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微小說:高人
九十年代初,我高中畢業(yè),單槍匹馬到省城找工作。每天混跡勞務(wù)市場,偶爾運氣好才能搶到活干。當時舉目無親,帶的錢又少,有段時間窘迫到連房子都租不起,只能白天挨餓晚上以公園長椅為家。
有一次在城郊小梅山腳下打工,半山腰有座小廟,我決定去問問前程。廟里主事的和尚是個瘦高個,老得眉毛都白了,目光卻很有神。我怯生生地問:“大師,我來這里打工一直不順,現(xiàn)在身無分文,怎么辦呢?”
老和尚沒作聲,沖我擺了擺手,提起笤帚開始掃地上的落葉。也許天機不能說破吧,我只好胡亂猜測他的意思:“您是說落葉歸根,回家找出路?”
也許真是天意。我回到家鄉(xiāng),在村里的養(yǎng)殖大戶那里幫工。每天從早干到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幾年后,我學到一些技術(shù),也有了一點積蓄。是繼續(xù)下去,還是自己出來單干?

思前想后,我再赴小梅山,提了一籃水果雙手捧著交給老和尚,感激地說:“大師,您還認得我嗎?前幾年我來過,您的指點對我?guī)椭艽蟆,F(xiàn)在我想再問一下前程。”
老和尚還是一言不發(fā),將水果擺到供桌上,取出一本佛經(jīng)遞給我。我打開佛經(jīng),看不太懂,轉(zhuǎn)念一想,這應(yīng)該是讓我自悟: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人生最要緊的就是一個“勇”字。我心悅誠服,鞠躬致謝。
取出積蓄,又向親戚借了錢,我自己搞起養(yǎng)殖,正趕上市場需求旺盛,每年都收入可觀。十年后,我見市場有下行態(tài)勢,不知道是該退出轉(zhuǎn)行還是做其他改變。
開車去了小梅山。老和尚已經(jīng)行動遲緩,對我的問話也沒什么反應(yīng),一雙失神的眸子怔怔望著墻角。我向墻角看去,不過是一面蛛網(wǎng)?!熬W(wǎng)絡(luò)!”我心中一動,險些叫出聲來。
發(fā)展網(wǎng)上銷售,開發(fā)電子商務(wù),更好地契合市場需求,這真是一條康莊大道。如今,我已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標桿。
特意選在佛誕那天,我?guī)е穸Y去小梅山。沒想到指點我的恩人已經(jīng)去世了,寺廟新住持年紀不大,是老和尚早年的弟子,剛從佛學院畢業(yè)不久。
“尊師真是世外高人?!?/p>
“是的,師父雖然是聾啞人,但佛學修養(yǎng)很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