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純電奧迪,配得上月銷萬輛
? ? ? ? 關注我的小伙伴應該知道我在5月初購買了一臺純電車——奧迪Q4 e-tron。
? ? ? ? 沒錯,奧迪的確有新能源。

? ? ? ? 放在兩個月前我都不會想到,自己的第一臺新車竟然是一臺純電SUV。而今天想跟大家詳細分享一下,作為燃油車愛好者的我,為什么入坑純電,以及經過了1000公里的行駛之后,有哪些使用層面的感觸和理解。
? ? ? ? “多圖殺貓”,請備好瓜子飲料~
【為什么是選奧迪Q4 e-tron?】
? ? ? ? 首先,為什么買電車?
? ? ? ? 出于對提升主被動安全性、避開成都市限行、降低使用成本、提升使用品質等實際需求,結合家里有油車跑長途、有能裝充電樁的車位、公司隔壁就是快充站等客觀條件。我和家人共同商議決定,買一臺較高品質電車作為城市通勤的主力,為我們的日常保駕護航。15歲的明銳旅行今后專注于周末和遠方。從此油電雙修,強勢互補。

? 【選車心路歷程】
? ? ? ? ①特斯拉Model 3/Y標續(xù)(CLTC 545-556km):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里程碑來形容特斯拉不為過,所以當我選擇電車的時候不管怎樣都要去試一試。不得不承認特斯拉真的很好開,我們同事開特斯拉的也很多。當時我看上了我們上海站的一臺紅色進口長續(xù)航,那臺車選裝了FSD掛件,本想著等它滯銷就接盤。結果被同事捷足先登。

? ? ? ? 不過我老婆對特斯拉不太感冒,理由是覺得特斯拉滿大街,沒什么個性。對于我來說不太滿意的是特斯拉會迫使我改變很多使用習慣,這對于適應能力較強的人來說可能還好。另外就是后排的乘員舒適性不是很好。
? ? ? ? 目前二手Model 3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20年的標續(xù)差不多15-16w能買到,21年的標續(xù)往上加個萬把塊錢。先進入候補名單,繼續(xù)看車。
? ? ? ? ②寶馬iX3創(chuàng)領(CLTC 535km):iX3最值得買的是頂配創(chuàng)領,配置用料非常不錯,210kW動力在線,續(xù)航夠用,貴在真實。槽點是試車的時候發(fā)現(xiàn)C柱小窗有不舒服的風噪,不知道是不是個例,還有就是后排中央有很大的凸起,對于一臺電車來說我覺得不太合適。但最主要的是iX3有點超預算,新車優(yōu)惠下來35w左右,本地二手合適的車源很少總價也不低,繼續(xù)候補。

? ? ? ? ③國產新勢力們:它們正處于技術上升階段,或者說是爆發(fā)階段。但這種技術的“大躍進”,已經遠遠超過我的實際需求。震撼之余,也有一絲擔憂。觀察近五年新勢力的財報,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并不考慮盈利,將相當大比例的資金投入技術研發(fā)上,當下就是要比同行耍更多的花活,卷死同行。
? ? ? ? 說實話,這讓我想起了當年在Uber中國實習的時候,我們做了相當多有意思的產品和限定活動,甚至你能用Uber App打到直升機(限定活動),反觀當下猶如“血汗工廠”的“共享出行”已經不可能再有之前的活力。在和國內競爭對手互相砸錢砸到手斷之后,Uber退出游戲,高層們準備升值加薪走進對手的辦公大樓。留下像我們這些憧憬著國際大廠的大學實習生處理最后的客訴郵件。

? ? ? ?扯遠了,從二手車從業(yè)者來說,年份長短還好,技術平臺革新就是一個代差了。對于行情的沖擊是很沉重的。況且當下國產新勢力并不便宜,所以我這次沒有選擇它們。
? ? ? ? ? ④大眾ID4 兩驅長續(xù)航(CLTC 600km):ID3太小,ID6太大,ID4剛好合適。而且ID系列的設計跳脫出燃油大眾的“模板”,我很喜歡。駕控感受也不錯,電耗水平接近特斯拉,且長續(xù)航版本比標續(xù)Model 3跑得更遠。

? ? ? ? 目前二手市場中最便宜的前期版本僅需11-12萬就能擁有,性價比非常高!但ID4也有很多細節(jié)同樣讓我很難受,單排車窗按鍵、沒有實體按鍵的空調控制、比哈曼卡頓還卡頓的主機等等(貌似可以換后期主機解決)??此铺幪幵谧鰷p法,其實并不方便。但就沖著這性價比,果斷進入候選。

? ? ? ? ⑤奧迪Q4 e-tron 40創(chuàng)境(CTLC 605km):看到這車完全就是巧合。當我在糾結ID4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奧迪有一款ID4的姊妹車型,叫Q4 e-tron。

? ? ? ? 這是奧迪在MEB平臺的首款純電車,相比兩位大哥e-tron和RS e-tron GT來說,Q4 e-tron承擔著純電奧迪走向尋常百姓家的重要使命。

? ? ? ? 說來慚愧,自稱為奧迪粉的我在這之前壓根就不知道有Q4 e-tron這款車,當我問同事有沒有二手Q4 e-tron時,發(fā)現(xiàn)很多收購也沒聽說過,市場上也幾乎沒有車源。同為MEB平臺的奧迪Q4 e-tron擁有大眾ID4身上幾乎所有的優(yōu)點(除了AR HUD),但沒有ID4身上的那些槽點(注:鼓剎對我來說不是槽點),更好開,更易用。品牌和用料也更好。

? ? ? ? 在試駕Q4 e-tron之前我和家人剛試過Model Y,我爸覺得Q4 e-tron可以直接上手開,不用花時間在屏幕里面找功能,我坐在后排感覺后軸處理彈跳比特斯拉更舒服一些,避震的壓縮阻尼感覺要柔和不少?;氐?S店和銷售聊,各種優(yōu)惠算下來,長續(xù)航高配的40創(chuàng)境版新車落地竟然不到25萬。價格上看來并沒有比ID4新車貴很多。就在我寫稿時,我們上海站剛剛上架了一臺剛過1萬公里的準新Q4 e-tron 40創(chuàng)行也就是兩驅低配,售價已經不到20萬。

? ? ? ? 回到買車環(huán)節(jié),車子試好了,和我對接的銷售態(tài)度也很不錯,很順利的下定走貸款流程。貸款5年,一年后付清尾款不用交違約金,這么算比全款落地價還是要便宜的。這里再感慨一下,銷售的態(tài)度和處事方式,真的對購買決策有很大影響。專業(yè)知識儲備其實只能算錦上添花的部分,讓客戶感覺到是在被用心接待,而不是走過場可能更重要。

? ? ? ? 接下來我就從四個方面跟大家展開聊一下開了1000公里之后,我對奧迪Q4 e-tron的進一步理解和感受。
【Q4 e-tron的外觀】

? ? ? ? 但凡涉及到審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覺得Q4 e-tron的前臉頗有點小Q8的即視感,低配大燈的反光條搭配銀色“大胡子”讓這臺車很有辨識度,老遠就能認出它。車身側面的非常立體,銀色下飾板和行李架的勾勒讓車身增添了一份修長的觀感,讓本身短胖短胖的Q4 e-tron一下舒展很多。

?? ? ? 超短前懸的奧迪,略有些不適應。用張工的話來講,有點像撞了墻...哈哈哈!我覺得這么設計給人很敦實的感覺,而且短機艙還有個好處,就是給了車廂非常寬裕的空間。你不會相信在這么一臺車長4588mm的車里面有著堪比iX3(車長4760mm)的乘坐空間。


? ? ? ? 引擎蓋和后翼子板側面的線條非常硬,很多奧迪都在用這套源于Quattro S1的設計語言。我自己參考了國外Q4 e-tron Edition1版本,在C柱貼了黑色奧迪Logo貼紙,若隱若現(xiàn),質感還不錯。

? ? ? ? 外部功能上,“e-tron”字樣的迎賓燈、四門無鑰匙進入、感應電尾門等等的配備好看又實用。頂配的矩陣大燈能夠自定義日行燈樣式,非常炫酷,15000元的選配價格說貴也不貴,說貴它也貴。

? ? ? ? 尾燈是假的貫穿燈,只有選裝或者上四驅頂配才有帶動態(tài)效果的貫穿尾燈。選配價格4500元其實不貴,作為參考,后期加裝成本不低于5000元。



【Q4 e-tron的內飾】


??? ? ? 從打開門那一刻就能明顯感覺到Q4 e-tron的質感和用料比ID4有肉眼可見的提升。整體風格非常符合我的審美和使用習慣,10.25英寸虛擬駕駛艙(液晶儀表)的信息直觀、實用、易讀。11.6英寸的中控MMI屏幕尺寸應該是奧迪陣營里數(shù)一數(shù)二大的了,上車直接無線CarPlay,基本的功能和菜單邏輯都挺好的,目前也沒出現(xiàn)過黑屏死機的情況。屏幕向駕駛者傾斜的設計非常便于操作。不過主機流暢性一般般,可玩性不高。在上面玩?zhèn)€游戲、刷抖音就別想了。至于很多網友說沒考慮副駕娛樂的情況,我老婆平時在車上刷微博、小紅書、打陰陽師、玩塞爾達,又有哪個車機能做到呢?要強迫她看愛奇藝嗎?

? ? ? ? 空調控制和座椅加熱保留了實體鍵,加大分。



? ? ? ? 雖然踩剎車就能上電把車開走,但中控島臺上還是保留了啟動按鍵。這樣的設定就是為了照顧已經習慣按鍵啟動的駕駛者。同理,停好車之后,你可以選擇按下P鍵駐車,也可以像新勢力那樣直接解安全帶開門走人,車子自動駐車。再有就是奧迪最新的觸控方向盤,你可以選擇觸控,也可以按照你習慣的按壓進行操作。
? ? ? ??這就是我很喜歡Q4 e-tron的地方,它總會給你選擇,你怎么舒服怎么來。而不是告訴你,你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 ? ? 頭枕一體式座椅很運動,電調帶記憶和手動腿托,版型不錯但就是填充有點硬且類翻毛皮的材質不透氣,有條件會考慮更換同平臺的通風加熱座椅。


? ? ? ? 后排純平地板是應該做的,后排空間很夠用,有獨立分區(qū)的空調和兩個充電C口、一個12V點煙器電源??勘车慕嵌冗€行,就是坐墊如果更厚一點、軟一點就好了。


? ? ? ? 帶夾層的后備箱總容積520L,足夠了。后排放倒還能純平。

? ? ?? 內飾里面最最喜歡的就是四個門板上的超大水杯槽,我老婆和爸媽都有帶水杯的習慣,她們可太喜歡這個設計了。我都懷疑是不是請了斯柯達的設計師來做的?

【Q4 e-tron駕駛性&動能回收】

?? ? ? ?先說缺點,8.8s零百加速。江湖對這類電車都會親切地稱之為“電車之恥”。從實際體驗來說,紅綠燈0-60km/h、行進間加速超車完全滿足我對于家用SUV的需求。這個缺點對于我來說就僅僅停留在鍵盤上。

? ? ? ? 接下來再說說優(yōu)點,底盤濾震干脆果斷,行進間的穩(wěn)態(tài)做得也很好。轉向精準中心區(qū)幾乎沒有虛位,還帶可變轉向比,隨速增益優(yōu)秀,轉彎半徑很小。加上本身短小的車身,停車也很方便。后軸的彈跳過濾得很好,稀碎的震動基本不會傳到乘員的身上,底盤舒適性上比Model Y會好一些。比國產新勢力會硬朗一些。

? ? ? ? 剎車重點講一下,一開始會覺得“時軟時硬”,有點信心不足。我推測是因為受到CRBS(串聯(lián)式再生制動系統(tǒng))和動態(tài)能量回收的共同影響,CRBS先進行電制動再進行機械制動,我個人覺得在制動力上是能感覺到差異的(初段很軟)。其次,Q4 e-tron默認還開啟了動態(tài)動能回收功能,通過毫米波雷達檢測與前車間相對車速,無級調整動能回收力度。這其實是一套非常智能且舒適的動能回收系統(tǒng),希望大家有機會去試一試。所以,在剎車踏板的初段的確會有不同的力度回饋。我開了兩天基本就摸清了它的邏輯,但如果想要較為統(tǒng)一的制動反饋,也可以選擇關閉動態(tài)動能回收。

? ? ? ? 絕對制動力方面,不用擔心剎不下來。至于這套鼓剎,有非??陀^且理性的分析文章和視頻,大家感興趣可以跳轉查看。篇幅所限,這里就不展開了。
? ? ? ? 說回動能回收,不僅有我剛剛提到的動態(tài)動能回收,還有類似“單踏板”的B擋,它會有個較強的回收力度,但不會把車剎停,最終留有5km/h的速度讓駕駛者自己踩剎車進行制動。另外還能通過方向盤背部的撥片進行四個級別動能回收的手動調整(空擋滑行、輕度回收、中度回收、強回收),用好撥片,能做到極為高效且體感最舒服的動能回收,不過這個操作可能有些學習過程,之后會做視頻解釋。

? ? ? ? 綜上,在動能回收這一塊兒,奧迪不僅給了你幾擋動能回收的選擇,還讓你選擇適合自己的動能回收方式。它又在給你選擇,并沒有強迫你去適應它。

?? ? ? ?電耗和續(xù)航方面,Q4 e-tron全系搭載了來自寧德時代84.8kWh三元鋰電池,40車型理論續(xù)航605km CLTC,50四驅車型理論續(xù)航560km CLTC。

? ? ? ? 目前短期電耗最低能做到10.6kWh/100km,均速38km/h,AC OFF,1402公里的長期電耗13.9kWh/100km,均速23km/h。以長期電耗13.9kWh/100km為標準,按照我家車位充電樁0.63元/kWh的恒定電費來算,能源成本在8.8分錢一公里,如果使用民電谷電0.25元/kWh的話,能源成本可以降低至3.5分錢一公里。100%滿電跑城區(qū),不開空調做到580km左右,開空調做到500km出頭我是有信心的,80%的點量開空調跑個400+km很輕松。高速暫時沒有測試,可以看看其他車主的反饋。

? ? ? ? 補能方面,12%-80%在90kW峰值充電功率的情況下,35分鐘可以達成。在剩余續(xù)航里程顯示上,BMS會根據(jù)過去300公里你的電耗水平結合當下用電器能耗實時進行計算,能夠得出非常準確的續(xù)航預估。就拿上周末我?guī)Ъ胰藦某啥际袇^(qū)到新津區(qū),一半高速一半城市的工況為例。實際我們行駛了53.7公里,表顯減少了54公里。平均電耗為13.1kWh/100km,沒有開空調開了2擋通風。大家覺得這個表顯如何?

? ? ? ? 很多新車主不用擔心新車充滿電表顯只有三四百公里,它會根據(jù)你實際使用習慣做調節(jié)。還是用我的親身經歷舉例。上一次行程電耗17.1kWh/100km,跑了45.7公里,表顯剩余里程339公里。但之后的行程中,我開出了10.7kWh/100km的電耗,跑了22.2公里,表顯剩余里程僅僅下降了3公里,來到了336公里。


? ? ? ? L2輔助駕駛方面,經過測試不論是光照條件復雜的夜晚道路還是雨天,還是曲率較大的彎道,Q4 e-tron這套基于單目攝像頭Mobileye Q4的車道引導和自適應巡航都非常優(yōu)秀。加速制動緩和,直道不畫龍,彎道甚至不用做過多修整,我相信比很多駕駛者開得好。低配的方向盤沒有電容感應,需要時不時用手掰一下方向盤,不過輕微掰方向盤不會解除巡航狀態(tài)。而且在它巡航的時候,你可以自主打燈變道,也可以加速拉進與前車的距離,它都能很好的協(xié)同你操作。

【Q4 e-tron的槽點】

? ? ? ? 總的來說,這1000公里開下來我是非常認可這臺車在各方各面的表現(xiàn),但有一些細節(jié)也讓我比較困擾。
? ? ? ??①因為我本人比較胖,座椅類翻毛皮的材質防滑性太好,所以我在移動身體的時候能聽到頭枕下方“e-tron”塑料飾板和座椅銜接處的擠壓聲,有些廉價感。這個可能只能我自己習慣了,或者后期換通風座椅順帶解決這個問題。

?? ? ?②車門下沿離地間隙比較低,可能比某些轎車還要低。

?? ? ?③無線充電板的位置我很喜歡,不占用橫向的空間,但體驗很拉胯,功率低、發(fā)熱高,只能期待后期大神開發(fā)帶散熱功能的充電板。

?? ? ?④一汽奧迪APP目前只能遠程控制空調開啟,查看基本的電量和車門車窗信息,連行程數(shù)據(jù)都沒法看到,實屬有些落后。如果后期能增加更多數(shù)據(jù)的展示,開放更多諸如遠程解鎖功能就好了。目前的狀態(tài)還不如民間大神做的桌面插件。(諷刺的是,奧迪的油車反而有更多的遠程功能)

? ? ? ?因為“引擎蓋”基本就不需要打開,沒有隔音棉、手動撐桿對我來說并沒有造成不便。除了用5054刷機要打開一下。
【寫到最后】

? ? ? ? 能看到這里,都是真愛,很感謝你們。最后想對大家說,買車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買Q4 e-tron作為我的第一臺新車、第一臺純電車,我目前是非常滿意的。
? ? ? ? 經過了這一個月1000公里的體驗之后,我覺得Q4 e-tron的產品力遠遠高于它一個月2002臺的銷量表現(xiàn)(2023年4月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毫不夸張的講,我覺得它是有破萬的實力。當然這也是基于當下非常大的優(yōu)惠力度得出的結論,如果像發(fā)售時賣個三十多萬,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 ? ? 由于車型很新,所以目前一些二手Q4 e-tron的行情甚至會與新車產生了倒掛。但如果Q4 e-tron沒有通過以價換量走到臺前,沒有得到普遍認可。今后二手Q4 e-tron的行情也會迅速回落,奧迪的品牌、MEB純電平臺的基礎也許會讓Q4 e-tron成為最有性價比的二手純電SUV。如果各位最近有打算買一臺20萬左右的純電車,我推薦大家來看看Q4 e-tron,目前上海站的準新Q4 e-tron已經上架,如果你只是想體驗以下,也歡迎你來試車。
? ? ? ? 感謝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