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偽書,也是偽學——再議《輔行訣》(轉(zhuǎn)發(fā))
去年7月,在一文中,我們簡單探討了一下《輔行訣》真?zhèn)蔚膯栴}。此文一經(jīng)發(fā)表,引發(fā)了一小波討論熱潮。很多人對綿崽對《輔行訣》一書真?zhèn)蔚呐袛啾硎举澩?strong>但也有少數(shù)人認為,《輔行訣》雖然可能是偽書,但不代表是偽學,其內(nèi)容對中醫(yī)理論研究及臨床應用仍具有較大的正面意義。對此觀點,綿崽本來是沒想做什么回應的,所以從去年7月到現(xiàn)在,也沒有再發(fā)過什么關(guān)于《輔行訣》的文章。但這兩天在刷B站時偶然發(fā)現(xiàn),很多大二、大三的中醫(yī)學生仍對《輔行訣》其書、其學深信不疑,因此決定就此話題,再嘮叨兩句。首先,綿崽在此先亮明觀點:《輔行訣》是偽書,也是偽學。
為什么這么說呢?且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輔行訣》的內(nèi)容。
一、理論之偽:《輔行訣》:弘景曰:外感天行,經(jīng)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后學咸尊奉之。山林僻居,倉卒難防外感之疾,日數(shù)傳變,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間,豈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數(shù)方者,則庶無蹈險之虞也,今亦錄而識之。小陽旦湯,治天行[病]發(fā)熱,自汗出而惡風,鼻鳴干嘔者。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姜(二兩,切)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二枚)右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服已,即啜熱粥飯一器,以助藥力。稍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大汗之]則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隨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飴一升,為正陽旦湯?!遁o行訣》作者認為,天行與傷寒為同種疾病,因此將《傷寒論》中治療傷寒的桂枝湯等方用以治療天行。然而在唐以前,諸家均以天行與傷寒有別,例如陳延之在《小品方》中就有談到:《小品方》:古今相傳,稱傷寒為難治之病,天行溫疫是毒病之氣,而論治者,不別傷寒與天行溫疫為異氣耳。云傷寒是雅士之辭,云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贾娊?jīng),其實殊矣。所宜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除此之外,《諸病源候論》中也有相關(guān)論述,綿崽在這就不一一例舉了。《輔行訣》將天行與傷寒相混,無疑是對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的誤解。若將之鑒定為“真學”,恐怕會對研究中醫(yī)學術(shù)史產(chǎn)生不良誤導。
二、炮制之偽:《輔行訣》:瀉肺湯,救誤用火法,其人血素燥,致令神識迷妄如癡,吐血、衄血、胸中煩滿,氣結(jié)方。葶藶子(熬黑,搗如泥) 大黃 生地黃 竹葉 甘草(各三兩)右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葶藶子,古方多熬用,但多熬至變黃或變紫,如《外臺秘要》中有“取葶藶子一合,熬令色黃”,“葶藶子五兩,取苦者熬令紫色”等記載。《輔行訣》將葶藶子熬至黑色,不符合古方炮制方法。若將之鑒定為“真學”,恐怕會對中藥炮制產(chǎn)生不良誤導,進而影響藥效的發(fā)揮。
三、藥味之偽:《輔行訣》說大黃是咸的,地黃是苦的,綿崽表示十分無語……可能會有支持者說這是“以效為味“,但陶弘景在《本草經(jīng)集注》中也并沒有體現(xiàn)這種思想……
四、療效之偽:支持《輔行訣》的人,經(jīng)常以《輔行訣》方用之有效作為該書并非“偽學”的證據(jù)。然而《輔行訣》中的方子大多取自《傷寒論》或《千金》《外臺》,有效也是張仲景、葛洪、孫思邈等醫(yī)家的方子,并不關(guān)《輔行訣》的事。而且《輔行訣》作者以標榜自己是依據(jù)五臟藏象理論辨病的,是依據(jù)藥味與五臟體用制方的,但實際上全書除在“小瀉心”“大補肝”等方名上體現(xiàn)了臟腑補瀉之外,其余文字并無對臟腑虛實補瀉理論的具體闡釋。甚至即便把“小瀉心”“大補肝”這些字眼拿掉,也絲毫不影響這些方子的使用。換言之,其本質(zhì)仍是方證對應,和臟腑虛實補瀉并沒有太大關(guān)聯(lián),理論構(gòu)建十分粗糙,遠不如《刪繁方》的五勞六極。
五、自相矛盾:《輔行訣》:諸凡雜病,服藥汗吐下后,邪氣雖平,精氣被奪,致令五臟虛疲,當即據(jù)證服補湯數(shù)劑以補之?!遁o行訣》認為,在使用發(fā)汗、吐、下之劑后,需要服用“補湯”來補益身體。然后在后文中,卻記作:陶曰:又有瀉方五首,以救諸病誤治,致生變亂者也。瀉肝湯,救誤用吐法,其人神氣素虛,有痰澼發(fā)動嘔吐不止,驚煩不寧方。……瀉心湯,救誤用清下,其人陽氣素實,外邪乘虛陷入,致心下痞滿,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鳴腹痛方?!瓰a腎湯,救誤用汗法,其人陽氣素虛,致令陰氣逆升,心中悸動不安,冒,汗出不止方。前面說補,后面說瀉,其自身的理論構(gòu)建存在明顯自相矛盾之處,是偽學無疑。綿崽希望,還沒完全入坑的中醫(yī)學生在看到本文后,能夠?qū)Α遁o行訣》其書、其學重新審視,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對《素問》《靈樞》《傷寒》《金匱》等經(jīng)典的學習和研究中。
那么多真書還沒看完,看什么偽書呢???
那么多真書還沒看完,看什么偽書呢???
那么多真書還沒看完,看什么偽書呢???
(PS:重要的事情說三遍!?。。?/span>
原文作者:綿崽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avQKnsH6vfJANc-gWklD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