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六夜

有一個村子。
村民每日雞鳴三聲時起,黃昏落日兩辰后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隔絕,甚至沒有通電,沒有自來水,藏在深山老林里頭,一般人決計不知道這個村子的位置,村里人也鮮與外界有所往來。
但今日,卻有所不同。
他們也過節(jié),七月半,中元節(jié)。
村子的正中央,水井邊上坐著一個人,這人仰望天空,紋絲不動。好像一個雕像,被時間禁錮住型態(tài),注視著遙不可及的星辰。
群星變換,子時已過。
“子時已過!”
如同雕像一般的人仰天喊道。
那個在黑夜里頭如同油畫一般靜止的村子霎時就動了起來。能聽見日歷被撕的聲音,能看見每家每戶都燃起了油燈,能看見村頭有火把亮起,一根,兩根,隔一段距離,又亮起來兩根火把。
仔細(xì)一看,這村子竟然四通八達(dá),有四條道,相交于那口水井,每條道的盡頭都燃著兩個火把,原本緊閉的柵欄在這個時候全都打開了。
干完這些事,所有在外邊的村民立刻趕回家,四通八達(dá),寓意外出之人可回可歸。中元節(jié),雖然被叫做鬼節(jié),可也被稱作團圓節(jié)。
哪怕是已然亡故的親人,也希望他們能夠回來再看一眼自己。
哪怕是出門之后沒了音訊的親人,也希望他們能在今天回來和家人團聚。
哪怕是客死他鄉(xiāng)的親朋好友,也希望他們能夠接著村口的火光找到回家的路。
今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是門戶大開,就好像他們四通八達(dá)的道路一樣,親人要是回家,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一定能走進自己的家。
對于村子里的每個人來說,這個節(jié)日都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依照往日的習(xí)俗,家門和通往村里的道路都得打開七天整,在這七天之內(nèi),若是親人回來,那便是回來了,若是親人沒有回來,那中元節(jié)便不會再回來了。
七日之后,便緊鎖三日房門,村口的通路則和往日一樣,只留一扇朝北的打開。
總計,便是整十天,十天之后,便和往常一樣,日出而作,去往農(nóng)田與山中干活,黃昏時便回來,稍稍整理一天的收成,把身子洗凈,除去一身的疲憊,再安然入睡。
一如既往,在這中元節(jié)的第一夜,所有人都在守夜,但對于村子里的人而言,有一事是大忌——絕對不可以在第一天夜里走到別人家中。
如果本身就在別人家,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回到自己家里。
不然,就會有在外游蕩無家可歸的兇惡的野鬼纏身,終日患疾,膚白易乏,在第七日,第六夜的時候和孤魂野鬼一起被帶走,一起到閻王那兒報道。
油燈隱沒,旭日東升,雞鳴三聲。
守夜結(jié)束。
這個村子里的人拿起了農(nóng)具,借著初晨微弱的光芒走進了農(nóng)田與山林。
該干活了。即便是在過中元節(jié)。
這些一輩子只知道干活的村民,沉默著,沉默著。
知道明晃晃的陽光刺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