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已至,一篇文章了解“中國兔文化”

中國兔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作為瑞獸出現(xiàn)的兔,逐漸與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人們在兔身上寄予了多重品德和美好,兔的形象不僅出現(xiàn)在各樣神話傳說和民俗典故里,也在詩詞歌賦和繪畫書法里,不僅在各種剪紙、刺繡、年畫中,也在古代玉器、瓷器、青銅器中......兔被賦予吉祥、長壽、健康、多子等多種寓意。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兔與月聯(lián)系在一起,兔也作月的代名詞。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和玉兔。屈原寫《楚辭·天問》中有“顧菟在腹”句,顧是蟾蜍,菟是兔子。
“月中玉兔”的故事廣為流傳。傳說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被稱為“玉兔”,隨嫦娥奔月,在月宮里搗藥。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fā)現(xiàn)的《馬王堆一號漢墓T型帛畫》,現(xiàn)藏于湖南博物院,左上角一彎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畫著奔月的嫦娥。

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
兔在神話故事中時常被賦予長壽的意義。在中國的神話傳說和民間詩歌中,玉兔常常以陪侍在西王母旁,或生活在月宮之中的形象出現(xiàn),不停搗制著“不死之藥”。兔也會和松、鹿、靈芝等動植物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一起,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健康長壽的象征。
漢代樂府詩《董逃行》中寫道:“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晉代傅玄的《擬天問》也有“月中何有,白兔搗藥”的詩句。
兔在民俗文化里絢麗多彩。中秋時節(jié),中國有祭拜月神的傳統(tǒng)。人們根據(jù)傳說月宮中的玉兔,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兒爺形象。
兔兒爺,源于明末時期,是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玩具。每逢中秋佳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請一尊“兔兒爺”回去供奉,以求家中健康平安。


兔在詩詞歌賦、書法、繪畫中獨具浪漫氣息。《詩經》中《兔爰》曰:“有兔爰爰,雉離于羅?!备袊@這只機敏聰穎的兔子,自在逍遙。
李白《古朗月行》里寫,“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運用神話傳說,寫出了月宮宛若仙境般的景致。蔣防《白兔賦》中說,“皎如霜輝,溫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懷仁”,贊美白兔有著溫良仁善的美德。薛濤《采蓮舟》有詩句,“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夸贊兔的速度迅疾,表達時光流逝之感。漢代《瑞應圖》更是稱,“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古往今來,兔在人們心目中代表著祥瑞之兆,蘊含著美好祝愿。兔年已至,“非遺大師”朱炳仁為大家?guī)?款兔年限量銅雕,祝新年大展宏“兔”!

來自“銅雕泰斗”朱炳仁大師的生肖吉祥物,6款兔年限量銅雕分別為:

兔俊俊

兔俊俊
朱炳仁大師設計創(chuàng)作的兔年生肖賀歲吉祥物天兔賜福兔俊俊,依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封神演義》月德星君形象提取設計。
天兔頭頂帥盔,身著紅靠,云手行云流水,威風凜凜。兔身飾龍紋、海水江崖紋等傳統(tǒng)紋飾,莊嚴又華麗。
天兔一手托“濟世葫蘆”,一手舉“如意白菜銅印”,負責天下安寧與太平,濟世安邦,賜福送財!


虎生威,兔尋風,唱念做打震九州。
兔兒爺身穿大紅袍,披著甲胄,背插令旗,好像準備隨時出征,威武極了。
兔兒爺坐鹿,寓意一路騰達!請一尊兔兒爺回家,祝愿學業(yè)進步、事業(yè)成功,紅紅火火一整年!


一年之春在卯月,一天之晨在卯時,“卯兔”生機盎然,占領先機,光明前途,象征朝氣與希望。
福兔腳踏如意,身披錦袱。它的面前立有一只蝙蝠,蝙蝠嘴銜銅錢?!膀稹痹诠糯C音“?!保⒁飧5截?shù)?,福在眼前。既詮釋出新春的好彩頭,也飽含美好祈愿。


幸運時有兔,歡樂時有你。
在希臘神話中,兔子是愛與美之神阿弗洛狄特的寵物,不止象征好運,還是愛情的標志。


在中國,漢樂府詩歌有,“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玉兔生月宮,管理桃花,寓意多子多福,是戀愛的定情信物,預示將愛修成正果。
一對“情侶”兔相互依偎在一起,陶醉的小表情,就像沉浸在幸福中的你們,愛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兔多多

兔多多
這款“兔多多”萌趣可愛,取自故宮藏品冷枚的《梧桐雙兔圖》,鼓鼓的小臉刻銅錢紋,雙手環(huán)抱大元寶,寓意將財富牢牢地抓在手中,財不離手,富貴常伴!
同時,“前”諧音“錢”,“途”諧音“兔”,背展雙翅的小兔子,也將為你帶來“錢兔”似錦,好運多多!

千熔百煉,件件皆心血之作。
前“兔”似錦,年年愿遂心如意。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lián)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