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墓園景觀你知道多少?
春暖花開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時。
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行清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等,節(jié)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節(jié)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
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jié)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tǒng)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國務院于2012年11月9日發(fā)布《殯葬管理條例(2012年修正本)》,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殯葬改革是指積極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舊的喪葬習俗,節(jié)儉辦喪事?;鹪崾菤浽岣母锏姆较?。但是并不是完全強制群眾實行火葬。提倡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終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在暫時還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本著有利于發(fā)展生產建設的原則,由當地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土葬用地,以鄉(xiāng)或自然村為單位,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墳頭的葬法。改革舊的殯葬禮俗,改革的目的是破除看風水、選墳地、搭靈棚、擺路祭、出大殯、打幡摔盆、燒香化紙、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鋪張浪費現象,大力提倡文明、儉樸、節(jié)約辦喪事的殯葬禮俗。減少鋪張浪費的靡靡之風。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風。
01
—
墓園景觀
墓園景觀是景觀的一個分支,是文化的體現,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墓地的認識打破了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束縛,墓地不再是陰森冷漠的代名詞,將陵園景觀生態(tài)化、藝術化、人文化的理念在新時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02
—
公墓類型
公墓分為: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
經營性公墓:可對外銷售,有專業(yè)的配套服務和后續(xù)管理,價格為市場指導價,土地權證一般為殯葬特殊用地。經營主體是殯葬事業(yè)單位,多為各級民政部門的殯葬管理所,可引入社會資本,由省民政廳審批,經營對象是城鎮(zhèn)居民。
公益性公墓:一般為村鄉(xiāng)級,過去大型國有廠礦也有;其管理水平及環(huán)境衛(wèi)生視當地的經濟條件,各不相同,土地權證一般為劃撥用地。主體是村民委員會,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服務對象是本村村民,不得對外銷售。
03
—
公墓案例鑒賞
2013ASLA專業(yè)獎 通用設計杰出獎 萊克伍德公墓陵園 / Halvorson Design?Partnership“耳目一新,非同凡響。”–2013年專業(yè)獎評審委員會
萊克伍德公墓始建于1871年,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的“草坪規(guī)劃”墓地。在這里,大片大片寬闊的草坪上處處點綴著一些精致的紀念碑,碑的四周被樹木和大而寧靜的湖泊所圍繞。這種風格是19世紀50年代由辛辛那提的春天的樹林陵園首創(chuàng)的。而萊克伍德公墓正是這一經典墓地類型現存的最純凈的范例。








意義
萊克伍德公墓陵園景觀作為一個安靜的、受人尊重的歷史環(huán)境里的當代設計具有重要意義,為最基本的人類需求提供了尊嚴和優(yōu)雅。這一建筑和風景的結合已經被波士頓的美國景色美化設計師協會所認可,并獲得了很多建筑獎項。
日本札幌真駒內瀧野墓園內景觀改造項目 /?日本 安藤忠雄


佛像早就矗立在那里了,安藤忠雄的設計只是改變了佛像的外部景觀環(huán)境。

墓園主人請安藤忠雄對整個墓園的景觀進行重新設計,希望能夠突出大佛的地位,使之成為整個墓園的主要地標。據安藤忠雄自述,當他初次看到曠野中的佛像時,這尊本來有4層樓高的佛像顯得并沒有那么高大,于是他就聯想到了敦煌石窟,第一時間就產生了把佛像“埋”起來的念頭。












思安墓園,韓國 / 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
這是一個為逝者而設計的項目。數以萬計的靈魂以死亡的名義在此相聚,猶如城市中的居民一般。











仔細想來,墓園又并非屬于逝者。人是由體、肉、靈、魂四個部分構成的當“體”和“肉”被埋葬于墓中,它們終將隨塵土完全消逝;而當“體”和“肉”被燒為灰燼時,它們僅僅成為一種象征,無法再見證肉體的存在;代表著意志、情感與激情的“靈”最終也會隨著死亡而熄滅;唯有“魂”能夠從死亡中留存下來:它是一種不受限制的存在,能夠從人類的軀體中自由進出??墒牵词故恰办`”,在失去了屬于人間的肉體之后,它也不會再停留在墓園之中,而是被驅逐到另外一個世界。


居住在墓園里的其實并非逝者,而是我們對于逝者的回憶。我們應當把墓園當做一個回溯記憶和審視自我的場所。這樣一來,掃墓的舉動也就成為了一種對于生命真實度的確認。因此,我將這座墓園設計為一處僅存在于當下的場景,在任何一個自我懷疑的時刻,它都將在一種肅靜的氛圍中促使我們想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呼格吉勒圖墓碑,呼和浩特 / 英國杰典國際建筑設計
背景簡述 | Background
呼格吉勒圖 (內蒙古“四九女尸案”被冤主角)
事件主要時間點: 蒙冤判決(1996年)- 命案真兇(2005年)- 再審無罪(2014年)



墓的整體結構和外形包含兩層意思:像一滴眼淚,也像一個問號。呼格冤案是各界關注十八年多得以平反的事件,表達疑問是我們設計的初衷,化作一滴眼淚是我們的悲傷,運用場地與曲線建立的關系,形成了一個既像問號又像一滴眼淚的形態(tài)。


墓的輪廓由一條線索串起,而后化作一個圓,有圓滿之意。外輪廓的銹鋼板承載著記憶,保持著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隨時間發(fā)生色彩和質感的變化,從而將時間這樣的一個無法捕捉的概念視覺化,用溫暖的色彩守護著墓碑,縮影出這段歷史。圍繞墓碑的三種顏色的石材寓意公、檢、法三種權利,最外環(huán)刻有事件內容和社會各界呼聲的鋼板表達了第四方維權,新聞及公眾的聲音。

“建筑因保護人類而存在,因傳遞思想而流傳,因見證歷史而永恒?!边@是建筑師的職責。- 建筑師白宇


為表達對逝者及蒙古民族的尊重,設計師預留了公眾參與的空間,在墓地的外圍,采用了特有的蒙古族祈福方式,來訪者可在墓地的周圍擺放石塊,就像祭敖包擺石頭那樣,從而壘出敖包作為祈福的方式。也就是說,每一位來參觀呼格墓地和悼念呼格吉勒圖的人都可以從外邊帶來一塊石頭,擺放在胡格墓地的圍墻外,久而久之把公眾的聲音、思想、祝愿用敖包的形式呈現出來。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4
—
總結
公墓設計特殊性: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祭掃先人、寄托親情、弘揚中華傳統(tǒng)孝道文化的一個文明掃墓場所。公墓設計功能性:為廣大市民提供游覽休閑、欣賞文化藝術、接受教育目的的文化場所。隨著殯葬改革,墓園設計的項目將會越來越多。我們需從實際出發(fā),高標準、高起點進行設計,要從工作實際、地方實際出發(fā),正確體現黨和國家有關公墓建設的方針,以殯葬改革的有關政策和正確的思想觀念為指導,在設計中堅持用藝術規(guī)律、技術規(guī)則,借鑒國內外公墓建設中的先進經驗,運用環(huán)境學、美學、現代行為學等觀點;進行高起點、高標準的規(guī)劃設計和構思,努力創(chuàng)造出具有時代風貌、地方特色和現代水平的新型公墓。

秋凌景觀王牌課程【景觀方案班】火熱進行中~
還有想提升學習的小伙伴可以聯系客服辦理報名喲!
掃碼添加客服
了解課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