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錘巨人”實力碾壓艾倫,為何還要藏在地下?
【動漫雜談】關于《進擊的巨人》
“白給巨人”的外號也喊了有段時日了,終于等到《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第六集開播,又目睹了戰(zhàn)錘巨人在線白給。

戰(zhàn)錘和艾倫的戰(zhàn)斗非常緊湊,兩人一見面就直接上殺招,艾倫搶先手擊碎了戰(zhàn)錘的面部和后頸,而戰(zhàn)錘也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還以顏色,一錘下去就讓艾倫失去了抵抗能力,本體直接暴露了出來。想必如果沒有三笠及時出來救場,輸的應該是艾倫吧。
戰(zhàn)錘巨人能變出各種各樣的冷兵器,甚至可以遠程攻擊,正常情況下一對一是可以碾壓艾倫的。但她的戰(zhàn)術卻相當保守,選擇了藏于低下,最終被艾倫抓到了破綻。但她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可能性一:戰(zhàn)錘的能力要求使用者接觸地面
對戰(zhàn)過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光有拔地而起的大柱子,還有刺穿艾倫腳掌的尖錐,這些都是從地面上直接生成的,也就暗示了她使用能力時與地面直接接觸的必要性。
漫畫最近的幾話中,“人機版戰(zhàn)錘”因為在艾倫的背上,所以無法使用地面技能,估計也與這個設定有關。當然,也可以由此進一步推出,地面操作是所有戰(zhàn)錘巨人相對于其他巨人的特殊之處。

可能性二:為了保護本體
就現在來看,這個說法是最直白,但也最經不起推敲的。既然能通過接觸實現遠程操作,為什么不在自身硬化的狀態(tài)下,進入巨人的腹部等寬敞的位置控制戰(zhàn)錘呢?
利用“弱點在后頸”的這一定勢思維,避免讓自己的本體處在后頸,其實就已經起到了迷惑敵人的作用,選擇體外操作的風險太大。而且“有線操作”的范圍有限,參照傳統(tǒng)的機戰(zhàn)片,實在不是一個高明的決策。
當然,也有可能是戰(zhàn)錘“預判了艾倫的預判”,故意拿本體吸引艾倫,等待鄂之巨人出手伏擊,但這種說法還是太牽強了。

可能性三:害怕能力被對方利用。
使用硬質化外殼保護本體的情節(jié),之前在阿尼身上已經上演過一次了,但上層想留阿尼一命作為證人,所以并沒有嘗試強行撬開。所以在之前,觀眾對于這個外殼的強度暫時是沒什么概念的。


戰(zhàn)錘巨人使用能力制造出來的產物,是不會立刻消失的,艾倫身上的大柱子即使掰斷了還是固定在他的傷口處。萬一艾倫想辦法搶走戰(zhàn)錘的某個利器,對其進行攻擊,很有可能擊破外殼。也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讓戰(zhàn)錘即使有強化本體的能力,也不敢躲在巨人體內操控它。
以上觀點都是根據動畫和漫畫明面上的內容推測的,如果有看漏了的或者官方補充的設定,也歡迎大家補充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