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考前突擊-極度壓縮的語法知識(二、簡單句)

簡單句是使用動詞造句的基礎模板。也是能傳遞信息的最小單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傳遞的信息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
描述事物發(fā)生的變化(動態(tài)信息)
描述事物當前的屬性(靜態(tài)信息)
這2句話有點抽象,我們先解釋下。對比這2個句子:?
He looks at her.
He looks tired.
這2句話里,動詞都是look。
第一句里,look的兩邊是 he 和 her。
第二句里,look的兩邊是 he 和 tired。
能看出區(qū)別嗎?
第一句里面,he 和 her?原本是沒有關系的,有了look這個動詞的存在,才有了關系。
第二句里面,tired是he當前的屬性,即使沒有l(wèi)ook這個動詞,他們也有關系。
我們將第一句的情況稱之為動態(tài)信息,由于有了look的存在,事物之間產生了連接并發(fā)生了變化(他看到她了)?
將第二句的情況稱之為靜態(tài)信息,look沒有產生任何變化,只是一種描述屬性的方式。
簡單句就是用動詞造句,描述動態(tài)或靜態(tài)信息。
我們從最簡單的靜態(tài)信息開始說起:

一、 靜態(tài)信息描述
靜態(tài)信息描述是用于描述事物的屬性,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什么是什么
總共只有一種句式: 描述對象 + 連系動詞 + 描述對象的屬性
例如:I am a student. "描述對象"是我,"屬性"是學生。
這是個非常常用的句式,相信能找到這篇文章的人不需要我說明怎么使用這個句式造句了。
我們重點提一下其中的術語 "連系動詞"。

連系動詞也叫系動詞,顧名思義,就起個連系作用,連接描述對象與描述對象的屬性。
如果你去看書,書上會告訴你系動詞分為be動詞、感官動詞、狀態(tài)動詞、持續(xù)動詞、表象動詞等等,不過估計你也記不住。
我們簡單點,還記得前面的例句嗎:
He looks tired。tired是he當前的屬性,即使沒有l(wèi)ook這個動詞,他們也有關系。looks僅僅為了表達“什么是什么”中的“是”。
此即為連系的含義。所以:
系動詞就是be動詞,以及等同于be動詞的詞。
任何系動詞都可以用be動詞替換。如果不能換,那他就不是系動詞。
例如?He?looks?tired --> He is tired.
換成be動詞后,意思不變。這里looks就是系動詞。
He looks at her.? --> He is at her.
換成be動詞后,意思改變了,這里look就不是系動詞。
注意,不是說be動詞就是系動詞,例如:
I am reading,這句話里,I 和 reading原本是沒有關系的,"reading"并不是 "I" 的屬性。所以這里 am 不是系動詞。

二、 動態(tài)信息描述
動態(tài)信息描述是用于描述事物的變化,總結起來也就一句話:
什么做什么
總共有4種情況。我們先說前3種:
可以一個個體單獨完成的動作,例如?Birds fly.
需要兩個個體完成的動作,例如?I love apples.
需要三個個體完成的動作,例如?I give Tom a book.
黑體的部分是動詞。動詞是英語中表示動作等變化信息的單詞。
這些例句的共同點是都有一個動作發(fā)起者,區(qū)別僅僅在于動作接收者的數(shù)量不同。
核心的動詞部分:
如果沒有動作接收者,就叫不及物動詞。
如果只有一個動作接收者,就叫單及物動詞。
如果有兩個動作收者,就叫雙及物動詞。
一個動詞能有多少動作接收者是寫在字典里的,vi表示不及物動詞,vt表示及物動詞。
先有動詞,后有簡單句。
簡單句的句型是由動詞決定的。什么動詞就能造什么簡單句。
像 give 就是及物動詞,他只能組成有動作接收者的句子,類似 I give 這種沒有動作接收者的句子就是錯誤的。

我們來說最后一種情況。前面的3種句式都是強調動作的過程,現(xiàn)在我們想強調動作的結果,有辦法嗎?有,這就是最后一種句式:
動作發(fā)起者 + 復雜及物動詞 + 動作接收者 +??動作接收者發(fā)生的變化。
例如:?Tom paint the wall white.?
Tom刷了墻是動作,Tom 是動作發(fā)起者。wall是動作接收者,墻的狀態(tài)改成了白色是動作接收者發(fā)生的變化,也就是動作的結果。

三、 5種簡單句總結
到這里我們總結下,并介紹幾個術語:
動作的發(fā)起者,叫做主語。
動作的接收者,叫做賓語。
句子中表示動作的部分,叫做謂語。注意不是說動詞就是謂語,這部分有點復雜,我們會開專題說。
動作接收者發(fā)生的變化,也是對動作接收者屬性的描述,叫做補語。
那么4種動態(tài)信息描述相關的簡單句句式如下:
同時別忘了我們還有1種靜態(tài)信息描述相關的簡單句:
以上就是英語里簡單句相關的全部內容。

順便解釋下,這里又出現(xiàn)了個新的術語:表語。
其實不復雜,我們對比這2個句子:
The wall is white.??
Tom paint the wall white.
這2句里,white都是描述wall的屬性。區(qū)別在于:
如果wall是描述對象(主語),那么white就是表語。描述主語屬性的就叫表語。
如果wall是動作接收者(賓語),那么white就是補語。描述賓語屬性的就叫補語。
這些術語不重要,了解即可。重點還是學習這5種句式的構成以及作用。

四、?區(qū)分主謂賓賓和主謂賓補
主謂賓賓和主謂賓補句式真的很像。比如這2句:
I made Tom?our leader.??
I made Tom?a cake.??
那怎么區(qū)分這2種句式呢?
主謂賓補這種句式,是這樣:
動作發(fā)起者 + 復雜及物動詞 + 動作接收者 +??動作接收者發(fā)生的變化。
主謂賓補是強調動作結果的,意思是,動作發(fā)起者已經讓動作接收者發(fā)生屬性變化了。
那么現(xiàn)在,即使沒有動作發(fā)起者,動作接收者應該依然處于這種屬性。
描述事物屬性的簡單句只有一種,就是主系表結構。
那我們試著用動作接收者,和動作接收者現(xiàn)在的屬性,用主系表結構造句唄。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個be動詞。
第一句:?I made Tom our leader.?
made是表示動作的詞,如果leader是動作接收者Tom現(xiàn)在的屬性。加上be動詞后就變成了:Tom is our leader.??
湯姆是我們的組長。好像沒啥問題,我讓湯姆發(fā)生屬性變化了,湯姆現(xiàn)在是組長了。就算把動作發(fā)起者"我"去掉,湯姆現(xiàn)在也是組長。
第二句:I made Tom?a cake.??
同樣加上be動詞:Tom is a cake.?
。。。
怎么樣,能感覺到區(qū)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