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男子遇到只不怕人的動物幼崽,以為是小鹿,實際是黃猄幼崽
在動物幼崽中,它們都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包括很多兇猛的大型猛獸的幼崽,它們也不懂得危險,很多野生的動物幼崽也是不怕人的,獨行的動物幼崽甚至主動靠近人類。
近日在廣西賀州,一位男子就分享了其拍攝到一只可愛的動物幼崽的視頻圖片,可以看到這只動物幼崽像小鹿,它也不怕人,也沒有逃跑,讓男子拿著草在其嘴喂來喂去,可這只動物幼崽并沒有進食,還發(fā)出進驚叫聲,男子還表示希望將其帶回家飼養(yǎng)。


這么可愛的小動物,自然很吸引人,但很快就有人辨認出:這只動物并不是小鹿,而是一只黃猄幼崽,是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是禁止私自將其帶回家當(dāng)成寵物來飼養(yǎng)的。最后男子也表示只是拍了視頻圖片,并沒有將其帶走。


從黃猄幼崽行為表情來看,應(yīng)該是一只落單的小黃猄,還在非常驚恐的狀態(tài),不斷發(fā)出尖叫聲,還拒絕男子的喂食,也拒絕男子的撫摸,是在等待大黃猄。


遇到野生動物,千萬不要好奇,特別是動物幼崽,不要用手去撫摸這些小動物,因為這些動物的嗅覺非常靈敏,很多成年的動物若發(fā)現(xiàn)幼崽的身上有其它生物的氣味,會容易以為這些是危險的信息,就會將這些幼崽拋棄。同時這些動物幼崽通常有雌獸在守護,即使黃猄很膽小,但大黃猄體重最大可達到33千克,為了護犢,猛沖過來也能傷人,所以為了動物幼崽的安全,也為了自身的安全,不要撫摸動物,不要在動物幼崽留有氣味信息。
黃猄比老鼠還膽小
黃猄又稱為赤麂、紅麂等,黃猄體重在20-33千克,在麂屬種類屬于體型較大的一種,雄性黃猄具有彎曲的兩叉角,遇到什么危險都是逃跑為先,只有在繁殖期,為了爭奪配偶,雄性黃猄就會一改膽小的形象,才會和同類打斗,使用兩叉角頂撞競爭對手。


黃猄種群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家,它們具有比較強的繁殖能力,黃猄種群是全年都可以交配繁殖的,不管是春夏秋冬,每當(dāng)交配完成后的半年,它就可以產(chǎn)下五只黃猄幼仔,所以在全世界范圍來看,黃猄種群數(shù)量比較穩(wěn)定,是屬于無危的動物物種。


黃猄個性比較機警,也可以說是很膽小的動物,甚至比老鼠還膽小,只要一聽到什么風(fēng)吹草動的聲音,便會立即逃跑,迅速狂奔,只剩一個黃色的膚色身影,所以得名為黃猄。


本來那么謹慎的動物,應(yīng)該很多躲避危險,實際上黃猄的天敵有很多,各種食肉猛獸都會追捕黃猄,特別是面對偷獵者,黃猄無路可走,因為獵食者會根據(jù)黃猄個性特點,提前裝好陷阱,因為黃猄種群的活動范圍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時,無論跑多遠,最后又會回到自己原來的活動區(qū)域,這樣讓黃猄很容易被捕捉。


黃猄已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單中,禁止非法捕捉,有時黃猄會偷食農(nóng)作物,特別是豆科植物嫩葉、幼芽等,但它們食量不大,遠不如野豬破壞那么大,而且也很容易驅(qū)趕黃猄,只要發(fā)出聲音就能驅(qū)趕,所以可以在農(nóng)作物的田地上安裝自動敲擊器發(fā)出聲音,黃猄就不敢來偷食。
關(guān)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