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誰也沒錯
從出生到現(xiàn)在,人們一直被世俗和外人所束縛著。上學(xué)、就業(yè)、結(jié)婚、生子、照顧孩子然后漸漸老去。在“無比正確的生活”中,是否已經(jīng)有人察覺到自己失去了什么?是繼續(xù)按部就班地生活還是拋下一切追尋自我?
《我不過無比正確的生活》中所提倡的是一種真實和舒暢的生活。有終生未婚的張曼玉,她沒有被美貌、愛情、年齡所綁架,享受盡了人生的美滿,也有為追求自我而付出生命的朱淑真。且不論他們是對是錯,但就那義無反顧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姿態(tài)就令人為之動容。
選擇自由可能就意味著要迎接未知不定的生活,選擇真實注定要面臨生活的殘酷與虛假,選擇舒暢就得注重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不再為他人而活。這需要內(nèi)心時時刻刻的警醒、不顧前方危險的勇氣與關(guān)鍵時刻能扭轉(zhuǎn)逆境使其化險為夷的運氣和智商。所以很多人寧愿繼續(xù)與他人并無二致的生活也不愿為內(nèi)心的聲音做出行動。
社會的愈漸發(fā)展所帶來的是求同存異的多元化。在這個世上早已沒有真正正確的生活方式,人們不必再為自身與他人的差異去感到羞愧、自責(zé)。
而在“自我”并不提倡的古代社會,追求自由生活的女性們所選擇的道路卻成為了迷失自我之途。即便如此,真實、舒暢的生活卻是所有人都為之向往的。有些時候,甚至值得放棄表面上的安穩(wěn)與平靜。
在這個越發(fā)急功近利的社會,很多人都夢想著一夜成名、有房有車。于是越來越多的人讀書、學(xué)習(xí)技能、賺錢只是為了獲得人們眼中的成功。我們會輕視那些隨心所欲過自己生活的人,認為那是一種異類。然而除了奮斗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有時候也會這樣反思自己,在安排得密密麻麻的時間表中尋找生活的意義。卻未曾找到任何答案。
那是絕對錯誤的。在看到為囚犯付出一生的女孩故事時,內(nèi)心早已草率地下了結(jié)論。因為無法付出像她那樣眾叛親離的代價。不是無法,而是不敢。
縱使再多的人為這個故事感動,佩服姐姐的勇敢,我也無法拋棄世俗的偏見和他人的眼光過那種只按自己意愿的生活。這同樣是一種悲哀。
是否是錯誤的?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艾小羊并未給出最終的答案。姐姐的回答卻讓我開始動搖自己的想法:“我還是愿意把這樣的人生再過一次。一個人,應(yīng)該熱愛自己短暫生活的每一天?!?br>
其實我知道的,她沒有錯。其實她只是遵循自己的本來意愿而活,即使未曾善始善終。其實那些被我們視為“異類”的人們都沒有錯。
其實誰也沒錯。只是各自選擇了生活的不同方式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