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神作《沙丘》上映,科幻大片鐘愛的建筑風格,在地球上可能將要被淘汰?
素材來源:鳳凰空間(ID:fhkj666666)
編輯:設計小教室(ID:designdid_top)

《沙丘》原著在科幻界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每一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沙丘》。
?
影片制作陣容也是堪稱神仙級別,導演是“科幻圣手”,曾執(zhí)導《降臨》《銀翼殺手2049》的丹尼斯·維倫紐瓦,電影配樂則是諾蘭的御用配樂漢斯·季默。演員則有“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滅霸”喬什·布洛林、“天啟”奧斯卡·伊薩克、“國民男神”張震……
?
故事背景是遙遠的未來,10191年的卡拉丹星球上,亞崔迪(Atreides)家族的成員被暴虐的皇帝發(fā)配到了遙遠且環(huán)境惡劣的星球——厄拉科斯(Arrakis),并讓他們負責那里的香料開采……
?
電影中無盡的沙海、巨型沙蟲、巨型建筑和飛行物……這些場面都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震撼。
?

?
影片的藝術總監(jiān)維梅特在開始草圖創(chuàng)作之前,參考了古老的金字塔遺跡、侵蝕山谷的冰川、大理石礦坑、西歐海岸的二戰(zhàn)掩體等素材,最終將“粗野主義”作為影片建筑的整體基調。
?
粗野主義這個詞匯最早源于法語短語béton brut(未處理的混凝土),用來形容使用粗糙和厚重材料建造的建筑。這種風格出現(xiàn)于20世紀中期,在20世紀50年代的歐洲、日本等地流行起來,該風格主張使用裸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加修飾,不在意比例關系,張揚建筑樸素、錯亂的美感。
?



?


??
影片中的建筑規(guī)模龐大,冷酷粗獷,棱角分明,具有混凝土的質感,體現(xiàn)著人們對權貴勢力的崇拜。
?
我們發(fā)現(xiàn),像這樣非人尺度的粗野主義建筑,在近些年的科幻電影中不斷出現(xiàn),構成了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想象。
?
?
虛擬世界的粗野主義建筑
集權的絕佳隱喻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在《沙丘》之前的一部作品是賽博朋克風格的《銀翼殺手2049》,影片中的洛杉磯警署和泰瑞公司總部,都是粗野主義的建筑風格。
?

?
影片《撕裂的末日》中政府的強勢形象依賴于個體視覺分離,居民們和領頭人物穿黑白色調的衣服以維持共同的和平,城市本身也通過展現(xiàn)大量的混凝土建筑,來維持一種幾乎是重復的規(guī)律美。
?

?
在斯坦利·庫布里克導演的電影《發(fā)條橙》中,一座現(xiàn)實中的粗野主義建筑成了主人公與其流氓朋友的團體據點。
?

?
混凝土這種帶有一絲溫度的材料,能夠完全切斷人與自然世界的關系,常用于表現(xiàn)科幻電影中冷酷的世界。
?
在科幻電影中,巨大的粗野主義建筑也往往能反襯出人的渺小,這種巨大的空間感,是技術、資本控制人性的絕佳隱喻。
?
?
真實世界的粗野主義建筑
平等社會理想實踐的縮影
實際上粗野主義在誕生之初,是懷抱著一種平等的社會主義烏托邦理想。
?
20世紀中期,二戰(zhàn)中被摧毀的歐洲城市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重建,鋼鐵等建筑材料短缺,這一時期的歐洲建筑師面對戰(zhàn)爭后的滿目瘡痍,開始努力尋找更加簡單、誠懇、注重功能性的設計,試圖創(chuàng)造更平等的現(xiàn)代社會,在這一背景下,混凝土這種易得、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材料受到了建筑師們的青睞。
?
“粗野主義建筑”這一術語,最初由英國建筑師史密森夫婦(Alison & Peter Smithson)提出,他們的代表作羅賓漢花園就是他們社會住房理念的實踐,兩個巨型的居住區(qū)將地塊圍合,在喧鬧的城市中創(chuàng)造出靜謐的綠地,公寓中的寬闊陽臺構成了空中的街道,鼓勵居民間的互動。
?

?
史密森夫婦的這一理念,深受建筑師勒·柯布西耶晚期作品的影響。
?
在歷史上,建筑和藝術的趨勢總朝著精美化發(fā)展,當柯布西耶設計馬賽公寓時,對混凝土模板不加任何修飾,保留著原材料的花紋、質感和污漬,這種手法對當時的建筑領域是重重的一擊。
?


?
柯布西耶將這種原始的、粗獷的風格,稱作“Beton Brut”,翻譯成中文便是“粗制的混凝土”。
?
粗野主義的核心,是對材料的敬畏和誠實的表達,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大師都曾探索過這種風格。
?
日本建筑師丹下健三試圖將民主的主張通過建筑的形式痛快地表現(xiàn)出來,在1958—1960年設計倉敷市廳舍的過程中,整個設計從形式上雖然以奈良的正倉院作為原型,但運用了粗野主義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和鋼筋混凝土材料,采用宏大又具有力度感的比例元素,將原來倉院的木質結構進行了夸張化的處理。
?

?
20世紀50年代末,貝聿銘設計了紐約基普斯灣高層公寓,在這個設計中他大膽地采用了表面未進行任何裝飾的清水混凝土結構的梁柱,并將所有結構暴露在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貝聿銘對混凝土美學充滿了信心,同樣也為降低建筑成本進行了考慮。
?

?
粗野主義建筑也讓一些人難以接受,1968年建成的波士頓市政廳看上去笨重、凌亂、粗糙,這是建筑師卡爾曼·米基奈和諾爾斯的故意為之,這座建筑2008年被評為世界最丑陋建筑之一。
?

?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蘇冷戰(zhàn)中,蘇聯(lián)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國力達到最強。此時充滿野心的蘇聯(lián)建筑師延續(xù)了粗野主義的建筑風格,創(chuàng)造出了漂浮、巨構、懸挑甚至出現(xiàn)了帶有很多反重力風格,充滿未來感的建筑,創(chuàng)造出了時代的奇觀。
?


?
除了蘇聯(lián),粗野主義還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綻放,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被夾在蘇聯(lián)和西方之間,在這里兩者的文化相融合,誕生出了似乎不屬于這個星球上的建筑與雕塑,自成一派。南斯拉夫的建筑,啟發(fā)了后來眾多建筑師和游戲設計師。


?
看看這些建于幾十年前的粗野主義建筑,真覺得自己誤入了某部科幻大片的片場。
?
?
面向未來的粗野主義建筑
延續(xù)還是拆除?
從20世紀70年代起,粗野主義建筑開始進入了衰敗的時期,這些建筑不可避免地被廢棄、遺忘,許多建筑也因政府缺乏資金維護和影響城市景觀等原因面臨著被拆除的困境。
?


?

然而流行趨勢也總是循環(huán)往復,舊的東西又變成新的,2010年建成的磯崎新設計的上海喜馬拉雅中心,建筑表皮采用了凸凹感很強的粗野主義語言,效果也很不錯。
?

?
在當代環(huán)保大趨勢的推動下,留存下來的粗野主義建筑不僅可以被發(fā)掘出新的用途,還可以被改造為使用綠色能源。
?
比如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建于1970年的倍耐力輪胎大樓,曾是當?shù)氐臉酥拘越ㄖ?999年被空置?,F(xiàn)在這座建筑被Becker + Becker事務所改造成了一座零能耗酒店,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產出的能源來維持運轉。
?

?
對于已經失去了使用價值的粗野主義建筑,簡單粗暴地拆除或許不是最好的辦法。
?
今天這些原始的混凝土結構在現(xiàn)代玻璃和鋼鐵塔的城市中,依然有它獨特的魅力,如何在保持原有美學特征的前提下,減少建筑的碳排放量,并延長現(xiàn)存建筑的使用壽命,是擺在建筑師們面前的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挑戰(zhàn)。
?
?
結語
由于電影、游戲等流行文化的影響,今天的粗野主義建筑已經與“賽博朋克美學”“廢墟美學”等名詞緊密相連,幾乎沒人記得這種風格的初衷——強調面向普通大眾,提供不加修飾的真誠設計。
?
如今,在現(xiàn)實中,粗野主義建筑已經成了歷史的遺跡;在虛擬世界里,它卻被當作極權控制的象征。
?
你喜歡科幻電影中的粗野主義建筑嗎?你覺得現(xiàn)實中的粗野主義建筑又將何去何從?
?
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以上圖片及資料內容部分來源于網絡,由設計小教室再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并分享我們的設計小教室
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干貨與技巧分享喲~
長按二維碼點關注我在小教室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