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tǒng)美食之懷石料理
日本的懷石料理,是日本茶道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安土桃山時代,千利休確立了茶道,在品茶之前的簡單飯食,被稱為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根據(jù)茶道流派不同,而有不同的規(guī)定。

茶前料理
懷石料理通常是以一汁三菜(味增湯+生魚絲+煮菜+烤菜)的形式,在品茶之前食用。這是為了避免空腹喝到刺激性很強的茶,因為菜比較少,所以也不會影響到品茶的口感。
懷石料理有三大原則:1、使用當季的食材;2、活用食材的原味;3、懷著親切和關懷來烹飪。這個原則也深刻反映了其創(chuàng)始人千利休嫻靜的思想。
目前日本很多餐飲店也提供懷石料理,茶道相關人員在品茗會上會用“茶懷石”這個名稱,與普通的懷石料理區(qū)別開。

懷石料理的歷史起源
懷石料理的起源正如名稱所示,來源于“懷里抱石頭”。以前禪僧修行的時候,規(guī)定一天只吃一頓飯。因此,到了晚上就會肚子餓,體溫也會下降。于是禪僧把加熱過的石頭抱在懷里,以防饑寒交迫?!皯咽边@個詞表示:雖然只有一點點但是能夠填飽空腹、溫暖身體的簡單食物。

安土桃山時代,日本將源于中國的茶藝和禪宗結合,確立了茶道。作為茶道創(chuàng)始人的千利休追求禪料理的精神,將懷石料理引入茶道,人們即使在狹窄的茶室里也能簡單享用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的嚴格禮法
食用懷石料理時,主人(款待的人)和客人(接受款待的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禮儀。

主人的禮儀 :
食用應季食材制作菜單,在重視季節(jié)感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食材的色香味
·不能浪費邊角料
·熱菜要注意保溫,冷菜連盛的盤子都要是冷的,重視上菜的時間間隔
·菜單中避免出現(xiàn)重復的食材
·注意盛菜的餐具和組合

客人的禮儀 :
吃烤魚時,要從魚腦后開始吃,吃完一面后不要翻面,直接去骨吃下面的魚肉
吃生魚片時,芥末不能融在醬油里,生魚片一邊蘸芥末,另一邊蘸醬油
吃煮菜時,芋頭等滑溜溜的食材,要用一只筷子刺進去,另一只筷子夾著吃
吃串串時,要先把串拔掉,用筷子撕成適當大小吃,不能拿著串吃

以上就是關于日本懷石料理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