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外賣員真的遭遇了性別歧視嗎?
看了三聯(lián)生活周刊那個女外賣員性別歧視的報道
我覺得特別有意思,這個報道很直觀體現(xiàn)了當前很多“性別歧視”問題背后的本質(zhì)
許多人都認為,送外賣這樣的工作送多少拿多少,總不能還有差別對待性別歧視吧
但事實上,即使是送外賣這樣的工作,男女一樣會有差別
三聯(lián)的報道是,女騎手的客單價比男的低
女騎手,單價10元以上的單子占20%,5-8元的單子占22.45%,5元以下的44.38%
男騎手,單價10元以上的占30%,5-8元的占33.07%,5元以下的僅為24.29%

簡單來說,看起來同樣完成了一單,男騎手的一單價格比女騎手要高
這算不算性別歧視呢?
有不止一個博主認為,這顯然是性別歧視啊,女性接單的單價普遍低一些,這違反了同工不同酬的原則啊
OK,咱們可以砸了美團等平臺了吧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一個外賣平臺,要這樣"歧視女性呢?
原因在于算法
外賣平臺的算法思路是多勞多得
你送1-500單,每單價格是7.5元
501-700單,每單8元
701單以上,每單8.5元
以此類推
送的越多,每單價格越高,平臺以此來鼓勵騎手多接單

然后結(jié)果就是,一群男騎手每天送餐15小時(你沒看錯),堆出各種超千單王
甚至之前杭州有個六年賺到一百萬的外賣小哥,他的方法是不但白天送,晚上還加班通宵送(晚上單子多一點錢)晚上12點到早上8點這段時間,競爭少單價高,一晚上就能給你送80單,一個月能堆到2000單以上,高峰期單月收入能超三萬。
這種挑戰(zhàn)生理極限的送法顯然是女騎手群體很難做到的

所以,結(jié)論是什么
結(jié)論就是只要你的算法你的規(guī)則是多勞多得不設上限,那么某種意義上,你就是在“歧視女性”
好了,核心問題已經(jīng)找到了,那么問題來了,要怎么改進,才能做到不“歧視女性”呢
第一個方法是砍長板,推翻多勞多得原則,多勞少得,
比如咱們可以
送500單,每單10元
送600單,每單9元
送700單,每單8元
送的越多,賺的越少,或者干脆就設一個上限,每人每月送完500單就不許再送了,大家一起摸魚
哪怕用腳指頭想,這種方法都不可能通過,
資本家不同意,外賣小哥不同意,甚至用戶也未必同意,甚至甚至之前處于低位的女騎手群體也不可能同意,我來送外賣就是要多賺錢養(yǎng)家的,你居然為了保證平均給我整個摸魚算法?你是在幫我還是在拿我整活呢?
事實上,幾十年前,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討論結(jié)果了,
是不是養(yǎng)三只鴨子是社會主義,養(yǎng)四只就是資本主義呢?
為了強行平均整出這種“不許大家多養(yǎng)鴨子”的活顯然是荒謬的

好,砍長板,大家一起降總量的方法不可行,還有什么辦法呢?
第二個方法是補短板,直接給女騎手補貼,比如同樣完成一單,平臺額外給女騎手補貼1-5元。
你男騎手是能送1000單,女騎手是只能送700單,但女騎手每單有補貼,所以最后收入“男女平等”
從腳指頭來看,這個方法不錯,男騎手收入沒影響,女騎手收入也能提高,最終能達到“男女平等”皆大歡喜。
但如果不用腳指頭想而用大腦去想,你就能看出來,這種整法顯然更會徹徹底底殺死女騎手群體。
因為這意味著,對于平臺來說,同樣完成100單,女騎手的成本會比男騎手高,對嗎?
男騎手送100單平臺成本是500
女騎手送1000單平臺成本是600
只要這種方法真的執(zhí)行,那你看好,不出兩年,平臺肯定開始變著法子不招女騎手。
因為對于平臺來說,原本男女騎手收入是有差異,但平臺這邊的人力成本是沒有差異的,所以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無所謂男女騎手,賺多賺少你靠自己送就是了。可如果你為了強行男女平等去搞補貼或者整一堆活,不論怎么個貼法,最終結(jié)果都是女騎手的勞動成本升高。這等于就是在針對性的降低女騎手的市場競爭力。
代入這個例子,你可能就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韓國女性在這次決戰(zhàn)時居然去投“反女權(quán)”候選人了。
這也是之前我說越是強調(diào)“不要職場歧視”的特殊化區(qū)分,其實反而越是在給職場女性整活的原因。這個也是性別歧視,那個也是性別歧視,走到哪里都是性別歧視,一切問題轉(zhuǎn)性別歧視就對了。
然后各家公司一合計,明白了,意思是只要招女性就會有性別歧視,那我不招行了吧。
女性勞動者們真反應過來,不砍你有鬼了。
天天整活越整越難,就你整活的賺了,再傻也能反應過來自己成整活耗材了。

事實上,真正的解決方法前人早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了,一切問題本質(zhì)是“同工同酬”。
有同工的前提才能有同酬,無視客觀事實,在沒有貢獻同樣勞動力的基礎上強行同酬,本質(zhì)都是在整活。
“當你知道騎手的性別并加以區(qū)分時,可能才是真正問題出現(xiàn)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