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制作培訓(xùn)——關(guān)于超脂

曾經(jīng)看過有人說過超脂會選棕櫚油,結(jié)果有不少人紛紛表達自己反對的看法。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說荷荷巴或甜杏仁油最適合用來超脂,這也是很多書籍和網(wǎng)絡(luò)論壇里所推薦的。果真如此嗎?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
所謂“超脂”,顧名思義,就是“超過正常量地使用一點油脂”。正常的手工皂是油對應(yīng)需要的堿去皂化,若油放的比原來需求的量更多,就叫超脂。意味著皂化成手工皂后,會有一部分的油脂以游離脂肪酸的形態(tài)存在皂里。
?
油和堿液皂化后產(chǎn)生脂肪酸金屬鹽和甘油,這是完美的皂化.但不幸的是,咱們不管怎么做,一定有人偏是不聽號令,非要以“游離脂肪酸”和“游離堿”的身份活下來,這也就是無法完全皂化。當游離脂肪酸比較多時,皂不耐放,容易酸敗,洗感倒是有比較滋潤的感覺,油性肌可能會有種洗不干凈的問題。當游離堿過多,皂體雖然耐放,但洗感則覺得比較“刺激”,嚴重可能有灼傷破皮的可能.這樣看來,游離堿太多,對我們嫩乎乎的肌膚是比較不利的.那怎么減少游離堿呢?除了量油稱重要準確,打皂乖乖打,油堿皂化好一些,那游離堿是有可能少一點,不過要全都沒有是有其困難性,因為皂化價只是一個參考值而非你手中那批油的真正皂化價,前端存在的誤差,后端一樣存在.而且攪拌的程度每個人都不一樣,完全沒有游離堿不大可能。
前面說過有游離堿會刺激皮膚,那要怎么辦呢??除了使勁打,認真打好皂之外,再送一些油進去結(jié)合吧,這應(yīng)該才是超脂的真正目地之一。
?
如果超脂的真正目地是為了降低游離堿,那用什么油比較好或比較適合.當然是皂化價不能太低,油又穩(wěn)定不容易酸敗氧化的.皂化價不能太低,那以前叫好的荷荷巴就先淘汰了,它是液體蠟,皂化價低到不行,根本消滅不了敵人,以這種“條件”來看,連作皂也不適合.唯一符合的就是它真的很穩(wěn)定,放好幾年都不會壞.
?
從脂肪酸來看,飽和性脂肪酸比不飽和性脂肪酸穩(wěn)定,飽和性脂肪酸占高比例的油的皂化價也比較高,那皂化價最高,油品最穩(wěn)定的不就是椰子油嗎??確實如此??墒?你知道嗎??雖然叫超脂,也在喇皂的后段才加,但還是有部分會參與到皂化,椰子油的角色是放在“清潔”這個位子,加上它本身含量高的12?酸和14?酸的皂化速度略快其它脂肪酸,用椰子油去當超脂的角色,可能多少會讓清潔力變強一點.整體看來似乎不是最適合的對象。
?
再來看棕櫚油,皂化價不低又穩(wěn)定,不錯嘛。棕櫚油在皂的角色扮演是“增加硬度”,單做100%純棕櫚皂,硬梆梆的,起泡力低,清潔力還不錯,洗后卻不會像椰子油這么“去油”,為什么?因為它也同時存在著不少的油酸.油酸是不飽和性脂肪酸,洗后有滋潤感,而且又沒那么容易壞掉。
?
其他的像乳木果脂,可可脂也是不錯,只是一年四季都要化油。
?
那甜杏仁油呢??因為它在不飽和姓脂肪酸比例高的油中算穩(wěn)的,但穩(wěn)定度沒有棕櫚高,加上價格也比較不美,雖說“用甜杏超脂”顧客感覺比較好,其實并不符合物美價廉的宗旨。
?
其實所謂超脂,是不是一定要做呢??并非如此,減堿也行,或者完全按照配方操作也行。還有炎熱潮濕的夏季就不用這么做了,因為太容易壞掉。
?
脂肪酸多一點洗感的確比較有滋潤感.但坦白說,要滋潤把配方好好設(shè)計一樣可以達到,好好地認真地了解脂肪酸成皂的特性,乖乖的打皂,量堿時手不要抖就好了.當然,最重要的是,手
工皂的還是以清潔為主,洗完會干燥的人請記得擦乳液或乳霜。
?
最后總結(jié)一下:超脂的目的,是為了讓皂里留存有多余的油脂,優(yōu)點有三:一、滋潤皮膚;二、降低PH值,三、消滅沒有完全反應(yīng)掉的游離堿。如果你看重第三點,那就如上所述最好,如果你看重第一和第二點,那荷荷巴和甜杏仁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不是車轱轆話,而是辯證法看問題。
?
摘自公眾號:愛做手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