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魏書一④決戰(zhàn)官渡
廬江太守劉勛率眾降,封為列侯。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泄,皆伏誅。公將自東征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后,若何?”公曰:“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惫我鄤窆鞏|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guān)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昌豨叛為備,又攻破之。公還官渡,紹卒不出。
【孫盛魏氏春秋云:答諸將曰:“劉備,人杰也,將生憂寡人。”臣松之以為史之記言,既多潤色,故前載所述有非實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實也,不亦彌遠乎!凡孫盛制書,多用左氏以易舊文,如此者非一。嗟乎,后之學者將何取信哉?且魏武方以天下勵志,而用夫差分死之言,尤非其類?!?/p>
廬江太守劉勛率領(lǐng)部下向曹公投降,被封為列候。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的密謀反叛的計劃泄露,都被曹公處死。曹公想要親自率領(lǐng)士兵向東征討徐州劉備,手下的將領(lǐng)都說:“與曹公您爭奪天下的人是袁紹。現(xiàn)在袁紹要來征討您,您卻棄之不顧,而去東征劉備,假如袁紹趁著這個機會派人從背后偷襲,您怎么辦?”曹公說:“劉備,是才智杰出的人,現(xiàn)在不除掉他,以后必定會成為心腹大患。袁紹雖然有遠大的志向,但是反應遲鈍,一定不會馬上出兵。郭嘉也勸曹公,于是曹公向東進軍攻打劉備,把劉備擊敗,生擒了劉備的部將夏侯博。劉備逃跑投奔了袁紹,曹公還抓住了劉備的妻兒。劉備的大將關(guān)羽駐扎在下邳,曹公又率軍進攻下邳,關(guān)羽向曹公投降。昌豨先前反叛曹公投奔了劉備,這時也被擊敗。曹公回到了官渡,袁紹最終也沒有出兵。
【孫盛魏氏春秋云:曹公回答眾將的疑問說:“劉備,是才智杰出的人,不除掉他將會使我憂慮。”臣下裴松之認為記載在史書的話,大多經(jīng)過很多人潤色,所以先前記載的事跡有不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后來的作者又一時興起更改,在缺失真實事跡這一方面,不就差的更遠了嗎!凡是孫盛制作的書,大多用左氏來更換以前的詞句,這么做的地方不止一處。唉,這樣一來后世的學者將要如何來取信呢?更何況魏武帝剛剛才把拯救天下作為自己的志向,這時卻引用了夫差臨死前說的話,明顯不可能這樣說?!?/p>
二月,紹遣郭圖、淳子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說公曰:“
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后者,紹必西應之,然后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
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馀里,良大驚,來逆戰(zhàn)。使張遼、關(guān)羽前登,擊破,斬良。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紹於是渡河追公軍,至延津南。公勒兵駐營南阪下,使登壘望之,曰;“可五六百騎?!庇许?,復白:“騎稍多,步兵不可勝數(shù)?!惫唬骸拔饛桶住!蹦肆铗T解鞍放馬。是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后至。諸將復白:“可上馬?!惫唬骸拔匆??!庇许?,騎至稍多,或分趣輜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馬。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丑。良、丑皆紹名將也,再戰(zhàn),悉禽,紹軍大震。公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關(guān)羽亡歸劉備。
建安五年春二月,袁紹派遣郭圖、淳子瓊、顏良攻打駐守在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袁紹帶兵到黎陽,準備渡過黃河。建安五年夏四月,曹公北上救援劉延。荀攸說服曹公說:“如今我軍士兵稀少打不過敵軍,必須分散敵軍的兵力才可以。曹公您率軍到延津,如果做出準備渡過黃河切斷袁紹后路的樣子,袁紹必定會分兵向西應戰(zhàn),到了那時您就可以率領(lǐng)輕裝騎兵偷襲白馬,趁敵人毫無防備時進行突然襲擊,就可以生擒顏良了?!辈芄爮牧怂慕ㄗh。袁紹聽說了曹軍準備渡河,就分兵向西應戰(zhàn)。曹公帶兵日夜兼行趕赴白馬,離到白馬還有十多里的時候,顏良大感驚訝,急忙來迎戰(zhàn)。曹公讓張遼、關(guān)羽作為先鋒與敵軍交戰(zhàn),擊敗攻破了敵軍,斬殺了顏良。于是就解救了白馬的圍困,遷徙了當?shù)氐拿癖?,沿著黃河向西而走。這時袁紹渡過黃河追擊曹公的軍隊,一直追到了延津的南邊。曹公讓士兵停止行軍在南面的山坡安營駐扎,派人登高觀望敵情,說;“袁軍大約五六百騎兵。”過了一會,又報告說:“騎兵比剛才多一些,步兵不計其數(shù)?!辈芄f:“不用再報告了”便命令手下的騎兵解下馬鞍放開戰(zhàn)馬。這時,從白馬繳獲的軍用物資到處都是。曹公手下的眾將認為敵軍騎兵多,不如退回保守營寨。荀攸說:“這正是誘敵的好時機,怎么能撤退呢!”袁紹的騎兵統(tǒng)將文丑和劉備率領(lǐng)五六千騎兵先后趕到。眾將又說:“可以上馬出兵了?!辈芄f:“還沒到時候?!币粫?,袁軍的騎兵又增多了一些,有的騎兵去搶奪軍用物資。曹公說:“可以出兵了?!庇谑遣苘姳妼⑹慷忌像R出擊。當時曹軍騎兵總數(shù)還不滿六百,曹公親率騎兵發(fā)難,將敵軍大舉擊破,斬殺了文丑。顏良、文丑都是袁紹手下的名將,兩次交戰(zhàn),他們都被殺,袁紹的部隊都很震驚。曹公率領(lǐng)軍隊回到官渡。袁紹進軍保衛(wèi)陽武。關(guān)羽逃亡到劉備那里。
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塠為屯,東西數(shù)十里。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zhàn)不利。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紹復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內(nèi)作之,以相應。紹射營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眾大懼。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彧以為“紹悉眾聚官渡,欲與公決勝敗。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且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輔以大順,何向而不濟!”公從之。
建安五年秋八月,袁紹連接營壘逐漸推進,依托沙堆作為建立營寨,由東到西長達幾十里。曹公也分派士兵建營寨與袁軍相對抗,交戰(zhàn)沒占到便宜。當時曹公的士兵不滿一萬,其中受傷的還有兩三千。袁紹又重新進軍直逼官渡,堆土山挖地道。曹公在營寨內(nèi)也采取同樣的措施來應對。袁紹命令弓箭手向曹營放箭,箭矢好像下雨一般,營內(nèi)走路的人都舉著盾牌,眾人都很恐慌。這時曹公糧食缺少,曹公給荀彧寫了一封書信,商議想要回到許都。荀彧認為“袁紹把所有兵馬都聚集在官渡,想要和曹公您一決勝負。曹公您用最弱的軍隊抵擋最強的軍隊,如果不能夠克敵制勝,那就必定被敵勝,這是決定天下歸屬的關(guān)鍵機會。況且袁紹,只不過是平庸的領(lǐng)袖,能聚集人才但不能用人才。憑借著曹公您的神武英明再加上奉天子的命令討伐逆賊,豈不是無往而不勝!”曹公聽從了荀彧的建議。
【習鑿齒漢晉春秋曰:許攸說紹曰:“公無與操相攻也。急分諸軍持之,而徑從他道迎天子,則事立濟矣。”紹不從,曰:“吾要當先圍取之?!必??!?/p>
【臣松之以為魏武初起兵,已有眾五千,自后百戰(zhàn)百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黃巾,受降卒三十馀萬,馀所吞并,不可悉紀;雖征戰(zhàn)損傷,未應如此之少也。夫結(jié)營相守,異於摧鋒決戰(zhàn)。本紀云:“紹眾十馀萬,屯營東西數(shù)十里?!蔽禾骐m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數(shù)千之兵,而得逾時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竊謂不然。紹為屯數(shù)十里,公能分營與相當,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紹若有十倍之眾,理應當悉力圍守,使出入斷絕,而公使徐晃等擊其運車,公又自出擊淳于瓊等,揚旌往還,曾無抵閡,明紹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諸書皆云公坑紹眾八萬,或云七萬。夫八萬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縛,而紹之大眾皆拱手就戮,何緣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將記述者欲以少見奇,非其實錄也。按鍾繇傳云:“公與紹相持,繇為司隸,送馬二千馀匹以給軍?!北炯o及世語并云公時有騎六百馀匹,繇馬為安在哉?】
【習鑿齒漢晉春秋曰:許攸說服袁紹說:“袁公您不必全力和曹操相互對抗。先分一支部隊和曹操正面相持,然后派另一支部隊繞道進攻許都奉迎天子,那么大事馬上就可以成功了?!痹B不聽從許攸的建議,說:“我要先圍殲曹軍。”許攸生氣了。】
【臣下裴松之認為魏武帝剛起兵時,已經(jīng)有了部眾五千人,自此以后百戰(zhàn)百勝,失去的士兵不過十分之二三而已。但在兗州第一次攻破黃巾軍的時候,投降的士卒有三十多萬,其他吞并的,不可計算;即使征伐戰(zhàn)斗損失受傷,也不應該這么的少。而且連結(jié)營寨對峙,有別于面對面集中主力決戰(zhàn)。本紀云:“袁紹軍隊有十多萬,屯扎營壘由東到西幾十里?!辈芄词箼C巧應變無常法,武略非世間所常有,哪有用幾千的兵力,能和袁紹十多萬兵力曠日持久的相抗衡呢?按照道理來說,我認為不是這么回事的。袁紹修建營壘幾十里,曹公能分兵營壘與袁軍平分秋色,曹軍不可能很少,這是第一點。袁紹如果有十倍于曹軍的軍隊,按照道理應該盡力圍剿守軍,把曹軍的進出通道全部隔斷封鎖,但是曹公卻命令徐晃等人攻擊袁紹的運糧車,曹公又親自率軍攻擊淳于瓊等人,舉著軍旗耀武揚威的往返征戰(zhàn),從不曾遇到抵抗,說明袁紹的實力不能完全控制住曹軍,這是由于曹軍的兵力不會很少,這是第二點。諸多史書都說曹公坑殺袁紹的軍隊八萬,有的說七萬。八萬人逃散,不是八千人所能夠束縛的,袁紹的大軍都束手等死,該有怎樣的實力才能控制住呢?這是說明曹軍不是很少,這是第三點?;蛟S是記述的人想要體現(xiàn)曹公用兵以少勝多的神奇,并不是真實情況的記錄。按照鍾繇傳云:“曹公與袁紹對峙時,鐘繇作為司隸校尉,曾送來兩千多匹用來補給軍隊?!蔽何涞郾炯o和世說新語都說曹公當時有騎兵六百多人,鐘繇所送來的馬到哪里去了呢?】
孫策聞公與紹相持,乃謀襲許,未發(fā),為刺客所殺。
汝南降賊劉辟等叛應紹,略許下。紹使劉備助辟,公使曹仁擊破之。備走,遂破辟屯。
袁紹運谷車數(shù)千乘至,公用荀攸計,遣徐晃、史渙邀擊,大破之,盡燒其車。公與紹相拒連月,雖比戰(zhàn)斬將,然眾少糧盡,士卒疲乏。公謂運者曰:“卻十五日為汝破紹,不復勞汝矣?!倍拢B遣車運谷,使淳于瓊等五人將兵萬馀人送之,宿紹營北四十里。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因說公擊瓊等。左右疑之,荀攸、賈詡勸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人夜往,會明至。瓊等望見公兵少,出陳門外。公急擊之,瓊退保營,遂攻之。紹遣騎救瓊。左右或言“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公怒曰:“賊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戰(zhàn),大破瓊等,皆斬之。紹初聞公之擊瓊,謂長子譚曰:“就彼攻瓊等,吾攻拔其營,彼固無所歸矣!”乃使張郃、高覽攻曹洪。郃等聞瓊破,遂來降。紹眾大潰,紹及譚棄軍走,渡河。追之不及,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虜其眾。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冀州諸郡多舉城邑降者。
孫策聽說曹公與袁紹對峙,就謀劃偷襲許都,還沒有出發(fā),就被刺客殺死。
汝南已經(jīng)投降的賊寇劉辟等人反叛響應袁紹,掠奪許都附近的區(qū)域。袁紹委派劉備幫助劉辟,曹公派曹仁率軍擊敗他們劉備逃走,于是曹仁攻破了劉辟的營寨。
袁紹有幾千運糧車來到,曹公采用了荀攸的計策,派遣徐晃、史渙夾擊,大敗袁軍,把袁軍的運糧車都燒毀了。曹公與袁紹對峙好幾個月,雖然屢屢斬殺袁紹的將領(lǐng),但是士兵少糧草用盡,士兵疲勞匱乏。曹公對運糧的人說:“再過十五天就為你們攻破袁紹了,不再需要勞累你們了?!苯ò参迥甓拢B派車運糧,讓淳于瓊等五個人率領(lǐng)士兵一萬多人護送糧草,夜宿在距袁紹大營北面四十里的地方。袁紹的謀士許攸貪戀財物,袁紹不能滿足他,于是便來投奔曹公,因此說服曹公攻擊淳于瓊等人。曹公身邊的人都懷疑許攸,荀攸、賈詡勸說曹公接受許攸的建議。于是曹公就留曹洪駐守大營,自己親自率領(lǐng)步兵騎兵五千人連夜前往,恰好等到天亮才到。淳于瓊等人看見曹公士兵稀少,到營門外擺好架勢迎敵。曹公猛攻營門,淳于瓊撤退保守營寨,曹公便攻打營寨。袁紹派遣騎兵救援淳于瓊。曹公身邊的人有的說“賊子的騎兵快要到了,請曹公您分兵阻擋”。曹公生氣的說:“等賊軍到背后,再報告!”手下的士兵都拼死作戰(zhàn),大敗淳于瓊等人,把他們都斬殺了。袁紹一開始聽說曹公攻擊淳于瓊,對他的長子袁譚說:“趁著曹操攻擊淳于瓊的時候,我去攻占他的大營,他一定無處可回了!”于是派遣張郃、高覽進攻曹洪。張郃等人聽說淳于瓊的營寨被攻破了,就派人來投降曹公。袁紹的部隊全面潰退,袁紹和袁譚拋棄了大軍逃跑,渡過黃河。曹軍追趕但沒追上,繳獲了袁軍的全部軍用物資書籍寶貝,俘虜了袁紹的士兵。曹公收繳袁紹的書信,得到了許都的官員和自己軍中的將領(lǐng)寫給袁紹的書信,都焚燒了。冀州各郡縣有很多整座城都獻城投降的人。
【曹瞞傳曰:公聞攸來,跣出迎之,撫掌笑曰:“【子卿遠】子遠,卿來,吾事濟矣!”既入坐,謂公曰:“袁氏軍盛,何以待之?今有幾糧乎?”公曰:“尚可支一歲。”攸曰:“無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歲?!必唬骸白阆虏挥圃闲?,何言之不實也!”公曰:“向言戲之耳。其實可一月,為之柰何?”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輜重有萬馀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今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惫笙?,乃舉精銳步騎,皆用袁軍旗幟,銜枚縛馬口,夜從間道出,人抱束薪,所歷道有問者,語之曰:“袁公恐曹操鈔略后軍,遣兵以益?zhèn)??!甭務咝乓詾槿?,皆自若。既至,圍屯,大放火,營中驚亂。大破之,盡燔其糧谷寶貨,斬督將眭元進、騎督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首,割得將軍淳于仲簡鼻,未死,殺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馬割唇舌,以示紹軍。將士皆怛懼。時有夜得仲簡,將以詣麾下,公謂曰:“何為如是?”仲簡曰:“勝負自天,何用為問乎!”公意欲不殺。許攸曰:“明旦鑒于鏡,此益不忘人?!蹦藲⒅??!?/p>
【獻帝起居注曰:公上言“大將軍鄴侯袁紹前與冀州牧韓馥立故大司馬劉虞,刻作金璽,遣故任長畢瑜詣虞,為說命錄之數(shù)。又紹與臣書云:‘可都鄄城,當有所立。’擅鑄金銀印,孝廉計吏,皆往詣紹。從弟濟陰太守敘與紹書云:‘今海內(nèi)喪敗,天意實在我家,神應有徵,當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則北兄長,以位則北兄重。便欲送璽,會曹操斷道。’紹宗族累世受國重恩,而兇逆無道,乃至于此。輒勒兵馬,與戰(zhàn)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斬紹大將淳于瓊等八人首,遂大破潰。紹與子譚輕身迸走。凡斬首七萬馀級,輜重財物巨億?!薄?/p>
【魏氏春秋曰:公云:“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曹瞞傳曰:曹公聽說許攸來投奔,光著腳出來迎接許攸,拍著手掌笑著說:“子遠,你來了,我的大事就要成功了!”許攸接著就進入營中坐下,對曹公說:“袁家軍隊強盛,您打算用什么對付袁紹?現(xiàn)在有多少糧食?”曹公說:“還能支撐一年?!痹S攸說:“不對吧,你換句話來說!”曹公又說:“可以支撐半年?!痹S攸說:“您不想要擊敗袁紹嗎,為什么說這樣不真實的話!”曹公說:“我一向喜歡開玩笑罷了。其實只夠支撐一個月了,這可怎么辦?。俊痹S攸說:“曹公您孤軍獨自防守,外面又沒有援兵糧草已經(jīng)用盡了,今天就是最危急的時刻了?,F(xiàn)在袁紹有軍用物資運糧車一萬多輛,駐扎在故市、烏巢,駐守的部隊沒有嚴密的守備;現(xiàn)在如果用輕裝部隊偷襲,出其不意到達,燒掉他們積累匯聚的糧草輜重,超不過三天,袁軍自己就潰敗了?!辈芄浅8吲d,便挑選精銳的步兵騎兵,都用袁軍的軍旗,命令士兵含著木棍并用布纏住馬口,晚上從小道出兵,每人抱著一束干柴,所經(jīng)過的道路上如果有袁軍詢問,就對盤問的袁軍說:“袁公害怕曹操包抄后軍,派我們來增加守備?!甭犝f的人都相信這是真的,都跟往常一樣防守。曹軍很快到達了目的地,圍住了儲備糧草的營地,放起了大火,營寨中的袁軍驚異混亂。曹公大敗袁軍,燒盡了糧食寶物,斬了督將眭元進、騎督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人的頭顱,割掉了將軍淳于仲的鼻子,但沒有殺死他,又殺了士兵一千多人,都割掉鼻子,牛馬割掉嘴唇舌頭,用來對袁軍示威。袁軍的將領(lǐng)士兵都擔憂恐懼。當時有天晚上曹軍擒獲了淳于瓊,把他押到曹公面前,曹公對他說:“為什么會是這樣?。俊贝居诃傉f:“勝負由天決定,何必問這種問題呢!”曹公本意不想殺他。許攸說:“明天早上他照鏡子,那就更加不會忘記仇人了。”于是曹公便殺了他?!?/p>
【獻帝起居注曰:曹公向獻帝進言說“大將軍鄴侯袁紹先前和冀州牧韓馥改立已經(jīng)死去的大司馬劉虞為帝,刻制了金色的玉璽,派遣原來的任縣縣長畢瑜拜見劉虞,用天命運數(shù)去游說他。同時袁紹還給我寫信說:‘可以建都鄴城,應該擁立新皇帝’袁紹還擅自鑄造金銀印綬,許多被舉孝廉的人和考成的官吏,都前往投奔他。他的堂弟濟陰太守袁敘寫書信對袁紹說:‘現(xiàn)在天下大亂漢家王朝衰敗,上天的意旨在我們袁家,神靈給予了征兆暗示,應當在尊敬的兄長您這兒。南兄袁術(shù)的部下臣民想要讓他登基即位,南兄說如果按照年齡那就是北兄您比較年長,如果按照地理位置那就是北兄您比較重要。所以南兄想把玉璽送過去,卻恰逢曹操阻斷了去路。’袁紹家族世世代代深受國家大恩,兇狠叛逆沒有道義,到了這種地步。于是我整頓士兵戰(zhàn)馬,與他在官渡決戰(zhàn),承蒙皇帝您的威勢,能夠斬了袁紹大將淳于瓊等八人的首級,然后大敗擊潰袁軍。袁紹和他的長子袁譚孤身逃走。我軍一共斬殺敵人首級七萬多個,軍用物資和金錢財物巨大上億?!薄?/p>
【魏氏春秋曰:曹公說:“當時袁紹的強大,我自己尚且自身難保,更何況眾人呢!”】
初,桓帝時有黃星見于楚、宋之分,遼東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歲當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六年夏四月,揚兵河上,擊紹倉亭軍,破之。紹歸,復收散卒,攻定諸叛郡縣。九月,公還許。紹之未破也,使劉備略汝南,汝南賊共都等應之。遣蔡揚擊都,不利,為都所破。公南征備。備聞公自行,走奔劉表,都等皆散。
七年春正月,公軍譙,令曰:“吾起義兵,為天下除暴亂。舊土人民,死喪略盡,國中終日行,不見所識,使吾凄愴傷懷。其舉義兵已來,將士絕無后者,求其親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為存者立廟,使祀其先人,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后何恨哉!”遂至浚儀,治睢陽渠,遣使以太牢祀橋玄。進軍官渡。
紹自軍破后,發(fā)病歐血,夏五月死。小子尚代,譚自號車騎將軍,屯黎陽。秋九月,公征之,連戰(zhàn)。譚、尚數(shù)敗退,固守。
當初,漢桓帝的時候有顆黃星出現(xiàn)在楚國和宋國的分界處,遼東郡的殷馗擅長天文,他說五十年以后會有真命天子在梁國和沛國間起家,他的鋒芒不能阻擋。到這時正好是五十年,曹公擊敗袁紹,已經(jīng)天下無敵了。
建安六年夏四月,曹公在黃河上炫耀兵力,攻擊袁紹在倉亭的駐軍,擊潰了他們。袁紹回到了冀州,又收攏了零散的士兵,攻克了各個反叛的郡縣。建安六年夏九月,曹公回到許都。袁紹還沒有被擊敗的時候,派遣劉備攻占汝南,汝南的賊將共都等人響應劉備。曹公派遣蔡揚攻擊共都,曹軍交戰(zhàn)失利,被共都擊破。曹公向南進軍征討劉備。劉備聽說曹公親自前來,逃跑投奔劉表,共都等人也都逃散了。
建安七年春正月,曹公駐軍譙郡,傳令說:“我興起義勇軍,是為了天下去除殘暴混亂。故鄉(xiāng)的百姓,死去的人也都差不多了,在境內(nèi)走了整整一天,看不到認識的人,這讓我感到凄涼傷感。自我起兵以來,將領(lǐng)兵士陣亡斷絕后代的人,尋找他的親戚作為他的后代,授予土地田地,由官府供給他們耕地的牛,設立老師叫他們讀書。給活著的人立祀祭奠祖先,如果死者的靈魂泉下有知,我死后還有什么遺憾的呢!”然后就到了浚儀縣,治理了睢陽的水渠,派遣使者用豬,牛,羊來祭祀橋玄。之后曹公率兵進軍官渡。
袁紹自從軍隊被擊潰后,得了病吐血,建安七年夏五月死去。小兒子袁尚代替袁紹的位置,袁譚自稱車騎將軍,駐扎在黎陽。建安七年秋九月,曹公去征討他們,連續(xù)打了幾仗。袁譚、袁尚多次失敗撤退,堅固防守。
【褒賞令載公祀文曰:“故太尉橋公,誕敷明德,汎愛博容。國念明訓,士思令謨。靈幽體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鄙之姿,為大君子所納。增榮益觀,皆由獎助,猶仲尼稱不如顏淵,李生之厚嘆賈復。士死知己,懷此無忘。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經(jīng)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匪謂靈忿,能詒己疾,懷舊惟顧,念之凄愴。奉命東征,屯次鄉(xiāng)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褒賞令載公祀文曰:“以前的太尉橋公,特別傳布美德,博愛有寬容。百姓念念不忘他的敦敦教誨,賢士思念他的良好建議。他的靈魂幽靜身體隱沒,久遠明亮!我在年幼時,趕到他的廳堂拜見,當時我還是個頑皮鄙陋的孩子這樣的姿態(tài),卻被這樣的正人君子所接納。增加了我的榮耀擴散了我的知名度,都是由于他的夸獎和鼓勵,就好像仲尼聲稱自己的學問不如顏淵,李生那樣推崇贊嘆賈復。士為知己者死,我心懷思念怎能忘記。再說我承蒙他的隨意相約誓言:‘我死以后,你路過經(jīng)過,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雞祭奠我,車子過了三步,可別怪我讓你肚子疼!’即使這是臨時玩笑話,如果不是至親至交的好朋友,又怎么可能肯說出這樣的話呢?不是害怕幽靈生氣,會讓自己遺留下病痛,只不過是因為懷念往昔,想起來感到凄涼悲愴?,F(xiàn)在我奉皇帝的命令向東征伐,駐扎在故鄉(xiāng),向北望您的故土,心中牽掛故人的陵墓。致送些菲薄的祭品,請橋公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