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形式與內容|為何說唱不夠藝術?為何藝術不直接介入社會?

形式主義美學主張為了藝術而藝術,即強調審美是為了愉悅的感受,把藝術看作與現(xiàn)實經(jīng)驗無關的徹底被功利性。像這種對現(xiàn)實世界默不關心的思想,是被阿多諾強烈反對的。他說,這種形式主義思想抽象否定經(jīng)驗存在,是帶有偏執(zhí)狂式的分離主義色彩。在他看來,藝術中的想象形式不能是單純的形式,它是和內容糾纏在一起的。形式很重要,它算是使藝術作品具有精神性和超越性的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要想理解內容,那就只能通過形式入手,其內容表達也是被形式規(guī)范的。
總之,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形式并不與內容對立,形式是內容的歷史積淀,也就是說,藝術品的形式自然也是由受整個人類歷史內容影響的,其形式是對于現(xiàn)實的模仿,但這個模仿不是藝術家有意識的模仿,無論你的形式多么抽象,一定也是有內容的。除非你的審美觀就是獲得形式的愉悅感受,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形式主義了,或者唯美主義不要試圖讓藝術和社會完全脫離。當然,因為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發(fā)展,藝術比以往更要有自主性。以前的藝術更傾向為政治利益服務。
現(xiàn)在我們的系統(tǒng)依然有這樣的藝術,完全自主性的藝術是稀缺的。這也側面說明,我們并非是完全的資產(chǎn)階級社會。現(xiàn)在很多所謂的一個藝術,就只是虛假一式形態(tài)的反應,看看那些爛族歌曲,根本沒有超越性,也沒有做到自律,那些旋律完全是被市場決定的旋律。但我這里并不是說藝術要自律,就純粹和社會脫離了,因為如果藝術完全自律,就會顯得軟弱無力,自我固化,變得虛幻,更沒有狐力。藝術可以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邏輯,但同時也要具有批判和救贖的功能。
的確,資產(chǎn)階級出現(xiàn)讓藝術獲得自主很有重要意義。但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藝術領域已經(jīng)被工具理性侵襲,文化工也讓藝術商品化,所以,搞藝術應當在保持自律的同時去抵抗資本的同一化。藝術要站在社會的對里面,要擁有自律性,但是根本性的對立是不可能的。藝術生產(chǎn)首先是社會生產(chǎn)活動,藝術品就是社會產(chǎn)品,因此它可以反映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的。因此藝術是現(xiàn)實的,又要與現(xiàn)實分離,藝術作為自律的實體,同時也是個社會事實,這就是藝術與社會現(xiàn)實具有的雙重情況,
矛盾的關系正是藝術這種與社會之間的張力,構成了藝術。從現(xiàn)實中來,你又要批判他,與他保持距離,我介入社會,然后保持批判的開放性,這樣才能保持自身。而藝術就是通過其獨特的形式與社會拉開一定距離的,其抽象化的藝術語言與現(xiàn)實經(jīng)驗區(qū)別開來,要不然就是直接表達內容了。藝術就是抽象,迂回性的藝術語言就是為了區(qū)別日常語言,只有這樣才能拉開與日常的距離,同時也具有了審美性,也能更好反思,把握日?,F(xiàn)實。所以,為何要說抽象話?
呢首先一點,那就是為了區(qū)別于日常語言,你用日常語言就很難去難過,日常很難拉開距離,也就無法用他的東西去犯他,批判他,既然你要批判他,那就要拿另一套東西出來對付他,沒有說拿他自己的東西去犯他的,這是很難的。其次,日常語言體系已經(jīng)被意識形態(tài)污染了,不夠清晰,沒有抽象化的清扯。總之,我們可以說抽象化,比如詩歌藝術家就是一種抽象的語言,帶給人美的感覺,同時再去解釋一些真理性內容,也可以反映真實的世界,去批判社會等等。
音樂是傳統(tǒng)認為最抽象的藝術語言,比如純音樂,根本就沒有使用日常語言,給人帶來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具有相對開放性。我們可以說藝術就是語言,只不過這個語言語言因其抽象也打開了開放性,也具有了審美性。詩歌這種抽象的語言是具有開放性的,畢竟每個人可以讀出不同的東西,或者讓你自行發(fā)展更多東西,藝術的語言就是不要把話說死的語言。為何拉康要說抽象話,那就是因為他要保持開放性。他沒有把話說死,那就是因為他知道真理了,
是不可能的概念,無法與現(xiàn)實實現(xiàn)。同意聰明的哲學家都不會給他們的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比如阿多諾還有拉康的各種概念,他就要說各種模棱兩可的話,這也是分析家要做到的素養(yǎng)之一,會寫詩或者說詩意的語言。這一方面可以引起分析者的深思,另一方面是把真相留給分析者自己,而不是強加給分析者,因為分析家并不把我真相。他不把話說死,那就是因為他并沒有真正把握真實,沒人可以真正把我。所以需要藝術藝術家可以有他想表達的內容,
但不會直接的表達。為何我反感說唱?那就是因為他太直接了,太直白了,大部分說唱歌曲節(jié)奏很接近日常語言節(jié)奏,歌詞更加口語化,不夠抽象,根本拉不開一個距離。而且太過直接的東西固然可以讓人很快理解,但也很容易讓人忘記,只有那些抽象的,需要你經(jīng)過各種迂回理解的東西記才是深刻的。說唱的歌詞,想表達的內容雖然都很叛逆,也有批判社會的,而且都是很直接的批判。但其形式具有保守性,又因其形式本身就是內容的表達,這兩者是不可分的。
所以在我看來,說唱不夠藝術,直接表達的藝術不是藝術,藝術中不能具有直接的社會性,直接介入會喪失藝術的自主性。拉開距離不是為別的,就是為了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從而避免成為政治的傳聲感微妙曲直的表達除了表達美,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保命的,所以藝術要批判,但通常不會直接的批判很多所謂接地氣的藝術,很容易陷入到意識形態(tài)陷阱。藝術要具有超越性,這個超越一方面指形式的超越性,一級要保持其抽象的形式。另一方面,其內容超越虛假意識形態(tài),
要批判他。像阿多諾就比較欣賞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從來沒有直接談壟斷資本主義,而是通過其獨特藝術形式揭露非人的壓抑社會,即保持了藝術的魅力,又對社會進行了批判,這樣的做法就很明智,很藝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