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倦拋書午夢長
下面一個大問題來了。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宰予是孔子的學生,四科高弟之一。孔子說的言語、文學、德性、政治這四種才學分類,宰予等于是孔門那個“學府”里的后起“語文系”的系主任呢!言語嘛,宰予的長處就是“利口”。“宰予晝寢”據(jù)古人的解釋是白天里睡覺——大概睡午覺,或睡懶覺。被孔子看到了,就罵他:“朽木不可雕也”,這個爛木頭無法雕鑿?!凹S土之墻不可杇也”,這個爛墻去粉刷也粉刷不好?!坝谟枧c何誅!”該死!該死! 因此中國過去守老規(guī)矩的讀書人,不敢睡午覺,都是受這一段話的影響。我們知道,歷史上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也是有名的理學家,他就不敢睡午覺,盡管忙成那個樣子,還是不敢睡午覺,怕孔子會發(fā)牢騷——“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所以曾國藩改成睡晚覺。早上起得早,公事又多又忙實在受不了,沒有辦法,只有在吃晚飯以前睡一下,然后夜里精神又好。這個晝寢的教訓,在古人是這么嚴重的事。 后來到了民國初年,洋學堂是學的西方文化,新的規(guī)矩一定要睡午覺,尤其那個時候,德日式的訓練風氣來了,早起有朝氣,補充的休息時間便靠午睡,否則不合乎衛(wèi)生。那么“宰予晝寢”的問題怎么辦呢?有人便提出如康有為、梁啟超他們的意見,說這個不是“晝”寢,是“畫”寢的錯誤。因為宰予沒有事,常常在寢室里頭“畫”壁畫。除非幼稚園的學生,可能偷偷地在墻上亂畫,宰予又不是小孩子,為什么要在墻上亂涂?讀書不多真難,后來才知道受了康有為他們的騙。這個“畫寢”的問題,最先提出的是梁武帝,后來宋代也有個人照此講過,說宰予并不是白天睡覺被罵,而是他在寢室的墻上亂畫,所以孔子罵他。康有為他們的說法,并非創(chuàng)見。 然而,據(jù)我們的了解,古人對孔子這兩句話,似乎都曲解了。據(jù)我的研究,這兩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這根木頭的內(nèi)部本來就已經(jīng)腐壞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沒有用的;“糞土之墻”,經(jīng)螞蟻、土狗等爬松了的泥巴墻,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會倒的,這種里面不牢的墻,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沒有用的。等于房子爛了,你把它整理起來,像用現(xiàn)代的三夾板、甘蔗板、壁紙一敷,走進去看看很漂亮,但架子松散,這是不對的、靠不住的。 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就懂得他是說宰予的身體不好,只好讓他多休息一會兒,你們對他不要有太過分的要求。這個道理,我是從學生中體會出來的。因為我有幾個學生,能力好、智慧高,他的才能見解,老實說我都佩服。但要命的是,交給他一件事情,一個月都沒有消息。罵他嗎?不忍心。實際上他三天兩天就患感冒,一天到晚都必須與床為伍,沒有精神,只好躺下來睡覺。我才發(fā)現(xiàn)“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不是說他壞,而是他的底子太弱了。但是人很奇怪,身體弱的人頭腦都好,試看《孟子·盡心》里:“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一個有病的人,因為經(jīng)常在病苦中,身體沒有其他的活動,所以會多思想、會搞學問。體力好的人,運動得錦標的,要他寫兩篇,他很吃力。這兩件事,不可得兼;體能好,智慧又高,文武具全的人太少了。學問、德業(yè)好的人多半體弱多病,這是事實。所以孔子說:“于予與何誅?”對于宰予不必過分誅求了。“誅”者求也,在此不可當殺人的“殺”字用。“誅”也是要求的“求”,這里“于予”的“予”就是宰予。換句話說,你們對于宰予,何必要求太過呢?就讓他睡個覺吧! 接下來: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孔子說,從前我聽了一個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F(xiàn)在我年紀大了、人生經(jīng)驗多了,聽了一個人說的話,還要觀察觀察他的行為。這個改變,是宰予給我的啟發(fā)。 古人根據(jù)這些話解釋說,孔子對宰予恨極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從生活和教學的經(jīng)驗中體會,便可知孔子這樣的話,是說他從前看到一個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這個人將來一定有成就——“聽其言而信其行”。后來他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一個人即使有才具、有學問,但沒有良好的體能、沒有充沛精力,也免談事業(yè)。一個人做事業(yè),必須要有強健的體力,飽滿的精神。所以孔子說,我看了宰予,對人生看法有了改變,天下事實在并不簡單。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卻一輩子做不好事業(yè),因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夠。所以曾國藩的相法便說:“功名看器宇,事業(yè)看精神?!庇械览恚∷晕艺J為這一節(jié)是這個意思,對與不對,還待大家再研究。不過我個人至少到今天為止,認為是這樣的。只是古人把孔子描寫得太古板、太迂腐了,其實孔子非常通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