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
#國學#
劉寶瑞相聲里的“黑臉”豬八戒:黑臉
最近聽劉寶瑞相聲,在《假灶王》這一個相聲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
“我”的母親迷信灶王爺,凡事都要向灶王爺跪拜求乞。
這年年底,“母親”讓“我”去供銷社(這個相聲是上世紀五六十年錄的)去“請”灶王爺?shù)纳裣瘛?/p>
“我”沒有地方買,只得買了一副“豬八戒背媳婦”的畫像糊弄她。
“母親”眼神不好,只是說:“今年灶王爺?shù)哪樤趺催@么黑?”
“我”騙她說:“他成天在灶臺那里待著,可不就熏黑了嗎?”
影視劇中的豬八戒:白臉
聽到這里,就有一個疑問,我們心目中豬八戒的形象不都是肥頭大耳、白白胖胖的嗎?怎么會是黑臉呢?
的確,無論是經(jīng)典的86版《西游記》,還是近些年重新拍攝的《西游記》,亦或是其他涉及豬八戒形象的《大話西游》《寶蓮燈》《春光燦爛豬八戒》等等等等,凡是出現(xiàn)的豬八戒形象都是白白胖胖的,沒有黑臉的。
那么,為什么在劉寶瑞相聲里,豬八戒的形象是黑臉呢?
小說中的豬八戒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去查閱一下小說原著。
在《西游記》小說中,豬八戒首次出現(xiàn)在第十八回《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高老莊莊主這樣形容豬八戒:“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后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呆子,腦后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
而當孫悟空變化成高翠蘭見到豬八戒之時,則是這樣描述的:“黑臉短毛、長嘴大耳、長了一副豬頭豬臉的模樣。”
從這里兩處描寫來看,豬八戒都應該是黑臉的。
為什么會是黑臉的?
藝術形象來源生活,我們生活中看到的豬都是白白胖胖的,為什么《西游記》小說中的豬八戒卻是黑臉的呢?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豬,并不是中國傳統(tǒng)的土豬,而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這里面包括英國的大約克夏豬、來自丹麥的長白豬、來自美國的杜洛克豬、來自比利時的皮特蘭豬,這些都是白種豬。
由于,這些白種豬在規(guī)?;曫B(yǎng)上的優(yōu)勢,逐漸取代了中國傳統(tǒng)的土豬,我們就很少見到黑豬了。而中國傳統(tǒng)土豬,四分之三都是黑豬,剩下的是黑花豬、白豬。
“大躍進”時期,有一副著名的“肥豬賽大象”的圖畫,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的豬雖然是被夸大的,卻是一頭“黑豬”!
其他黑豬形象
其實,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藝術作品中的豬八戒,確實是黑豬形象。
比如,清代皮影戲:
比如,楊永清西游記繪圖:
又比如1960年紹劇《三打白骨精》電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麻煩請點贊、收藏、分享。您的支持,是我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