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關(guān)古道:偶遇“文公廟”
2018年1月2日,在西峽縣住了一晚,清晨出發(fā)返回陜西。順著312國道,一路向西北,經(jīng)過商南縣、丹鳳縣和商洛市,在黑龍口鎮(zhèn)駛?cè)?01省道,翻越秦嶺山,進入藍田縣,來到藍關(guān)古道的流峪河谷段——
?
這里是西安和商洛兩市的交界地,也是丹江水的源頭,以及南水北調(diào)中線的水源區(qū)。順著蜿蜒盤旋的公路,翻越秦嶺分水嶺的時候,天上飄下了零星的雪花,讓我想起了唐代文學家韓愈,他曾經(jīng)在這里感嘆道:“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p>
?
繼續(xù)向北,駛下秦嶺的分水嶺,進入流峪河上游谷地,經(jīng)過韓家坪村之后,路邊突然出現(xiàn)一座簡陋的大門,上面寫著“文公廟”三個紅色的大字。這位“文公”是誰呢?
?
我懷著這樣的疑問,穿過大門,拾階而上,準備前往廟中一看。兩側(cè)樹木茂密,周圍雜草叢生,好像很長時間都沒有人來過。以為還要走很遠,但是轉(zhuǎn)過一個彎兒,一圈圍墻出現(xiàn)在臺階的盡頭,原來已經(jīng)快到了!旁邊的樹杈上,懸掛著五顏六色的飄帶,遠遠看去跟垃圾似的。
?
登上頂端的臺基,可以看到兩座小廟,它們的外觀完全一樣,紅色的磚體、白色的墻壁、灰色的屋頂、黃色的窗棱。脫胎于普通民居,不僅節(jié)省建筑成本,而且相對比較接地氣,乃當下農(nóng)村典型的小廟風格。
?
兩座小廟,一上一下,下方的一座坐西朝東,上方的一座坐北朝南,錯落有致,和而不同。雖然小廟的年代并不久遠,但是在青山的映襯下,巧妙利用這里的地形,使得它們顯得格外有意境。
?
小廟旁邊的樹干上,都是信眾捆綁的紅綢子,就連門口的石獅也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可以想見這座小廟在當?shù)匕傩招哪恐械某绺叩匚弧5?,進入廟內(nèi),光線極暗,其中的雕塑被玻璃罩著,根本看不清楚……
站在廟外的平臺上,周圍景色盡收眼底,流峪河向北流去,公路臨著河流修建,蜿蜒盤旋在山谷之中。千年前藍關(guān)的景象,或許就是這個樣子吧?我又想起了韓愈,突然意識到他的謚號為“文”,所以世人又稱他為“韓文公”,所謂的“文公”應(yīng)該就是韓愈吧?
?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法門寺的真身寶塔中,將所謂的釋迦牟尼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長安供奉,并送往各大寺廟,讓百姓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過分信佛的情景,便寫下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迎接佛骨,指責信佛對國家毫無益處。
皇帝大怒,要殺韓愈,經(jīng)過裴度等人說情,最后把他貶為潮州刺史,要求立即上路,迅速離開長安。潮州在廣東的東部,距離長安千里之遙,韓愈獨自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guān)口之時,他的妻兒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趕到。因此,他寫下這首著名的《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