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游記12:歸途


2022年8月1日,東北第19日,我在大連站上車。沒有坐飛機,也沒有選高鐵,而是登上T131次列車,取道山海關(guān),南歸。


大連站,兩次安檢后,登上停靠2號站臺的這列特字頭。21世紀,高鐵時代,T們早已失去往日的驕傲,淪為不折不扣的“慢車”。作為純火車迷,我為選擇它想出了一個特別硬氣的理由:更直觀地感受上海和大連的距離。
?
T131次穿行在城市里,跨越風光一時的老站。而我在孤獨的軟臥包廂里,眼看著大連漸行漸遠。


19天東北探索里,疲憊侵蝕我的寂寞,還好,視野里出現(xiàn)大連北站,這是大連地區(qū)的高鐵終端,也是大連城區(qū)的北端。越過此處再往北,就是遼東半島的腹地。
?
我的“一人時間”在金州站被打斷了,包廂里進來一家四口,包括一位小嬰兒。她們乘坐這趟車去徐州,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聞名遐邇的地方,參加婚禮。

四位乘客中,老阿姨身體不太好,需要在下鋪休息。我只好到車廂過道去,張望掠過的風景,順便去周圍包廂看看哪里還有空余的下鋪。
?
此時正值午后,軟臥包廂大多從里面鎖著門。正當我快要放棄,13號車廂最前端的包廂引起我的注意:它的門是打開的。
?
包廂內(nèi)坐著一對母女,征得她們的同意后,我坐了進去。母女二人在旅順生活,坐這趟車回葫蘆島探親。
?
阿姨穿著白色衣服,不時在手機上處理工作事務;她的女兒,一位喜歡貓咪的小姑娘,好奇地看著我這位不速之客。我們交流起彼此的家鄉(xiāng)和生活,萍水相逢的距離感被一時的“車廂共同體”取代。

看我不時在記錄本上寫下車站,小姑娘很好奇。她拿著貓咪玩偶靠近我,模仿小貓的聲音逗我玩,讓我回想起兒時和妹妹嬉戲。
?
此刻,T131次已經(jīng)由北轉(zhuǎn)向西,駛上溝海鐵路,沿著渤海灣的穹頂向另一端的溝幫子前進。
?
列車速度突然放緩。是到站了么?我向車外看去,發(fā)現(xiàn)線路兩邊有許多積水。阿姨說,前幾天大連一帶下了大雨,導致了一定程度的洪澇。走出包廂,我看到許多乘客在走廊上看向窗外。列車緩行到一座小橋時,地上的限高桿只剩橫杠可見。駛過積水地帶后,列車的速度又恢復如初。

溝幫子站是溝海鐵路和沈山鐵路的連接站。到達此地意味著列車已經(jīng)繞過渤海灣,即將一路向南,直取關(guān)內(nèi)了。
?
傍晚的霞光映紅了半邊天空,灑在巨龍般的T131次上。凌海、錦州、塔山......一個個熟悉或者陌生的車站挨個在窗外掠過,電影《大決戰(zhàn)》映入我的思緒。

沈山鐵路在內(nèi)戰(zhàn)時期是國共鏖兵的焦點。如今無論是運籌帷幄的將帥,還是麾下搏殺的士兵,大都成為歷史。只有鐵路故線猶在,越過風雨,為后世憑吊。
?
葫蘆島站到了。我別過母女二人,回到自己的包廂內(nèi)。包廂里的一家人午睡剛醒,正在整理內(nèi)務。我和他們聊了一會兒天后,又到過道上去放風。
?
包廂門口,有兩個山東乘客,我加入了他們的聊天。其中一個小姐姐姓孟,名珂,和孟子的名字同音不同字。
?
我和小姐姐出生年份比較接近,話題大部分集中在地理和二次元上,聊得很投機。
?
“現(xiàn)在有些用戶批評嗶哩嗶哩‘變質(zhì)’了。”我不經(jīng)意說。
?
“是這樣的。”小姐姐表示贊同,“不過,它也要在市場上謀生啊?!?/p>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蔽腋锌?,“如果真的按照那些二刺螈所謂的‘非商業(yè)化’的道路走下去,恐怕早就樹倒猢猻散了。哦對了,請問你是在哪兒下車???”
?
“我在濟南下車,準備停留幾天后去其他地方?!?/p>
?
“我對濟南印象最深的它的泉水,尤其是趵突泉。這次我本來想從大連坐輪渡去煙臺,然后去濟南,可惜因為時間原因沒有成行,希望下次可以去看看。”
?
此時列車減速,山海關(guān)站到了。這里作為明長城的東端,家喻戶曉。明末,吳三桂在這里獻關(guān),皇帝就得去煤山上吊。

T131次在黑色的夜幕里奔馳。過了這里,東北真的在身后了。
?
第二天清晨醒來不久,列車抵達徐州。此地是京滬、隴海鐵路的交匯點,也是“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在。隨著金州一家人的離開,我又獲得了“一人時間”,獨享包間。
?
興許是夏季,萬物蔥蘢,窗外還是江北,但景物已經(jīng)和江南大差不差:路基一旁的農(nóng)田里,翠綠色的稻谷被方方正正地劃成格狀,農(nóng)民的自建小屋星羅棋布,分布在田地四周。
?
越過淮河,列車在蚌埠車站一掠而過,沒有停頓。2008年合寧鐵路開通之前,上海至合肥的火車過江后,需要在蚌埠進行換向,可見當時蚌埠在鐵路系統(tǒng)里的地位。高速化洪流沖擊下,昔日的“鐵路重鎮(zhèn)”減色了。
?
下一站是南京站。這座橫跨長江的石頭城從三國時代,就是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的對象。T131次減速通過南京長江大橋時,我靠近窗戶,仔細觀賞著這條無數(shù)次經(jīng)過的河流,聆聽它的流經(jīng)的廣袤國土,那當曲的淙淙清流、虎跳峽的咆哮和宜昌段的曲折,都在南京段漸漸開闊而溫和下來。棕黃的江水恍若一面平整的歸歌,倒映天上白云。

駛出南京站的列車進入京滬鐵路滬寧區(qū)間。T131次列車的旁邊聳立著高架,高架上是2010年通車的滬寧城際高鐵線路。這條線路通車后,極大增進了滬寧城市群的互聯(lián),同時也讓承擔過重客運任務的京滬線空閑下來,一些小站因此停運。

比起風吹雨打日益破敗,我更愿意看到這些退役小站再度客運,使資源最大化。希望鐵路局可以在部分既有鐵路上試行通勤客車,給予旅客更多出行選擇。
?
安亭西站在窗外掠過,T131次進入了上海地界。我整理好行李,即時心得,寥寥幾筆,抓緊在記錄本上記下。


也許,路過它們,并且深深地愛過,就是旅行的全部意義。我坐著上海地鐵3號線,在海派的水泥森林里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