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羨】失聲(12)『失蹤』/雙結局
本文又名:如果羨羨12歲才被撿回江家
總算更了
流水賬,依舊無劇情沒文筆,就是想寫
文中所有看法均為個人理解而已
蝴蝶效應持續(xù)ing
答案揭曉——因魏無羨的關系,江宗主與江夫人的關系似乎開始有所緩和。
魏嬰,一個被江宗主帶回家不到一年的故人之子,短短三個月,成了蓮花塢的“團寵”——江宗主明里厚待,江夫人暗中縱容,江小少主背地偏袒,江大小姐正面寵溺,江家弟子一致?lián)碜o。
一切又好像理所當然——少年容貌精致,性子和善,行事有度,令人如沐春風,還總是帶著甜甜的笑,似枚小太陽,暖化了人的心。
少年回到蓮花塢的生活竟如此美好而愜意,這是薛洋沒有想到的。他在心中為他哥開心,也暗中祈禱:希望一切就這樣保持下去。
然而生活總有波折,看似平靜的相處下,蘊蓄著巨大風暴……
超過三個人的相處中,在兩者及以上的抉擇里,往往難免會“偏心”。
要說現(xiàn)如今,最大的矛盾,不在于江夫人對魏嬰的態(tài)度,而在于江宗主對魏嬰的態(tài)度。
江楓眠是個有野心的男人,說他怕麻煩,其實又好像不對——說到底,權衡問題而已。
他在很多事情上都讓著自己的夫人,不愿與之相爭,其實只是因為那些事在他心中沒那么重要,是小事,所以也就沒必要。
他覺得重要的大事,該爭的,從來就沒有退讓:比如,找到魏嬰這個“故人之子”的執(zhí)念,耗時七年,才真正尋回,其間也曾出過意外,有人借玉佩成功假冒,身份被識破送走后,江楓眠又繼續(xù)尋找,無論虞紫鳶持怎樣的態(tài)度,或冷嘲熱諷,或激烈反對,他都置之不理,一心要把魏嬰帶回江家。
看吧,什么所謂的怕麻煩,不過是因為不重要罷了。
帶回魏嬰為什么那么重要?——他堅信,魏嬰會是江家崛起的關鍵。
其一,江氏將來注定會交給江澄,但江澄的修煉資質頂多只能算中上,想要維持長久的統(tǒng)治,絕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辦到的,若本身實力不足,則更應廣泛招攬人才。
其二,魏嬰的父母都是人中龍鳳,繼承了父母優(yōu)良基因的他本身天賦也定不會差,魏嬰本身便是把利刃,當然,經(jīng)過打磨后會更好,他相信,魏嬰身上有著很大的可能與潛力。
其三,魏嬰乃“故人之子”,收養(yǎng)魏嬰,可以讓江氏的名聲更上一層樓,也更得民心。
其四,他想圓憾——實現(xiàn)云夢雙杰的兩代延續(xù)。
因此,他帶回了魏嬰。
他不否認,對魏嬰,他是有真心的,但同時也承認,存在利用。
他一面親自教導魏嬰,對其進行雕琢與打磨,一面又借孩子間的純粹友情給予他溫暖——與自己的真情中摻雜著算計不同,無論是江厭離還是江澄,如今對魏嬰的好與真心都是比較純粹的,這兩個孩子尚未涉世,感情比較簡單,不像成人,總是摻雜著利益權衡。
同時他也在為自己與魏嬰制造羈絆,夫人的冷嘲熱諷,尖酸刻薄與自己的寬厚溫和,善解人意形成了鮮明對比,他沒有過于制止夫人,他想在魏嬰與江氏之間制造聯(lián)系與羈絆,但他知道一味的打壓是不行的,一味的縱容也不可以,只有恩威并施,才最合適。
對待不同的對象,總要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與方法。虞紫鳶總說江楓眠對兒子并不上心,可江楓眠并不覺得自己的態(tài)度與教育方式不妥——夫人從小教導阿澄,卻是以“嚴母”的身份,其實父母終歸是不一樣的,當然,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都道“嚴父慈母”,其實是為了維持平衡,而如今他管得不緊,恰是承擔了“慈父”的責任。
可阿羨不同,這個“故人之子”的身上,承擔了他太多的希冀,對魏無羨的親自教導,好像也逐漸喚起了他作為父親的一顆心,與江澄不同,魏無羨的教育權,是掌握在江楓眠的手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是第一次教育孩子,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魏無羨身上,他獲得了以父親身份親自教育孩子的成就感。這種感覺令人沉迷而陶醉,久而久之,熱情也愈勝。
滿懷動力的江楓眠卻沒有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間,那碗水已經(jīng)端不平了,小少年是看不出太多的,卻有著強烈的危機感——魏無羨,要搶走他的父親!
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暗地里的不滿與針鋒相對卻是愈烈……
魏無羨失蹤了……
因為兩件事:江叔叔帶他去檢測,卻被告知他的修煉資質并不算多好,他清楚地看到,江叔叔眼中難掩的震驚與失望;江澄新抱回了一只小奶狗,他不敢進屋……
在江家眾人尚未反應過來,江氏主人尚未調整回來的時候,魏無羨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離開了蓮花塢……
不錯,他是故意的。沒有人會知道,測出來的修煉天資,是他掩飾過的結果;眾人以為他是被江澄的小奶狗嚇跑的,卻沒有人知道,他并不怕,也許曾經(jīng)恐懼,可他早已克服。
偽裝?他挺擅長的。
一路行來,也許是緣,他幫助了第二個人,和薛洋挺像。小小的個子,甜甜的酒窩,明明戴著端正的帽子,卻仿佛能看見對方坎坷不平的一生——為名為權為勢,值得嗎?
少年人的友誼有些奇妙,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不過是一個力所能及的人帶領一個渴望實力的人邁入了修煉門檻,也許就是半生的相識。
魏無羨與孟瑤,初遇于嘈雜的大街,小公子的一番指導,讓本在家里被珍藏好,在外卻四處泛濫的畫本再無用武之地……
“無家可歸”的小公子被帶回了花樓,見到了他的新朋友的母親,一眼就看出,女人眉間的執(zhí)拗,不愧是“母子”,恐怕她會是小少年一生最大的變數(shù)……
不急,慢慢來……
且說另一邊,自魏無羨失蹤后,蓮花塢便陷入一片混亂。眾人都在找,盡心或不盡心。
江楓眠有些矛盾,魏無羨的天資出來那一瞬,于他無異于“當頭棒呵”,真的有必要再尋回來嗎……
虞紫鳶看到了江楓眠的變化,其實從阿羨天資結果出來后她便發(fā)現(xiàn)丈夫的不對勁,心中有些震驚,且難掩失落,她憶起丈夫耗費七年時間誓要尋回“故人之子”,忽然想問,為什么……其實內心隱隱有了答案,對方,是江宗主啊……
江澄其實從知道魏無羨失蹤的那一刻起就后悔了,他并不愿失去這個好兄弟,揚言的放狗咬人也不過是唬人罷了,少年找遍蓮花塢,找遍幾處魏無羨最常去的地方,找遍自己與魏無羨的“秘密基地”,從早找到晚——皆無所獲。
密林中有風拂過,微涼,像曾經(jīng)惡作劇的小公子調皮地往人后頸呼氣,“哈哈,江澄,你怕不怕啊~”
腳下的路不平,一不留神便摔了一跤,“我討厭你!”“離我遠點!我不想看見你!”“你走!再不走我放狗咬你!”帶著怒火的威脅之言仿佛從腦海飄到風中,清晰又模糊,然后漸漸隨風消散……
腿上傳來的微微刺痛仿佛啟動了什么開關,“對不起……”。
總是意氣用事的少年人,大概第一次長大了。
“阿羨!”溫和的聲音難掩急切,是因為弟弟的失蹤。
江厭離從小就是個懂事的,比起阿澄的尚且受母親教導,她算是被“放養(yǎng)式”長大。
不是沒有渴望過父母的關注,只是很早就知道這并不現(xiàn)實,她的母親好像并不是很喜歡她,她的資質也讓父親失望,其實她不太想看見在訓練的蓮花塢弟子,所以廚房大概就成了她的最好歸宿。
她的確是個平平無奇的人,不過她想,平平無奇也沒有什么不好,起碼她有自知之明,不會癡心妄想。
她其實很羨慕那些平常人家,于她而言,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光,也許就是用膳之時,全家人坐在一起,那太抵是他們最像普通人家的時刻,也是最為和平的。當然,也有很多時候飯只吃了一半,便不歡而散……
苦練廚藝的初衷,或許是期望每一天,一家人都可以和和氣氣地坐下,完完整整地吃完一頓飯吧……
她挺慶幸自己學了廚藝的,一碗“蓮藕排骨湯”,撫平了初來少年的不安,也讓自己從此多了個弟弟。
阿羨和阿澄是不同的,阿澄從小就好面子,發(fā)生爭執(zhí)時總是自己這個姐姐先低頭,哪怕知道自己錯了,連道歉都是傲嬌而別扭;可阿羨不一樣,一開始的小少年怯生生的,無論發(fā)生什么事,總會先一步道歉,哪怕不是他的錯,令人心疼;后來的小少年變得活潑開朗,看似不著調,卻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他人的傷悲或難過,然后用他獨有的溫柔輕輕撫平——那是藏在骨子里的溫柔。
少年有時候仿佛只有三歲,撒嬌賣萌,憨態(tài)可掬;時而又像五六歲,哄人的時候會笨手笨腳地擦去對方的眼淚,仿佛失了言語天賦,平時能把花說開的小嘴只會無措地重復著“別哭”“再哭就不漂亮了”;偶爾又像個成熟的大人,帶給人難以形容的安心,說出的話也令人醍醐灌頂。
如果有人問江厭離,江澄和魏無羨,你選誰?她的回答大抵是,“我難以抉擇,因為阿澄和阿羨,都是我的弟弟,他們一樣重要,我不會舍棄任何一個人?!卑⒊问撬挠H弟弟,血緣羈絆是斬不斷的,阿羨也是他的親弟弟,何必骨肉親?
PS:這一章其實寫得很艱難,簡單說說我的想法吧。我看過懟江的文,雙杰友情向的文,看過有人說對羨羨好的江家眾人是她們心中的白月光,也看過江家陰謀論。
因為原著很多細節(jié)都存在漏洞,各有各的想法,這其實很正常。
我覺得江楓眠作為一個宗主,帶回羨羨是少不了為家族考慮的,江氏在江楓眠這代,其實還沒有沒落,再怎么和善,宗主該有的心計謀略他不會少,他不可能是個傻白甜,所以我比較贊同收養(yǎng)羨羨為江家效力這一種說法。但我覺得那么多年相處下來,不可能全是利用,肯定也有過真心。
其實讓大家懷疑江家陰謀論很大的原因是羨羨流浪四五年沒被找到,江楓眠找到羨羨的時候卻一眼就認出了他,還有沒帶羨羨祭拜父母等等。無論是從前還是現(xiàn)在,我都覺得并沒有那么復雜,墨香沒有花太多筆墨描寫這些,有漏洞很正常。
我一直都認為,墨香簡單交代羨羨兒時的經(jīng)歷,不過是想說明,羨羨受了很多苦,而江氏,重新給了他一個家……
不合理之處的確有,所以這篇文里面,我改了一些設定,首先,江楓眠靠玉佩認人;其次,羨羨是四處流浪,而不是止于一地;后面可能還有。
關于對虞夫人的看法,我前面詳細表述過,自囚罷了。
至于江澄,江氏滅門前,他與羨羨的確是好兄弟,友情是比較純粹的,但很多細節(jié)其實都表明了,他和羨羨的道并不同,江澄只想護住小家,保住自己珍惜和在意的人,也許和家庭背景有關,父母感情的不和睦,造就了他對一個完整的家的渴望;但羨羨不同,他是心懷天下,胸有大義之人,如果說江澄只想護住屬于自己的小家,那羨羨可能是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完整的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江厭離,有人說她虛偽,每次虞紫鳶打罵羨羨過后才出現(xiàn),一碗蓮藕排骨湯,一句“刀子嘴豆腐心”,可江厭離又能做什么?當場挺身而出?——那只會激化矛盾,讓虞紫鳶的怒火更勝。而且竊以為,江厭離本身就是有點自卑的,何況要講“孝”,他們受到的教育中,忤逆父母,是不孝,名門閨秀,知書達禮,不當場阻攔很正常。
有人說溫情才是真正的姐姐,可她們情況不一樣,溫情是真正的豪女,于一步步危機中磨煉而出,江厭離卻只是尚且平和的時代里,一個性情溫和的大家閨秀,溫情必須逼著自己強硬強大,因為她要護弟弟,護族人,江厭離卻不需要,她只需要學會當一個賢惠的妻子,履行從小定下的婚約。江厭離沒有成長的環(huán)境和動力,直至江氏滅門,她才開始真正成長,百鳳山那席話,即是體現(xiàn)。
有人覺得江厭離偏心,可在虞紫鳶訓斥責罰江澄時,江厭離同樣也沒有挺身而出,不是嗎?教育和性格使然罷了。
曾經(jīng)還看過有人說雙杰決裂后江厭離去看羨羨時,只帶蓮藕排骨湯,連銀兩都不帶。如果她真的帶了,也許才是拉低印象分,給羨羨銀兩,說好聽點,叫心疼,難聽點,那叫同情與施舍,那才是真正地踐踏羨羨的驕傲。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可以認同或不認同,不要吵起來就好,最后說一點,這篇文里羨羨與江家的關系不會差,但也算不上特別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