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2022高考語文 · 近五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題易錯點歸納與訓練

2021-10-28 19:25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一、五年高考明方向(2017-2021)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請判斷正誤

1.閏月:農(nóng)歷逢閏年加一個月,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

2.抵極刑:抵刑即處刑,抵極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體示眾的極端刑罰。(??)

3.庶務:指國家的各種政務,后來指朝堂之上跟軍國大事相關(guān)的各種急務。(??)

4.殿試: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廷舉行,由丞相主持。(??)

5.禁中:又稱禁內(nèi),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因所居宮室嚴禁隨便進出得名。(??)

6.太守:郡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軍事、科舉等事務。(??)

7.殿下:古代對太子、諸王、丞相的敬稱,禮尊意味次于敬稱皇帝的陛下。(??)

8.諸子百家:先秦至漢初學術(shù)派別的總稱,其中又以道、法、農(nóng)三家影響最深遠。(??)

9.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zhàn)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10.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戰(zhàn)國時期的韓、趙、燕三國,史上又稱“三晉”。(??)

11.踐阼:原指踏入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

12.京師:古代京城的通稱,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

13.前尹:文中指開封府前任府尹:“尹”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簡稱。(??)??????????

14.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15.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guān)進監(jiān)獄,然后再作考察,進行犯罪事實的取證工作。(??)

16.近侍:指接近并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影響也很大。(??)

二、六年積累分類詳(2015-2021)

文化常識的分類積累

序號

卷別

出處

文化常識

1

2021課高考Ⅰ卷

通鑒

甲子??宗室 ?海內(nèi) 庶務

2

2021全國甲卷

宋史

釁鼓??廟社 ?閏月 ?輜重

3

2021全國乙卷

通鑒

犯顏??抵極刑 ?減膳 ?大理丞

4

2020課標Ⅰ卷

宋史

主司?殿試?司農(nóng)?當軸

5

2020課標Ⅰ卷

宋史

方士?保任?禁中?四六之制

6

2020課標Ⅰ卷

晉書

太守?立嗣?周公?居攝

7

2019課標Ⅰ卷

史記

諸子百家?詔令?禮樂?就國

8

2019課標Ⅱ卷

史記

繆公?湯武?變法?

9

2019課標Ⅲ卷

史記

殷紂?武王?三晉?令尹

10

2018課標Ⅰ卷

晉書

籍??闕???踐阼??遜位

11

2018課標Ⅱ卷

后漢書

豪右??頓首??茂才??京師

12

2018課標Ⅲ卷

宋史

陵寢?株連??前尹??御名

13

2017課標Ⅰ卷

宋書

?姻親?母憂 祿

14

2017課標Ⅱ卷

后漢書

下車?收考 車駕 京師

15

2017課標Ⅲ卷

宋史

狀元?上元 近侍 告老

16

2016課標Ⅰ卷

宋史

首相?建儲?有司?契丹

17

2016課標Ⅱ卷

明史

中宮?陛下?吏部?移疾

18

2016課標Ⅲ卷

明史

禮部?教坊司?致仕?兩京

19

2015課標Ⅰ卷

宋史

登進士第?兵部?廟號?太子

20

2015課標Ⅱ卷

北史

名和字?謚號?嗣位?詣闕

?

1、古代官職兵部、禮部、教坊司、吏部、首相、有司、近侍、前尹、令尹、太守、大理丞、移疾、告老、下車、收考、祿、株連、致仕、庶務、四六之制、當軸、犯顏、抵極刑、保任

2、風俗禮儀嗣位、詣闕、中宮、建儲、車駕、姻親、母憂、陵寢、頓首、闕?、踐阼、遜位、詔令、就國、立嗣、居攝、禁中、減膳、釁鼓、廟社、宗室????

3、文史典籍墳籍、湯武、變法、黥、諸子百家、周公、繆公、方士、主司、司農(nóng)???

4、姓名稱謂名和字、謚號、廟號、太子、陛下、以字行、御名、豪右?

5、古代地理兩京、契丹、京師、京師、三晉、海內(nèi)

6、科舉制度登進士第、狀元、茂才、殿試

7、天文歷法閏月、甲子、上元??

8、飲食器用輜重

9、音樂文娛禮樂?

三、易錯考點梳理透(命題易錯點)

1.官職職權(quán)范圍混淆考查某一官職或部門的職責時,添加了不屬于它的職責,擴大了職權(quán)范圍,如誤把工部和戶部職責混淆;或者部門職能相混淆,如把三公的職權(quán)混淆,誤把丞相管行政說成官軍事,太尉管軍事說成管監(jiān)察,誤把御史大夫管監(jiān)察和秘書工作說成管行政。

2.古今地名識別不清考查古代地理常識時,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識去闡釋古代的地理知識,弄錯古代地名的說法或范圍。如2019年全國卷Ⅲ,“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戰(zhàn)國時的韓、趙、燕三國,史上又稱‘三晉’”?中“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錯誤,而三晉是指春秋末韓、趙、魏三家分晉。

3.弄錯官職任、免、辭考查官職知識時,往往會涉及任、免、辭官職的文言詞。命題人常常將表示任官與升遷的詞混為一談,或改變?nèi)?、免、辭官職的說法進行設(shè)誤。如2016年全國卷Ⅱ, “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quán)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中的“實際是官員受到權(quán)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是錯誤的。

4.弄錯宗法禮俗等級標準考查關(guān)于宗法、祭祀、禮儀知識時,將相似宗法、禮儀內(nèi)容范圍和等級,天子祭祀與諸侯祭祀的等級或犧牲標準混淆在一起。如2017年全國卷Ⅰ,“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中的“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是錯誤的。

5.混淆名字稱謂常識將古人的字、號用法混淆,將帝王的年號、謚號、廟號的說法以及官職等方面的稱謂張冠李戴。如2019年全國卷Ⅱ, “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zhàn)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的“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是錯誤的,“湯武”指的是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

6.混淆考試級別、名第名第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考查科舉制度時,往往將科舉考試的不同級別及對應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為進士,科舉會試時的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中的“會試”是錯誤的,應是“殿試”。

7.混淆相近事物、概念拿相近的事物或概念,代替本應提及的事件或概念,如將廟號、年號、謚號等互換,造成錯誤。

8.打亂典籍對應搭配考查典籍知識時,將幾種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亂,隨意搭配,讓考生難以區(qū)分。如“《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中的“敘事詳細”是錯誤的,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

三、強化訓練助您強(易錯點訓練)

?

1.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可以稱為“有司”。

B.侍郎,本為宮廷近侍,后來一般用來稱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的正職。

C.戶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戶口、稅收、科舉等,長官為戶部尚書。

D.太尉,始于秦朝時期,負責監(jiān)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秦時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

2.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以中原為中心,人們將處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東夷、西戎(西羌)、南蠻(南閩)、北狄,有鄙視之意。

B.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qū),相當于現(xiàn)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

C.江左,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地理常識推斷,古代的“江左”是指長江以西的地區(qū)。

D.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揚州、梁州、荊州。

3.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擢進士,指被選拔為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

B.“再遷”指再次提升官職,“遷”古代稱平調(diào)官職,“右遷”就是降低官職,“左遷”就是提升官職,漢代貴左賤右的習慣已被后代沿用。

C.“留守”是官職名稱,隋唐皇帝出巡或親征時指定親王或大臣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設(shè)留守,由地方行政長官兼任。

D.贈戶部尚書特指加封戶部尚書官職稱號,贈官一般在原官銜基礎(chǔ)上加一級,古代朝廷對功臣先人或在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職。

4.?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氏,表明家族系統(tǒng)的稱號,姓則是從氏中衍生出來的分支。

B.蹕,古代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

C.帝崩,對古代帝王之死的委婉說法,這種說法從周代開始。

D.宗廟,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宗廟制度規(guī)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不準設(shè)廟。

5.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熊概,字元節(jié)”,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別,名供長輩呼喚;字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

B.謚號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頒賜的一種稱號,帶有評定性質(zhì)。

C.“英宗”屬謚號,不僅對皇帝一生的作為給予了評價,而且表明這不是開國皇帝。

D.高祖: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6.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學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gòu)和最高學府。始設(shè)于漢代,為中央官學。隋代以后改為國子監(jiān),而國子監(jiān)內(nèi)同時也設(shè)太學。宋代太學仍為最高學府,隸屬國子監(jiān)。

B.會試是明清兩代每四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荚囉啥Y部主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C.鄉(xiāng)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nèi)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xiāng)試,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jīng)”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鄉(xiāng)試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D.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xiāng)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shè),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nèi)容都以“六藝”為主,小學尤以書、數(shù)為主。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是古代江下游軍事重鎮(zhèn),為兵家所重。

?B.遺民,指改朝換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淪陷區(qū)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門大族和將領(lǐng)招募的私人軍,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

?D.傳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諭聲討的文書,傳檄即傳布檄文。

8.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辭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最早見于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稱“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

B.《易》指《易經(jīng)》,它是“六經(jīng)”之一,向來專門用作卜筮,對事態(tài)的發(fā)展走向以及結(jié)果進行預測。

C.“五經(jīng)”是五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的合稱,包括《詩》《書》《禮》《易》《春秋》。

D.《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

?

?

答案與解析

五年高考明方向(2017-2021)答案

1.“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錯誤,閏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閏某月”。

2.“抵極刑”,極刑即死刑,“抵”意為達到,意即達到判處死刑的地步。沒有尸體示眾之意。

3.庶務,就是指國家的各種政務。亦指這些事務的經(jīng)辦人員。

4.“由丞相主持”錯??婆e史上的殿試是由武則天首創(chuàng)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稱御試、廷試,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因此應當是由皇帝主持。

5.禁中,“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錯誤,應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宮苑”。

6.太守不負責掌管軍事和科舉,太守的職責是“治民、進賢、決訟、檢奸,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7.殿下是中國古代對皇后、皇太子、諸王的敬稱,次對皇帝的敬稱“陛下”。也指現(xiàn)代社會用于對君主制國家王儲、王子、公主等的敬稱。不能稱丞相為“殿下”。

8.諸子百家是先秦至漢初學術(shù)派別的總稱,儒、道、法三家影響最深遠

9.“湯武”指的是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

10.三晉指春秋末韓、趙、魏三家分晉。

11.“踐阼”原指“踏入古代廟堂前臺階”錯,應是“踏上阼階主位”。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阼階上為主位。同時“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不符合原文,也錯誤。

12.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錯誤。

13.尹,最早屬于郡一級但級別高于郡的地方行政區(qū)劃,也用來稱呼該地高級地方官。只有國都所在的地方才能稱尹,別的地方都沒資格。比如漢代,長安所在地京兆地區(qū)稱京兆尹,長官也叫京兆尹,后來東漢定都洛陽,洛陽所在河南郡改稱河南尹,長官也稱河南尹。其他郡長官只能稱太守。

14.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血親是姻親中的一部分

15.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guān)進監(jiān)獄,然后再作拷問,考通拷

16.近侍是指親近帝王的侍從之人,職位不一定高,對帝王影響也不一定大。


易錯點訓練答案


1.B項, “所屬各部的正職”有誤,正職是尚書。C項,“科舉”不是由戶部掌管,而是由禮部掌管。D項,“負責監(jiān)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是御史大夫.答案:A

2.C項,“‘江左’是指長江以西的地區(qū)”錯誤,古代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君王坐北朝南,其左邊是東,因此,江左是指長江以東一帶。答案:C

3.“‘遷’古代稱平調(diào)官職”錯,“遷”古代稱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升職,也指降職,“左遷”是降職,“右遷”是升職。答案:B

4.姓是表明家族系統(tǒng)的稱號,氏則是從姓中衍生出來的分支。答案:A

5.?“‘英宗’屬謚號”錯,應為“廟號”。答案:C

6.解析:“會試”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答案:B

7.根據(jù)原文“不給鎧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句,“部曲”當指“祖逖招募的私人軍隊”,選項中“指部隊的編制單位”的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是“私人軍隊”.答案:C

8.《易經(jīng)》不僅是卜筮之書,也是哲學思想之書。答案:B


2022高考語文 · 近五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題易錯點歸納與訓練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博客| 军事| 郸城县| 满洲里市| 大石桥市| 垣曲县| 朝阳市| 高台县| 双柏县| 济南市| 长武县| 百色市| 沂源县| 惠东县| 淳安县| 黄梅县| 杨浦区| 乌审旗| 皮山县| 广元市| 宜黄县| 额尔古纳市| 金阳县| 彭泽县| 临泉县| 靖江市| 桐乡市| 佳木斯市| 苏尼特左旗| 游戏| 宜都市| 邯郸县| 远安县| 宁远县| 晋州市| 辉县市| 桃园市| 泰州市| 海门市| 伽师县|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