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頭像分辨“二次元”靠譜嗎?新老愛好者有明顯區(qū)別!
【動漫雜談】關于頭像:

前幾天看到有人提問:“如何區(qū)分新班級里哪些同學是二次元?”熱門答案中給出了靠頭像去判斷的思路,引發(fā)了不少共鳴,今天來討論一下到底靠不靠譜。

可以給這個話題加一個方便的前提,題目中的“二次元”暫且看做“二次元文化愛好者”,與之對立的是主流大眾文化愛好者以及路人愛好者。迫不及待地與二次元劃清界限的核心愛好者或者說是動漫高手之類的,暫時不視為獨立群體——“看什么看,你也是二次元”。
用動漫角色做頭像,本身就體現(xiàn)的是一種喜歡的行為,所以憑借頭像區(qū)分二次元是有一定的準確率的。我們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去判斷其“二次元”的純度。

比如熱門新番剛開播就把頭像換成了食蜂操祈、蕾姆之類的網(wǎng)友,大概率還處在頻繁更換“老婆”的階段,說通俗點就是“角色廚”。這類愛好者對動畫的故事、角色之類的抱有更大的熱情,算是比較容易交流的淳樸型二次元。

相反頭像并非出自近期熱門動畫,或是干脆帶一些小眾圈子才懂的梗的話,那大概率是個“老二次元”。假如有人頂著個“迷之動畫團展示館”給畫的頭像,那問都不用問八成是作豚;假如有人頂著個《銀河鐵道999》的頭像,說不定是閱片不少的懷古廚。
當然,有的作品會因為宣傳的力度或者本身的熱度達到“出圈”的效果,比如新海誠的幾部動畫電影,那肯定有不少路人粉因此而改頭像。一般來講作品越熱門、越緊跟時事的頭像用戶,“純度”是越低的,但你還是可以看到頂著宮水四葉頭像的動漫高手。

另外,其實還有很多人是看著好看直接拿來用的,本身并沒有看過相關作品,也根本不是愛好者。比如我見過用《以柔克剛》做頭像的,我想大家在看到這種頭像首先想到的不是閱片無數(shù)的“老二次元”,而是生活豐富多彩的“現(xiàn)充”吧。
總之,憑借頭像來判斷只能算是一種經(jīng)驗主義,從一般規(guī)律的角度出發(fā)是沒問題的,但真要見到的話還得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