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很需要自己的舞臺

【嘉嘉很需要自己的舞臺】
讀取嘉嘉早期音樂MV里的情緒線索,那種“再不行動起來就來不及了”的緊迫感是真的強,很有可能,嘉嘉一開始去當練習生、想要作為一個歌手來出道時,最終的想像就是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舞臺。
他沒有想過別的,就是自己。
“以一個完全獨立的表演者身分跟他人合作”,與“成為某一表演團體的其中一員”,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認同,而我觀察到的是前者遠大于后者。(后者只能說,已經是既定事實了,嘉嘉也不會否定自己人生中的任何一段)
嘉嘉識別其他音樂人的獨特性也是基于同樣原則,需要有“明確的自我標簽”,這也暗示了他當時最迫切的心理需求。
直到去年底Magic Man世巡開始,嘉嘉都在貫徹這個理念:百分百的自己。
他堅持自己的音樂美學,周遭的工作人員都必須配合,這是不可能在一個組合團體中實現(xiàn)的(畢竟他給寫過的歌都被退了),而他就想做自己的音樂。
嘉嘉內心的自我成長模式是向外學習的,多嘗試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部分內化,他不想被框在某一種固定架構內,任何有內在成長需求的人都有這種想法。
尤其是2018年下旬的夢音第三季和2019年三月開始的這就是原創(chuàng),在音綜大量接觸的各種表演、創(chuàng)作,應該也很刺激到嘉嘉對于“輸出自我”感受到時不可待。
雖然他說很多舞臺設計都是表演,也說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還不成熟,但是,創(chuàng)作者懂創(chuàng)作者(至少起點心態(tài)是相似的),站在同樣立場體會就像我們寫文者一開始很難成熟地抽取自己的思維情感然后完全包裝成另一篇故事,而是很容易帶有個人的經驗色彩,所以推測嘉嘉早期的歌(2015-2019)很多部分是不假多少包裝的自我投射,需求與不滿足都很清楚,那段時期的情感支援很不足(實際地說是很匱乏),而且他很不安、很躁動、很想自己出來闖。
這個想法直到2019年三月底四月初錄制這就是原創(chuàng)時,已然直白到化為語言表達,在此之前,也許他做過很多迂回的嘗試去兼顧兩全,但最終,實現(xiàn)自我的渴望在壓抑過久之后終將躍然而上。
(今日有感,多少是被tablo哥的傾情支持感動到了)
(剪輯順序有其交叉閱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