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里講到另外一個人了。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qū)υ唬荷陾?。子曰:棖也欲,焉得剛?孔子有一天感嘆,他說我始終沒有看見過一個夠得上剛強的人。要注意這個“剛”字,脾氣大不算剛,那是脾氣大。剛的人是方正,并不一定脾氣大,普通講這個人很別扭,高帽子戴不上,罵他也不改變,這差不多有點像剛,但還要看他的品德、智慧、修養(yǎng)。前面我曾經(jīng)提到有一個人講過,他說上等人有本領(lǐng)沒脾氣,中等人有本領(lǐng)有脾氣,下等人沒本領(lǐng)脾氣大??鬃舆@里的剛是指有本領(lǐng)沒脾氣的上等人而言。 孔子講了這句話,有一個人說,有嘛!申棖,他不是很剛嗎?“子曰:棖也欲。焉得剛?”他說申棖這個人有欲望,怎么說是剛呢?!一個人有欲望是剛強不起來的,碰到你愛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無欲”則剛,譬如說,這個人真好!真了不起!就是一點毛病,愛錢。既然他愛錢,你拿錢給他,他的了不起就變成起不了。你說這個人品德樣樣都好,就是有一個毛病愛讀書,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用他了,什么都不和他談,專談書,他就中計了。歷史上有些人,“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請他出來做官,他不干;任何權(quán)勢拉攏他,理都不理。但是中國政治上有一個傳統(tǒng)的手法,只要在人上者,肯“禮賢下士”,管你什么人,都要吃癟、投降。有人認(rèn)為你是天下第一人,你不出來,奈天下蒼生何?這時候你想想,覺得還不錯,不妨出來試一試。功名富貴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怕“禮賢下士”。只要以禮下人,任何英雄都不免來入彀中。不過要有道德做背景,如果沒有道德的基礎(chǔ),僅是這樣亂用,禮也是一把刀,有時要把自己殺掉的,這要特別注意! 所以真正剛強的人是沒有欲望的,無欲則剛。有一個學(xué)生要我寫一副對子,我送他八個字。上聯(lián)是佛家的思想,下聯(lián)是儒家的思想:“有求皆苦,無欲則剛?!比绻阏f什么都不求,只想成圣人、成佛、成仙,也蠻苦的呀!所以有求就苦,人到無求品自高,要到一切無欲才真能剛正,才可以做頂天立地的人。 孔子說申棖還有欲望,怎能算得剛?因此,引出了另一個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