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文史】第三集:樵溪————“山空呈水色,徑曲鎖林丘”

鶴煙作
廈門熠熠生輝的近代史上,曾有過著名的“七池八河十三溪”。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源出獅山的樵溪了。
??樵溪曲折西流,水何潺潺,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它坐落于風景獨秀的萬石植物園內(nèi),其地點更是作為園區(qū)主要景點作為開放,納為園林水景,知名度僅僅次于南普陀的放生池,可謂是“養(yǎng)在深閨人皆識”備受關(guān)注。


清代時,早有文人墨客踏足于此:
"古寺云長護,同登憶昔游。
山空呈水色,徑曲鎖林丘。
節(jié)序猶三伏,風光早已秋。
斜陽銜遠嶼,歸興尚遲留。"
————————同安人林明王是紀游詩
與他同游的張承祿也傍和詩:
“覽盡江山勝,紫云洞壑幽。
籟從天際發(fā),泉向耳邊流。
詩酒山中約,煙霞物外游。
一聲殘照里,蟬噪報新秋?!?/p>
————————張承祿
??而樵溪本身的自然風光也是不容小覷。樵溪一帶云霧飄搖,周邊的山坡上蒼翠欲滴,各式各樣的藥用植物在其中生長。溪水水流濺濺,搭配上周圍的美景,一番風景美如畫,醉如詩。
??水流傳過石洞,一片叮叮咚咚的美妙響聲便傳來耳畔,好似古琴聲,綿延于耳。再仔細一看,洞口刻著“琴洞”二字,這便是廈門二十四大景中的“高讀琴洞”了,洞中還有一巨石,長條形,形似古琴,結(jié)合琴聲,故稱“琴洞”,素有“穿源調(diào)音”之美名,連詩人李僖都對此情有獨鐘,愛不釋手,特地寫了詩來賞景。閑暇時刻,我也常來此處,靜聽水流叮咚,連精神,也放松了下來。

??那么,“高讀琴洞”中的“高讀”又指何物?這就得說起樵溪背后的蘊藏著的歷史故事了?!案咦x”指“高讀巖”,就位于“琴洞”上方,別看這個名字未聞所聽,這可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讀書處。鄭成功秀才出生,飽讀詩書,在叱咤風云的歲月,陪伴他的常是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戎馬治傯中的他,仍手不釋卷,孜孜攻讀,胸中何止有百萬精兵,更有經(jīng)邦治國,文韜武略,這都是他畢生攻讀、思考的內(nèi)容。除此之外,樵溪上更有建于清代的樵溪橋,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樵溪旁還有紫云巖盛景,前作提到過,便不多再提,可以去我的空間找到那篇。
?走過樵溪橋沿左邊小路前行不遠,抬頭可見一座高大的牌坊孤獨地站立在路旁的灌叢中,清晰可辯的“欽賜御葬”四個大字,表明墓主曾經(jīng)不平凡的身世。四根石柱刻著兩對楹聯(lián)。牌坊后是一座古樸的墓葬,墓碑刻有”皇清武顯將軍鼎齋許公墓“等字,它是許廷桂的墳?zāi)?,坊表是為它建的。許廷桂別號鼎齋,清乾隆52年(1787年)臺灣爆發(fā)林爽文起義,許隨黃仕簡出兵鎮(zhèn)壓有功,授金門守備。今南普陀西山門內(nèi),八方乾隆御制的記功碑就是為此而立。后又升任海壇鎮(zhèn)游擊、都司,專門對付農(nóng)民起義軍。此后幾年擒洋匪、緝土盜、燒洋船、捕山賊,多有建功,升任香山協(xié)副將。嘉慶14年,許廷桂在廣東迎戰(zhàn)巨盜張保時受傷被擒,被肢解而死,葬于此處。祭葬時,按總兵例,入祀忠祠,嘉慶皇帝特賜牌坊,并御賜對聯(lián):“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蹤;賜恤報勤,國家之盛典”,刻于中間的兩根石柱上。

? 樵溪畔本是幽清探景之地,惜近年來植物園的過度開發(fā),景以大不如前,甚至某些景觀已經(jīng)沒有復(fù)原的可能了,默默的消逝在了歷史的煙塵中。早些時候,我曾帶上一瓶樵溪水放在臥室,如今尚存。每當我看見它,腦海里便涌現(xiàn)出了樵溪畔的煙云碧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稿于:2019?2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稿于:2020 5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