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改橫的改變之路

? ? ? ?直板是我的童子功,剛進乒協(xié)訓練班的時候,有個老頭給了一橫一直給我顛球,又讓我用手腕抽球,然后就讓我學打直板打法了。如果從開始學到改橫來算,直板打法有十一年的時間了。這種深厚的底蘊要改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由于中指的難受和手腕的頻繁酸痛,最后還是改了橫,這期分享一下改橫一路過來的過程。

? ? ? ?直板我學的是直板橫打,當時的教練比較有前瞻性,其他球館都會教推擋,但是我們教練那時候已經(jīng)說,學直板橫打才有前途。推擋還是我退隊之后自己學的,那時候還買了一塊日式直板來打,這塊日直也是我唯一沒有賣掉的直板,它在我手腕受傷打不了直板橫打的時候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最大程度發(fā)揮了我正手的威力。時至今日我偶爾也會拿來玩玩,但是膠皮退化比較嚴重,彈性比較差,摩擦也一般般。


? ? ? ?我在隊里一直打的都是clcr,到我上大學的時候拿出來看的時候邊緣都疏松了,開始掉木屑。已經(jīng)可以報廢了,然后我買了更輕也更薄一點的ye,反手嘗試了當時新出的天極3-60。感覺比較重,后面換成了超輕一諾王。大二紅雙喜出了301之后,我第一時間買了來打,一直打到我改橫,301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直板底板了。




? ? ? ?后來我把除了日直之外的直板全都賣了,然后就踏上改橫的路。這是個艱難的過程,直板的基本功給了我對于動作的概念和發(fā)力等一些基本的東西,所以剛開始覺得很舒服,沒啥難度。和人打比分贏也很容易。很多直改橫的球友也許都有相似的感覺,因為剛改橫,動作啥的都沒隨心所欲,還保持想象中的那樣標準,而且心理作用加持下,在最開始的一個月也許予取予求。可是仔細想想,我剛改橫打計分也能贏不是因為我有多么高天賦,或者多么適合橫板,而是我還在用直板的經(jīng)驗和思維在打球。
? ? ? ?很快,難受的時候來了,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在反手位!也許有人會說,你都會直板橫打了,橫板反手還有問題?直板橫打和橫板的反手其實基本可以算兩種技術了,沒有可以移植的地方。直板橫打板型比橫板容易固定,需要手指發(fā)力更多。而直板改橫板,反手位首先就需要控制板型,而且手腕的發(fā)力也需要調整,從反手發(fā)力打不到球,到現(xiàn)在能反撕,起下旋,擰拉,大概用了9個月,這還是經(jīng)過了各路人馬的指點還有周末多球訓練的結果。


? ? ? ?也有很多人改橫以后首先難受的是正手,因為直板正手和橫板正手也存在不小的區(qū)別,直板正手會用手腕和大臂輔助發(fā)力,而橫板確實是四平八穩(wěn)的前臂輔助發(fā)力,高手也會用手腕發(fā)力只是對于大部分業(yè)余來說橫板手腕如果發(fā)力,線路就控制不住了。改橫以后我橫板正手的問題是,摩擦比較少,擊打成分居多,這是直板留下來的,現(xiàn)在也在慢慢改善,估計還需要幾個月。可是最難改的不是動作,而是意識習慣。十幾年的直板,動作能改,但是基于直板建立起來的打法,意識,還有經(jīng)驗不是一時半會能改的,這也是為什么說直板水平越高越難改橫。
? ? ? ?具體體現(xiàn)在:直板講究前三板和臺內(nèi)控制,改橫以后我搶先上手的情況比較少,基本都是搓一板,等機會拉弧圈,或者跟人打長球。這是改橫以后常見的畸形直板打法。沒改掉原來直板的習慣,又新增橫板相持,根本就是畫虎類犬。橫板也有控制,但是在如今球旋轉下降,講究上旋對抗的時代。橫板更重要的是起板之后進行相持變線,控制起板不是橫板的優(yōu)勢。而且直板的步伐更多為了創(chuàng)造正手的空間,橫板則要兼顧反手位的發(fā)力和重心移動,這一點也需要大量的練習來糾正。
? ? ? ?直改橫除了難受就沒有優(yōu)點嗎?還是有的,由于直板非常講究手腕靈活性和手感,在打橫板的時候,臺內(nèi)球的處理會更加有創(chuàng)造性,而且也更加容易控制好球的線路和落點。如果是經(jīng)過訓練的直板,在改橫以后,拉弧圈其實更大了些,因為直板的擊打更加實一點,對于打磨式弧圈的幫助很大。直板的發(fā)球更好,改橫以后,對于發(fā)球的理解和使用也比一開始打橫板的人要更好一點。

? ? ? ?以我的感受來看,如果你不是因為受傷或者剛開始練習直板不適應而改橫。那還是不要改橫好,因為改橫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金錢。對于大部分打球為了娛樂消遣或者鍛煉身體的球友來說,這種改變不值得。橫板是非常需要基本功的訓練來鞏固的,所以業(yè)余野球打的好的都是直板居多,直板有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以憑借手感和天賦來彌補基本功的缺失。橫板不一樣,一段時間不練球,拿起拍就很難打出橫板的風采了。我如今雖然改了橫板,但是對于直板的情感一如既往,我不會完全放棄用了十幾年的直板打法,也不會長時間去使用直板了,可能算主橫副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