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艷清麗|清,汪士慎《春風(fēng)香國圖》

《春風(fēng)香國圖》軸,清,汪士慎繪,紙本,設(shè)色,縱95厘米,橫60.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幅右上款識:“春風(fēng)香國。青衫書屋,士慎。庚申仲春?!毕骡j“汪士慎印”、“汪近人”印,迎首鈐“富谿”印?!案辍睘榍迩∥迥辏?740年),汪士慎時年55歲。右下角鑒藏印鈐“李一氓五十后所得”、“無所住齋”、“清凈”印。

《春風(fēng)香國圖》中畫梅、蘭、竹、白牡丹四物。位“四君子”之列的梅、蘭、竹是文人畫中常見的題材,用以象征文人雅士的高潔品格,而牡丹則往往在宮廷繪畫中出現(xiàn),具有富麗華貴的貴族趣味。將兩者集于一幅畫面之中,這不能不說是汪士慎的一個創(chuàng)意。


全圖突出一個“香”字,表現(xiàn)春天的勃勃生機(jī)。在汪士慎的筆下,春天不是百花爭艷,萬紫千紅,而是冷艷清麗,幽香縹緲,悄然生長著的稚嫩的梅枝和幽篁,隨風(fēng)搖曳的蘭花,甚至白牡丹,也變得幽雅而含蓄。這正是汪士慎獨(dú)特的審美趣味。


圖中的墨筆與牡丹枝葉的綠色以及白色的花朵奠定了淡雅的冷色基調(diào),紅色的蘭花是點(diǎn)睛之筆,使畫面在清冷疏秀之中不乏生動活潑的韻致。汪士慎的花卉不僅具有人格化的品質(zhì),也是他清高孤傲、安貧守素的自身寫照。

汪士慎(1686—1762年),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近人,號巢林,別號溪東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縣,久居江蘇揚(yáng)州。擅詩文書畫,為“揚(yáng)州八家”之一。書法以分隸最工,宗法漢人。晚年雙目失明,但仍能書畫,金農(nóng)謂其“盲于目不盲于心”。亦精篆刻。著有《巢林詩集》行世。
標(biāo)簽: