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輕松解決60%的類比推理難題!

全文字數(shù)|6.8千
閱讀時間|22分鐘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1.從「類比推理」的本質思考
2.相同字且字數(shù)不同的3詞題
3.不同詞性的3詞題
4.明顯帶有「總體-分支」結構的3詞題
5.前后字數(shù)不同的2詞題
6.帶有詩句(歇后語)的題目
7.題干和選項詞字數(shù)不同的題
「類比推理」題干極為簡潔,但難度相當高,不過有一種技巧可以幫助大家解決60%以上的高難度題目。

一、從出題者的角度思考
「類比推理」題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照「組成題干元素」角度,可分為「二字詞」題、「成語(4字詞)」題和「混合類」題(包括詩句、歇后語等)。
按照「題干詞語(成語/詩句/歇后語)數(shù)量」角度,可分為「2詞」題和「3詞」題。
按照「是否需要將選項填入題干」的角度,可將其分為「前后類比」題和「錯位空」題。
無論從什么角度分類,只由兩個相同元素構成的「類比推理」題都是最基礎的,此類題目構成如下:
前后類比題:
(1)詞語A︰ 詞語B
(2)成語A︰ 成語B
「錯位空」題:
(1)詞語A 對于 ( ) 相當于 ( ) 對于 詞語B
(2)成語A 對于 ( ) 相當于 ( ) 對于 成語B
此類最基礎的題目考察的角度最多,因此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分析。這種題大約占總題量的40%左右。
而只要不是這種結構,就可以針對性地快速解出題目,其原因就在于「類比推理」的特色。大家在解題時不僅僅要就題論題,還要進一步思考題目的本質?!割惐韧评怼沟谋举|很簡單,就是通過題干詞語之間或內部的類比來找到邏輯關系最接近的選項。
如果題干的結構和上述情況不同(占60%左右),那么題目一定會偏重于考察題干詞語之間的關系,且根據(jù)不同的結構有著不同的類比邏輯。
只要勤研究真題,就很容易掌握不同結構類比推理題型的特色,在讀完題目后立即鎖定大致考察方向,從而事半功倍,提升解題效率。
接下來以近年國考中難度較高的題目進行分析。

二、相同字且字數(shù)不同的3詞題
(2018國考地市級卷95題/省級卷102題)
蛋︰鹵蛋︰松花蛋
(A)豆︰紅豆︰四季豆
(B)油︰牛油︰植物油
(C)瓜︰絲瓜︰白蘭瓜
(D)茶︰白茶︰烏龍茶

蛋︰鹵蛋︰松花蛋
(A)豆︰紅豆︰四季豆
(B)油︰牛油︰植物油
(C)瓜︰絲瓜︰白蘭瓜
(D)茶︰白茶︰烏龍茶
正確率60%,易錯項B

可發(fā)現(xiàn)本題題干和選項都有一個相同的字,是一道「相同字且字數(shù)不同」的3詞題,因此可以直接考慮題干3詞之間的關系,思考「鹵蛋」「松花蛋」和「蛋」有什么關系即可。
分析詞語含義,可知「鹵蛋」和「松花蛋」都是由「蛋」加工成的,且「鹵蛋」和「松花蛋」之間的加工工藝不同,因此可以重點考慮2字、3字詞和1字詞是否有「加工」這個關系。
A「豆:紅豆:四季豆」中,紅豆和四季豆是豆的種類,沒有加工關系,顯然錯誤。
B「油:牛油:植物油」為易錯項,因為表面看上去「牛油、植物油都是由油加工而成」,但該選項有兩處邏輯是和題干不一樣:
(1)加工原料有差異
「鹵蛋」和「松花蛋」都是由「雞蛋」加工而成,「白茶」和「烏龍茶」都是由「茶樹上采摘的新鮮茶葉」加工而成。但「牛油」是由牛的脂肪加工,「植物油」是由油料植物加工而成,兩者的原料不同。
如果把題干和D選項的3字詞分別改成「咸鴨蛋」和「大麥茶」,就能更好理解兩者的區(qū)別了。
(2)2字詞和3字詞的范疇有差異
「鹵蛋」和「松花蛋」都屬于加工蛋制品,「白茶」和「烏龍茶」都屬于加工茶制品,它們對應的范疇級別是一致的。
但「牛油」屬于「動物油」的一種,而「植物油」下面還分花生油、芝麻油、橄欖油等種類,兩者包含的范疇有差異,因此B選項錯誤。
C「瓜:絲瓜:白絲瓜」顯然錯誤,題干中「鹵蛋」并不包括「松花蛋」。如果把題干改為「蛋:鹵蛋:香辣鹵蛋」,那么C選項就是正確的。
D「茶:白茶:烏龍茶」中,白茶和烏龍茶均由茶加工而成,且白茶和烏龍茶的加工工藝不同,符合「2字、3字詞由1字詞加工而成且加工工藝不同」的邏輯。
綜合考慮,本題D選項和題干邏輯最為接近,正確。
本題干擾項B設置的很有水平,既有很強的干擾性,又給考生留下了兩個「口子」去破解,是一道不錯的題。
做「類比推理」題要仔細,像本題「牛油」的范疇一定要注意。

三、不同詞性的3詞題
(2018國考地市級卷96題/省級卷100題)
閃電戰(zhàn)︰戰(zhàn)術︰突襲
(A)潤滑油︰機械︰減震
(B)戈壁灘︰地形︰干旱
(C)防空洞︰轟炸︰隱蔽
(D)斑馬線︰標記︰通過

閃電戰(zhàn)︰戰(zhàn)術︰突襲
(A)潤滑油︰機械︰減震
(B)戈壁灘︰地形︰干旱
(C)防空洞︰轟炸︰隱蔽
(D)斑馬線︰標記︰通過
正確率50%,易錯項D

題干和選項都有3詞,且題干結構為「復合詞」「籠統(tǒng)的名詞」「動詞/名詞」,具體情況如下:
「閃電戰(zhàn)」是一個復合詞,用「閃電」來形容「戰(zhàn)」的突然、迅速和爆發(fā)。
「戰(zhàn)術」是一個非?;\統(tǒng)的名詞,可分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情況,而且「閃電戰(zhàn)」和「戰(zhàn)術」都帶有「戰(zhàn)」字,一眼就可以確定兩者之間有某種關系。
「突襲」是一個動詞,也可以作為名詞,在閱讀到這個詞的時候,會立馬把「突襲」包含的「突然、襲擊」的性質和「閃電」的特定聯(lián)系起來。
分析詞語含義,可知「閃電戰(zhàn)」是「戰(zhàn)術」的一種,特點是「突襲」,因此應去尋找「第1詞是第2詞的一種,第3詞為第1詞特點」的選項。
A「潤滑油:機械:減震」中,「潤滑油」不是機械的一種,而是作用于機械上,排除。符合題干邏輯的說法是「潤滑油:工業(yè)用油/保養(yǎng)材料:減震」。
B「戈壁灘:地形:干旱」中,戈壁灘是地形的一種,特點是干旱,和題干邏輯接近。
C「防空洞:轟炸:隱蔽」中,「防空洞」不是「轟炸」的一種,而是為了躲避轟炸修建的,排除。符合題干邏輯的說法是「防空洞:防空建筑:隱蔽」。
D「斑馬線:標記:通過」中「通過」不是「斑馬線」的特點,斑馬線本身不是橋梁,沒有「通過」的能力。
符合題干邏輯的說法是「斑馬線:標記:引導(行人通過)」或「人行天橋:公共建筑:通過」。
綜合考慮,本題B選項和題干邏輯最為接近,正確。
本題不可認為「閃電戰(zhàn)的目的是突襲」,「斑馬線的目的是引導行人通過」從而選擇D,這個邏輯是錯誤的。
「閃電戰(zhàn)」的定義為:
閃電戰(zhà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種戰(zhàn)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yōu)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來達到預期效果。
可以看出「閃電戰(zhàn)」的特點是「突襲」,目的是「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
退一步說,即使認為「閃電戰(zhàn)」的目的是「突襲」,但「斑馬線的目的是引導行人通過」這個邏輯也和前者不同。
「引導行人通過」和「通過」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人行天橋」、「地下通道」才能擁有「通過」的作用,因此本題D選項不正確。
本題千萬不要把「引導行人通過」腦補成「具有通過的作用」。

四、明顯帶有「總體-分支」結構的3詞題
(2018國考地市級卷97題/省級卷101題)
飛禽走獸︰大雁︰海鷗
(A)珍饈美饌︰山珍︰海味
(B)花鳥魚蟲︰鸚鵡︰畫眉
(C)錦衣玉食︰蟒袍︰霞帔
(D)臥虎藏龍︰猛虎︰蛟龍

飛禽走獸︰大雁︰海鷗
(A)珍饈美饌︰山珍︰海味
(B)花鳥魚蟲︰鸚鵡︰畫眉
(C)錦衣玉食︰蟒袍︰霞帔
(D)臥虎藏龍︰猛虎︰蛟龍
正確率53%,易錯項B

題干和選項第一個詞有為4字成語,第二、三詞只有2字。這種字數(shù)不同的3詞題基本都會明確考察詞組間的關系。分析題干可知「大雁」和「海鷗」都屬于「飛禽走獸」的范疇,明顯帶有「總體-分支」結構,且兩者之間無特殊關系。
進一步觀察可發(fā)現(xiàn),「大雁」和「海鷗」都屬于「飛禽」,且「飛禽走獸」有2個概念,「飛禽」為前面的詞。
A「珍饈美饌:山珍:海味」中,「珍饈美饌」屬于2個2字詞拆開的成語,即「珍美饈饌」,「饈」和」饌」都是「飲食」的意思,和題干邏輯不同,排除。
B「花鳥魚蟲:鸚鵡:畫眉」是本題的易錯項?!耕W鵡」和「畫眉」共同屬于「鳥」這個概念,但該選項有「花」、「鳥」、「魚」、「蟲」4個概念,而「飛禽走獸」是2個概念。
如果本題只有ABD選項,那么B的確是正確的,但在C「錦衣玉食」同樣是2個概念的情形下,B選項就屬于易錯的干擾項了。
C「錦衣玉食:蟒袍:霞帔」中,「蟒袍」屬于古代男性的禮服,「霞帔」屬于古代女性的禮服。
「蟒袍」和「霞帔」都屬于「錦衣玉食」,并且屬于「錦衣」的范圍,和題干邏輯一致。
D「臥虎藏龍:猛虎:蛟龍」中,「猛虎」和「蛟龍」分別對應著「臥虎」和「藏龍」兩個概念,排除。
綜合考慮,本題C選項和題干邏輯最為接近,正確。
本題的ABD選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干擾:
(1)A選項成語前后表達同1個概念
(2)B選項的成語有4個概念
(3)D選項的2字詞對應的是2個概念
可以說,本題干擾項是類比推理類題目干擾項的模板,各位小伙伴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研究下不同干擾項的出題技巧。
本題B選項可以和「邏輯判斷」的「4層程度」題共同學習。

五、前后字數(shù)不同的2詞題
(2017國考地市級卷94題/省級卷99題)
踢皮球∶互相推諉
(A)燕歸巢∶時過境遷
(B)破天荒∶聞所未聞
(C)睜眼瞎∶目不識丁
(D)紙老虎∶不堪一擊

踢皮球∶互相推諉
(A)燕歸巢∶時過境遷
(B)破天荒∶聞所未聞
(C)睜眼瞎∶目不識丁
(D)紙老虎∶不堪一擊
正確率35%,易錯項D

可發(fā)現(xiàn)題干「踢皮球」有3個字,「互相推諉」有4個字,前后字數(shù)不同且只有2個詞。各位小伙伴們一定要記住,只要出現(xiàn)這種情況,前后之間兩個詞的關系一般就是近義詞、反義詞或者帶有包含關系。
分析可知,題干「踢皮球」=互相推卸責任(踢形容推卸,皮球形容責任)=「互相推諉」,可以一眼看出本題考察的就是冒號前后是否為近義詞。
本題是邏輯關系非常簡單,但錯誤率卻相當高,原因在于本題實際上是一道沒有任何文字材料輔助的「言語理解」題。
由于缺乏任何材料,考生一定要把每個詞都徹底分析,確認兩者是否構成近義關系。
A「燕歸巢」∶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借用的是「燕子筑巢,然后每年冬天南飛,春天北歸,重新來到北方的巢穴」這個故事,可以理解為「重回故里」,一般用來指代思鄉(xiāng)之情。
時過境遷∶隨著時間的變動,環(huán)境也隨之遷移、變化。
二者非近義詞。
B「破天荒」∶打破天荒,或許有的小伙伴不清楚「天荒」是指「混沌未開的原始狀態(tài)」,但可以推斷出「天」代表特別廣闊,「荒」代表「非常荒涼」的含義.
從「破」這個動作,以及「破天荒的頭一遭」、「破天荒的獲得了冠軍」等固定搭配,可推斷出該詞的意思是「打破廣闊范圍內特別荒涼的狀況」,也就是「某種事物第一次出現(xiàn)」。
聞所未聞∶「聞」就是「聽」,「聞所未聞」就是聽到了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情,指第一次聽說。
二者雖然都是指「第一次出現(xiàn)的、以前沒有的事物」,但「破天荒」指的是「從來沒出現(xiàn)過、沒做出過」,「聞所未聞」指的是「從來沒聽說過」,二者非近義詞,排除。
C「睜眼瞎」∶字面意思為「睜著眼的瞎子」,是考生很熟悉的俗語,形容一個人不識字、沒知識,即使睜著眼睛也和瞎子一樣。
目不識丁:眼睛不識別「丁」這個字,形容一個人完全不識字。
兩者是近義詞。
D「紙老虎」:紙做的老虎,看著像老虎,但沒有老虎的實力。形容某事物只會裝樣子嚇唬人,毛主席說過經(jīng)典的一句話「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不堪一擊:經(jīng)不住一次攻擊,形容極度脆弱。
兩者不是近義詞。
分析后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正確。
本題BD的干擾性極強。
B都是「沒有過的事」,但一個是「沒聽說過」、一個是「沒出現(xiàn)/做出過」,其中是有區(qū)別的。
D的紙老虎≠不堪一擊。紙老虎形容某人/勢力只會嚇唬人,可能實力真的是不堪一擊,但「不堪一擊」完全沒有體現(xiàn)出「紙老虎」所表現(xiàn)的「嚇唬人」的意思。
很多考生誤選了D,原因是是毛主席說的「紙老虎不堪一擊」這局話太形象、流傳太廣,以至于考生把區(qū)別很大的兩者當作了近義項,未能深入思考紙老虎還有「嚇唬人」這個屬性。
本題A其實非常有趣,出題者設置的干擾點是一首和燕子有關的著名詩歌《烏衣巷》: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一首懷古詩,劉禹錫在詩中寫到「燕子這種生物幾百年來沒有變化,還在此地飛來飛去,但東晉時期王、謝兩個大家族所建的房子,如今已變成尋常百姓的住宅」。
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果考生聯(lián)想到了這首著名的詩,并且把紅字部分理解成「燕歸巢」,那么就會把「燕歸巢」的含義等同于「時過境遷」。
事實上,劉禹錫的這首詩中,燕子并不是「歸巢」,而是說「飛入百姓家」,強調的不是燕子本身,而是燕子飛入的房子的變化,考生需仔細辨別。
如果對劉禹錫的詩一無所知或了如指掌,這道題都不會誤選A。只有在一知半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理解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含義。
這道題涉及的典故非常多,干擾項非常巧妙,是不可多得的好題。

六、帶有詩句(歇后語)的題目
(2017國考地市級卷100題/省級卷105題)
故人西辭黃鶴樓 對于 ( ) 相當于 ( ) 對于 懷古
(A)出游 越王勾踐破吳歸
(B)場所 千古興亡多少事
(C)送別 折戟沉沙鐵未銷
(D)離別 西出陽關無故人

故人西辭黃鶴樓 對于 ( ) 相當于 ( ) 對于 懷古
(A)出游 越王勾踐破吳歸
(B)場所 千古興亡多少事
(C)送別 折戟沉沙鐵未銷
(D)離別 西出陽關無故人
正確率72%,易錯項D

本題帶有詩句,對于此類題(包括帶有歇后語的)一定要第一時間把題干和選項中不帶詩句的另一部分掃一眼,能夠迅速鎖定題目考察的方向。
分析可知,「懷古」「出游」「場所」「送別」「離別」都是講的較大范圍內的事,結合詩句可只本題考察的一定是「詩句與題材能否對應」,接下來就很好理解了。
首先分析題干?!腹嗜宋鬓o黃鶴樓」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本詩是李白最著名的七絕之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非常優(yōu)美,不過并不是本題的考察范圍。題干「故人西辭黃鶴樓」簡單翻譯就是「我(李白)在黃鶴樓送別老朋友孟浩然」。
「懷古」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題材,作者借作品表達對古代某人或事物的情感。
A「故人西辭黃鶴樓:出游→越王勾踐破吳歸:懷古」錯誤。
「越王勾踐破吳歸」出自《越中覽古》:
越中覽古 唐?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本詩相對來說沒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那么出名,最著名的也是「鷓鴣飛」這個意境。但從「越王勾踐破吳歸」這句話就可以了解到,該詩描述的是勾踐滅吳之戰(zhàn)。
因此,本詩對應的題材是「懷古」。全詩通過昔時的繁盛和眼前的凄涼的對比,表現(xiàn)人事變化和盛衰無常的主題。
「故人西辭黃鶴樓」明顯表達的是「送別」之情,或者說是「友誼」、「懷念」「觸景生情」,并不是單純的「出游」。
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可以看出李白對孟浩然離別的惆悵感情,可以看出詩人不是來黃鶴樓游玩的,排除A。
B「故人西辭黃鶴樓:場所→千古興亡多少事:懷古」錯誤。
本題在分析前就可以排除了,因為「場所」對應的題干中的「黃鶴樓」,也就是說,如果本題邏輯關系成立,那么后半部分的詩句必須涉及具體的事物。
后半句如果改成「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季/北方」,才能勉強說得過去。B選項「千古興亡多少事」不涉及具體事物,「懷古」是一種情感或者古詩體裁而不是詩中表達具體事物的名詞,排除。
B出自辛棄疾的《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這首詞較為冷門,不過考生應該知道「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老《三國演義》電視劇片頭曲結尾的句子。
辛棄疾的詞和這句詞意境類似,都是感嘆三國英雄人物,屬于懷古詞,本題不需要分析到這一點,各位小伙伴若有興趣可以自行學習。
C「故人西辭黃鶴樓:送別→折戟沉沙鐵未銷:懷古」正確。
已知「故人西辭黃鶴樓」表達的即為送別之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也是首送別詩。而「折戟沉沙鐵未銷」出自《赤壁》,是非常有名的懷古詩: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本詩名氣極高,高到很多人提到杜牧就想到它。本詩最精妙之處,在于作者通過一件折斷的古戟,就推演出整個三國可能的另一種結局。
僅僅十四字,涉及了戰(zhàn)爭、命運、愛情、帝王、名將、后宮等多種讀者喜聞樂見的元素,氣魄宏大,切入點又十分巧妙,可以說是七絕懷古詩的代表作。
D「故人西辭黃鶴樓:離別→西出陽關無故人:懷古」錯誤。
由前文已知「故人西辭黃鶴樓」是送別關系,說「離別」也勉強說的過去。而「西出陽關無故人」出自《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D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唐詩之一,知名度比其還高的,可能就只有「鋤禾日當午」、「床前明月光」等兒歌級別的唐詩了。
雖然本句中的「陽關」看上去像是個古代的關卡(實際上就是漢代開始設置的),但通讀全詩可知,詩人是因為「西出陽關無故人」才「勸君更盡一杯酒」。
前面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和題干后接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一樣,是作者觸景生情,寫下的感受。所以,D表達的不是懷古之情,而是離別時的不舍和感慨。
「陽關」這個自古設置的關卡本身是一個類似于當今「漠河-騰沖」分界線的作用,即陽關以西人煙稀少,作者和好友一別,今后再難相見,和「懷古」是沒有關系的。
「陽關」這個陷阱設置的極為巧妙,和上題的「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樣,屬于「一知半解」才有可能做錯的選項。
題干和ACD選項中的詩句都是考生非常熟悉的,B又可以用排除法排除掉,所以較容易解題。不過,本題的錯題率仍然近3成,說明考生在復習中要加強對「錯位空」題的練習,在縮短通過分析時間的同時,盡量提高正確率。
本題涉及的很多古詩是大家熟悉的,這道題有沒有做錯呢?

七、題干和選項詞字數(shù)不同的題
(2016國考省級卷101題/地市級卷96題)
前瞻∶預見∶回溯
(A)深謀遠慮∶未雨綢繆∶鼠目寸光
(B)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循規(guī)蹈矩
(C)犬牙交錯∶參差不齊∶順理成章
(D)墨守成規(guī)∶井然有序∶紛亂如麻

前瞻∶預見∶回溯
(A)深謀遠慮∶未雨綢繆∶鼠目寸光
(B)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循規(guī)蹈矩
(C)犬牙交錯∶參差不齊∶順理成章
(D)墨守成規(guī)∶井然有序∶紛亂如麻
正確率48%,易錯項A

本題題干有3詞,且題干詞為2字,選項詞(成語)都是4字。此類題一般不會考察詞語內部構造,偏重考察不同詞詞意的關系。
題干3個詞并不是特別好理解,這也是本題錯誤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通過聯(lián)想、造句等方式盡量吃透它們。
前瞻:該詞最常見于新聞報道中,例如
「明日比賽前瞻」、「美國大選前瞻」等。從「瞻前顧后」這個成語也可以看出本詞代表著是「向前看」的含義。
預見:即「預測見到」之意,較好理解,常見搭配為「預見未來」。
回溯:最常見的搭配為「回溯歷史」、「經(jīng)典回溯」,即「回顧過去」之意。、
思考3個詞含義后可發(fā)現(xiàn),第一詞和第二詞含義較接近,而兩者和第三詞的含義相反。另外,「瞻」、「見」二字都和視覺有關,因此正確選項的前兩個詞也應屬于同一類別。
A「深謀遠慮∶未雨綢繆∶鼠目寸光」為本題易錯項。
「深謀遠慮」表示謀劃深遠、考慮長久,「未雨綢繆」表示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淺,的確和前兩者都有較為相反的含義。但問題是「深謀遠慮」和「未雨綢繆」不是近義詞。
「深謀遠慮」的角度是「思考、規(guī)劃」,「未雨綢繆」的角度是「提前準備」,兩者的角度不同,因此它們不是近義詞,排除。
B「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循規(guī)蹈矩」正確。
「標新立異」,即標出新的主張,建立異于常人的觀點。該詞褒貶皆可,主要為褒義,可用來形容有魄力的創(chuàng)新,也可用來批評不顧實際、刻意求新求異的做法。
「特立獨行」中的「特立」和「標新立異」中的「立異」類似,「獨行」(獨自行走,不管外界看法)和「標新」類似,二者是近義詞。
相對來說「特立獨行」更個性一些,例如王小波名作「一只特立獨行的狗」。
C「犬牙交錯∶參差不齊∶順理成章」明顯錯誤。前兩者表示的是「交錯、不齊」的含義,而「順理成章」則有「順著條理就能寫成文章」之意,比喻隨著某種情況的發(fā)展而自然產(chǎn)生的結果。
也就是說,「順理成章」沒有「整齊、平整、簡明」的含義,只要不望文生義,C很容易排除。
D「墨守成規(guī)∶井然有序∶紛亂如麻」中,「墨守成規(guī)」有明顯的貶義,而「井然有序」則是個褒義詞。
同時,「墨守成規(guī)」和「井然有序」形容的是「規(guī)矩、秩序」,而「紛亂如麻」形容的是「交雜錯亂」的情況,和前兩者不構成反義詞,排除。
本題主要考察考生對「近義詞」的掌握程度。如果a和b都是c的反義詞,則ab可能并不是近義詞,這一點需要理解。
這道題的難度理論上并不高,但很多考生被生活經(jīng)驗所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