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
??從東北到西南,在中國地圖上,用行跡劃出一條對角線
???飛機之上,俯瞰昆明燈火,并無滬粵燈影如川,反而是點點微茫,星羅棋布的分散在大地上,若說大城市的燈火,像是中原的主動脈一樣,將騰飛的經(jīng)濟帶給祖國母親。那這彩云之南,便是扶著搖椅,曬太陽品茶的老翁手上的毛細血管,流的平穩(wěn),安逸。
吉林的夏日,溫度也近三十度了,飛機中轉(zhuǎn)的北京,更是悶熱異常,但到了更為向南的滇地,撲面而來的是水汽與清風(fēng),讓本來旅途勞頓的我們,又有了徒步的熱情,在機場外遠眺一江清水橫亙于前,遠方是市區(qū)的燈火,時間已至凌晨三點,天空中沒有一絲晨光,但這座城市所帶來的感受,是無限的朝氣。
讀初中的時候,學(xué)過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但也只是記住了介紹中各色的菌子鮮美,直到身臨其境,才感受了雨的韻味,一日之間,間隔著糟了三次雨的洗禮,早在出租車上,開往市區(qū)的路上,淅淅瀝瀝的拍打著車窗,中在石林之內(nèi),將單調(diào)的石頭,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末是在火車站,大雨瓢潑,若自信些說,大抵是老天在挽留將離的我們。
石林之處,顧名思義,怪石參差,宛如林木叢生,石林中石均被分作三節(jié),其中原因,便是滄海桑田的變幻,水位線的位置,被銘刻在磐石之上,石林中若只是石,當(dāng)然不足以作為一方地標,石林之奇,更在石之姿態(tài),剛?cè)雸@時,池中有出水觀音,后有水洼,中白石露角,好似水中嬉戲,再見大小石林中,關(guān)公舞刀,八戒撐肚,三藏禪定,飛鳥哺食,讓人無論如何都要贊嘆一句自然之神奇,但若想到靈智未開的小孩子來觀賞石林,大抵也體味不了這鬼斧神工,給石林帶來這種神奇的面紗,不僅是自然的偉力,更是因為華夏兒女心中獨特的浪漫。
第二日的行程在麗江,早有耳聞云拿的閑適與安逸,四點早期,不是為了趕上早班的公交,而是拾菌子,深夜不眠不是為了加班完成工作,二十吹著涼風(fēng)品味花茶。在麗江的古城中,我首次感受到了這慢生活的美妙,流水的小巷,光潤的石階,古樸的屋檐之下,存著現(xiàn)代化的牌匾,樓閣鄰里之間,是本地納西人對游客最高的歡迎,清晨的古城,大部分店家還未卸下門板,古城中人也不多,四方街的大牌子,與長年生長的大樹,讓然仿佛體會千年前納西族先民的溫度與脈搏,晚些時候,古城就成了人的海洋,交錯縱橫的街道里,四海游客的腳印遍布,相比清晨,是多了許多煙火氣,但憑心說,游覽這樣的古城,并不如在陽臺旁邊看著街道上星星點點的燈火有韻。
旅店就在古城的一旁,夜里的麗江又下了雨,雨不大,清冷的風(fēng)不會敗壞人的意興,古城的屋檐將水塑造成簾幕,看著原本溫潤的古城,在雨水的洗禮下倒添了幾分凄清,顯得這并非是云南,而是如鏡一樣的煙雨之鄉(xiāng),啊就讓這從天而將的水蕩滌腳步揚起的塵埃,將一個干凈純潔的古城,永遠的留在未來。
云南實在是文字的嘉賓,阿來所著的《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也同樣成了無數(shù)初中生的記憶,我們的下一站,即是這地稅的發(fā)源之處,玉龍雪山。
云南本就處在第二階梯之上,平地的海拔就在2000米左右,可玉龍雪山依舊屹立在那里,六點啟程,,天邊尚無一絲曙光,等車開到山腳,看見那云霞包裹著朝陽,自己被染得金黃,依舊壓力不了太陽噴出的光芒,純白的云帶,給山帶上一頂帽子,接著便是連綿的大巴與索道,山上霧極大。向下望去只有亂石可見,雖說高于泰山許多,但并無一覽眾山小的愉悅,反而都是高處不勝寒的冷清,索道已經(jīng)使我們爬升至4506米,距4680米的目標并不遙遠,但因高山之上的低氣壓,每走一步都是疲勞感侵蝕全身,并不比岱宗之行輕松多少,看著山峰上的高度碑,這也許是人生中唯一的登峰體驗,可惜云霧環(huán)繞,只能閉眼感受手可摘星的成就感。
下山后,明媚的陽光照遍了山與云,雪山上的樹木,石礫,冰川,云煙,都清晰可見,故謂,不識玉龍真面目,只緣眼沒云霧中。
雪山之下有藍月谷,不知為何,此地之水,成藍似碧,一處平靜一處湍急,從上至下,又四段落差而分割成四處湖面,好似高原上的女子,梳妝而成的淡雅文靜,但依舊保持著奔跑與吼嘯的野性,存留著建議而勇敢的內(nèi)心。
離了玉龍雪山,還有半日的時間,我們便在一起打牌,漫步,在KFC吃這一桌的炸雞漢堡,再侃侃而談遇見的人與事,云南帶給人的不僅是絕美的景色和鮮嫩的菌子,更是教人在這不斷搏殺的時代再次品味人生,去享受,去熱愛你的生活,在大城市中生活久了的現(xiàn)代人,該來到這彩云之南,讓舒適的風(fēng),溫潤的水,擁抱你疲憊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