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能有幾個恩人,幾個貴人?
不多。 人這一輩子,能夠遇到的恩人和貴人其實沒有幾個,就像遇到的仇人也沒有幾個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但實際上能夠彼此產(chǎn)生深厚緣分的人并不多。 大多數(shù)人生說遇到的人都是點頭之交或擦肩而過。 比如你在大街上遇到一個人,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后你還記得這個人,但無論如何都想不起對方的樣子了。如果你還想再相逢,那可能就像大海撈針一樣難。 世上多是平庸之人!
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虛弱的,無力的,他們潛意識里就想給自己找個依靠和靠山。 很多成年人熱衷于混圈子,結(jié)交人脈,也是為了融入到一個群體之中,借助這個群體的力量,在這個力量的加持下,他才會有安全感。 從古至今,平庸之輩都樂于拜大哥,想跟著大哥混,借別人的力量來成就自己。 明白了這點,我們再看社會上的很多人很多事,其中的底層邏輯就一目了然了。當(dāng)你看透了一些人骨子里的孱弱,自然也就是明白了誰在虛張聲勢。 當(dāng)然平庸不是罪過,每個人都可以走自己的路,也用不著去非議別人。畢竟,理解就是慈悲嘛。
世人多渴望遇到恩人,為啥?
人性是自私的,功利的,而且自私的人往往淺薄,因為看見而相信,喜歡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好處。 特別是對貧窮的人來說,金錢和物質(zhì)上的幫助最重要,如果有人給他一點錢或財物,那他就會感恩戴德,以其為恩人。 所以跟人相處其實不難,只要你善于給出小恩小惠,那你就能搞定大多數(shù)人。 如果你的態(tài)度再好一些的話,那你必然會廣受歡迎。與普通人打交道,只要舍得給好處和姿態(tài)尊重就可以了。 貧窮不僅僅是一種狀態(tài),更意味著一種匱乏感,在貧窮中煎熬的人,特別渴望被人“拉一把”。
貴人和恩人是有區(qū)別的!
把一個人從貧窮的地步拉出來,讓其變成有錢人,重拾尊嚴(yán)和自信,這無疑是一種恩情,也是一種貴人相助。 但“貴人”其實代表了更大的恩惠,給錢財、授人以魚只是小忙,給出賺錢的門路、授人以漁才是大恩惠。 比如一個年輕人到大城市打工,短時間內(nèi)找不到工作,每天連吃飯住宿都成問題,這時候你給他幾百塊錢,可以解決他的吃飯睡覺問題,但如果你給他一份工作,那才是幫大忙。 你想一想,既非親非故又無緣無故,誰有心思管別人死活呢? 所以不管恩人還是貴人,都需要運氣和機(jī)緣才行。
人們往往把貴人推之門外!
打個比方,如果你去某公司上班,老板對你很嚴(yán)厲,經(jīng)常批評你,指出你的問題和不足,給你制定超額的任務(wù),強(qiáng)迫你去挑戰(zhàn)更大的目標(biāo),讓你每天都是筋疲力盡,疲于奔命。 那你想一想,在你心里這樣的老板是什么樣? “暴君”,但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后成了管理,或者跳槽后很快適應(yīng)新的工作,你原來的經(jīng)歷都成了你的寶貴財富和資本,你回頭再看老板,會怎么想? 要知道人是很笨的,每個人都有個學(xué)習(xí)和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會很舒服,甚至是充滿了痛苦,不如此就不能打破認(rèn)知瓶頸,提升眼界,拓展能力范圍,讓人生和事業(yè)更進(jìn)一步。 所以貴人往往是以“仇敵”的面目出現(xiàn),在幾乎是地獄一樣的那段時間內(nèi),你會認(rèn)為自己在受折磨,對貴人咬牙切齒……這也是貴人一般不輕易幫助人的原因之一。 “人最大的運氣,不是得了大獎,不是撿到了錢。最大的運氣是你碰到一個人,能提高你的思維,把你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平臺”。話雖是如此,可我們必須問一問自己,憑什么貴人就愿意幫助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