游戲里第一章,人家食神白夜聲稱要帶領大家團結一致,主動擔任班長,并說出“我不會讓任何一個人犧牲”的話。你狛枝凪斗倒好,嫌大家輕輕松松被食神帶著一起存活沒意思,主動搞事情,就是要把食神給殺掉。這目的就是制造絕望,讓大家的希望在克服了絕望后能更加閃耀。
2.人才希望論:只有有天賦和能力的人,才能被稱為希望的象征。
大概意思就是,一個人生下來所能代表的希望是相對固定的:你沒能力,你就是炮灰。你能力強大,你就是希望的象征。所以在游戲里我們也可以看出狛枝對才能的極度崇拜,認為擁有超高校級才能的大家都是希望的象征。而自己這個幸運的才能比較廢物,而且自己也時日無多,所以心甘情愿地成為大家希望的墊腳石。

這時候你再看看他第一章做的壞事兒,就非常合理了。
3.希望吞噬論:大的希望吞噬小的希望,變成更大的希望,這就是人類社會。
這個理論聽起來就挺像是大魚吃小魚,但是結合上一個理論就感覺細思極恐。首先,厲害的人代表的是大的希望,弱的人代表的是弱小的希望。其次,大的希望吞噬小的希望,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而在自相殘殺的語境下,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強大的人殺死弱小的人,會變得更強大”。
正因如此,他才會嘗試協(xié)助兇手去行兇和辯護,因為兇手可能是更大的希望。但是當他知道兇手已經(jīng)是窮途末路了,就會直接不管他,反過來幫助幸存者,因為此時幸存者無疑承載著更大的希望。

在這三種核心理念構筑出來的底層邏輯下,狛枝凪斗將希望這一抽象且虛無縹緲的概念視為自己生命的意義,并將希望視作高于生命的存在。所以,這種狂信徒一樣的理念和執(zhí)行力,成功獲得了玩家們口中的『希望教教主』的稱號。
此時我們再看看他的日常行為,因為不認為自己是希望的象征,所以一直保持著謙遜和自我否認的姿態(tài);因為崇拜著同學們身上承載的希望,所以一直對大家抱有喜愛之情;因為要將絕望消滅干凈,所以當狛枝得知除七海以外的同學們?nèi)际墙^望殘黨,毫不猶豫地布局,試圖通過自殺行為間接殺死除七海以外的所有同學……

這么一看,這個行為讓人無法理解的存在,其行為邏輯就非常清晰了。不過對于他的一些行為,可能還是有人存在很大疑問:這人為什么會這么瘋?
單純因為父母雙亡,剩余大量遺產(chǎn)和自由,但時日無多這幾點現(xiàn)實條件,并不會造成一個這樣極端的人。因此,單單用他的幸運才能去解釋他扭曲的信念其實并不足夠。不過對于一部主打人設的游戲,關于人物為什么是這樣,別問,問就是游戲設定。
玩笑歸玩笑,狛枝之所以表現(xiàn)得跟個腦子有病的人一樣,其實是有原因的。別忘了,他還真的腦子有病。
病理學分析
狛枝凪斗一共有兩個大病:惡性淋巴瘤晚期和額顳葉癡呆。
第一個屬于是淋巴結地方長腫瘤,惡性腫大,癌細胞隨著淋巴液轉移了,特別麻煩。我自己也得過淋巴結腫大,雖然是良性腫瘤,但也夠嗆,身體暴瘦,吃啥都不長肉,一米七幾只有九十斤出頭。別以為能吃不長肉是好事情,因為腫瘤對營養(yǎng)的吸收,我大部分時間都毫無精神,上高中只能靠走讀睡懶覺來維持生活。后來被一個厲害的中醫(yī)治好了,氣血充實了,一學期重了10斤,真棒。這個中醫(yī)可以以后聊聊。
所以你看這個狛枝凪斗,惡性腫瘤在身,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看起來就不怎么健康。不過這個病雖然能解釋教主的氣色,但不能解釋他的行為,所以我們看看下一個疾病。
第二個疾病是腦部額顳葉出了問題,雖然沒有我的親身經(jīng)歷來解釋,但是我們可以查一查這個病癥的主要癥狀。
先不管中期晚期的語言能力喪失之類的,先看看早期癥狀:人格、情感和行為改變,行為異常、舉止不當、無同情心以及沖動行為。好嘛,行為這么偏激,怕是跟這個病有點關系了。
而從人物設定的角度講,狛枝的初設其實是『超高校級的死神』,專門跟主角作對,故意搞事情破壞大家的團結。這么看來,之所以狛枝在游戲中如此頻繁地搞事情,是早期設定殘余的結果。



好了,本期的狛枝凪斗人物分析就到這里了,這一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構思,彈丸寫手也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