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是祛風劑中疏散外風的代表方。
凡以辛散祛風或息風止疫的藥物為主組成,具有疏散外風或平息內風作用的方劑,稱為祛風劑。
風病可分為外風與內風兩大類。
外風是指風邪侵襲人體頭面、經絡、肌肉、關節(jié)、筋骨等所致的病證。其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惡風,肌膚瘙癢,肢體麻木,筋骨攣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或口眼?斜,甚或角弓反張等。
內風是內生之風,由于臟腑功能失調所致的風病。如熱極生風、肝陽化風、陰虛風動等。主要表現(xiàn)為眩暈,震顫,抽搐,口眼?斜,語言謇澀,半身不遂,甚或碎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祛風劑分為疏散外風及平息內風兩大類。疏散外風劑可分為祛風散邪及祛風除濕兩類。祛風散邪是治療外風所致病證的方法,代表方如川芎茶調散;祛風除濕是治療風邪夾寒、夾濕為病的一種方法,常以祛風藥與散寒化濕藥配伍應用,代表方如獨活寄生湯。息風劑分為三類:鎮(zhèn)肝息風劑,適用于肝陽上亢、風陽上擾之證,以鎮(zhèn)肝熄風湯為代表方;涼肝息風劑,適用于熱極生風之證,以羚角鉤藤湯為代表方:滋陰息風劑適用于陰虛生風、虛風內動之證,以三甲復脈湯為代表方。
祛風劑藥性多溫燥,津液不足、陰虛有熱者慎用。
川芎茶調散來源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功效是祛風散寒止痛,用法:共為細末,每用6g,清茶調服,臨床上一般改湯劑煎服。
方解:本方所治頭痛為風邪外襲,循經上犯清竅,清陽受阻,清竅不利所致。
方中川芎辛溫,祛風活血,通絡止痛,善治少陽、厥陰經頭痛,為君藥。
荊芥、薄荷、防風辛散上行,疏散風邪,清利頭目,增君藥疏風止痛之功,共為臣藥。
羌活、白芷疏風止痛,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白芷善治陽明經頭痛;
細辛散寒止痛,長于治少陰經頭痛,共助君、臣藥增強疏風止痛之效,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用時以清茶調下,取茶之苦涼性味,既可上清頭目,又能制約風藥的過于溫燥與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