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公基+常識)——馬克Mark

對外部(法人、非法人組織、自然人)是行政處罰,對內(nèi)部(政府內(nèi)部人員)是行政處分
行政復議

1.行政復議必須主動申請(依申請)
2.行政復議找上級機關(行政復議依然是行政行為)

抽象行政行為(比如說文件)
例如今年市政府做出了關于燃放煙花爆竹的一個規(guī)定,私自燃放煙花處罰200元的這么一個文件,那么不能直接對這個文件提起復議。在過年期間,你確實因燃放煙火爆竹被罰款兩百元,罰款200元的這么一個行政行為它就是具體的。想要對這個文件提出復議,首先你要對罰款200元的具體行政行為提出行政復議,然后一并要求對罰款200元依據(jù)的文件進行審查,就是說這個文件必須要跟隨一個具體的行政行為才能進行行政復議(不能對行政立法和國務院的決定進行審查)

1.刑事偵查壓根就不歸行政機關管轄
2.行政復議針對的都是外部行政行為(內(nèi)部行政行為他有自己內(nèi)部的體系處理)


注意:行政許可只能書面申請;行政復議既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一般不停止執(zhí)行,這是考慮到了行政機關的權威性,所以在行政復議期間有權做出是否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是有權威的一方,,(行政復議一般是不需要到庭的,但是行政訴訟一般是要到庭的)

行政訴訟
注意: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的區(qū)別
行政復議是上下級內(nèi)部監(jiān)督的問題,依然是行政系統(tǒng)內(nèi)部解決問題,是一種內(nèi)部監(jiān)督行為,而行政訴訟中的訴訟一詞出現(xiàn),那么肯定是跟人民法院有關,因此行政訴訟它是一種司法行為;行政復議一般書面申請就行,但是行政訴訟是要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都參與;行政復議是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而行政訴訟是針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法院只關心合不合法)進行審查

行政訴訟中行政相對人既當事人只能做原告,而行政主體只能做被告

受案范圍與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基本一致
原則上: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相對人可自由選擇






直接起訴的時間經(jīng)???/p>


現(xiàn)場筆錄是行政訴訟所特有的(是動態(tài)的,是對行政機關執(zhí)法現(xiàn)場當時的情況的一種筆錄)

行政訴訟里特殊的是:被告要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而其他(如民事訴訟)一般都是原告負責舉證



公不公開審理取決于允不允許旁聽



簡易程序考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