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王魚效應(yīng)
2022-12-13 19:48 作者:心理學(xué)科普號 | 我要投稿
王魚是生活在太平洋布拉特島水域中一種奇特的魚。王魚分為兩種:無鱗王魚和有鱗王魚。有鱗王魚的體積看上去比無鱗王魚要大得多,顯得異??嗪惋L(fēng)光,儼然是海洋中的強(qiáng)者,很是唬人。
其實,有鱗王魚身上并不是真的魚鱗,只是一種附屬物。有鱗王魚身體靠分泌的一種粘液,吸引一些較小的動物貼在自已的身上,慢慢地變成自已身上的一種“鱗片”。有了這些鱗的王魚,比那些沒長鱗的王魚要大到四倍以上。
幾年以后,長鱗的王魚身體機(jī)能開始退化,無法分泌粘液,它的附屬物會慢慢地退掉,使它恢復(fù)到原本的樣子而成為失鱗王魚。
從風(fēng)光無限到英雄遲暮,有鱗王魚出現(xiàn)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它們會變得異常煩躁,上躥下跳,在絕望中掙扎,甚至?xí)詺垼鶐r石上猛撞,那場面慘不忍睹。所以,有鱗王魚壽命都很短,不是自殘死掉,就是被別的魚吃掉。死時的王魚身上紅紅腫腫,到處都是爛的,很多王魚的眼睛都被自己撞瞎。
人們都說王魚不應(yīng)該選擇那些附屬物,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而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很多人憑借自己的財力、職位、權(quán)勢等,一時春風(fēng)得意,甚至肆意妄為,卻忘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不能清醒地認(rèn)識自己,不明白那些只是身外之物。而一旦時過境遷,難免就會在心理上產(chǎn)生極度的痛苦和不適應(yīng),或者悲觀厭世,做出傷人害己的行徑。這些都是“王魚效應(yīng)”在作怪。
(來源:全員心理關(guān)愛微信公眾號、心理學(xué)家李不言頭條主頁)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