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樣挑手機
視頻版的就等下周考完試回來做吧!感謝理解。 首先,在我們購買手機的時候,通常會看到一些看不懂的參數(shù)?,F(xiàn)在的手機市場眼花繚亂,多數(shù)時候你不一定能選到你想要的手機,所以這些視頻會教你怎樣辨別最簡單的參數(shù)。 1.處理器 處理器作為整個手機中大腦的存在,那么這個大腦越聰明,你的手機運算速度就越快,流暢性也就越好。 現(xiàn)在的你能買到的手機處理器從大概來看可以分為三家,高通,聯(lián)發(fā)科,蘋果。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小眾的品牌,像海思麒麟,澎湃,紫光虎賁等等。 那么還要分清楚的是,處理器的廠商和代工廠商是不一樣的,處理器的廠商負責設計圖紙,代工廠商是負責生產(chǎn)的。目前能完美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三星,當然三星漏電工藝也是夠嗆。 那么接下來將分4個部分來說 首先是高通,十年來活躍在移動端芯片的廠商。 目前的高通大概可以分成四個系列,4系,6系,7系,8系。4系代表入門,6系代表普通,7系代表中端,而8系代表的是高端芯片。通常是處理器型號的第一位數(shù),例如驍龍765G,就是一顆7系列的中端芯片,驍龍8+就是8系列的高端芯片。那么第二位數(shù)是指他發(fā)布的時間順序,例如驍龍855,在845之后發(fā)布。現(xiàn)在主流的高通處理器是驍龍8+,8Gen2,以及剛剛發(fā)布的7+Gen2,看到這些處理器的話可以直接沖。若是想要挑選二手老手機的話,可選的有驍龍865,870,778G,如果能接受4G的話,可選驍龍855或855+,再老的芯片就不太推薦了。必須要避雷的是三星4nm和5nm漏電工藝,也就是驍龍888,888+,8Gen1,780G,7Gen1,到了夏天,這幾位炎龍的發(fā)熱可不得了。 接下來是近兩年勢頭兇猛的聯(lián)發(fā)科。 目前的聯(lián)發(fā)科主要是天璣9000系,8000系,1000系,比較老一點的有900系 800系 700系等等。能推薦的就天璣9000,9000+,9200,8000,8100,8200。還能用的有天璣1080,920,900,1100。最好避開天璣1200,發(fā)熱還是比較嚴重的。至于上古的x系列和p系列絕對別買。絕對絕對別買。 接下來是發(fā)揮較為穩(wěn)定的蘋果,總結(jié)就是A14之后的基本能保證三年以上的流暢使用,A12, A13依然能戰(zhàn)。再往前也不是太推薦,A11發(fā)熱比較嚴重,A10同理??赡苡腥藭朚1和M2,這兩顆處理器已經(jīng)被運用到平板上,性能上完全不用擔心,有錢可入。 其他品牌我們就稍微提一下華為的海思麒麟,因為懂得都懂的原因,所以現(xiàn)在麒麟在手機處理器這方面已經(jīng)沒有什么更新了。之前發(fā)布的現(xiàn)在還能夠入手的有麒麟9000,9000e,990。然后再往下就不太推薦當主力機了,只能滿足備用機的性能了,有麒麟980,820,810。 總之,處理器這方面,千萬不要聽從所謂八核或十核處理器,核心不是越多越好,要通過具體型號來挑選。也不用過于跟風高性能處理器,挑選適合的會最好。 2.屏幕 屏幕作為我們使用手機獲取信息的媒介,就好像你女朋友的臉,要好看,要耐看才好。畢竟基本上天天都要打交道嘛?,F(xiàn)在挑選屏幕主要看的是材質(zhì),分辨率,刷新率。 現(xiàn)在屏幕的材質(zhì)大概可以分為兩種,OLED和LCD,本期視頻不會介紹他們的原理。區(qū)別在于OLED在顯示黑色內(nèi)容時,能完全暗下去,會更真實一點兒,但是這玩意兒不護眼,最好買的時候要問一句“是否有高頻PWM調(diào)光或DC調(diào)光?”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在意屏幕的顯示細膩程度,不是特別追求護眼的話,可以考慮。 LCD屏幕更注重的是護眼,以及功耗較低,高質(zhì)量的LCD屏幕顯示效果也不差的。但現(xiàn)在的廠商大多不做高端LCD,這種屏幕更適合買給對屏閃比較敏感的,或比較注重護眼的人群。 關于屏幕分辨率的話,720P和1080P的區(qū)別是比較明顯的,所以底線是1080P,而2K及以上的屏幕,在手機這個多數(shù)六寸到七寸大小下,不是絕對追求的目標,可以說,差別不大,看你自己對這玩意兒敏不敏感。 高刷新率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屏幕刷新頻率是在一秒鐘內(nèi),屏幕重新繪制多少遍,刷新率越高屏幕對眼睛的刺激越小,對保護眼睛越好。理論上刷新率越高越好,但事實上,60hz到120hz的飛躍比較大,太大的話,其實眼睛也不太能分辨出來了。所以144hz甚至165hz不用特別追求,120足夠絕大多數(shù)人。關于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其實這個技術只是聽起來嚇人,實質(zhì)只是降低功耗,也是屬于可要可不要的東西。 那么總結(jié)起來屏幕的挑選,一塊夠絕大多數(shù)人的屏幕是1080p分辨率,120hz刷新率,再搭上一個適合自己的材質(zhì)即可。 3.相機 在手機同質(zhì)化很嚴重的現(xiàn)在,卷相機成了很多廠商選擇的目標。這個其實是很多人挑選手機的第一印象,好像這個攝像頭數(shù)量比較多,看起來就比較牛x。實際上不是的。攝像頭的質(zhì)量才決定整個相機系統(tǒng)質(zhì)量?,F(xiàn)在你想真正挑到拍照好一點的手機,需要主攝,超廣角,長焦三攝齊全。主攝顧名思義是主攝像頭,平時打開相機一倍狀態(tài)下默認用的就是這個。超廣角意思是可以拍的更廣,在同一個畫面下裝的東西更多,長焦的意思就是能夠拍的更遠,同時還能有不錯的畫質(zhì)。 第二個是關于像素的問題,像素不是越大越好,像素越大,只能保證這個照片的大小變大。真正想要相機系統(tǒng)變得更好的話,需要看大小,攝像頭的大小越大,近光量越大,上限越高。當然,如果你特別喜歡拍照的話,不用多花兩三千買個影像旗艦,更推薦你去買一臺相機,左手創(chuàng)作,右手生活。 4.其他 把前三個東西搞清楚之后,基本上問題不會太大了,這里的是一些其他問題,我們就采用問答的方式吧。 ①運行內(nèi)存和存儲內(nèi)存有什么區(qū)別?多大才算夠用? 運行內(nèi)存相當于隨身帶出去的包包,代表同一時間內(nèi)能夠處理的東西的極限,存儲內(nèi)存相當于一個箱子,可以儲存任何你的東西。 關于運行內(nèi)存大小,如果你是一個大概知道清理后臺的同學,那么8g的運行內(nèi)存就足夠你使用。當然,如果你不是很經(jīng)常清理后臺,那么推薦12g起步。當然想用的更久,肯定是越大越好,還是推薦想用的久一點就12g開始吧。 關于存儲內(nèi)存大小,如果你的手機里沒有什么大型游戲,用的軟件不是太臃腫,不是特別喜歡拍照,那么128G也是塞得進去。當然,如果你是個重度使用手機的人的話,還是256G起步好一點。更大的內(nèi)存就沒有什么必要了,在往上加的錢也會更多,除非你特別需要大的內(nèi)存來裝你的照片和視頻。 ②快充和電池容量如何取舍? 拿我一個周末中度使用手機的人來說,4000毫安的電池大概能撐5小時左右(不打大型游戲)。經(jīng)過我對身邊人的觀察,4500毫安時左右的電池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當然,即使是6000毫安的電池,如果你是大型游戲愛好者,連續(xù)幾個小時不停的話,大電池也撐不住。對于快充,我一個不是特別趕時間的人認為一小時左右充滿,沒問題,所以我現(xiàn)在還是27w的充電。當然現(xiàn)在推薦還是50w左右就ok了,快充太快的話,首先,充電器比較重,而且大概率你的電池容量不會滿4500,只推薦想快速回血的兄弟,考慮80w以上的。我心目中的最佳方案是4500毫安時左右的電池,加上50w左右的快充就好。 ③國產(chǎn)主流旗艦和iPhone的標準版怎么選? 這個問題主要針對在預算4k-5k的同學,其實這兩邊都能選。iPhone會更有面子一點,iOS也會更好用一點,當然你要忍A系列處理器打游戲發(fā)熱,60hz刷新率和20w充電。 在這個價位的國產(chǎn)旗艦大多已經(jīng)是主長廣三攝齊全,最新旗艦處理器,加上一個不錯的外圍配置,我還是更推薦你去買國產(chǎn)的主流旗艦,綜合配置確實會更強一點。當然,這只是我來看,如果意見不同,就是你對,Ok? ④什么時候入手比較好? 那么首先這期視頻的發(fā)布時間是在4月的樣子,四月份和五月份應該會發(fā)布大量的旗艦機和中端機,618就是一個不錯的入手時機。后面蘋果秋季發(fā)布會開始到11月份,又是一個新機扎堆冒出來的時候,那么雙十一和雙十二自然也是上車的好時機。 ⑤線上還是線下? 推薦購買一臺手機的時候,先去線下實體店看一看。多數(shù)時候線下實體店會有一些溢價。且電商平臺有很多的活動會便宜一些,是更推薦在線上購買的。當然直接在線下買也ok,可以得到很多的小禮品。準確來說都行,只要購買的價格沒有高于官方價格就行。 最后送給各位的一句話是: 手機只是工具,你不是工具,你要挑選趁手的工具,而不是撐面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