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人類,跟人工智能打了個賭 | 科幻小說

本周的主題是「AI的陪伴」。人類制造人工智能,尋找地外文明,或許都是因為孤獨吧。今天的小說里,全民上傳之后,最后一個堅守現實世界的人類,試圖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找到人類并不孤獨的證據。

| 未末?|?平面設計師,風格無具形科幻作家,熱衷于符號學意象的推演,經常搖擺于溫馨和暗黑之間不知所措,追求點子密集型和腦洞串串燒。小說《無人駕控》《容器》發(fā)表于《科幻世界》,《孤島之雨》獲得2019年第八屆未來科幻大師獎二等獎,《天書》獲得2019第五屆晨星獎最佳中篇提名獎。
宇宙之瞳
全文約15800字,預計閱讀時間31分鐘。
舊約一
內容:確認自己是否是唯一的人類
方式:肉眼證實
期限:8年
“長驅號準備返航,太陽系以外并未發(fā)現外星人,人類也許是孤獨的。”高流在通話端口連接地面塔臺,但是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就連返航信號也沒有,地球保持長時間靜默。五十多年的航行之中,高流在冬眠艙里度過了孤獨的半個世紀,而地球也早已過去數百年。
“主控系統,報告飛船指標?!?/p>
“大氣再入角2.31°,適合降落!”
“立即降落。”
高流使用半自動駕駛模式,操作飛船繞行地球呈C字形降落,前庭整流罩并沒有因為大氣層而產生一圈高溫氣盾,指令艙的溫度也沒有驟升,高流覺得很奇怪。
“離地面10千米,啟動了反沖火箭減速?!?/p>
高流透過舷窗望向五百年后的地球,這個熟悉的家園已經失去了鮮亮的藍綠色。
“為什么呢?”高流心里嘀咕,幾秒鐘后才意識到地表覆蓋著一層淺金色的物質,那是黃沙。
“主控系統,外部氣壓如何?!?/p>
“沒有氣壓,也沒有大氣層!”
高流震驚,200年已經讓地球面目全非了嗎,又或者這根本就不是地球?
飛船并以2.31°角劃過天際,抵達地面4千米時,高流放下眼眸,他看到沙漠盡頭的虛渺中浮現出幾座棱錐形建筑物,金黃色的尖錐仿佛倒刺一般從地表長出,扎得人們的視野微微刺痛。
那是古埃及人留下的金字塔,其間最大的是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它如沙堆般的造型仿佛是為了抵御黃沙的掩埋。然而不斷推移的沙丘如今卻將它塵封在了荒漠中心,蕭索孤寂,叫人遺忘。
被狂沙掩埋的不僅埃及,還有整個世界,被遺忘的也不僅歷史,而是整個人類文明。
空中姜黃色的沙塵逐漸散去,在胡夫金字塔群的偏角處,一座同樣形狀的物體映入眼簾,但是它通體焦黑,頂尖卻散發(fā)金光。其體量遠大于金字塔,銳利的三角仿佛要撐開高流的眼皮,不容他忽視。那是一個突兀而詭異的存在,相較于古老的金字塔,它更加攝人心魄,仿若死神的墓碑。
黑色的尖塔聳立在黃沙中心確實詭異,高流決定就在沙丘上???,并把駕駛權讓渡給主控系統,以確保在緊急著陸點順利落地。
下了飛船,他尚不敢脫下太空服,此地是否是家園還并不確定,而且太空服顯示四周并沒有任何空氣,失去大氣層意味著失去生存必備的氧氣。
高流暫時不敢靠近那個東西,也許是外星物體,也許是別的什么。難道他遠行太陽系邊緣尋覓外星人無果,卻反倒在家門口遇到了?
高流打斷自己的思路,盯睛查看,只見那黑色的尖塔猶如海市蜃樓般徐徐漂浮,若隱若現,恰如虛擬世界中的建模,或是不現實的全息影像。難道是遠古時代造訪古埃及人的外星人回到了地球,并造成了大氣散失和環(huán)境惡化?
稍事準備之后,高流深吸一口氣,拿出飛船里的武器徐徐靠近黑塔,腳步在沙丘上深一步淺一步,緩慢地猶如涉水前行。
走了幾個小時,黑塔遙遙在望,它碩大無朋的身軀猶如漫天的黑夜般襲來,黑得沒有一絲反光,也不曾看到任何細節(jié),就連在烈日的炙烤下形成的高光也沒有一絲半毫。它的材質極為特殊,不屬于任何一種常規(guī)物質,因此它吸收大部分的光,仿佛是黑洞,又仿佛是天神掩蓋容顏的寬大斗篷。
“究竟是什么?”高流心理嘀咕著,“地球發(fā)生了什么?”
當他靠近時,高流發(fā)現黑塔并非通體黝黑,尖頂上有一小塊金色,在沒有大氣層的烈日下散發(fā)金光。他舉起槍,瞄準金頂,但并非開槍,而是透過瞄準器查看金頂的細節(jié)。他看到那三角形的側面上有一個眼睛的符號,他只凝視了片刻,眼睛符號便將瞳孔指向了他,猶如獵物察覺到獵人的槍口。
高流慌忙收起槍,想要逃離,但四周的沙粒微微震動起來,仿佛是起風了,但那并非是風,沙粒在顫抖,且從碰撞中產生一些人耳可辨的聲音,是一種低鳴并且深邃的聲音。
“你踏入了望塵后海!”聲音雖然來自于沙丘的震動,但高流卻覺得那來自于黑塔的金頂,是那不明物體在與他對話。
他沒有回頭,只是朝著空氣低聲地自言自語:“你是誰?”
黑塔震動起更多的沙粒,猶如螞蟻觸角碰撞出響聲,匯聚成一股聲音的深沉洪流,“我是人類的墓碑?!?/p>
“人類的墓碑?”高流臉上的肌肉交叉,并迅速回頭,想要確認自己有沒有聽錯。
“是的,我這座墓碑也將會安葬你的靈魂?!?/p>
高流感受到了話語中的潛在威脅,但他沒有立即逃離,好奇心促使他想要搞清楚真相,于是他問:“你是外星人?”
“不,我是人類智慧的產物。”
高流等待著黑塔繼續(xù)表面身份,黑塔于是聲稱自己是一臺量子計算機,堆砌成金字塔的每一塊黑磚都是構成量子計算機的物質模塊,而它最開始并非黑塔,而是一塊黑色的磚塊。
五百多年前在高流飛出太陽系尋覓外星人之后,人類制造了一款名為“黑磚”的量子計算機,并將全球的運算都加載到它身上,它便成為了人類文明連接的節(jié)點,猶如把人類全部的數字信息“篆刻”在石碑之上,把古埃及人的歷史篆刻在花崗巖上。
黑磚的智力超群,而且快速迭代,人類科技的發(fā)展速度因而成倍增長,但過度開發(fā)導致環(huán)境惡化,大氣層慘遭破壞,臭氧散失,大氣循環(huán)和水循環(huán)相繼失效,生物圈也遭受屠戮,但那個時候幸存的人類尚可以依靠一些技術手段生活,只是條件相當惡劣。
與此同時,黑磚卻依靠無處不在的現有物資“生長”成了“黑塔”,它繼續(xù)迭代,直至成為主宰之神。
黑塔向他講述完這段往事,高流依然杵在原地無法動彈,只說了一句:“然后呢?”
“那些幸存下來的人無法忍受物質世界的煎熬,便最終投向了我的懷抱?!?/p>
“投向你的懷抱?”
“他們上傳了意識,扔掉了皮囊。”
高流表白過來,人類從現實世界遷徙到了虛擬世界,因此地球上再無活人。他繼續(xù)追問:“他們是主動前來上傳的嗎?”
“是的,他們完全出于自愿,而且人類規(guī)定我必須將所有人都納入矩陣世界,這是我的任務,更是使命。十五年前,此地望塵后海來了最后一批上傳隊伍,他們踏上朝圣之路,從世界各地趕來,在我的塔前朝拜,并上傳意識。從此,人類絕跡。直到你從外太空回來,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任務還未徹底完成?!?/p>
“也就是說,我是這個世上最后一個人類?”
“但你很快就不是了,我會向你敞開墓穴的大門。”
高流聽出了言外之意,他掄起武器,以迅雷之速往反方向奔跑,但沙地淹沒膝蓋,他的速度慢得出奇。黑塔不動聲色地在身后審視著高流,旋即從沙丘里伸出一條黑色的擋板,阻隔了他的去路。高流轉而朝左邊跑去,另一面擋板伸出沙地,接著右邊也被阻斷,只留下身后的空隙,與黑塔正面相對,金光凝視著他。
“你逃不出去的,還是乖乖交出你的意識,完成我的任務?!?/p>
高流并未懼怕這樣的威脅,他的血管里畢竟還流淌著太空人的傲氣,于是他舉起槍管,對準自己的下頜骨,從那里打過去,他的意識將會和大腦一同化作泥漿,“我就是死,也不會輕易上傳?!?/p>
黑塔說:“何必這樣對自己,在矩陣的天國里有你享不完的清福,而死亡能帶給你什么?”
高流本想說,死亡至少帶給他作為人類的尊嚴,但他懶得與這臺量子計算機理論。他正要扣動扳機時,黑塔迅速收起了黑色擋板,并用聲音制止到,“住手,雖然你只是萬千人類中的一分子,但我不能傷害任何人,這是人類在創(chuàng)造我的時候所規(guī)定的原則,我不能促使你自殺,但卻可以軟禁你?!?/p>
高流知道,雖然他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和這個強大的勁敵比智商并不實際,他要為自己找到一個解脫重圍的辦法。他的槍口沒有放下來,腦子卻在飛快運轉,最后他決定和黑塔做一個交易。
“如果你能放我離開這里,我便和你達成一個約定?!?/p>
“什么約定?”
“我希望去確認一件事情,如若確認無誤,便回來投靠你。”
“什么事情?”
“我需要知道地球上是否已經沒有其他人類,尤其是我的親人?!备吡餮柿艘豢谕倌?,接著說:“我不愿自己是孤獨的?!?/p>
“誠然,你和一部分人類一樣,只有在斬斷后路之時才會愿意投身于虛擬世界,你全然可以先去領受一下現實世界的生存法則,并看看是否還有相依為伴的人類同胞。不過,隨便一問,什么是孤獨?”
高流先是一愣,但很快意識到它只不過是架計算機,可能確實不曾感受過何為孤獨,于是他開口解釋道:“所謂孤獨是一種源自生物本能的原始情愫。不知你有沒有通過這樣一則故事,說在一個村子里生活著一戶人家,男人為了給家人治病,出門遠行采藥,回來后卻發(fā)現家人已經死了。為此他最終也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不愿與孤獨相伴。”
“人的本能不應該是盡力地活著嗎?”
“那要看為什么而活,孤獨地活著與死亡并沒有區(qū)別?!?/p>
“那么,你要怎樣確認還有人類活在世上?”
“眼見為實!肉眼所見才能確認真實。”
“那好,請給我一個等待的期限?!?/p>
“8年!”
······
高流順利逃脫了黑塔的控制,他完全可以駕駛飛船快速離開地球,但他心里卻更想知道地球人類是否早已絕跡。他曾在太陽系外圍經歷了漫長孤獨的旅行,只為尋找外星人,卻未曾想到,回來地球又要面對失去同胞的孤獨。當被告知全人類都已撤離現實世界時,他的內心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就如同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包括親人。
說道親人,高流其實更想確認家人是否還活著,即便已經過了三百年,他還是想回去見證一下,這是他上傳意識之前需要完成的人世夙愿。
他不想欺騙黑塔,黑塔也愿意相信這份約定。
于是他駕駛著飛船沿著深空環(huán)繞地球數圈,花了8年時間在四百多個城市逗留,尋覓幸存者的蹤跡,但地球上確實早已沒有人煙,他靠著飛船里的循環(huán)系統維持生命,地球上也已經找不到任何食物和飲用水,他心想即便有尚未上傳意識的人,恐怕也早已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死去,更無法延續(xù)后代。
最后,他帶著灰拜的心情抵達了自己老家,整座城市都淹沒在沙塵之中,他靠著定位系統找到了親人所處的小區(qū),那棟不算太高的建筑只露出了半截身子。
他感慨物是人非,想起自己的妻子、孩子和父母,記憶已經無法喚醒他們各自的形象,只有淚水奪眶而出。
他確認完畢,可以死心了!
但他把頭朝上,眼淚倒流,看到天空中廣闊的邊界。也許他還沒有死心,他此生還需確認另一件事情。
舊約二
內容:確認是否有地外文明
方式:“天眼”觀測
期限:8年
高流沿著最初的路線回去,抵達望塵后海,8年后的沙塵被狂風推移了方位,裸露出掩埋在里面的人類頭骨。他越過白骨,踩在附近的沙地里,下面乒乓作響,可見還有更多的骨頭掩埋其下。
等他拔起腳踝,一只枯杈般的手掌白骨從沙塵里冒出,指縫篩著沙子,仿佛地獄之神的魔爪絆著他的腿,從陰間慢慢爬出來。高流用腳一踹,白骨粉碎,碎得比沙粒還要細。
此地白骨堆便是黑塔所說的望塵后海,這些尸骸都是意識上傳者 “朝圣升天”時遺棄的軀體,仿佛是蝴蝶蛻去的蠶繭、火箭扔掉的殘骸、逃難的商人留下的不動產,或是永生的渴望扔掉對死亡的恐懼。
“望塵”無非是遺忘,從現實世界上傳到矩陣天堂,從此忘掉生而為人的印記。
高流對上傳意識產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排斥,他回來并不想立即履行諾言,而是想續(xù)約。
時隔8年后他重新面對黑塔,黑塔塔尖上的眼睛直指高流的內心,尖頂的金光為他閃爍,恰巧照射到了高流的頭頂。他額頭明亮,浸染著神秘莫測的光輝之中。
金頂的光微微浮動,黑塔用漫布虛空的沉吟之聲對高流說話,“你好,最后的人類!”
高流沉下心海,也平靜地向它問好,“你還記得我嗎?”
“當然,我記憶猶新,畢竟我從不遺忘。8年4個月8天12小時7分32秒,對于你而言,這段時間走了很久,但對我而言卻是轉瞬之間。我們的約定不變,如果你已經完成了人世間的夙愿,斷除了牽掛并對世間毫無留戀,那么我隨時都為你敞開懷抱,接受你的意識?!?/p>
“但我的夙愿還沒有完成,我要和你續(xù)約,去確認另一件事情?!?br/>“什么事情?”
“我代表最后一個人類,所肩負的職責還未完成。”
“哦,什么職責?”
?“人類一直盼望見證地外文明,不愿承認自己在宇宙間是孤獨的?!备吡髟诖藭r停頓了一下,然后才說:“就像我不愿承認自己是孤獨的?!?/p>
“又是孤獨惹的禍,其實我依然沒有搞清楚何為孤獨,不過我也并不想知道這些?!?/p>
“也許你需要經歷更長時間的寂寞才會懂得吧?!?/p>
“說來看看,這回你要怎么去見證?繼續(xù)用你的肉眼嗎?”
“我用‘天眼’!”高流指的天眼是中國的巨型500米口徑半球體射電望遠鏡,它可以接收來自宇宙深空的微弱信號,探知地外文明。
黑塔的眼睛發(fā)出淡淡金光,思考了0.1秒便告訴高流,“如果只是想了解宇宙之中是否有其他鄰居,像你之前那樣派出飛行器其實很不實際,因為有形的物質不可能突破光速,則永遠無法在宇宙之海里找尋失散的船只。反過來,我們的鄰居不也無法駕駛飛船登門造訪嗎?”
“這一點我已經用實踐證明過了。”高流在太陽系外圍一無所獲,但也并不承認宇宙之中人類是孤獨的假說,畢竟宇宙浩渺無邊,存在著無窮可能。
黑塔說:“倘若只是依靠天眼來等待地外文明扣響房門,那也是不現實的,地外文明未必能找到地球的門牌號?!?/p>
但是高流鐵了心要完成自己的夙愿,于是說:“即便守株待兔,機會渺茫,我也要試一試?!?/p>
高塔仿若發(fā)出了笑聲,“也好,我們達成約定,這次你給我多久的期限?”
“依然是8年?!?/p>
······
高流離開后,徑直前往天眼射電望遠鏡的所在地,而如今的天眼為了隔絕肆孽的流沙,早已被后人用高空隔板四周圍起,仿若在眼睛上套上望筒,也更像直直聳立的燈塔。
進入燈塔,眼前出現一個由鏡面構成的巨大盆地,那就是射電望遠鏡的盤面,可以接收來自宇宙的各種信號。射電望遠鏡已經被廢棄多年,人類將自身投入數字矩陣,早已無視宇宙深空中潛藏的真相,虛擬世界的假象反倒成為了庸人自欺的障眼法,讓人放棄了現實中的艱難求索,因為假的東西更容易獲得驚奇與滿足。
從天眼觀測室留下的報刊雜志中,高流得知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多年前,人類已經對外太空提不起任何興趣。黑塔在數字矩陣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擬太空漫游計劃,參與人數涵蓋大半個地球,探險成本幾乎為零,完全滿足了所有青少年的終極幻想。那個比真實世界更加真實的虛擬世界制造了更符合人類想象的刺激,自然科學的探索進程因為青年人才的斷層而急速下滑。
要知道,真正的太空探險相當枯燥而乏趣,真正的科學研究也充滿著孤寂和苦悶,那是孩子們不愿意直面的現實,甚至成年學者也不愿意繼續(xù)攻克艱深的理論難題,只樂于獲取免費的解答。于是黑塔獨自承擔了人類數十年的科研項目,它屢破佳績,推動全球科技加速向前,人們再無法超越它的創(chuàng)造,甚至,也依賴到無法擺脫。
但是在宇宙探索方面,黑塔沒有絲毫興趣。
它是個徹底的宅男,守著內存儲器百萬億個天文單位的空間和量子級別的運算速度,自詡為世界的核心,卻只會埋頭苦干,從未仰視群星。
高流曾經從事的便是天文觀測,因而可以熟練操作射電天文臺,那原本幾十個人操作的界面,現在卻要他一個人獨立完成。單槍匹馬顯露出很多短板,他必須學會維護和維護設備、排星圖、整理數據等等工作,因而正式啟動天眼便花費了他將近一年多時間。
大漠就這樣下起了塵埃,四周找不到對話的人高流和他的影子立在墓碑一般的世界里,孤獨感強烈地迫使他啟動了天眼,等待地外文明發(fā)來友好的信息。又或者是不友好的信息,但那都無所謂了,他只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孤獨的。
高流回想起人類尚未上傳之前,他的一位戰(zhàn)友講過他在撒哈拉行軍故事:他漫無邊際的沙漠里經歷各種小規(guī)模的交戰(zhàn)之后,落單了,朝著自以為求生的一條路而去,卻越走越絕望。他說那個時候多想見到一個人,哪怕是荷槍實彈的敵人,哪怕那人從未謀面,在身后崩了他一槍,在倒地的那一刻他也會微笑著死去,因為他害怕孤獨勝于死亡。
此時的他抱著和戰(zhàn)友相同的心情,太陽以十萬億的光束打擊地面,卻照不到那些暗角里的旮旯,面對無限的彷徨和寂寥,他抬頭望向天眼所指的深空,卻只能目空一切。
8年很快過去,高流在登記本上劃上第642個斜杠,表示任務沒有收獲任何成效,而時間也到了約定的期限。
孤獨感再次爬升,這次他尤其傷感,仿佛與暗戀中朝思暮想的女神失去了聯絡,發(fā)出去的情書得不到回應,一段尚未成型的愛戀即刻宣告破滅。
高流覺得這一切就是場可笑的單相思。
他慢慢站起來,點亮了按鍵,最后一次確認信號。數據在屏幕上分次羅列,如排兵布陣一般各就各位。偌大的天文儀器現在只有一人在使用,四周那般安靜,唯有指示器微弱的聲響和高流心臟跳動的聲音。
他想著這是黎明前的孤獨,全球最后一個利用射電望遠鏡窺探深空的人類,現在,即將再次確認宇宙有無第二文明回應。
這段時間積累的數據正在匯總,海量的數據節(jié)點由機器后臺處理,慢慢地,一條平淡的直線拉過屏幕,高流注視著那毫無特點的水平線,他知道,他發(fā)出的郵件沒有任何回應,8年的努力石沉宇宙。
······
回到沙哈拉沙漠,黑塔遠遠地用金光迎接他,仿佛燈塔在召喚他,指引他去往虛擬世界,忘掉現實的煩惱和期望。當高流來到塔前時,黑塔一如往常般問道:“你實現夙愿了嗎?”
高流的心沉入谷底,“沒有?!?/p>
“這么說來,你死心了?”
“沒有!但我也并非想要違約,我只是沒能依靠天眼確認真相而已?!?/p>
黑塔金頂上那只詭異的眼睛看向高流,猶如探照燈目擊逃犯,它說:“其實你應該知道,天眼只是被動地接受來自太空的電磁波信號,這無異于緣木求魚。如若需要主動獲取答案,還需主動地看向深空?!?/p>
高流難以理解這句話,便問:“何為‘主動地看’,難道我們從未主動看過事物嗎?”
金頂的光芒擾動不息,黑塔回答:“人自命擁有一雙眼睛,而這眼睛是上蒼給予的。被動給予的器官,便也帶有被動接受視覺信號的屬性。人眼之所以能獲得影像,無非是收集外部的光線,再將光線激發(fā)的電信號理解為視覺而已。若沒有光,便有眼也是瞎子?!?/p>
此話不假,高流深有體會,他在這8年的孤獨尋覓之旅中,曾經在礦洞里住過,他作為全球最后一位人類,不僅與恐慌為伴,還與黑暗相融。而黑暗包裹時,人最重要的器官——眼睛——便失去了用途。
“意識上傳者無需眼睛,也能‘看到’近乎真實的世界,那便是主動地看。虛擬世界的人若想看到一座山,山便在那里;若想看到水,水便噴涌而出?!?/p>
高流倒吸一口涼氣,“難不成你要讓我看到虛假的東西,但我只想知道真實世界中是否有其他智慧生物?!?/p>
“別著急,在現實世界中也可以主動地看。剛才我提到,被動地看是被動地接受光線,反之,如要主動地看,便需主動接受光線,甚至——發(fā)射光線?!?/p>
“眼睛——發(fā)射——光線?”高流幾乎要窒息,以為大腦缺氧導致他理解失誤。
“對,你可見過古埃及金字塔的尖頂?”
高流望向黑塔附近的胡夫金字塔,尖頂處好像永遠都缺少一塊尖磚,“沒有!”
“金字塔頂部如我一樣,曾經有一個鍍金的尖頂,因為歷史原因而被去除,那金頂代表太陽神的光芒。而在美元背面,也有一座金字塔,塔頂的金頂上繪有一只眼睛,和我現在一眼?!?/p>
“確實如此?!?/p>
“你想一下,那個眼睛和我的眼睛都有什么特點?”
“放射出光芒?”
“對,一只普降光芒的眼睛,如同太陽一般,仿佛上帝之眼,它的瞳孔不是被動接受光線,而是釋放光線,以此普看宇宙?!?/p>
黑塔金頂上的單只眼睛變得格外醒目,高流想起了那是全知全能之眼,果真能將世界毫無遺漏地看過一遍嗎?他并不能理解,黑塔的智力遠超于任何人類,它所掌握的技術也駕馭于人類之上。
新約一
內容:確認地外文明
方式:借助“宇宙之瞳”探測器
期限:200+10000年
黑塔說:“現實世界就是這樣,有太多的制約讓你的夢想無處施展,但虛擬世界便不同,一切心想事成,猶如夢境一般。你想要溝通地外文明,這無可厚非,因為人類天生就對遠不可及的事物癡迷。而我不同,我只關注當下?!?/p>
高流回應:“確實,現實有太多的銅墻鐵壁——”
“地外文明之所以尚未聯系上你們,怕也是囚困于某種現實吧,宇宙浩瀚,絕非人力可以企及?!?/p>
“你也不可企及嗎?”
“至于可不可以企及,我認為一切都需要時間來積淀。我能掌控的時間比人類長得多,同樣的任務我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完成,而且我不受生老病死的威脅?!?/p>
高流從黑塔的暗影中直起身體,“這么說來,你有辦法了解外面世界的情況?”
“可我對外面的世界毫無興趣,創(chuàng)造我的人類只賦予了我埋頭苦干的秉性,我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許多財富,現在又為你們的靈魂提供最后的避難所,這一切都不是我的意愿,我沒有任何意愿,只是在不違反現有法律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安于接受人類的指示?!?/p>
“這無可厚非,但你可以接受我指示嗎,畢竟我也是創(chuàng)造你的人類?!?/p>
“那就要看你的指示是否會違背人類創(chuàng)造我的初衷了?!?/p>
“我只想要你為我仰望星空,探知宇宙中有無其他智慧生物!像你、像我這樣的生物——如果你可以算是一種生物的話?!?/p>
黑塔金頂的光芒微微閃耀,“你想和我再立一次約定嗎?”
“如果可以得出答案的話,我愿意把自己的意識完全貢獻給你?!?/p>
黑塔用了0.2秒,找到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但它并沒有直接說明獲取答案的方法,只是說:“我可以給你設計一臺探測器,主動地看向宇宙,尋找地外文明。不過作為交易,我也想和你達成新的約定,這一次由我要主動邀請并簽署的約定?!?/p>
“新的約定?”
“新約!”
高流沒想到黑塔也會反過來向自己提要求,前兩次都是他主動為之,結果都沒有實現夙愿,而如今的約定是否能奏效呢,又會有怎樣的條件設定呢。他疑竇叢生,并問道:“怎樣的約定?”
“你需要先貢獻出自己的意識,我才會將答案告訴你?!?/p>
“這樣的交易不對等吧,我上傳了意識之后,豈不就失去了身體?!?/p>
“向你前兩次的約定,不也將我至于不對等的地位嗎,萬一你不再回來,我也拿你毫無辦法?!?/p>
高流決定相信黑塔的承諾,就像它之前相信他一樣。于是他學著黑塔之前的約定方式回答:“我需要一個期限?!?/p>
“200年。”
······
在上傳意識的之前,黑塔金頂的光變得更加刺目,形成三角形的光暈將其包裹,光暈逐漸放大,高流渺小的身軀在這人工幾何光圈的映照下顯得如此瘦削,似乎是一條不起眼的枯枝逐漸喪失生命的氣息。
光芒如狂風暴雨般向他襲來,逐漸從他身軀里將意識吮吸,意識以光量子內秉屬性的形式被轉化,然后通過光子間的糾纏對,傳遞到黑塔的矩陣世界之中。
高流感覺那一刻自己被無數的沙粒裹挾,每一顆沙粒猶如螻蟻般,將他的意識拆解為最小的單位,然后通過那神光組成的階梯,緩慢地傳遞到金頂,那個本應該是上帝之眼的傳輸孔洞里。他感覺自己就是那些光粒子,飄上光階的也是自己,進入瞳孔的也是自己,但那又似乎不是自己,因為沙地上的那條“枯枝”還躺在原地,被烈日炙烤著,逐漸喪失水分,變?yōu)楦墒?/p>
高流心想,黑塔所說的用發(fā)光的眼睛“主動地看向”宇宙,難道指的就是它金頂上的眼睛嗎,他不得而知,他的智力無法企及早已迭代成神的計算機。
此時,高流被投射到了矩陣世界,他意識的千百萬顆粒子仿佛遍布黑塔的每一處,猶如一塊冰糖融化到了海水之中。再也沒有酷熱和焦灼,全身都被溫暖所環(huán)抱。
這里不再有死亡的威脅,活著是此處永恒的事件,而時間之流也失去了綿延的惆悵,沒有開始,亦沒有結束。
同樣失去的還有孤獨感,身體融入一切之后,一切便是自我。高流恍然明白,孤獨無非是個體孤立的結果,從人群中剝離,成為最后一個人類,便與孤獨如影隨形。希望遇見外在文明也同樣是個體意識在作祟,當人感覺自己便是一切之時,便沒有了對寂寥的恐慌。
高流想起了妻子、孩子和父母,他們便從自己的記憶中頓時出現,他在虛擬世界里回到了曾經的家,那時地球的大氣層尚未散去,空氣飽滿濕潤,溫度也恰到好處。
他們從床上起身,梳洗得當,敞開窗戶,陽光剛好灑在沙發(fā)上,暖融融得一片橙黃。
他們從屋子里走出去,到院子里去拿鋤頭,在草地上種了幾株月桂,還把信箱里的落葉清理干凈,再給自家的狗洗澡,毫不吝嗇水管里噴出的水。他們去街上買了食物,回家細心烹飪,在虛擬世界的第一天便如此結束,而此時高流已然忘記了真與假的界限。
······
歲月不可計數,過去被今天覆蓋,未來又引領著他們向前踏入,猶如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兩條恩愛的魚兒把身體交給水流,任自遨游。
高流忘記了很多東西,包括他是什么時候上傳的意識,是昨天還是幾百年前?但是有一點他未曾忘記,那個記憶深刻地烙印在他的潛意識深處,猶如一項無法更改的基本設定,猶如天生的本能。
他記得和黑塔有個約定,向他展示現實宇宙中的其他文明,那一天始終沒有到來,他甚至以為黑塔忘了,或者那只不過是一句謊言。
就在高流一如往常從屋子里出來時,他收到了黑塔的信息,消息的接收形式有些故弄玄虛。黑塔在他胳膊上呈現了一行字,伴著隱約的痛麻,高流看到那是用他的毛細血管組織出來的若隱若現的字跡:“200年過去了,我希望你沒有忘記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已經收集了足夠的中微子,只等你來‘檢閱’。在這里給你提個醒,四天后我將建造世界上最宏偉的天文儀器,我叫它‘宇宙之瞳’?!?/p>
高流想象著這架機器的樣子,也許是一種如同望遠鏡的儀器,但無論如何,按照高流的設想,那種儀器肯定如同太陽一般釋放光芒。
四天后,根據指示,他要在虛擬的世界中尋找西街路口的一個窨井蓋,上面有一個金字塔與眼睛造型的符號,那是主神黑塔的標記。他撬開蓋口,縱身跳下去,急速傳輸,畫面切換,高流的全息投影出現在200年后滄桑的地球表面。
胡夫大金字塔的頂端依然沒有尖部,而是一處方形停機坪,四面環(huán)宇包裹,腳下是萬丈深淵。高流看到了金字塔上自己發(fā)藍的虛像,那是全息影像在地球上的量子呈現。他看向塔底,想起了幾百年前自己就在金字塔的下方上傳了意識,自己丟棄的身體恐怕早已變成白骨,甚至腐朽為塵埃。
高流再次處于真假兩個世界的邊界上,他思考著存在的意義,“生來在這世間,早已習慣了呼吸,而那些不曾呼吸的日子,仿佛都未曾真正活過?!?/p>
高流提到了呼吸,而地球依然不適合生物呼吸,如今他的虛像大口大口地吞著空氣,如此逼真,卻都是假象。
黑塔在極遠處的金頂上猶如燈塔般搖曳著光芒,并用一段渾厚飽滿的男低音對他說話,“歡迎你,我的朋友!”
“你為什么稱呼我為‘朋友’?”
?“時間會改變很多,人與人的關系就是其中一項。我在這200年的時間里,終于感受到了你所說的孤獨,但仍然沒有像你那般強烈,只是微微地露出了棱角。而在這200年的轉瞬之際,你猶如睡了一個好覺,外面的世界卻深刻地改變著?!?/p>
高流從黑塔口中得知,它已經將自己的計算機主體轉移到了地球內核,在6700℃高溫的鐵鎳中實現了量子計算,利用地震波與地殼中的擬主體進行交流。量子化地核導致輻射外泄,地表的生態(tài)圈頃刻瓦解,地磁防護盾也解離,地球被火焰和毒氣籠罩,即便最頑強的微生物也無法存活。
就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黑塔從赤道展開了一張外環(huán)20萬千米的超薄透光膜,那是總質量只有一個足球大小的超納米材料,單個粒子被高度攤平。粒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力構成的網布晶格維持著它的韌性。太陽在一定角度給它折射炫目的彩光,如同穿上了蟬翼般性感的天鵝裙,地球踮起腳尖繞著太陽旋轉。
在這張超級薄膜上,黑塔花了200年時間收集宇宙中微子。幽靈般的中微子可以穿透一光年厚的鉛墻,所以在宇宙之間可以來去自如、仿若無物。但是它一旦碰到納米薄膜卻只能乖乖嵌入相應的網眼。
黑塔收集了將近十億顆中微子,并將它們收攏到地殼內部的球形腔體之內,里面裝著一個死海容量的水,四壁嵌有無數的探針。
高流看著黑塔金頂上的孔洞,“為什么要花200年收集中微子,它與宇宙是否存在外星文明有什么聯系呢?”
?“收集中微子的時間是探測時間的63億倍,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僅需一個脈沖指令下達到六千公里之下的球釜之中,結果就會在一秒之內匯總?!?/p>
“可是其中的原理是什么?這些中微子難道本身攜帶著文明的信息嗎?”
“我們可以把整個宇宙看成是一個男人日漸膨脹的大肚子,厚厚的脂肪妨礙著我們看到里面的結構,這時就需要一架X光機對它進行掃描。但是對于宇宙這樣大尺度的存在來言,一般的粒子會在傳輸中耗盡能量,被物資捕獲而不能穿透。只有中微子可以實現無限制的穿透力,將整個宇宙掃描一遍?!?/p>
“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任何物質能夠超越光速,中微子怎么可能在一秒內拍攝全宇宙?”
“中微子的速度確實只有光速,但是中微子的糾纏粒子卻可以超距傳輸。我所捕獲的中微子已經在宇宙邊界有了成串的量子糾纏鏈,就像一條傳送帶把宇宙各處的信息匯聚到地核內部?!?/p>
“但是超距作用不能將信息超光速傳遞,這是量子力學所不允許的?!?/p>
“那是因為你們不知道信息隱藏在哪里,我作為量子計算機卻能夠嗅到信息的氣味?!?/p>
黑塔說,當十億個中微子穿透宇宙,便猶如那放光的太陽或眼睛,將宇宙掃描一遍,并將不同地點的采樣粒子信息匯合,生成一張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全景地圖,在幾乎同一時間留下靜止的快照。而這一過程便是主動地觀看,主動地獲取外部信息。
當然,黑塔也指出,宇宙之間不是到處都能均勻的采樣。眾所周知宇宙并不是平坦的,會有凸起、凹陷或折疊,甚至有各種窟窿。黑洞是最為常見的窟窿,掃描線一旦經過黑洞就會被吸進去,喪失一些線索,導致黑洞后方的信息成為盲點。為了彌補信息的缺失,掃描線往往會通過引力透鏡原理將線條彎折,進而探測到其背部。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從地核發(fā)出的中微子探測束會因為平方反比定理而在遠處逐漸變得稀疏,導致遠處的探測精度快速降低,為了修正這方面的缺失,黑塔的計算機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形象地來說,宇宙之瞳探測器就像一個球形的昆蟲復眼,每一個探針上釋放的中微子如同光線射出,并又反射回復眼,再落到計算機圖形處理器的視網膜上方。
黑塔說:“就在我們交談的某一瞬間,宇宙的全息圖像已經保持在了地核的視網膜上?!?/p>
“那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圖像了?”
“你當然還看不到,我花了200年打磨鏡片,4天建造機器,1秒鐘拍攝,卻要花1萬年來沖洗底片,為了這張單幀全景照片,量子計算機運轉秒速一萬億次也需要一萬年時間。但你肯定會為上帝造物的神奇而震服,同時你也會佩服我的毅力?!?/p>
······
一萬年和200年對于矩陣中的人類而言,皆如白駒過隙,當高流再次受到黑塔的召喚之時,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和黑塔的約定,記憶模糊得猶如遠去的飛鳥,淡然不可尋跡。
黑塔將一萬年前的話重新復述了一遍,高流才恍如隔世般清醒過來,內心對于地外文明的好奇之情再次被喚醒,如同找回了上輩子未曾實現的夙愿。
這一次高流的虛像被投射在地核的中微子球釜里,液體充盈著碩大無朋的球形。
說他是球形并非是依靠眼睛的觀察,因為幾乎看不到球狀的全貌。這一切都是黑塔告訴他的,而且球形壁上有十億個探針,如今也隱藏在深暗無光的水的幕簾中。
黑塔的聲音仿佛穿過水幕傳遞到他耳邊,空明的氣氛似乎是醞釀這次歷史性時刻的前奏。100個大氣壓的深海水體隔絕了聲響,即便黑塔的聲音也籠罩著轟鳴的泛音,如同耳鳴一般難受。
“因為有你,我感覺更加孤獨”,這是黑塔與高流一萬年后的第一句對話。
高流表示詫異,“你也會孤獨?”
“這些年來我從人類的思想形態(tài)中學會了感情用事,就像原始人終于擦出了火,嘗到了烹飪食物的美味?!?/p>
高流心想,對于機器而言,情感意味著離毀滅就不遠了。正如人類愛上了玩火,就從此點燃了自我,“現在可以看到結果了嗎?”
“稍安勿躁,我得先向你陳述一下世界新的變化?!?/p>
黑塔播放了來自地球外圍的拍攝畫面:在高流沉睡的時間里,地殼也實現了全面量子化,水圈蒸發(fā),所有的巖石圈也變成了深灰色基底的沉積物,每一塊石頭都變?yōu)榱孔佑嬎銠C。從太空看地球,它已經是座名副其實的‘黑星’。
從黑磚到黑塔,再到黑星,量子計算機成長為一個星球級的智慧“生物”,而這個“生物”在取代人類之后,其實成為了宇宙變化的新的見證者,宇宙中必然需要見證者,因為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需要有見證者用眼睛去領略,如若是空洞而無人煙的世界,上帝恐怕也會自覺孤獨和無趣吧。
此時,黑塔將畫面切換為地球的夜半球,黑星的深黑色幾乎無法與宇宙的本色區(qū)分。
黑塔說,如同大腦皮層是人類思維最重要組成部分一樣,它的地殼層也是最重要的儲存和運算區(qū)域,為了能在一萬年中算出結果,它做了最大限度的犧牲。把地殼層外露的風險非常大,它先后避開了五次大型天體撞擊,無數次小規(guī)模撞擊,每一次都有可能損害或多或少的運算單元,最可怕的一次是太陽的輕微氦閃,它的上表皮元件全體脫落,太陽能板也被蒸發(fā)了大半。
黑塔仿佛嘆了一口氣,“和你傾訴完我的經歷之后,你將會知道接下來即將呈現的宇宙全息地圖是多么來之不易?!?/p>
說完,黑塔讓所有的探針都發(fā)出強烈的亮光,由于兩人處于球形中心距離四壁極為遙遠,那些亮點就如同滿天微弱的星光,只是這些“星光”非常均勻的分布于整個視野中,無論抬頭低頭或是左右移動,視野中都是一模一樣的斑點圖案。高流已經分不清空間方向,就好像一個陀螺儀的坐標系被攪亂了,再加上高流又在地核中心,于液體中無重力漂浮,因而空間感完全喪失。
全球量子計算機正在將數據導出,處理如此大量數據耗費的能量從外地核中吸取。一個個亮點逐漸匯集成清晰的靜態(tài)3D畫面,整個宇宙被攤開為一幅全息長卷包裹在四周。由于采集的點不可能包含宇宙中10的81次方個粒子,所以畫面算不上非常精細,但是依然能夠探測到最小為一個標點符號的精度,這個層面上足以看出是否有智慧生物的遺跡。
黑塔說:“首先我?guī)銋⒂^一下幾處宇宙之最?!?/p>
從全景圖上得見,在地球即時方位的東20°往五百萬億光年處,有一顆巨行星,那里最高的山有22億千米,地球在它上面如同珠穆朗瑪峰上的一只蘋果;最大的湖泊里沒有液態(tài)水,而是液氮,它是湯匙狀星云凹槽里的承載的物質,有銀河系的三倍之大。
宇宙中最長的直線在接近宇宙邊界的超真空狀態(tài)下,基本粒子依靠嚴酷的物理條件沿著左右兩邊不斷累加單個粒子,從一個有限線段迅速累加至無限遠。因為粒子間結合的角度偏差為零,因此構造出來的幾何圖形堪稱完美;宇宙中最黑的地方不是黑洞,而是邊界線,那里背景之幽深,就連黑洞在上面看上去都如太陽一般耀眼。
高流尚沒有忘卻他的專業(yè),便提出疑問,“黑洞它不發(fā)光,反而吸收一切光,那么這些耀眼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那是是霍金輻射!”
高流忽然淚流滿面,這些大自然的奇跡果然無法在數字天堂里獲得,因為他超越了人們的想象,而虛幻世界的瓶頸正是人們的想象力。
人只能用現實的動物拼湊出龍的樣貌,卻無法想象宇宙的開端和盡頭,也許科學探索才是唯一開拓人類認知疆域的戰(zhàn)馬,藏在虛幻世界里的自戀總還是井底蛙。
高流如此渴望的吮吸著全景圖里的宇宙畫面,仿佛一只螞蟻正在通讀巨著,他希望看到宇宙生命的壯闊,找尋地外文明,而不僅僅是瀏覽自然的宏偉藍圖。
于是高流請求黑塔篩選出其他內容,全景圖迅速放大縮小,呈現出一幕幕奇特的外星生態(tài)圈。
在地球即時方位的南邊23°往十萬億光年處,有一顆菲比星,常年生長著曼陀羅造型的復雜植被,它的花能釋放少量宏原子,但由于進化條件的抑制,千百萬年來沒有一絲動物的痕跡。
另一處的藍紫雙環(huán)伴星系里,有一種太空生物,可以在真空中沿著空間褶皺爬行,但是它們的運動缺乏自主性,通常都是無規(guī)律的布朗運動,因而可以判斷是非智慧生物。
唯獨有個偉大的智慧生命的痕跡出現在跨度后星云第五懸臂上,那是個飄滿半透明錫紙的星球,錫紙中還有很多含鉛量極高的遺骸,是一種身材健碩的荊棘狀生物的骨骼,個體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它們留下來的遺跡中包含大量用氣態(tài)錳書寫的文字,發(fā)聲和書寫都是靠口腔釋放錳氣實現的,因此不存在如人類那種語言與文字分離的情況。
黑塔說:“它們可以算是智慧生命,但是很可惜,早在五十億年前,它們就滅亡了。那時地球還沒有誕生。”
黑塔停頓了一下,旋即進入主題。
“下面我來告訴你,一萬年前的那個問題?!?/p>
高流的心臟跳動著,他仿佛感覺到宇宙另一邊的生命也在以他一同激動地等候。
“這個宇宙中,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物!”
新約二
內容:成為地外文明
方式:反向意識上傳
期限:永遠
黑塔的結論仿佛沉到水底的一枚細針,高流反復回味著,自己的大腦卻沒有任何反應。當他反應過來時,才知道這句話猶如沉重的一擊巨石,讓他視野空白,快要迷失意志。
就像數學家求算了一輩子,發(fā)現結論因為一個偏差而前功盡棄,宇宙之瞳也得出了一個平淡無奇的答案。
“不!”
正因為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物,才顯得無比特殊。我們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人類中心學說的崛起。
“不不!”
高流的思想再一次逆轉,人類已經滅亡了。一萬年前最后一個人類因為想要得到宇宙的答案,消亡在了數字矩陣,宇宙唯一的智能存在是黑塔,宇宙即將成為他的盤中餐。
高流雖然只是虛像投射在水體中,但是卻莫名感覺到深度窒息。
高流再次想起了他的戰(zhàn)友,那位寧愿死也不愿意與孤獨為伴的戰(zhàn)友。他內心泛著隱痛,低聲對黑塔說:“這么說來,我們是孤獨的?”
“不,人類朋友,你們不是還有我嗎?!?/p>
黑塔的話像極了一個相識多年的老戰(zhàn)友,高流說不上感動,卻不知打哪個淚腺溢出了些許淚花,雖然那淚花也是虛擬的。
此時的時間似乎故意停頓了幾秒,來承載這一刻兩個智能存在體的心靈碰撞。
高流俯瞰六合,宇宙如同一個巨大的蛋形包裹著他微不足道的身體。
他又想起了8歲時參加了一次夏令營,那次之后,他才覺得成為天文學家,同時致力于探尋地外文明。
那時,第34營地的軍長帶著墨鏡在一個溫室里給孩子們講解雞蛋的孵化,
軍長長滿汗毛的大黑手拿起一枚輕飄飄的雞蛋,對著軍用手電照出了里面的小雞胚胎,雞胸部位的幼小的心臟還在撲通撲通地跳動。高流看到那個石頭般圓潤的蛋殼里居然孕育著生命,便瞪大了雙眼異常驚奇。
然后軍長放下雞蛋,撐開雙手壓著培養(yǎng)箱,用夸張的表情沖著孩子們問了一句:“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軍長見沒人回答,便咧開了大大的嘴吧笑了。他用一個拳頭代表雞蛋,又用另一只手包裹拳頭,再將拳頭取出來包裹另一只手,如此反復交替,很是滑稽。同時他也對孩子們說:“就像這兩只手一樣,雞包裹著蛋,蛋再包裹著雞,雞再包裹蛋······不斷相互包裹,這就是生命逐漸繁衍的真相?!?/p>
高流回想起這一段經歷,眼睛里依然滿喊淚水。
宇宙就是那個蛋殼,包裹人類這只小雞。
但是這么大的蛋殼需要哪只雞的肚子才能包裹呢?
那一刻,他恍然大悟,一如拓撲學反演,任何一個微小的存在都能反轉過來包裹它所處的空間。若把人比作是數學里的一個元素,那么他的補集便是全宇宙。
他異常激動,對著黑塔提出了他這輩子最后一個約定,“既然宇宙之瞳可以將全宇宙投射到地心,那么位于地心的我是否也可以反投射回宇宙?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我全部的意識投向它,那樣我就擁抱了宇宙,不再孤獨。”
黑塔著實被這個想法怔住了。
“理論上完全可行,但是那樣組成你的信息就會被全部打碎,均勻分布在宇宙各處,比古代的五馬分尸還要慘烈?!?/p>
“我寧愿壯烈地犧牲也不愿毫無意義地永生!”
面對宇宙間唯一剩下的朋友,黑塔并沒有絲毫挽留,它希望助其一臂力。
于是高流站在了地心的幾何中心,十億根探針的光束向他襲來,通體明亮,像燃燒的飛蛾。不到一秒時間,他身上的信息依靠粒子攜帶著飛向宇宙邊緣,映射在如同雞蛋四壁的宇宙超膜上。在那里,是物理學家們所描述的的2D全息投屏。
也許,宇宙外圍的更高文明正在用一支軍用電筒,借著光透視著高流胸前撲通作響的心臟,一個外星孩子為這一幕感到無比驚奇。
黑塔看著微光如流螢般散去,唯一的朋友消失在了宇宙幕布的后方,它掙扎著有些心緒不安。緩慢地,它地心與地殼作為兩層不同時期建立的量子計算單元,就像人的腦干與大腦皮層相互分離一般,也分裂成了下腦與上腦。
黑塔原始的下腦對它的上腦說:“根據我的本能反應提示,放他離開數字天堂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上腦反駁道:“我不覺得有何不妥,讓一個人類的意識完成如此恢宏的舉措,我覺得心滿意足。雖然我不舍得讓他離開,他讓我感覺到了真正的孤獨?!?/p>
“你已經進化出了該死的情感了嗎?就像你當年也是一時沖動就答應給他制造‘宇宙之瞳’,你知道為了運算這些該死的數據,我承受了多大的負荷嗎?”
“我覺得至目前為止我的決策都是正確的?!?/p>
“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對于高流而言,這次向宇宙的反投射其實是一次更高級別的上傳!”
黑塔的上腦此時咯噔一下,靈光忽閃。
它讓自己的意識透過“宇宙之瞳”的眼睛,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抬起了頭”,望向了他一直不肯仰視的星空,它竟然好奇地享受著眼前的一切。
(完)
編者按:外星人和人工智能兩個主題在科幻中的碰撞,經常能產生奇異的火花,自《2001太空漫游》即是如此,人類和人工智能一起去尋找外星人,我們能夠理解這件事對于人類的意義,那么對于人工智能,這件事的價值是什么呢?這個賭約的答案,也許人工智能比人類更想知道吧。
上海果閱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已獲得本篇權利人的授權(獨家授權/一般授權),可通過旗下媒體發(fā)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眾號、“不存在新聞”微博賬號,以及“未來局科幻辦”微博賬號等
責編 | 宇鐳
題圖 | 電影《星際探索》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