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公布名單了,印媒開始造中國謠!

一覺醒來,兩件大事。
第一件,9月7日,也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塔利班公布了“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政府建構,部分政府官員名單如下:
穆罕默德·哈桑任代理總理
巴拉達爾擔任代理副總理
阿卜杜·薩拉姆·哈納菲任代理第二副總理
阿米爾·汗·穆塔基任代理外交部長
穆罕默德·雅各布任代理國防部長
西拉柱丁·哈卡尼擔任代理內政部長
哈利勒·哈卡尼擔任代理難民部長
赫達亞拉·巴德里擔任代理財政部長
阿卜杜勒·哈基姆·沙蒂為代理司法部長
穆罕默德·伊德里斯擔任中央銀行代理行長
嗯,這么多陌生的名字,你也不需要每個都記得。
只要知道,最高領袖是阿洪扎達,以“埃米爾”身份領導國家。
“埃米爾”一詞來自阿拉伯語,意為“統(tǒng)率他人的人”。目前國家元首是埃米爾的,只有科威特和卡塔爾,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阿富汗。
還有,代理總理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是已故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的親密戰(zhàn)友,他也是老資格了,美國入侵阿富汗前,他就在塔利班政權中擔任外長等職。
副總理巴拉達爾,國際社會都很熟悉,是他領導塔利班與西方談判,最終美國撤軍。不久前,也是他率團來到天津,和王毅舉行了會談。

第二件事,印度媒體開始造謠,言之鑿鑿說,塔利班要將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移交給中國。
9月7日的外交部記者會,就有這一則最簡單的問答。
提問的是俄羅斯塔斯社記者,問:
據(jù)印度《先鋒報》報道,塔利班或將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移交中國,將坎大哈基地移交巴基斯坦,用于開展行動。消息人士還稱,中國和塔利班正在討論此事,巴基斯坦空軍工程師正在檢查五個前美國在阿空軍基地。你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一句話回答:我可以告訴大家,這純屬虛假消息。
造謠造到中國頭上。關鍵是,用心險惡。
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是阿富汗最大的軍事基地,距離喀布爾只有幾十公里,以前是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的最主要基地,后來又成為美軍入侵阿富汗的大本營。
這個軍事基地,塔利班會移交給中國?
毫無疑問,這是無中生有的事情。
塔利班不可能做。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最憤怒的就是外國侵略,塔利班前腳剛趕走美國侵略軍,轉手將軍事基地移交給外國,這是在侮辱塔利班。
中國更不可能做。我們出兵阿富汗,而且,接管美國在阿富汗的最大軍事基地,這可能嗎?且不說這會帶來的重大風險,也完全與我國外交政策不符。
但這樣的新聞,一些印度媒體,就這樣有鼻子有眼地報道出來了。這是什么樣的新聞準則?
兩條不太相關的新聞,但焦點都是阿富汗,怎么看?

第一,塔利班開始“建國”了,但也是小心翼翼。
比如,所有職務,前面都加了“代理”,表明這是臨時性的;而且,這只是部分名單,說明其他一些職位,還虛位以待。
但也確實帶有“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特色。比如,最高領袖是埃米爾,所有官員都是男性。當被問及為什么沒有女性部長時,塔利班發(fā)言人穆賈希德回答,政府還未組建完畢。
穆賈希德也明確:希望未來阿富汗所有階層,在新政府當中都有其地位。
另外,塔利班發(fā)言人沙欣則表示,塔利班希望與所有鄰國保持對話,但不會與以色列建立任何關系。
顯然,這不是一個國際社會熟悉的世俗政權,一些內外政策未必不會引起重大爭議。
喀布爾等城市街頭的零星抗議,就是一個信號。
第二,接下來,就是誰最先承認塔利班政權。
肯定會有第一個。第一,自然也有著特殊的外交意味。
但第一個,大概率不會是中國。
更不會是美國。美國還在舔舐傷口,拜登已經(jīng)明確:美國承認塔利班政權,還有很長路要走。
對塔利班來說,挑戰(zhàn)也是嚴峻的。奪江山易,治江山難。馬上面臨的,是阿富汗的饑荒問題,還有那么多公職人員的薪水問題。
所以,我們看到,塔利班保持了低姿態(tài),也與各國接觸,尋求建立外交關系,尤其是對中國,表達了加入“一帶一路”的愿望,希望中國提供積極幫助。
完全個人觀點,中國絕對不是美國的接盤俠,作為友好鄰國,中國肯定會給予人道主義援助,援助就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但另一方面,塔利班也要看到,阿富汗還是要自力更生,國際環(huán)境短期內也不會明顯改善。
我也有一點隱隱的擔憂,塔利班現(xiàn)在對中國期望很高,甚至感覺過高,假如這超過了中國的意愿和力所能及,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中國還是要淡定,污水也不會少。
中國確實要淡定,前面說了,第一個承認,我們沒必要去爭;會人道主義援助,但也要力所能及。
更別提,我們也有期待,這應該也多次向塔利班表達過:1,建立包容性政府;2,奉行溫和穩(wěn)健的內外政策;3,與恐怖主義組織切割。
對塔利班來說,也在做,但也有難度。我們也要有耐心,多鼓勵,多引導,肯定也會有堅持,但不是動輒施壓。
我們更要警惕,潑向中國的污水也不會少。
就比如印度媒體的上述報道,完全子虛烏有的東西,居然有鼻子有眼的報道出來。這不是第一次,肯定不會是最后一次。
這既是在挑撥離間,也是在混淆國際輿論,污名化中國。當然,假新聞也暴露出阿富汗變天后,印度一些人的焦慮。
焦慮的,也不僅僅是印度。這些國家越是焦慮,我們越是要淡定,不要急。
但不管怎么說,阿富汗的歷史,終于翻開了新的一頁,40年來的連綿戰(zhàn)爭即將結束,這是歷史性的時刻,更是歷史性的機遇。
昨天有專家就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79年阿富汗的人均GDP比中國還高,但40年過去了,中國改革開放,迅速發(fā)展繁榮;但阿富汗卻是一場接一場的戰(zhàn)爭,一個好端端的國家,被徹底打爛了。
期待這個鄰國,早日走上溫和包容之路,早日實現(xiàn)穩(wěn)定繁榮。中國和國際社會,確實要多幫助,多鼓勵,多引導。
阿富汗人,真的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