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公考《常識》系統(tǒng)課——李鐵

聲: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真空不能傳聲,固體、液體、氣體(傳播速度依次遞減)都可以傳聲。相同形態(tài)的物質密度越大傳播速度越快。(傳播速度上先看形態(tài)再看密度)
聲音的反射(傳播中遇到障礙物重新返回的現(xiàn)場,比如“回聲”,)間隔0.1秒以上才會有回聲,0.1秒之內的反射回聲音會和原聲重疊。最少間隔17米以上才會有回聲。聲音的衍射:聲音遇到障礙物后繞過障礙物傳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隔墻有耳”就是聲音的衍射。
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
音調:振動頻率有關,振動越快頻率越高,單位是赫茲。
響度:聲音的大小,響亮程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單位是分貝。聲音大于110分貝會造成聽力永久損傷。
聲色:不同的發(fā)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不同,每個人聲音不一樣,通過聲音就可以分辨不同的人。
聲音的運用:次聲波:頻率小于20赫茲的;超聲波是指頻率大于2萬赫茲的。人類的聽覺能力在20-20000赫茲。超聲波的運用:聲吶、B超、洗牙、清潔、除結石(聲音有能量)次聲波的運用:地震、火山、山體滑坡的預防、軍事應用。(例如,發(fā)生大災害的時候小動物會躁動不安,因為可以聽到低頻率的聲音)
噪音的消除:1、在聲源處防止噪音發(fā)聲,消音器,禁止鳴笛;2、阻斷噪聲的傳播,隔音板。3、防止噪音進入耳朵,防噪耳罩。
光;光是一種人眼可見的電磁波。通過三棱鏡會將各單色分開,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鐘色光。紅色的波長長,紫色的波長短。吸收所有的光后人看到的就是黑色;反射所有的光就是白色;反射綠光,看到的是綠色(反射的是啥看到的就是啥色),夏天應該穿淺色衣服,冬天深色衣服。
傳播:光可以在真空、空氣、水等透明的物質中傳播,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在大氣中不沿直線傳播,真空中的光傳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
小孔成像、立竿見影:光沿直線傳播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質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質的現(xiàn)象。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生活中常見的反射現(xiàn)象有平面鏡和球面鏡的應用。
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平面上時后平行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的光纖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迎著月光,亮的地面是水坑,要走黑的地方。背著月亮走,黑的地方是水坑,要走亮的地方。
凹面鏡反射:聚光
凸面鏡反射:讓人變小,路口轉角指示車輛,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掰彎筷子,潭清疑水淺(漁夫捕魚時看到水底的魚很淺,叉的位置要更向下),海市蜃樓(反射加折射)
凹透鏡:散光,一般應用在眼鏡上,近視眼是因為物體呈像落在視網膜之前。
凸透鏡:聚光,一般應用在放大鏡、投影儀上
光的色散:復色的光分解成單色光而形成光譜的現(xiàn)象。比如說三棱鏡。紅外線:遙控器,醫(yī)用,夜視儀(波長更長)。紫外線:消毒,驗鈔、破壞臭氧層。?
光的散射:光通過不均勻媒介時,部分光束偏離原來的方向分散傳播,從側向可以看到光的現(xiàn)象。常見的雨后彩虹就是光的散射。天空呈青藍色就是因為輻射中青藍色的波長較短,容易被大氣散射;紅色的波長較長,不容易被散射,穿透力強,因此常被用作指示燈。海洋藍是因為長波容易被吸收,短波不易被吸收,會被留下來,所以顯示出藍色。
衍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穿過小孔時,偏離直線傳播的路徑而繞到障礙物后面?zhèn)鞑サ默F(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