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體積測量有哪些比較好設備或技術?
包裹體積測量現(xiàn)在一般都使用dws系統(tǒng)設備,具體的設備類型選擇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墨家體積測量設備可以選擇墨家科技體積測量設備。墨家科技體積測量設備精度高、效率高。
包裹體積是運費計算的一部分
國際物流包裹運輸體積測量是大多數(shù)國際貨代公司無法避免的一件事。
我們所知,運輸包裹主要矛盾便在于包裹的重量、體積以及外形,通常國際運輸會對包裹大小以及重量有明確的限制,以此來保證運輸?shù)牧鲿承?,對于同等重量的包裹,體積上的差異性會導致運輸成本的差異,因此為了保證相對的公平性以及對成本的控制,包裹體積測量不可避免地成為衡量包裹運費的一部分,許多朋友在國內一些地方對于體積測量可能還不大敏感,但一般在國際運輸方面對于包裹的體積以及重量檢測就是十分常見的一件事了。

人工測量誤差大、影響大
一般國際物流包裹的體積計算公式為包裹:長*寬*高cm/5000(這里數(shù)值各個渠道可能不同),為什么說測量誤差影響大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拿一個50*50*50cm體積的包裹,我們先不考慮實重問題,計算出它的體積重量為50*50*50/5000=25kg,但如果包裹具有鼓包現(xiàn)象,實際體積多了1cm,那么體積重量為51*51*51/5000=26.5kg,記27kg(不足1kg部分按1kg計算),國際快遞包裹運費如果是50元1kg(簡單舉例,實際價格可能會偏差),這樣一個包裹就多了(27-25)*50=100元運費。
注意,這里僅僅是一個包裹,如果說你接受的包裹有1000個,這就會產生一個1000*100=100000元的巨大的價格差異,這也是為什么國際物流包裹運輸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視體積測量以及追求使用智能化設備進行高精度測量的原因。

墨家體積測量設備精度高、效率高
相對于人工測量來說,墨家體積測量設備的效率很高且成本會相對低很多。
首先,從效率上看,人工測量包裹一般包括有人工掃碼-重量檢測-體積測量-數(shù)據(jù)錄入-人工核算等主要步驟,其花費時間大約在30-40秒左右,而如墨家動態(tài)體積、重量測量、掃碼一體化設備對包裹測量是直接一步到位的,時間只需要大約3-5秒,大大減少了測量時間;另一方面,從成本上看,如墨家智能體積測量設備僅僅需要一年就可回收成本,設備投入的回報是遠大于自身成本的。在包裹體積測量方面,智能設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而墨家科技也將不斷緊追時代步伐,讓墨家產品成為顧客的最好選擇。

文章來源:http://www.mohist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