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他人“真假”抑郁癥。
抑郁癥這個病,或則說這個詞,雖然很早就有,但我們國內(nèi)是最近這些年,才開始大量的進入我們的視野,并且擁有很好的輿論熱度。
但是,我們生活里,網(wǎng)絡上,有一部分人,他們并沒有抑郁,卻打著抑郁的幌子,做著諸多自私利己的事,揮霍別人的善良。
所以我想以我自己的經(jīng)歷,來說一下,我個人認為的“真假”抑郁的區(qū)別。
先聲明:我的這份意見,不一定全正確,不完善的或則錯誤的,希望可以友好的討論和指正。
我當時在抑郁中時,我身邊的有一位,他也“患”了抑郁。
他當時將自己在醫(yī)院的確診書,拍下來,發(fā)給親朋好友,說他得病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我當時也正在抑郁中。
所以在看到他的確診書后,我知道,他并沒有患抑郁癥。
患抑郁癥的人,大部分都是非常在乎他人看法的人,他們往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情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顧及他人的感受,就為了不被別人指責,或則說為了一個好和肯定。
即使得不到稱贊,至少不得罪。
這是最低的底線。
而這樣的人,在得知自己抑郁時,怎么會大張旗鼓的讓天下人皆知?豈不是主動讓別人討論自己?議論自己?甚至異樣眼光看待自己?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他抑郁癥只會越來越嚴重。
而我的那位大張旗鼓的抑郁患者朋友,他之所以給所有人說他得病了,是因為他不想還錢了。
他那時借了親朋好友很多錢,每天都在被催債,數(shù)額不也大,但是人數(shù)多。
他告訴眾人他得病的事,就好像說:“我都抑郁了,你們就不要來逼我還錢了,不然我就只有去死了”。
所以我認為,在生活中,在網(wǎng)絡上,將自己得抑郁病這件事,天天當個歌唱的人,根本就沒有抑郁,他們只是利用抑郁這一個借口,裝弱勢,道德綁架他人,利用他人的善良,為自己謀取不可告人的利益。
但是就說患抑郁的人都沉默嗎?
不。
抑郁的人其實更向往光,他們向往人群,向往朋友,家人的關懷。
但不是來者不拒。
也不是直接告知,然后等待救援。
前面說了,患抑郁的人,大多數(shù)是類似“討好型”的人,他們非常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他們自己本身極度缺乏安全感,但又會裝腔作勢很強大。
所以他們在患抑郁后,并不會主動告訴別人,因為這會“麻煩”到人家,他們不喜歡麻煩別人,他們是情愿犧牲自己利益的人。
如果被旁人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也會立馬否認。
這種情況,在網(wǎng)絡上相對好一些。
因為網(wǎng)絡上,隔著屏幕,誰也不認識誰,他們可以不用太過顧忌旁人的眼光和看法,所以他們會“主動”告訴別人自己得了抑郁。
在網(wǎng)絡的世界里,尋求一份關心和溫暖。
所以網(wǎng)絡里主動說自己抑郁的,可信度很高,但現(xiàn)實里大張旗鼓,或則說主動拿著診斷書的人,可信度就非常低。
另外多說一句:如果你的朋友,你的親人得了抑郁,而你主動去關心他,卻被排斥和拒絕。那么請你多點耐心,或則說暫時停止關心。
因為這種情況表明,患者,大概率非常在意你的看法,而你的關心,表明了你得知他患病的事,而這,讓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會猜想你是不是因為他患病才關心他,這是不是異樣的一種對待。
還有一種概率,他的患病,來自于你本身的存在。你是他的病因起源,而你的靠近,不但沒有讓他好轉,還會加重。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他不排斥的,平日里不怎么關聯(lián)的人,這樣他抗拒小點。
就像生活里,你可以和陌生人吐露心聲,卻對親近之人開不了口。
有些人覺得平日里最親近的人是最合適的選擇,其實不然,就是我前面說的,他可能在意眼光的那人就是這個最親近的人,他患病的根源,也可能就是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