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酸甜苦辣咸,最美家鄉(xiāng)味

2021-09-30 22:04 作者:曹胖子記錄生活  | 我要投稿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國地大物博,物產(chǎn)豐饒。俗話說: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由于幅員遼闊、多民族等情況造就了東西南北及不同民族間的風(fēng)俗差異十分明顯,飲食文化也各有千秋。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美食,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飲食習(xí)慣。如云貴川湘嗜辣,單就一個“辣”還分麻辣、香辣、酸辣等;江浙滬大部分地區(qū)飲食則偏甜口,連番茄炒蛋都要放糖。我在上海生活多年,倒是挺適應(yīng)上海的口味。

家常菜

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各領(lǐng)風(fēng)騷,中華大地飲食文化源遠(yuǎn)流長,又豈止這八大菜系?京菜、豫菜、本幫菜,贛菜、鄂菜、云南菜,黔菜、陜菜、東北菜等等不一而足,各有特色。

我是安徽安慶人,安慶地處長江北岸,安徽省西南部,飲食屬于徽菜系沿江風(fēng)味,安慶地方菜善于烹調(diào)河鮮、家畜家禽,比方說老雞湯泡炒米、石塘甲魚、劍豪鱔魚、藜蒿炒臘肉等菜肴都在安慶十大名菜之列。我最鐘愛的味道是家里的味道,或者說是媽媽的味道。

首當(dāng)其沖的是山粉圓子燒肉。這道菜安慶不同縣區(qū)甚至不同家庭做出來的版本略有差異,然而每個安慶人心目中都有一道“媽媽燒的山粉圓子”。小時候,家在農(nóng)村,那時候農(nóng)村里習(xí)慣燒土灶,一到飯點,炊煙裊裊,飯香四溢,誰家燒了好吃的,遠(yuǎn)處就能聞到。

一鍋圓子
一鍋山粉圓子

農(nóng)民向來自給自足,山粉圓子燒肉這道菜的主要原材料都是家里自產(chǎn)自銷。這山粉其實就是山芋(紅薯)的淀粉,本地盛產(chǎn)紅薯,紅薯洗凈去皮碾碎過濾出淀粉,自然晾曬干透后的紅薯粉潔白細(xì)膩,這就是山粉圓子燒肉這道菜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那時候幾乎家家養(yǎng)豬,多是黑毛豬,吃五谷雜糧,很少有人家用購買的豬飼料,通常要養(yǎng)一整年。到了年尾,會有專業(yè)的殺豬匠負(fù)責(zé)屠宰,每次偷偷看殺豬,母親都會阻止我,說看了學(xué)習(xí)會變笨,現(xiàn)在想來應(yīng)該是場面過于血腥家長擔(dān)心不利于孩子們身心健康吧。這種豬肉膘肥肉厚,肉香濃郁,十分鮮美,不是現(xiàn)在市場上賣的豬肉能夠比擬的。這種土豬肉做山粉圓子尤其是在柴火灶上做出來的山粉圓子最為美味。每每家里做這道菜都會做上一大鍋,我通常會吃上一大碗,在用碎圓子加上濃郁的湯汁拌上米飯吃到撐為止。山粉圓子除了和豬肉搭配之外也可以燒雞肉,燒魚頭等等。關(guān)于山粉圓子燒肉的具體做法可以移步到我之前寫的另一篇文章《山粉圓子燒肉》。

山粉圓子

說到圓子不得不提炸圓子,每到大年三十前兩天,家家戶戶都會炸圓子。其做法要比山粉圓子復(fù)雜一些。這是一種用山芋粉、米飯、肉末以及蔥姜蒜為主要原料炸制的食物。其形狀有點像獅子頭,用家里自制的菜籽油炸出來的圓子噴噴香,口感軟糯,色澤金黃,外脆里嫩。通常每家都會炸上幾大盆,保證能吃到元宵節(jié)之后。由于是高溫油炸的食品,加上冬天寒冷,放上十天半個月通常不會壞。

炸圓子

直接吃固然好吃,但最好吃的吃法還是用來和五花肉一起紅燒,醬油一定要多放點,肉汁浸透了圓子,醬香四溢,咬一口,那滋味就算燙到舌頭都阻止不了我接著咬第二口,一口圓子一口大米飯,真解饞!真滿足!我媽通常會炸兩種圓子,除了上面介紹的這種之外,還會炸一種糯米圓子,里面有肉餡,軟軟糯糯,里面還有些許肉的湯汁,像麻球和湯包的結(jié)合體,又有點像炸肉餡湯圓。炸圓子要注意把蔥切碎,否則可能會炸飛。記得有次因為我切的蔥,不夠碎,油鍋里一個圓子在炸制的過程中膨脹后砰的一聲直接炸飛到廚房的天花板上粘住了,著實把正在炸圓子的母親和在灶邊燒柴火的我嚇了一跳。

圓子燒肉

過年邊,安慶人家通常都會腌制一些臘味。最常見的有臘肉、臘魚、臘腸、咸鴨、咸雞等。我家里有一口大水缸,專門用來腌制臘味,每年我媽都會腌制很多。這殺好的年豬分成長條,抹上食鹽,得粗鹽,抹均勻了一條條放到缸里,用大青石頭壓緊實了,蓋上塑料布。放幾天之后趁著冬日的陽光,拿到屋檐下或者院子里晾曬,那竹竿上一排排的臘肉、香腸、臘雞鴨看著讓人眼饞,連續(xù)曬上一個禮拜以上,肥肉變得油亮泛黃,瘦肉則成深紅色,肉變得硬邦邦的,散發(fā)著臘肉特有的香味。太陽落山,我和妹妹負(fù)責(zé)把臘味收回家,雖然很重,我們卻樂此不疲。臘肉炒大蒜,蒸香腸、咸鴨、咸雞,臘魚燒黃豆那都一直是舌尖上的味道。

臘肉筍干

雞湯泡炒米印象中來客人或者去作客的時候經(jīng)常會上這道食物,一只煨的熟爛的大雞腿放在藍(lán)邊碗里,里面滿滿的雞湯,雞湯上飄著金黃色的炒米。小孩子通常沒有吃大雞腿的待遇,我記得我的碗里最多是飛腿(翅根),要不然就是雞肉之類。我對雞湯泡炒米興趣不大,相比較這道菜我更喜歡喝甜口的雞湯和雞肉。那時候,家里也會養(yǎng)一些雞鴨鵝,從來不賣,都是自己家吃。也許是那時候睡得早,印象中很多次夜里母親把我和妹妹叫起來喝雞湯,我們家雞湯和別人家不同之處是放糖的,別人家都是咸口的雞湯,我家確是甜的。甜口的雞湯我長大后也幾乎沒有喝過了,我現(xiàn)在問我母親為什么我們小時候半夜里喝的雞湯是甜的,她也沒給我一個清晰的答案,興許那時候覺得糖很營養(yǎng)吧!

除了雞湯是甜的,我們家還有一道紅豆煨肉也是甜的,而且通常是放紅糖,用瓦罐放在灶爐里用余火煨上一下午,那香味真的能饞哭隔壁家的孩子,紅豆甜糯,豬肉酥爛,湯也是甜甜的,那肥肉呈果凍狀,我竟一點也不怕油膩,呼哧呼哧就是一大碗。這紅豆煨肉通常是在秋冬季節(jié)吃。夏天,母親會做老鴨湯,說鴨子是降火的。得選用土麻鴨,煨到酥而不爛,配上一些海帶。母親切的海帶總是不夠細(xì)小,好像非得大片大片的才吃的過癮?,F(xiàn)在,母親偶爾也還會煨這道湯,海帶倒是切得小了,只是這鴨肉塊依然挺大。

老鴨海帶湯

母親的手是勞動人民的手,不好看,但卻是一雙善于腌菜的巧手。家里除了那一口腌肉的大缸,還有不少稱之為“壇”的陶器,母親會用它們來腌制咸菜。有酸蘿卜、腌白菜、酸豆角、腌紅薯爪(紅薯葉子的嫩莖)、雪里蕻,咸鴨蛋等。母親腌制的咸菜總是特別好吃,酸豆角金黃酸脆,特別下飯;酸蘿卜撈起來洗干凈我常生吃,咬一口,那酸爽,口水直淌。酸蘿卜腌制的時間過長之后就不會那么脆了,逐漸變得軟爛,這軟爛的蘿卜可不能丟了,放上農(nóng)家自制的辣椒醬和芝麻油,煮飯的時候在飯頭上一燉,絕對下飯神器!這腌蘿卜還有個神奇之處,腌蘿卜的缸里偶爾會長出白色的小蘑菇,我們稱之為蘿卜菇子,是一種菌類,很稀少,記憶中我也就吃過三兩次,味道是很鮮美的。


長大后,成了家,媳婦是北方人,也善于弄點吃的。工作之余常常露兩手,蒸幾籠包子、包頓餃子、炸牛奶、烤雞翅、搟餡餅、泡雞爪、做鹵味等等還都挺拿手。那鹵鴨翅、鴨爪、鴨胗真的絕了,不亞于某些品牌鹵味。

鹵味

家的味道變得是更加豐富了,只是我這身材也越發(fā)圓潤了。

酸甜苦辣咸,最美家鄉(xiāng)味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通化市| 通城县| 略阳县| 西吉县| 庆安县| 朝阳区| 长岛县| 长治市| 肃北| 丹寨县| 南阳市| 治县。| 樟树市| 新乐市| 宝兴县| 东港市| 定结县| 宜兴市| 凤冈县| 临漳县| 桑植县| 板桥市| 喀什市| 青冈县| 河津市| 崇义县| 石阡县| 昌平区| 江山市| 隆昌县| 科技| 和平区| 广昌县| 固安县| 泸西县| 白玉县| 建平县| 五常市| 图们市| 靖宇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