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超5億元!上汽大眾上半年凈利暴跌80%,何時能斷奶?
曾幾何時?合資車企獨占銷量鰲頭,同時也是合資車企所在集團的利潤“奶牛”,而自主品牌僅有跟隨合資車企的份,依靠性價比來換取一些市場份額,至于車企的盈利能力,更是無法與合資車企相提并論,但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開始萎靡不振了。

近日,大眾品牌作為較早進入國內(nèi)市場的汽車品牌,更是合資車企的代表,無論是銷量,還是營收以及凈利潤方面,長久都有出色的表現(xiàn),但是,2023年上汽大眾的表現(xiàn)卻讓網(wǎng)友們大跌眼鏡,凈利潤暴跌,營收下滑,銷量下滑,具體業(yè)績表現(xiàn)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上汽大眾作為上汽集團長久的銷量擔當,以及利潤重要貢獻品牌,一直都是王者的存在,即便現(xiàn)在各方面市場數(shù)據(jù)全部下滑,上汽大眾依然還是不減當年,只是貢獻率降低了很多。
2023年上汽大眾業(yè)績數(shù)據(jù)

上汽集團公布2023年上半年業(yè)績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上汽大眾上半年營業(yè)總收入為536.3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營收635.82億元下滑15.65%;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為5.3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28.04億元下滑80.95%。
2022年上半年業(yè)績數(shù)據(jù)

也就是說,上汽大眾2023年上半年營收雖然有下滑,但還保持在超500億元,但是,凈利潤卻僅有超5億元,出現(xiàn)了暴跌,那么這個盈利能力是一個什么市場表現(xiàn)呢?有道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不用盈利能力特別強的比亞迪汽車與其對比,僅用表現(xiàn)一般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2023年業(yè)績與上汽大眾分別進行對比。

吉利汽車2023年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上半年實現(xiàn)營收731.8億元,同比增長25.8%;吉利汽車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5.7億元,同比上漲1.2%。
長城汽車2023年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長城汽車上半年營業(yè)收入699.71億元,同比增長12.6%;長城汽車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3.61億元,同比下滑75.69%。

也就是說,吉利汽車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是上汽大眾接近3倍的凈利潤,長城汽車上半年凈利潤是上汽大眾兩倍還多的凈利潤。
這就是上汽大眾目前的盈利能力水平,上汽大眾作為利潤“奶?!?,每年能擠出的利潤在急劇縮水,何時會斷奶呢?雖然現(xiàn)在還無法確實準確時間,但是,上汽大眾半年超5億元的凈利潤存在感是越來越小了。
上汽大眾近4年上半年凈利潤表現(xiàn),2023年凈利潤5.34億元,2022年28.04億元,2021年28.85億元,2020年凈利潤70.75億元。也就說三年前上半年,上汽大眾還有超70億元的凈利潤,三年后凈利潤僅剩超5億元,上汽大眾三年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上汽大眾為什么會出現(xiàn)凈利潤暴跌呢?我們來看2023年上半年上汽大眾的銷量表現(xiàn),上半年上汽大眾銷量50.33萬輛,同比下滑12.42%;再看長城汽車2023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519226輛,同比微增0.14%;吉利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為69.4萬輛,同比增長13.1%。
上汽大眾與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從銷量和凈利潤進行對比,很明顯上汽大眾銷量下滑,導(dǎo)致了凈利潤暴跌。
另外,就是合資公司的通病了,新能源時代,新能源汽車電動化進程緩慢,大眾品牌雖然導(dǎo)入了新能源車型ID系列,但是,車型明顯有點水土不服,初期是銷量較低,目前終端加大了優(yōu)惠力度,銷量提升了,但凈利潤必然會受到較大影響。

具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上汽大眾ID.3半年售出1.21萬輛,ID.4 X為1.18萬輛,ID.6 X僅3852輛。三款車這樣的銷量表現(xiàn),還不如比亞迪一款暢銷車型一個月的銷量高,面對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汽大眾被迫在7-8月份加大了終端優(yōu)惠,想要達到以價換量的結(jié)果。
縱觀現(xiàn)在的合資車企,很多合資車企到了要銷量還是利潤的階段,也都明白了唯有能活下去,才會有機會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