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紅樓夢的》作者——八大山人朱由楥

2023-07-11 09:21 作者:雪芹為什么要姓曹  | 我要投稿

在新證(一)里,論證了《紅樓夢》的作者是書中的北靜王,崇禎的皇室兄弟,筆名雪芹;批書者是書中的史湘云,筆名脂硯齋。 先來大致了解一下作者。 ●作者是一個畫家 脂硯齋的很多批語,都表明作者用畫家作畫的手法來寫文學作品。這里抄錄下這些批語: ◎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云模糊處”。 ◎“橫云斷嶺法”,是板定大章法。 ◎此畫家之“云罩峰尖法”也。 ◎用畫家三五聚散法寫來,方不死板。 ◎一路用淡三色烘染,“行云流水”之法,寫出貴公子家常不即不離氣致。經歷過者則喜其寫真,未經者恐不免嫌繁。 ◎純用畫家烘染法。 ◎恐冷落園亭花柳,故有是十數(shù)字也。純用畫家筆寫。 ◎畫美人秘訣。 ◎看他各人各式,亦如畫家有孤聳獨出,則有攢三聚五,疏疏密密,直是一幅百美圖。 ◎此畫家來落墨之法也。 ●作者是在皇宮生活過的皇室成員 第六回 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從門外寫來。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傍邊有銀唾沫盒。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紫貂昭君套,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一段阿鳳房室、起居、器皿、家常正傳,奢侈珍貴好奇貨注腳。寫來真是好看。手內拿著小銅火炷兒撥手爐內的灰。這一句是天然地設,非別文杜撰妄擬者?!鹬疗?,實至奇,稗官中未見此筆。平兒站在炕沿邊,捧著一個小小的填漆茶盤。盤內一小蓋鐘。鳳姐兒也不接茶,也不抬頭,神情宛肖。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的問道:“怎么還不請進來?”此等筆墨真可謂追魂攝魄。 在新證(二)中,論證了王熙鳳是天啟的皇后。 “手內拿著小銅火炷兒撥手爐內的灰”,這是描寫人物非常普通的句子,批語卻說“這一句是天然地設,非別文杜撰妄擬者”,意即是真實事情,并非虛構;又說“至平,實至奇,稗官中未見此筆”,非常平常,實際非常令人奇怪,因為“稗官中未見此筆”。 稗官的兩種解釋:一、小官,小說家出于稗官,后因稱野史小說為稗官。二、古代的小官,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風俗故事,后來稱小說為稗官,泛稱記載逸文瑣事的文字為稗官野史。 這樣平常的一句話,其他野史小說中寫不出來?原因不言自明:此乃宮中事,不親眼看見寫不出來,除非妄擬。但批語又說“非杜撰妄擬”,這等于說作者是生活在宮中的。 所以寫鳳姐可以“神情宛肖”,所以“此等筆墨真可謂追魂攝魄”。 第十七至十八回 賈珍先去園中知會眾人??汕山諏氂褚蛩寄钋冂?,憂戚不盡,賈母常命人帶到園中來戲?!,F(xiàn)成榫楔,一絲不費力。若特喚出寶玉來,則成何文字?此時亦才進去,忽見賈珍走來向他笑道:“你還不出去!老爺就來了?!睂氂衤犃耍瑤е棠?、小廝們一溜煙就出園來。不肖子弟來看形容。余初看之,不覺怒罵,蓋謂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寫其照,何獨余哉?信筆書之,供諸大眾同發(fā)一笑。 “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作者何以知道脂硯齋的幼年往事?新證(一)里講了,脂硯齋即史湘云出生后不久父母雙亡,被賈母接進宮里養(yǎng)了幾年,后來回叔父家生活,還是經常去宮里小住。 “思彼亦自寫其照”,脂硯齋對作者小時候也是熟知的。由此可知脂硯齋在宮里經常和作者在一處玩耍。 第十七至十八回 一時傳人一擔一擔的挑進蠟燭來,各處點燈。方點完時,忽聽外邊馬跑之聲。靜極故聞之細極。一時有十來個太監(jiān)都喘吁吁跑來拍手兒。畫出內家風范?!妒^記》最難之處,別書中摸不著。這些太監(jiān)會意,都知道是“來了,來了”,難得他寫的出,是經過之人也。各按方向站住。 “畫出內家風范”,內家這里是指皇宮、宮廷。說作者是“經過之人”,就是說作者在皇宮中生活過經歷過,才寫得出,所以“別書中摸不著”。 第五十八回 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赦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已后方回。在大內偏宮二十一日后,方請靈入先陵,地名曰孝慈縣。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的工夫。周到、細膩之至。真細之至,不獨寫侯府得理,亦且將皇宮赫赫,寫得令人不敢坐閱。 “不獨寫侯府得理”,因為作者把皇宮挪移到賈府來寫,這里自然把賈府寫成當時的典型侯府,即皇宮太妃薨了,侯門應遵守的禮制。 “亦且將皇宮赫赫,寫得令人不敢坐閱”,作者如果不是皇宮中人,宮中太妃的喪葬禮儀,就寫不出這么細膩,這么清楚。 第七十四回 說著,平兒笑道:“這也無妨。鴛鴦借東西,看的是奶奶,并不為的是二爺。一則鴛鴦雖應名是他私情,其實他也是回過老太太的。老太太因怕孫子孫女多,這個也借,那個也要,到跟前撒個嬌兒,和誰要去?因此只妝不知道。奇文神文!豈世人余相得出者。前文云一箱子,若私是拿出,賈母其睡夢中之人矣。蓋此等事作者曾經,批者曾經,實系一寫往是,非特造出,故弄斷筆,究經不記不神也。鴛鴦借物一回于此便結線??傯[了出來,究竟那也無礙?!? “老太太因怕孫子孫女多,這個也借,那個也要,到跟前撒個嬌,和誰要去?”此等事“作者曾經,批者曾經”,就是說作者是賈母的孫子,脂硯齋是賈母的孫女,他們都是皇室家族的成員。 ●作者是位得道高人 全書中有很多談經論道、了悟人生的文字。其中有的是借書中的人物說的,其實也表達了作者的觀點。 第一回 可巧這日拄了拐,掙挫在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狂落脫,麻屣鶉衣,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什么?只聽見些‘好’‘了’、‘好了’?!蹦堑廊诵Φ溃骸澳闳艄犚姟昧恕郑€算你明白??芍郎先f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 士隱本是有宿慧的,一聞此言,心中早已徹悟。 “心中早已徹悟”,這是一段可以令人開悟的詩。 第二回 忽信步至一山環(huán)水旋、茂林深竹之處,隱隱有座廟宇,門巷傾頹,墻垣朽敗,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三字。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門傍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lián),曰: 身后有馀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卻是為余一喝。 這是一句禪語,適用于每個人。各自悟去。 第二十二回 次日,又與寶釵看。寶釵看其詞:出自寶釵目中正是大關鍵處?!盁o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看此一曲,試思作者當日發(fā)愿不作此書,卻立意要作傳奇,則又不知有如何詞曲矣。看畢,又看那偈語,又笑道:“這個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兒一支曲子惹出來的。這些道書禪機,最能移性。拍案叫絕!此方是大悟徹語錄,非寶卿不能談此也。明兒認真說起這些瘋話來,存了這個意思,都是從我這一支曲子上來,我成了個罪魁了?!闭f著,便撕了個粉碎,遞與丫頭們,說:“快燒了罷!”黛玉笑道:“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癡心、邪話?!? 三人果然都往寶玉屋里來。一進來,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你有何貴?爾有何堅?”拍案叫絕!大和尚來答此機諷,想亦不能答也。非顰兒,第二人無此靈心慧性也。寶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道:“這樣愚鈍還參禪呢!”黛玉又道:“你那偈子末句云‘無可云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據(jù)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xù)兩句在后。”因念云:“無立足境,是方干凈?!?”拍案叫絕!此又深一層也。亦如諺云:“去年貧,只立錐;今年貧,錐也無”,其理一也。寶釵道:“實在這方悟徹。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役火頭僧。五祖欲求法詞,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鄙献裥阏f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藭r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了則未了?!蜃阅钜毁试唬骸刑岜痉菢洌麋R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便將衣缽傳他。出語錄。總寫寶卿博學宏覽,勝諸才人;顰兒卻聰慧靈智,非學力所致。皆絕世絕倫之人也。寶玉寧不愧殺?今兒這偈語,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這句譏諷尚未完全了結,這便丟開手不成?”黛玉笑道:“彼時不能答,就算輸了。這會子答上來,也不為出奇。只是以后再不許談禪了。連我們兩個所知、所能的,你還不知、不能呢!還去參禪呢?!睂氂褡砸詾橛X悟,不想忽被黛玉一問,便不能答;寶釵又比出語錄來,此皆素日不見他們能者。自己想了一想,原來他們比我的知覺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自尋苦惱。想畢,便笑道:“誰又參禪?不過一時頑話罷了?!闭f著,四人仍復如舊。輕輕抹去也?!靶膬綦y”三字不謬。 這一段講參禪悟道。 “輕輕抹去也”,涉及一件重大的事,才會輕輕抹去。什么事呢,應該是暗示崇禎曾經想過出家,到安靜的處所去參禪悟道。 有人會說,前面有一回講到崇禎常常毀僧謗道,他自己又怎么會去出家呢?毀僧謗道,只能說崇禎在心里認為,一般的僧人所謂修行并未真正悟道,不過掩世人耳目罷了。 第二十八回 不想寶玉在山坡上,聽見是黛玉之聲,先不過是點頭感嘆 ,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句,不覺慟倒山坡之上,懷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既黛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推之于他人,如寶釵、香菱、襲人等,亦可以到無可尋覓之時矣。寶釵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則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屬誰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復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時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wǎng) ,始可解釋這段悲傷。非大善知識,說不出這句話來。正是:花影不離身左右,鳥聲只在耳東西。二句作禪語參。 “大善知識”,佛教用語?!斗鸸獯笤~典》釋意:指大有德之善知識。即教人遠離諸惡,奉行諸善之善友。 “非大善知識,說不出這句話”,作者即是大善知識。 “二句作禪語參”,作者乃得道之人也。 第三十一回 史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樣,氣脈充足,長得就好?!贝淇|把臉一扭,說道:“我不信這話。若說同人一樣,我怎么不見頭上又長出一個頭來的人?”湘云聽了,由不得一笑,說道:“我說你不用說話,你偏好說。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變萬化,都是陰陽順逆。多少一生出來,人罕見的,就奇,究竟理還是一樣。”翠縷道:“這么說起來,從古至今,開天辟地都是些陰陽了?”湘云笑道:“糊涂東西,越說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陰陽’,難道還有個陰陽不成?‘陰’、‘陽’兩個字,還只是一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不是陰盡了,又有個陽生出來,陽盡了又有個陰生出來?!贝淇|道:“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個陰陽?沒影沒形的,我只問姑娘,這陰陽是這么個樣兒?”湘云道:“陰陽有什么樣兒!不過是個氣。器物賦了成形。比如天是陽,地就是陰;水是陰,火就是陽;日是陽,月就是陰?!? 翠縷聽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兒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著日頭叫‘太陽’呢,算命的管著月亮叫什么‘太陰星’,就是這個理了?!毕嬖菩Φ馈鞍浲臃穑倓偟拿靼琢??!贝淇|道:“這些大東西有陰陽也罷了,難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蟲兒、花兒、草兒、瓦片兒、磚頭兒,也有陰陽不成?”湘云道:“怎么沒有陰陽的呢?比如那一個樹葉兒,還分陰陽呢!那邊向上朝陽的,便是陽;這邊背陰、覆下的,便是陰?!贝淇|聽了,點頭笑道:“原來這樣,我可明白了!只是咱們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陽?怎么是陰呢?”湘云道:“這邊正面就是陽,那邊反面就為陰。”翠縷又點頭笑了,還要找?guī)准|西問,因想不起來什么來,猛低頭就看見湘云宮絳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來,笑道:“姑娘這個難道也有陰陽?”湘云道:“走獸飛禽,雄為陽,雌為陰;牝為陰,壯為陽。怎么沒有呢?”翠綠道:“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這連我也不知道。”翠縷道:“這也罷了,怎么東西都有陰陽,咱們人到沒有陰陽呢?”湘云照臉啐了一口,道:“下流東西,好生走罷!越問越問出好的來了!”翠縷笑道:“這有什么不告訴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難我?!毕嬖菩Φ溃骸澳阒朗裁矗俊贝淇|道:“姑娘是陽,我就是陰?!闭f著,湘云拿著帕子握著嘴,呵呵的笑起來。翠縷道:“說是了,就笑的這樣了!”湘云道:“很是,很是?!贝淇|道:“人規(guī)矩主子為陽,奴才為陰。我連這大道理也不懂的?”湘云道:“你很懂得?!? 這一段論陰陽,可以說是湘云說的,也可以說是作者說的。 陰陽論是《易經》的道理,“一陰一陽之謂道”。 “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即凡事盛極必衰,衰極必盛,否極泰來,任何事物都存在轉變的規(guī)律。那么明朝盛極必衰也是必然的。 儒家的思想來源于《易經》,其核心是“中庸之道”,“中庸”就是道德實踐恰到好處。整本書時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尊儒”的思想。 孔子生長在混亂的春秋時代,對于亂臣賊子的不守秩序,十分厭惡。他主張“正名”,提示我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關系的道理?!罢本褪且讓W重視的“正位”,重視自己的身份地位。 所以“人規(guī)矩主子為陽,奴才為陰”這句話并沒有什么不妥,因為陰陽是相對的,是事物的一體兩面,不可分割。 《易經》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儒、道、釋各家都有闡述。《易經》和儒、道、釋是一脈貫通的。 通過上述可知,作者精通《易經》,對釋、儒、道也無所不通,無所不精。 所以,作者能夠站在一個望塵莫及的高度俯瞰明朝這段歷史,寫下了《紅樓夢》這部書。 至此,總結一下作者的特點:出身皇室家族;崇禎的皇室兄弟;一位畫家;得道之人。 這樣的話,明皇室家族里,在后世留名且名聲很大的,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 先看一下八大山人在網(wǎng)上的公開資料。 朱耷(1626年-約1705年),原名朱統(tǒng),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漢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明遺民。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后削發(fā)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擅書畫,早年書法取法黃庭堅?;B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煉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 只這兩段資料就漏洞白出、自相矛盾。明朝皇室從第二代取名就按木、火、土、金、水五行輪流取。朱耷和朱統(tǒng)兩個字都不帶五行,他怎么會是朱權的九世孫呢?所以要么八大山人不是寧王后裔,要么朱耷或朱統(tǒng)是假名。 可是所有資料無一例外都說八大山人是皇族后代。如果我們承認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他有意隱去了真名而叫朱耷。如果隱去真名是為了躲避清朝對明皇室宗族的迫害,那干脆就不要承認自己是皇室成員,隱性埋名地生活不是更安全嗎?為什么又要承認是寧王孫? 看得出八大山人是要人們知道他是皇室成員的。 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一種解釋天衣無縫:他寫了《紅樓夢》。只有承認自己是皇室后代,《紅樓夢》所寫的歷史才會被認可,沒有誰會比家族內部的人更清楚皇室內部的事。取名朱耷,一來表明他姓朱;二來有意淡化和皇室的聯(lián)系。當人們看到耷、統(tǒng)這樣的字眼,因不含五行,根本不會想到明皇室,從而保全自己及生活在一起的家族成員。那也就可以推斷出,在當時他就是用的這個名字。 這也是《紅樓夢》沒有作者署名的原因。署假名,人們就不知他是皇室人,將導致書里所寫的歷史沒有說服力;署真名,又怕招來文字獄。 想想,清朝通俗小說流行,如果這只是一部單寫兒女情長的故事,作者為何不署名?又為何不以此獲利? 以上只是推測,下面我們假設《紅樓夢》是八大山人所寫,試著推論下去,看是否合乎。 八大山人到底是誰? ●個山小像 《個山小像》(讀者自行上網(wǎng)看)是現(xiàn)存有關八大山人唯一真實的畫像。重要的是畫上有九段題跋,有他自己寫的,也有蔡受、饒宇樸、彭文亮等所寫;還有八大山人和他們的印章共22枚。 印章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有朱文的,也有白文的。一般姓名用白文印,書畫家的別號用朱文印。 我們權且按這個大的規(guī)律,把帶白文印的而且是八大山人自己寫的題跋先拿出來分析,看能不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他的真實姓名。 第一跋:個山小像 發(fā)堀(圓形朱文?。?甲寅蒲節(jié)后二日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 釋傳綮印(白文?。?刃庵(朱文印) “甲寅蒲節(jié)”,康熙十三年(1674)的端午節(jié)。 “時年四十有九”,時年四十九歲。由此可知,八大山人生于1626年,即天啟六年。 這一跋里的白文印是釋傳綮,百家姓里并無釋姓,釋姓一般為佛門出家弟子統(tǒng)一使用的姓。釋傳綮,只能是他的法號,法名傳綮。 值得注意的是“綮”字。綮qìng1、筋骨相結合的地方,喻指關鍵。qǐ1、同“棨”,古代作通行用的一種木制的符信,又稱“傳”。 為什么要用這個“綮”字?他喻指的關鍵處在哪兒呢? 第二跋:碩果(白文印) 圖形一,由木火土金水五字按方位合成一個整體;圖形二,圓中一點。 咦個有個而立于一二三亖X之間也個無個而超于X亖三二一之外也個山個山形上形下圓中一點 減馀居士蔡受以供 個師已而為世人說 法如是 減馀圓者(白文印) 成山受之(朱文?。? 這一跋基本可以解開八大山人的身世之謎。 這里有兩個白文印。 先看后面的白文印“減馀圓者”,諧音不正是“檢與楥者”嗎?朱由檢和朱由楥是也。崇禎朱由檢不是殉國了嗎,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理由卻也簡單:如果朱由楥不和朱由檢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至死也不會弄清八大山人和崇禎有什么關系。 再看開頭的白文印“碩果”,就是大果的意思。果子自然是圓(諧音“楥”)的,指朱由楥。 不然就解釋不了白文印是真姓名的問題。 然后看木火土金水組成的圖形,這不正體現(xiàn)了明朝皇室按五形輪流取名的規(guī)則嗎? 圓中一點,像個圓形印章,諧音“元璋”,表明作者是朱元璋的后代。 “個山個山形上形下”,把“個”和“山”上下組合,“山”和“人”組合成一個“?”,音yín,諧音朱常瀛的“瀛”,不是在暗示他就是朱常瀛的兒子嗎?巧的是朱常瀛正好有八個兒子,八大山人的“八”也無不是一種暗示。 此跋中把“四”寫成“亖”,把“五”寫成“X”??吹健皝仭焙途蜁氲健兑捉洝分械陌素?,看到“X”就會想到“爻”。一般來說,人都生活于五行(易經認為天下萬物皆由五類元素組成)之中,即“個有個,而立于一二三亖Ⅹ之間也”;只有得道之人超脫于五行之外,即“個無個,而超于Ⅹ亖三二一之外也”,悲喜不再受外物所累。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八大山人就是朱常瀛的兒子朱由楥,朱由榔的同父弟弟,崇禎的堂弟。他比崇禎小15歲,明亡時18歲。 咦,新證(一)中論證的《紅樓夢》作者不正是崇禎的皇室的兄弟嗎? 接下來找一找朱由楥和《紅樓夢》有無聯(lián)系。 楥,yuán 1、柜柳的別稱。2、籬笆。xuàn 1、同“楦”,楦子。做鞋帽時放在其內用以定形的木制工具。 說起“楥”的三個意思,《紅樓夢》里竟然都有意想不到的巧合。 第一個意思:柜柳的別稱。 在寶釵和黛玉的判詞中有“堪憐詠絮才”,在第七十回的回目中有“史湘云偶填柳絮詞”。 第七十回 時值暮春之際,史湘云無聊,因見柳花飄舞,便偶成一小令,調寄《如夢令》,其詞曰: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易?!莫使春光別去。 在新證(一)中,論證了作者北靜王后來續(xù)弦了史湘云即脂硯齋,巧的是這回的詠柳絮詞就是史湘云起的頭。更巧的是她的丫嬛叫翠縷,只有柳樹才是一縷縷的。 第二個意思:籬笆。 第十七至十八回 忽又見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了來,賈政笑道:“到此可要進去歇息歇息了!”說著,一徑引人繞著碧桃花,怡紅院如此寫來,用無意之筆,卻是極精細文字。穿過一層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未寫其居,先寫其境。俄見粉墻環(huán)護,綠柳周垂。與萬竿修竹遙映。賈政與眾人進去。 脂硯齋側批:詞卿居此,比大荒山若何? 這里寫到的“竹籬花障”、“綠柳周垂”,都與作者的名字有關。 “詞卿居此,比大荒山若何?”這可以有兩層理解:第一層這里寫的是崇禎住的地方,崇禎也擅長詩詞,稱得“詞卿”,“大荒山”暗寓崇禎自縊殉國的煤山。第二層可把“詞卿”看成作者,他曾有過在大山里修行的經歷。 第四十一回 及至到了房舍跟前,又找不著門。再找了半日,忽見一帶竹籬。劉姥姥心中自忖道:“這里也有扁豆架子。”一面想,一面順著花障兒走了來。 又寫竹籬。在宮中大概沒有竹籬,這是作者的藝術創(chuàng)設,但創(chuàng)到籬笆上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第三個意思:同“楦”,楦子。做鞋帽時放在其內用以定形的木制工具。 第四十五回 寶玉笑道:“我這一套是全的。有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檐上了。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尋常市上賣的,十分細致輕巧。因說道:“是什么草編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睂氂竦溃骸斑@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閑了,下雨時,在家里也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別的都罷了。惟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頭上的這頂兒是活的,冬天下雪,帶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只剩下這圈子。下雪時,男女都帶得。我送你一頂,冬天下雪帶。” “這里一大段寫北靜王送的“鞋”、“帽”:“棠木屐”、“斗笠”,和“楦”是不是聯(lián)系緊密?巧的是個山小像中的八大山人也戴著斗笠。 第三跋:個山(朱文?。?個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利唾白刃顏庵紅塵粉叢清勝輞川王韻過鑒湖賀人在北斗藏身手挽南箕作簸冬離寒夏離炎大莫裁兮小莫破 此贊系高安劉慟城貽余者容安老人復書于新吳之獅山屈指丁甲八年耳兩公皆已去世獨余涼笠老僧逍遙林下,臨流寫照,為之忱然 個山之庵傳綮又識 雪個(白文?。? 此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劉慟城贊八大山人的詩作。 “美事拋名利唾”,品行高潔; “輞川王”指王維,“鑒湖賀”指賀知章,贊他的詩文可比王維和賀知章; “人在北斗藏身”出自《五燈會元》,贊八大法身已透; “手挽南箕作簸”,內含的典故出自《詩經?小雅?大東》,箕與斗都為星宿名,一個像簸箕,一個像古代盛酒的斗,當它們同時出現(xiàn)在南方時,箕星在南,斗星在北。這里暗喻兩個人之間的友誼。 “冬離寒夏離炎大莫裁兮小莫破”,贊八大修行的成就。“大莫裁兮小莫破”原句出自《中庸》“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裁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币馑际牵壕诱f的“大”,大到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君子說的小,小到不能分。八大已超出了世人對寒炎大小的認知,即超出了世人對事物的認知。 第二部分寫此詩的來歷和八大的感想。 “此贊系高安劉慟城貽余者”,這首贊詩是江西劉慟城贈送給我的。 “容安老人復書于新吳之獅山”,容安老人又在新吳的獅山將詩寫了下來。 “屈指丁甲八年耳”,轉眼八年過去了。 “兩公皆已去世”,劉慟城和容安老人都已去世。 “獨余涼笠老僧逍遙林下臨流寫照為之忱然個山之庵傳綮又識”,獨剩我一人,閑適時看著小像,又感受到兩公的真誠。 后有一白文?。貉﹤€。這就奇怪了,上文不是已確認八大山人就是朱由楥嗎?怎么又出現(xiàn)了一個真名?有一種可能,那時他已寫完了《石頭記》,筆名也確定了一定要有個“雪”字,因為諧音“血淚”的“血”,畢竟書中多次強調此書是哭成的。這樣后人考證起來才知“雪芹”就是真正的作者。至于“個”,表示八大山人其實是一個人。 此跋中拿八大山人比王維,和《紅樓夢》也有聯(lián)系。 第四十八回 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詩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兩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把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兩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瘐、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王摩詰即王維,號摩詰居士,唐代詩人、畫家。王維參禪悟道,精通詩書音畫,他的詩充滿禪意,作者最為推崇。而八大和王維這一比,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第五回 警幻道:“就將新制《紅樓夢》十二支演上來?!蔽枧畟兇饝耍爿p敲檀板,款按銀箏,聽他歌道是: 開辟鴻蒙,故作頓挫搖擺。 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說道:“此曲不比塵世中所填傳奇之曲,必有生旦凈末之別,又有南北九宮之限。此或詠嘆一人,或感懷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譜入管弦。若非個中人,三字要緊。不知誰是“個中人”?寶玉即“個中人”乎?然則石頭亦“個中人”乎?作者亦系“個中人”乎?觀者亦系“個中人”乎?不知其中之妙。料爾亦未必深明此調,若不先閱其稿,后聽其歌,翻成嚼蠟矣。” 到底誰是“個中人”?“雪個”難道不是“個中人”?“個山”難道不是“個中人”? 第四跋:雪峰從來疑個布衲當生不生是殺不殺至今道絕韶陽何異石頭路滑這梢郎子汝未遇人時沒邋遢 燈社綮衲(白文?。? 第五跋:懷古堂(白文?。?生在曹洞臨濟有穿過臨濟曹洞有曹洞臨濟兩俱非羸羸然若喪家之狗還識得此人么羅漢到底 個山自題 釋傳綮?。ò孜挠。┤锈郑ò孜挠。? “當生不生是殺不殺”,就是八大曾經的境遇。 “刃庵”,這里是白文印,在第一跋里是朱文印,這只能理解成“刃庵”是他的另一個別號,而這個別號里同時有他真實的經歷。 “刃”的意思:1、刀劍等的鋒利部分。2、指刀、劍等有鋒刃的兵器。3、用刀殺。 “庵”的意思:1、草屋。2、小寺廟。庵在這里應該取第一種意思“草屋”。草屋和刃組合在一起,表明八大山人曾有住草屋都會被追殺的經歷。 除了是因明皇宗室遭滿清朝廷追殺,真想不出第二個理由了。 “雪峰”就是指雪個即八大山人;“布衲”是對僧人都稱呼;“韶陽”意思是明媚的春光;“邋遢”意思是不整潔,不利落。 第五跋的大意是:雪個生不逢時,在明媚的春天入了僧道,好比在石頭路上滑倒。他從此看起來像個和尚,因此躲過了追殺。這公子,不是遇追兵不會這么邋遢。 第五跋的“懷古堂”用的白文印,暗示這一跋“懷念過去的往事”里也有個山的真實經歷。 “曹洞臨濟”,指佛家禪宗的兩個宗派。個山都有修過,終于悟得佛法八萬四千法門,萬法歸一。雖然宗派不同,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生在曹洞臨濟有穿過臨濟曹洞有”。 “曹洞臨濟兩俱非羸羸若喪家之狗”,如果哪個法門都悟不了,心靈就會像喪家狗一樣虛弱而沒有歸宿。 “還識得此人么羅漢到底”,還認識此人嗎,已經修成羅漢了。 羅漢,在小乘佛教中,是佛家得法弟子修正最高的果位。羅漢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了脫生死,證入涅槃。受人天尊敬供養(yǎng),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白文印“燈社綮衲”,還是指八大山人,“燈社”指什么?關于燈社的詩不少,找到了這一首,想來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道林寺》 唐 李建勛 雖向鐘峰數(shù)寺連,就中奇勝出其間。 不教幽樹妨閑地,別著高窗向遠山。 蓮沼水從雙澗入,客堂僧自九華還。 無因得結香燈社,空向王門玷玉班。 詩中的“九華”是指九華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第六跋:鹿同(朱文?。?個山綮公豫章王孫貞吉先生四世(“四世”二字被墨圈)孫也少為進士業(yè)試輒冠其儕偶里中耆碩莫不噪然稱之戊子現(xiàn)比丘身癸巳遂得正法于吾耕庵老人諸方藉藉又以為博山(一字看不清)(兩字空)矣間以其緒馀為書(一字抹去)畫若詩奇情逸韻拔立塵表予常謂個山子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不為古人所縛海內鑒賞家亦既喙同聲矣。丁巳秋攜小影重返菊莊語予曰兄此后直以貫休齊己目我矣咦栽田博飯火種刀耕有先(一字看不清)钁頭邊事在甕里何曾失卻 予且喜圓悟老漢腳跟點地矣 鹿同法弟饒宇樸題并書 宇樸蔚宗(朱文?。? 全文中間還有一?。何鹘觋柾鯇O(朱文印) “個山”、“綮公”都是指八大山人?!霸フ隆敝C音“元璋”?!柏懠保@里應指崇禎,“貞”、“禎”同音,而“禎”的意思就是“吉祥”,合了“吉”字。 如果第一句這樣斷句:“個山綮公,豫璋王孫貞吉先生四世孫也?!笨勺g成:八大山人是朱元璋的世孫崇禎的四世孫。 就是因為朱由楥和崇禎平輩,所以在跋中特意圈掉了“四世”,告訴大家其實不是孫輩關系。 “少為進士業(yè)試輒冠其儕偶耆碩莫不噪然” ,年輕時學習四書五經考科舉,和同鄉(xiāng)同輩的人一比試,就在他們之上,高年碩德者都眾口傳揚。 有點奇怪,八大山人真心想走科舉之路?接著往下看。 “戊子現(xiàn)比丘身”,戊子年即1648年,八大山人22歲,出家了。 “癸巳遂得正法于吾耕庵老人”,癸巳年即1653年,八大山人27歲,在耕庵老人那里修習佛法悟到真諦。 “諸方藉藉”,各方面的成就都很顯著。 “又以為博山(一字看不清)(兩字空)矣”,正是這看不清和空著的字為我們解開了秘密??匆粋€有關“博山”的典故《鹿亦有知》。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攜家喂養(yǎng)。鹿稍長,甚馴,見人則嗷嗷鳴。其家戶外皆山,鹿出,至暮必歸。時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獵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間無所獲,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與。獵者固請。李氏遲疑曰:“待吾慮之?!笔且孤谷ィ觳粴w。李氏深悔之。 譯文:博山有個姓李的人,以砍柴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撿到一只鹿仔,帶回家去喂養(yǎng)。鹿?jié)u漸長大,十分溫順,見到人就嗷嗷叫。家外面都是山,鹿出去到天黑時一定回來。正是秋祭的時候,按慣例需要用鹿。官府催促獵人限期送上,但十來天沒有收獲,獵人就向姓李的人求取那只鹿,姓李的人不給。獵人堅持要。姓李的遲疑地說:“等我考慮考慮?!碑斠孤棺吡耍驮贈]回來。姓李的人非常后悔。 我的感悟是:一個人動了念頭,動物都能感知到。所以人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天地自有感應。 這個典故用在朱由楥身上,是不是恰當極了?如果他按部就班去考科舉,就可能暴露真實身份,被人當獵物交給朝廷。正因為他感到了這樣的危機,所以才落發(fā)為僧。 而且就當時清廷的剃發(fā)令,如果不愿留辮子,就只能是出家為僧或為道士。 “間以其緒馀為書(抹去一字)畫若詩奇情逸韻拔立塵表”,修習佛法期間,八大山人用剩余的時間寫書、作畫、作詩,其境界超出塵世。 不禁想問:寫的何書?莫不是《石頭記》?我想這里抹去一字,就是讓人去想,想到時候一定會盯著這個“書”字看,看來看去就有了聯(lián)想。 也就是說朱由楥在江西就已經大體寫完了《石頭記》。前面論證了作者一定在皇宮中生活過的人,由此可推斷朱由楥是在明亡后投奔到江西寧王子孫那里去的。 “予常謂個山子每取法古人而事不為古人所縛海內諸鑒賞家亦既異喙同聲矣”,這是眾人對八大山人的贊賞。 “丁巳秋攜小影重返菊莊語予曰兄此后直以貫休齊己目我矣”,丁巳年即1677年,八大山人51歲。 既是重返菊莊,說明寫此跋的饒宇樸有一個菊莊,個山曾在此住過,后又離開過。 “攜小影”,帶著個山小像。帶小像來做什么? “語予曰兄此后直以貫休、其己目我矣”,對我說你以后就看我如貫休、齊己。貫休、其己都是唐朝著名僧人,在佛法和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 值得注意的是中間有一枚朱文?。何鹘觋柾鯇O。 戈陽,就是現(xiàn)在的江西上饒?!拔鹘狈催^來就是“江西”;法弟饒宇樸偏又姓“饒”;別號“鹿同”,和《鹿亦有知》中的鹿同一個字;又是“王孫”。 一切都真相大白了:饒宇樸才是江西寧王的直系孫,和前來投奔的朱由楥處于同一種困境,所以也出家了,這才有了“鹿同法弟饒宇樸題并書”這句話。并且“樸”是“木”字旁,說明他和八大山人同輩。 “栽田博飯火種刀耕有先(一字看不清)钁頭邊事在甕里何曾失卻”,大意是種田為生的農家事我何曾丟掉。 “予且喜圓悟老漢腳跟點地也”,“圓悟老漢”指八大山人,“腳跟點地”是二十四式太極拳中的一個叫“手揮琵琶”的招式。整句話的意思是,我又很高興八大山人來彈了一曲琵琶。 說明八大山人又懂音樂,《紅樓夢》有好幾處談到音樂上的鑒賞。試想如果作者不懂音樂,他又怎么寫得出相關內容呢? 說到菊莊,《紅樓夢》里有專章寫到。 第三十七回 回目: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第三十八回 回目: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在這兩回里作者花很大篇幅來寫詠菊詩。 第七跋:近思齋(朱文?。﹤€翁大師像贊 瀑泉流遠故侯家九葉風高耐歲華草圣詩禪隨散逸何須戴笠老煙霞 湖西彭文亮 文亮之?。ò孜挠。?白生父(白文?。? “草圣詩禪隨散逸”,書法詩歌禪法樣樣精通。 “瀑泉流遠故侯家”,此跋最重要的是要告訴世人,八大山人出身于源遠流長的故侯家。 第八跋:耕香(朱文印) 沒毛驢初生兔嫠破面門手足無措莫是悲他是世上人到頭不識來時路今朝且喜當行穿過葛藤露布 咄 戊午中秋自題 個山(朱文?。? “沒毛驢初生兔”,指八大山人。“驢僧”是僧人的謙稱,初生的兔子沒有毛。 “嫠”,寡婦。 “破面門”,宋代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中有“拶破面門”詩:法是常法,道是常道。拶破面門,點即不到。 “破面門”,字面意思是裂破臉。 “沒毛驢初生兔嫠破面門手足無措”,總體可以解釋為:一個有修禪悟道的寡婦見到成為僧人的八大山人,大驚失色,手足無措。 “莫是悲他是世上人到頭不識來時路”,是不是在心里感傷,八大山人本是世俗中人,現(xiàn)在是不是已不能在世俗中生活了。 “今朝且喜當行穿過葛藤露布”,“露布”是一種寫有文字并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葛藤”在這里喻山里的荊棘藤蔓??傮w大意是:今天真高興能穿過一路荊棘,躲過追捕自己的通告走出去了! “咄”,是個不常用的語氣詞,把大山人偏偏用了它。這個字里包含的“出”字已說明了一切。 八大山人和哪個寡婦一起走出去,離開江西了? “戊午中秋”,戊午是1678年,個山52歲,自己寫的這一跋。就是說在明亡34年后,明宗室依然被清廷追殺。 第九跋:黃檗慈悲且?guī)о猎凭訍豪狈上怖罟焐鲜梓牒卧愕玫侥闳舨坏脗€破笠頭遮卻叢林一時嗔喜何能已 中秋后二日又題 掣顛(白文?。? “李公天上”,天上的神仙太白金星李長庚,出現(xiàn)了一個“金”字,和后面的“麒麟”組成“金麒麟”。 “金麒麟”!想到《紅樓夢》里的金麒麟沒有?史湘云就是戴的金麒麟,是和衛(wèi)若蘭的信物,又和書中的北靜王因金麒麟而白頭到老。 而在此跋里,八大山人暗示金麒麟史湘云最終和他走到了一起,因為“黃檗慈悲且?guī)о猎凭訍豪狈上病薄? “黃檗”又稱“黃柏”,蕓香科,木材堅硬,莖可制黃色染料,樹皮入藥。味極苦。用在這里,大意是:上天是慈悲的,讓我吃盡生活的苦,最后得到歡喜的結果。若不是苦修中有所作為,湘云怎么會看得上我?戴個破斗笠掩去真實身份,和湘云一起走出去并結成了夫妻,開始了新的生活。 至此,一切真相大白:八大山人朱由楥就是書中的北靜王,也就是《紅樓夢》的作者!也就是崇禎的堂弟,筆名雪芹。 后有白文印“掣顛”,讓人不解,誰會用這樣的名??? 掣:1、拽;拉。2、拔;抽。3、一閃而過。 顛:1、頭頂。2、物體的頂端。3、墜落;跌倒。4、上下震動。5、一跳一跳地跑。6、倒置;無序亂放。 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容人,我只能想到這個人處于顛瘋狀態(tài)。 而這一跋又是在上一跋的后兩天所寫,想來是在補充說明他是裝瘋賣傻才得以走出去的。 一路上朱由楥裝瘋癲,史湘云尾隨其后,在無人的地方才偷偷給他食物。一路的艱辛可以想見。 現(xiàn)在把朱由楥的經歷大致回顧一下。 朱由楥是朱常瀛的兒子,朱由榔同父的弟弟,崇禎的堂弟,書中的“北靜王”。“北靜”諧音“北京”,暗示他一直在北京皇宮生活,并沒有跟父親去湖南封地。 明亡前夕,由于崇禎隨時準備殉國,他不會走,但不能累及其他人,所以讓朱由楥等護送皇室家眷去到南京。 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權一團混亂,朱由楥及崇禎的兒子并不想再參與其中,第二年隨著弘光政權的結束,南京亦無容身之地。這樣朱由楥,包括寶釵、史湘云在內的一部分皇室家眷再次回到北京郊區(qū),因為那里有明亡前早就準備好了的家廟??墒钱敃r的剃發(fā)令,對于女性還無妨,男性如果不愿剃發(fā),要么當?shù)朗?,要么當和尚。況且生活也是個難題,還要時時擔心清廷的追殺。 明亡時,朱由楥18歲,他22歲在江西落發(fā)為僧。顯然他是不得已扮成道士投奔到江西寧王后裔那里去的。 在江西,從眾多的印章里出現(xiàn)的“耕”、“庵”等字看得出,朱由楥及寧王一族住著草屋,耕田為生,以掩飾真實的身份。 朱由楥悟性極強,加之自己的特殊經歷,27歲就悟透佛法,參透玄關。書詩畫各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江西,他自然聽得到各種關于明朝不實的傳言,看得到那些歪曲事實的寫明朝歷史的書。這時候的他,重要的不是要為自己家族辯解什么,而是發(fā)慈悲之心,要為后人留下一部關于明朝的真歷史,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衣食住行民風民俗等無所不包的明朝百科全書。當然其中關于人性的深層次的描寫,更是讓這部書歷經時間的長河,依舊熠熠生輝。 當他在江西初步完成這部書,想到三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既然說托言于閨閣之事,更詳細的閨中之事還要去問寶釵、湘云、襲人等還在世的女性;二是作為一部史書,有些人的情況還要再去弄清楚;三是需要一個批書人來合作,以幫助后來讀者讀懂這部書所寫內容。 第十三回 可巧這日非正經日期,親友來的少,里面不過幾位近親堂客。邢夫人、王夫人、鳳姐并合族中的內眷陪坐。有人報說:“大爺進來了!”嚇的眾婆娘唿的一聲,往后藏之不迭、數(shù)日行止可知。作者自是筆筆不空,批者亦字字留神之至矣。獨鳳姐款款站了起來。 這是寫天啟的喪事。作者那時才一歲,他可以“筆筆不空”,自然聽家族里的人講的。批者亦能“字字留神”,顯然是時刻留心作者是否記清楚了每個細節(jié)。 因此他需要再次回到北京的家廟,找寶釵、湘云、王夫人等宗族里的人去問。而他又不能一個人去往北京,怕身份暴露,怕書稿被一路的官府哨卡搶去。 當這個消息通過某種渠道秘密傳到北京家廟里,史湘云決定由她來完成這次行動:去江西接應朱由楥回北京。于是有了題跋里史湘云在江西見到朱由楥時的情景?!都t樓夢》里也留下來痕跡。 第四十八回 寶釵笑道:“……一半盡人力,一半聽天命罷了。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門,干不得事,今年關在家里,明年還是這個樣兒?!t他出去了,左右沒有助興的人,又沒了倚仗的人,到了外頭,誰還怕誰?有了的吃,沒了的餓著,舉眼無靠,他見這樣,只怕比在家里省好些了事,也未可知。”作書者曾吃此虧,批書者亦曾吃此虧,故特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硯齋。 這一段寫出了朱由楥去江西、史湘云去江西以及他們回北京一路上的情境。 回到北京后,在家族人的幫助下,朱由楥對初稿進行了增刪修改。史湘云更是顯出才女本色,寫下了和書一樣精彩的批語,筆名脂硯齋。因此《紅樓夢》的這一段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回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本名。再檢閱一遍。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因見上面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斷不可少。亦非傷時罵世之旨;要緊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要緊句。方從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并題一絕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此是第一首標題詩。 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脂硯齋側批: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若云雪芹批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云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騙了去,方是巨眼。 1、這里出現(xiàn)了“情僧”二字。 2、“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風月寶鑒》就是《石頭記》,“舊有”表明是在江西完成了初稿。 3、“其弟棠村序也”,棠村有可能就是饒宇樸,不然個山小像中,饒宇樸寫的跋中怎么那么巧就提到“書”,并在“書”字后留下一空?且“棠村”兩字都帶草木旁。 4、“若云雪芹批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若說雪芹只是批閱增刪,那么從開頭到此的這一段又是誰寫的呢?言下之意就是雪芹不僅僅是批閱增刪者,也是原作者。 考證了作者朱由楥,接下來考證史湘云即脂硯齋的生平往事。 ●脂硯齋 在新證(一)中,論證了史湘云就是脂硯齋。她出身侯府世家,是賈母娘家侄子的女兒。由于父母早逝,被賈母接到宮中撫養(yǎng),后來雖回到叔伯家去生活,但經常到宮里去玩,再后來他嫁給了書中的武將衛(wèi)若蘭。 衛(wèi)若蘭是誰?他們有著怎樣的結局? 第三十一回總評:后數(shù)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于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 新證(一)里論證了,后數(shù)十回就是八十回后的三十回,作者把后三十回的內容或零散地放進了前八十回,或用批語的形式透露出來。這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原后三十回中有衛(wèi)若蘭射圃的情節(jié),作者把此情節(jié)用這一條批語概括于此。 “射圃”是什么重要的事嗎?脂硯齋為何以“若蘭”而不是“衛(wèi)若蘭”呼之? 第三十二回 話說寶玉見了那麒麟,心中甚是歡喜,便伸手來拿,笑道:“虧你揀著了。你是那里揀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這個,明兒倘或把印也丟了,難道也就罷了不成?”寶玉笑道:“到是丟了印平常。若丟了這個,我就該死了?!币u人斟了茶來與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聽見前兒你大喜了?!笔废嬖萍t了臉,吃茶不答。襲人道:“這會子又害臊了。你還記得十年前,咱們在西邊暖閣住著,晚上你同我說的話兒?那會子不害臊,這會子怎么又害臊了?” 明末的將領中,只有盧象升在一次激烈的戰(zhàn)斗中不慎丟過印。 緊接著就寫到史湘云的婚事,莫不是她嫁給了盧象升? 第三十七回 襲人打點齊備東西,叫過本處的一個老宋媽媽來,宋,送也。隨事生文。妙!向他說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換了出門的衣裳來,如今打發(fā)你與史姑娘送東西去。”那宋嬤嬤道:“姑娘只管交給我,有話說與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順去的?!币u人聽說,便端過兩個小掐絲盒子來。先揭開一個,里面裝的是紅菱和雞頭米妙。兩樣鮮果子;又那一個,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說道:“這都是今年咱們這園里新結的果子。寶二爺送來與姑娘嘗嘗。再前日姑娘說這瑪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玩罷。妙。隱這一件公案。余想襲人必要瑪瑙碟子盛去,何必驕奢輕發(fā)如是耶!固有此一案,則無怪矣。這絹包兒里頭,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計,姑娘別嫌粗糙。能著罷,替我們請安,替二爺問好就是了?!? 為什么裝的是“紅菱和雞米頭”就“妙”?真是不得其解。先了解一下這兩樣東西。 紅菱,俗稱菱角,別名“蘇州紅”。 雞頭米,又叫芡實。原產地在蘇州的芡實稱為蘇芡。 要說這兩樣的共同點,就是都和蘇州扯上了關系。 盧象升不就是江蘇人嗎? 為什么提到“瑪瑙碟子”,就“隱一件公案”、“固有此一案”?在給探春用瑪瑙碟子送荔枝時,就分析過:玉和瑪瑙都是石頭的一種,如果玉璽代表皇權,那么瑪瑙就代表皇權以下的權利。盧象升任過“七省總理”、“宣大總督”、“兵部尚書”,又被幾次賜與尚方寶劍。 綜合這些信息,不難知道:史湘云嫁的就是盧象升?!氨R象升”與“衛(wèi)若蘭”的名字比較一下,特別是“象”與“若”,作者如此暗示盧象升就是書中的衛(wèi)若蘭。 而盧象升1639年犧牲時39歲,史湘云這年應不到20歲,因為她和朱由楥是小時候一起的玩伴,比朱由楥大不了太多,這年朱由楥才13歲。由此推斷史湘云是盧象升的續(xù)弦,且在一起沒生活幾年。假設湘云比朱由楥大5歲,15歲嫁給盧象升,那他們在一起只生活了三年。 史湘云為什么愿意做續(xù)弦呢?注意這句話:“你還記得十年前,咱們在西邊暖閣住著,晚上你同我說的話兒?那會子不害臊,這會子又怎么害臊了?” 說的什么話?想來是:要嫁就嫁真名士! 在《紅樓夢》里有沒有對盧象升的評價呢? 第五十回 回目:蘆雪廣爭聯(lián)即景詩 暖香塢創(chuàng)制春燈謎 “蘆雪廣”諧音“盧象升”,“蘆”、“盧”同音;“雪”、“象”聲母同;“廣”、“升”尾音同。就是說盧象升是上了回目的。 蘆雪廣聯(lián)詩,湘云表現(xiàn)最為突出,現(xiàn)摘抄原文如下: 湘云那里肯讓人,且別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楊眉挺身的說道 寶玉正看寶釵、寶琴、黛玉三人共戰(zhàn)湘云,十分有趣,那里還顧得聯(lián)詩? 湘云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到耽擱了我?!? 湘云忙聯(lián)道 湘云正渴了,忙忙的吃茶 湘云忙丟了茶杯,忙聯(lián)道 湘云忙笑聯(lián)道 湘云又忙道 湘云見這般,自為得趣,又忙聯(lián)道 湘云笑的彎了腰,忙念了一句。 湘云忙聯(lián)道 湘云忙聯(lián)道 湘云伏著已笑軟了。眾人看他三人對搶,也都不顧作詩,看著也只是笑。黛玉還推他往下聯(lián),又道:“你也有才盡之時?我聽聽還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只伏在寶釵懷里,笑個不住。寶釵推他起來,道:“你有本事,把二蕭的韻全用完了,我才伏你?!毕嬖菩Φ溃骸拔乙膊皇亲髟姡故菗屆??!? 再來看她參與聯(lián)的詩句:賜裘憐撫戍,加絮念征徭。坳垤審夷險,枝柯怕動搖。伏象千峰凸,盤蛇一經遙?;ň壗浝渚w,色豈畏霜凋。階墀隨上下,池水任浮漂。照耀臨清曉,繽紛入永霄。誠忘三尺冷,瑞釋九重焦。僵臥誰相問,狂游客喜招。天機斷縞帶,海市失鮫鮹。寂寞對臺榭,清貧懷簟瓢。烹茶冰漸沸,煮酒葉難燒。石樓閑睡鶴,錦罽曖親貓。月窟翻銀浪,霞城隱赤標?;驖聒x鴦帶,時凝翡翠翹。 本是為賞雪來作詩的,細品品,倒像是寫征戰(zhàn)的詩。 在蘆雪廣還寫了一件事。 第四十九回 賈母便說:“……今兒另外有新鮮鹿肉,你們等著吃?!北娙舜饝恕氂駞s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爪兒齏忙忙的咽完了。賈母道:“我知道你們今兒又有事情,連飯也不顧吃了。”便叫“留著鹿肉與他們晚上吃”。鳳姐忙說:“還有呢。方才已分付了留著呢?!笔废嬖票闱暮蛯氂裼嬢^道:“有新鮮鹿肉,不如咱們要一塊,自己拿了園里弄著,又頑又吃?!睂氂衤犃耍筒坏靡宦晝?,便真和鳳姐要了一塊,命婆子送入園去。 一時,大家散后,進園齊往蘆雪廣來,聽李紈出題限韻,獨不見湘云、寶玉二人。黛玉道:“他兩個再到不了一處。若到一處,生出多少故事來。這會子一定算計那塊鹿肉去了。”聯(lián)詩極雅之事,偏于雅前寫出小兒啖膻茹血極腌臜的事來,為錦心繡口作配。正說著,只見李嫂也走來看熱鬧。因問李紈道:“怎么一個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那樣干凈清秀,又不少吃的,他兩個在那里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說的有來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眾人聽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兩個來?!摈煊裥Φ溃骸斑@可是云丫頭鬧的,我的卦再不錯?!崩罴w等忙出來,找著他兩個,說道:“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禍呢?”寶玉笑道:“沒有的事!我們燒著吃呢?!崩罴w道:“這還罷了?!敝灰娎掀艂兡昧髓F爐、鐵叉、鐵絲蒙來,李紈道:“仔細割了手,不許哭!”說著,同探春進去了。 …… 一時鳳姐打發(fā)小丫頭來叫平兒。平兒說:“史姑娘拉著我呢。你先走罷!”小丫頭去了。一時只見鳳姐也披了斗篷走來,笑道:“吃這樣好東西,也不告訴我。”也湊著一處吃起來。黛玉笑道:“那里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廣遭劫,生生被云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廣一大哭?!贝蠹s此話不獨黛玉,觀書者亦如此。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寶釵笑道:“你回來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挖了出來,就把這雪壓的蘆葦子摁上些,以完此劫?!? 這幾段看下來,最多的是個“鹿”字,又與蘆雪廣(盧象升)有關,加上“啖膻茹血”、“蘆雪廣遭劫”等語,再加上前文中的“射圃”,不消說是指“巨鹿之戰(zhàn)”。 “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他兩個在那里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表明崇禎是支持盧象升的。這里金麒麟可代指盧象升。 “為蘆雪廣一大哭”,為盧象升一大哭。 “大約此話不獨黛玉,觀書者亦如此。”人人都應為盧象升一大哭。 “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苯柚嬖频脑?,作者給出了對盧象升的評價: 是真名士自風流! 第一回 脂硯齋側批: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賢之恨,及今不盡,況今之草芥乎? 武侯指諸葛亮,武穆指岳飛。 這條批語與相應的正文并無關系,可見是單獨批的,脂硯齋要表達什么呢? 想想,岳飛精忠報國,是主戰(zhàn)派,被秦檜所害。盧象升同樣為國為民,也是主戰(zhàn)派,他和岳飛有得一比。只是他被誰所害? 第二十一回 襲人明知其意,便點頭冷笑道:“你也不用生氣,從此后我只妝啞巴,再不說你一聲兒,如何?”寶玉禁不住起身問道:“我又怎么了?你又勸我!你勸我也罷了;才剛又沒見你勸我,一進來,你就不理我,賭氣睡了,我還摸不著是什么。這會子你又說我惱了,我何嘗聽見你勸我什么話來?”這是委屈了石兄。襲人道:“你心里還不明白,還等我說呢!”亦是囫圇語,卻從有生以來肺腑中出千斤重。 正鬧著,賈母遣人來,叫他吃飯。方往前邊來。胡亂吃了半碗,仍回自己房中。只見襲人睡在外頭炕上,麝月在傍邊抹骨牌。寶玉素知麝月與襲人親厚,一并連麝月也不理,掀起軟簾,自往里間來。麝月只得跟進來,寶玉便推他出去,說,:“不敢驚動你們!”麝月只得笑著出來,喚了兩個小丫頭進來。寶玉拿一本書,歪著看了半天,因要茶,抬頭只見兩個小丫頭在地下站著。一個大些兒的,生得十分水秀。二字奇絕,多少姣態(tài)包括一盡。今古野史中無有此文也。寶玉便問:“你叫什么名字?”那丫頭便說叫“蕙香”。也好。寶玉便問:“是誰起的?”蕙香道:“我原叫蕓香的,原俗。是花大姐姐改了叫蕙香?!睂氂竦溃骸罢浽摻谢逇饬T了。什么蕙香呢!”好極!趣極!又問:“你姊妹幾個?”蕙香道:“四個?!睂氂竦溃骸澳闶堑趲讉€?”蕙香道:“我是第四個的。”寶玉道:“明兒就叫四兒,不必什么蕙香蘭氣的,那一個配比這些花,沒的玷辱了好名好性?!被ㄒu人三字在內,說得有趣。一面說,一面命他到了茶來吃。襲人和麝月在外聞聽了,抿嘴而笑。一絲不漏,好精神。 這一日,寶玉也不大出房,此是襲卿第一功勞也。也不和姊妹、丫頭等廝鬧,此是襲卿第二功勞也。自己悶悶的,只不過拿著書解悶,或弄筆墨,此雖未必成功,較往日終有微補小益。所謂襲卿有三大功也。也不使喚眾人,只叫四兒答應。誰知四兒是個聰敏乖巧不過的丫頭,又是一個有害無益者,作者一生為此所誤,批者一生亦為此所誤。于開卷凡見如此人,世人故為喜,余反抱恨。蓋四字誤人甚矣,被誤者深感此批。見寶玉用他,他變盡方法籠絡寶玉。他好,但不知襲卿之心事何如。 “這是委屈了石兄”,石兄指作者,這里襲人演朱由楥。朱由楥為了什么事來勸崇禎,而且是很重大的事,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從有生以來肺腑中出千斤重?!? 那么四兒在這個情景里演誰呢? “又一個有害無益者,作者為此所誤,批者一生亦為所誤?!笔废嬖埔粋€女子,又不參與政事,要說被誤一生,只可能是盧象升被此人害了,導致湘云失去了丈夫?!坝忠粋€”說明有兩個有害無益的人。 巨鹿之戰(zhàn)中,導致盧象升戰(zhàn)死疆場的相關人有兩個:楊嗣昌和高起潛。 “四兒”就是楊嗣昌?!八摹敝C音“嗣”;“香”和“昌”韻母相同;不管叫“蕓香”,還是“蕙香”,都含有草木偏旁,“楊”就是草木旁。 又說“水秀”二字奇絕,因為順帶把高起潛也包括了,“潛”是水字旁。 “今古野史中無有此文也”,強調這部書寫的是歷史,這里是一個重要的其他明史書中都沒寫出真相來的事件。 “正經該叫晦氣罷了。什么蕙香呢!”這是崇禎對他們的評價。 “于開卷凡見如此人,世人故為喜,余反抱恨。蓋四字誤人甚矣,被誤者深感此批?!彼淖质侵浮奥斆艄郧伞保Y合“見寶玉用他,他變盡方法籠絡寶玉”,可以將此四字理解成投機鉆營。 由此,我們知道了朱由楥也是主戰(zhàn)派,他力勸過崇禎,但最終由于楊嗣昌和高起潛兩個人導致了慘烈的失敗。 盧象升從上戰(zhàn)場就抱著隨時犧牲的決心,他把史湘云托付給了皇室家族,當然包括朱由楥。 史湘云在明亡后隨眾人來到南京,后又回到北京的家廟里生活。 第五十八回 可巧這下處乃是一個大官的家廟里。乃比丘尼焚修房舍極多、極靜,東西二院。榮府便賃了東院,北靜王府便賃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見賈母等在東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應。外面細事,不消細說。 這一節(jié)就是作者巧妙地把后三十回的內容插在這里。賈母、王夫人等以一個大家族的形式都住在這里。 有些在新證(一)里已講過,不再贅述。 寶釵除了有襲人供給外,她和湘云都擅長針線,可以此過活。其余時間則像尼姑一樣靜心修禪,文中特意寫了“乃比丘尼焚修”以作暗示。 比丘尼:佛家出家五眾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尼姑。 焚修:焚香修行。泛指凈修。 第七回 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兒,也該趁早兒請了大夫來,好生開個方子,認真吃幾劑藥,一勢除了根才好。小小的年紀,到坐下個病根,也不是頑的?!睂氣O聽說,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藥!為這病請大夫、吃藥,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銀子錢呢。憑你什么名醫(yī)、仙藥,總不見一點兒效。后來還虧了一個禿頭和尚,奇奇怪怪,真如龍云作雨,忽隱忽見,使人逆料不到。說專治無名之癥,因請他看了。他說我這是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凡心偶熾,是以孽火齊攻。幸而我先天結壯,渾厚故也,假使顰、鳳輩,不知又如何治之。還不相干。若吃凡藥是不中用的,他就說了一個海上方,又給了一包藥末作引,異香異氣的,不知是那里弄來的。他說發(fā)了時,吃一丸就好。到也奇怪,這到校驗些?!鼻洳恢獜哪抢锱獊?,余則深知是從放春山采來,以灌愁海水和成,煩廣寒玉兔搗碎,在太虛幻境空靈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會有善惡兩面,只是善惡的比例不同而已。那么人這一生最大的難題就是斷惡修善,直到變成“純善”,這個過程就叫“修行”。所以并不是只有寺廟里的人才叫修行人,人人都是修行者。 “幸而我先天結壯”,寶釵屬于先天經得起磨煉的人。 周瑞家的因問道:“不知是個什么海上方兒?姑娘說了,我們也記著說與人知道。倘遇見這樣的病,也是行好的事?!睂氣O見問,乃笑道:“不問這方兒還好;若問起這方兒,真真把人瑣碎壞了。東西藥料一概都有現(xiàn)易得的,只難得‘可巧’二字。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凡用十二字樣,皆照應十二釵。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開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開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于次年春分這日曬干,和在末藥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周瑞家的忙道:“噯喲,這樣說來,這就得一二年的工夫。倘或雨水這日不下雨水,又怎處呢?”寶釵笑道:“所以了,那里有這樣可巧的雨?便沒雨,也只好再等罷了。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丸藥,再加蜂蜜十二錢,白糖十二錢,丸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罐內,埋在花跟底下。若發(fā)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蹦┯命S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獨十二釵,世皆同有者。周瑞家的聽了笑道:“阿彌陀佛!真巧死了人!等十年未必都這樣巧呢?!睂氣O道:“竟好,自他說了去后,一二年間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從南帶至北,現(xiàn)就埋在梨花樹下?!薄袄嫦恪倍?,有著落,并未白白虛設。周瑞家的又道:“這藥可有名子沒有呢?”寶釵道:“有。一字句。這也是癩和尚說下的,叫作‘冷香丸’。”新雅奇甚。周瑞家的聽了,點頭兒。因又說:“這病發(fā)了時,到底覺怎么樣?”寶釵道:“也不覺什么,只不過喘嗽些。吃一丸也就罷了?!币曰樗?,可是吃煙火人想得出者?諸公且不必問其事之有無,只據(jù)此新奇妙文,悅我等心目,便當浮一大白。 “春天開的白牡丹”、“夏天開的白荷花”、“秋天開的白芙蓉”、“冬天開的白梅花”,指代四季,又喻光陰荏苒。 “春分”、“雨水”,自然的節(jié)氣,修行要達到的“道”就是合乎自然,合乎自然就是合乎天道。 “便沒雨,只好再等罷了”,修行到開悟還要看機緣,機緣不成熟,就得繼續(xù)修行,繼續(xù)等待。 “蜂蜜”、“白糖”是甜的,“黃柏”是苦的。人生的甘苦都要嘗盡。 “以花為藥,可是吃煙火人想得出者?”吃煙火人即凡夫俗子,既然作者能寫出以花為藥,作者就已不是凡夫;既然寶釵以花為藥,寶釵就不是俗子。 “浮一大白”,浮現(xiàn)一件真相大白的事。什么事呢,自然是暗示作者最終得道,寶釵最終也得道了。 好奇脂硯齋最終得道了沒?答案是肯定的,她同樣得道了。她不得道,與作者合作寫書沒有可能性,因為只有相同頻率的人才會對世界的認知達成一致。 朱由楥和他的妻子也住在這里,后來可能妻子發(fā)生了變故,男性又時時處在被追殺的危險中,他才決定遠離北京到江西去投奔寧王后裔。 再后來就是他作為八大山人在江西的生活。 1478年,朱由楥52歲,回到北京郊區(qū)后和取筆名為脂硯齋的史湘云合作,對《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成就了一部不可逾越的巔峰之作。 朱由楥逝于壬午除夕,即陽歷1703年,時年77歲。史湘云和他共同生活了25年。脂硯齋最后一年的批語出現(xiàn)在甲午年,即1714年,她在朱由楥逝后至少活了11年。 再后來,明宗室子孫不斷的傳抄,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紅樓夢》終于問世傳奇。這部字字看來皆是血的偉大著作,是明宗室對后世人不可磨滅的貢獻! 淚目。 再次品讀脂硯齋的這段批語: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奈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日淚筆。 妙君

《紅樓夢的》作者——八大山人朱由楥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洛隆县| 特克斯县| 古浪县| 米泉市| 天津市| 永新县| 衡阳市| 来凤县| 鱼台县| 宁陵县| 临桂县| 安陆市| 甘孜县| 佛山市| 丹巴县| 宝坻区| 湘西| 宿迁市| 阜新| 龙井市| 独山县| 新绛县| 崇信县| 延安市| 广元市| 昌江| 绥宁县| 永春县| 宜城市| 应城市| 彰化县| 万全县| 兴仁县| 武鸣县| 大庆市| 穆棱市| 化州市| 北碚区| 上虞市| 山东|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