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掉粉30萬,任正非一句話說到點上了!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jié)如火如荼,網(wǎng)友們開始不斷地添加商品到購物車,商家也開始籌備各種活動和福利,但有一家在3個月前被網(wǎng)友放狠話:把原材料給我寄過來,我們自己縫制。

但創(chuàng)業(yè)多年的吳榮照似乎早有預料,多年連續(xù)虧損,但在國家危難面前,他捐出5000萬的事跡讓人動容,銷售業(yè)績也一度翻了52倍,就當大家都在搶購自家產(chǎn)品時,他卻空間直播間呼吁大家要理性消費。
但是網(wǎng)友并不買賬,多個地方的線下門店被搶空。甚至還有一些鬧劇,比如某克、某迪的工作人員在直播時為了避免被罵,掛起了友軍的牌子,一時間鴻星爾克成了大家競相購買的國產(chǎn)品牌,更是惹得李寧、貴人鳥等國貨品牌“眼紅”。
可即便如此,鴻星爾克也沒有火過100天,有細心的網(wǎng)友表示:從火爆全網(wǎng)到現(xiàn)在鴻星爾克幾乎以每天掉粉一萬的節(jié)奏持續(xù)低迷。雙十一購物節(jié)各大商家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而鴻星爾克卻粉絲掉不停。國貨品牌到底如何才能夠一騎絕塵?
1、國有品牌崛起不能靠情懷
說實話想要民族品牌崛起真不能靠一時沖動,畢竟想要走得長久,必須要穩(wěn)步發(fā)展,品牌要深入人心。就拿耐克、阿迪來講,他們的品牌價值的確很大。

對于年輕人來講,穿一雙阿迪或耐克,就是比穿一雙李寧和鴻星爾克更有吸引力。這不僅僅是網(wǎng)友應該反思的,而是國貨品牌應該思考的問題。例如在9月份,奧運冠軍穿李寧的鞋子參加比賽,竟然因鞋子質量問題,割破腳趾。如果不正視自己的問題,僅僅從情懷、愛國的角度去鼓勵大家購買國貨,國有品牌永遠也走不出去,更不會成為國際品牌!
但其中有一家公司值得所有的中國企業(yè)學習,它就是華為!
2、民族品牌的標桿
華為近些年不論是在電信領域還是在手機和智能家居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而且他們的質量和品控真的算是一流的。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明確強調:靠打價格戰(zhàn)來獲取市場份額,不算真本事。能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再去降低價格,這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當被記者問到:如果國外不買我們5G移動基站的該怎么辦?任正非笑道:不買華為,他們傻啊?既便宜又好用,不買是他們的損失!
言外之意,國有品牌想要崛起除了靠大家的情懷,更要靠品質和科技,沒有后者僅靠情懷很難走得更遠!

像鴻星爾克、李寧、貴人鳥這樣的國貨品牌,走不進年輕人的內(nèi)心有很多問題,除了品牌之外還有與年輕人的之間距離太遠,比如00后,10后,他們并沒有生活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一出生用的就是手機、電腦,身上穿的就是阿迪、耐克,尤其是在有了自己獨立思考能力之后,美團購物、動漫、二次元等都是他們的日常。
3、走進年輕人,用品質說話
一談到前面的這些國貨品牌,好像跟他們并沒有關系,就像現(xiàn)在談起老北京布鞋,80后、90后就覺得那是爸爸那個年齡段的人穿的一樣。想要品牌崛起,光靠情懷太難了,別把大眾的愛國情懷過度營銷,這是對所有粉絲最大的回饋。

鴻星爾克當前的問題,是所有的品牌成長路上都會遇到的障礙。但我們還是要把華為當做標桿,也希望其他的國有品牌能夠硬氣地說出任正非的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